正式將黃河納入內河!《濟南市新總體城市設計》徵求社會意見

再撩鄉愁 這次設計真正理解了濟南

城市規劃要先了解城市,瞭解城市的歷史,地理,交通,發展現狀和格局,但僅有這些還是不夠的,最好的理解,是理解這個城市人民內心所蘊藏的對這個城市的感情,嚮往和眷戀。

新的濟南總體城市設計,真正將山、河、泉、湖、城聯結起來,恢復這座千年古城一山一水一聖人的精神氣質,這是第一次,城市設計理解了濟南,理解了濟南人。

在這座有著2000多年曆史的古城中,新的總體城市設計,再一次喚醒了我們的鄉愁,這,才是濟南,才是濟南人要的濟南!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正式將黃河納入內河!《濟南市新總體城市設計》徵求社會意見

設計原因:濟南亟需新的城市設計

2017 年 7 月,濟南市先後入選住建部第三批“城市雙修”試點城市和第二批城市設計試點城市,對城市設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北先行區,城南大交通,城東新中心,城西新產業都在蓬勃發展,舊的城市總體設計已經不能滿足一個新時代的濟南的要求,同時,隨著濟南的城市建設,以山水泉為主要特徵的城市氣質已經顯現出來,旅遊業蓬勃進步,城市需要統一的梳理和進一步挖掘其美麗悠遠的歷史風貌。

12月11日,濟南市規劃局將已經完成的 《濟南市新總體城市設計》徵求社會意見稿公示出來,以完成濟南的新藍圖。

本次設計規劃範圍

本次濟南市總體城市設計以濟南市域為研究和整體設計範圍,以中心城區為設計重點。中心城區研究範圍東至章丘城區,西至長清城區,北至新舊動能轉換先行 區,南至南部山區北麓。

設計戰略目標

強化城市文化與城市氣質展示, 保護與重塑城市特色; 形成健康的城市空間形態,整體 管控城市高度、密度; 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空間環境 的協調互利,引導與管控開發行為; 塑造宜人的生活環境,提高環境 與公共空間品質。

濟南當前空間片區發展

風貌定位:山、泉、河為核心

一河一軸

黃河生態帶 齊魯文化軸

北田南山

生態田園片 南山休閒片

黃河生態帶引導濟南綠色發展。

南北向歷史文化軸延續老城中軸線,傳承中華文化;東西向城市帶狀發展,展現時代風貌。 南山北田的自然基底勾勒出濟南市域空間的自然托盤,分別形 成北部田園和南部山區兩大城市生態腹地。

在城與自然的格局上 ——枕山攜河

在城與鄉的格局上 ——城鄉交融

在城自身的格局上 ——雙軸引領

中心城格局:尊重傳統 大山大水

尊重中國傳統營城理念,在大山水格局中明確城市發展核心區。

明確城市高點簇群, 合形輔勢與山體一同城為城市景觀。

“山為 城倚、城借山勢”,強化鵲華兩山在黃河南北的景觀作用。

未來濟南的格局發展結合產業升級的新舊動能轉化,在區域的功能發展軸線上, 從西向東形成三條升級帶,分別是從新興業態功能升級帶、服務功能升級帶以及東側的產業升級帶。

綜合營城理念和功能發展佈局結構,最終在中心城構建形成“3468”的空間格局。

濟南城區3468格局

3468

三心聚城 :

先行區核心區、老城核 心、CBD 形成濟南中心城核心區。

四脈定勢:

黃河:生態脊

小清河:活力脈

經十路:發展軸

南山:休閒廊

六廊顯綠:

六條南北向綠楔

八片融城:

八個主要片區

管控要素:

“山”控制引導要求:顯山造園

對目前濟南城市建設區域內和周邊的山體分為城中山、山邊、山區 三類。

城中山:景觀與公共空間組織核心,宜作為道路、廣場等空間的軸線對景。圍繞山體公共空間組織觀賞遊憩、休閒娛樂、體 育醫療等功能。

山邊:適合邊路自由式空間組織,與山體形態有機結合,活潑靈動。應避免完全被居住功能佔據,鼓勵設置公共功能組團,如大型企業總部、開放式校園、醫療機構、文化旅遊項目等,局部可設置郊野公園。

山中:適合幹路串珠式佈局,以自由靈 動的路網串聯各功能組團,建設強度低。甄 別自然、文化、旅遊資源,以生態保護為基 本出發點,建立包含旅遊、休閒、文化展示、 生態居住的多元功能格局。

“泉”控制引導要求:以泉為魂

泉水是濟南的靈魂。

泉水作為濟南城市最具特色的寶貴資源,應在保護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通過城市設計的方法全面提高 們對泉水的認識、感知和體驗,突出泉城特色。

泉道體系的建立——以點帶 面,泉道織網,顯泉知城。

泉眼:以名列七十二泉的名 泉為核心,囊括趵突泉、黑虎泉 等五大泉群和其他城中名泉,作 為泉系統設計的基本元素和出發 點。

泉景:在其他城市組團中選 擇合適的公共中心、景觀節點位 置,以泉眼為參照,打造小型水 體景觀,通過景觀設計延續泉文 化。

泉道:以水綠開敞空間和重 要公共空間、歷史古蹟為依託, 組織環繞泉水、串聯公共節點 泉道。結合城市雙修規劃,提升 城市公共空間品質。重點打造老 城泉道系統,形成泉城名片式空 間。

“湖”控制引導要求:依湖連澤

大明湖是濟南的城市標誌。

濟南從大明湖時代走向黃河時代,湖的概念也應繼續傳承和拓展。

在黃河小清河兩側利用黃河側滲水、水田、溼地、水庫等等元素連通湖澤溼地,賦予其文化休閒功能,將黃河兩岸功能緊密鏈接,讓黃河從屏障變成紐帶,重現城北的湖澤盛景,攜河發展。

河的控制引導要求:以河為脈

藍水引軸,綠水定界

藍水控制引導要求:公共服務引導型 以穿過城市組團內部的水系,作為公共空 間的主要引導要素。

• 結合城市存量更新,增加公共服務設施 與綠地。

•宜在節點處集中設置大型公共服務設施。

• 增加垂直於水系的慢行道,提高可達性。

• 結合岸線改造,提高親水性與趣味性

綠水控制引導要求:生態景觀引導型

城市組團細分後處於組團邊界的水系,以 引導生態景觀為主,兼顧公共空間組織。

• 劃定濱河綠地,明確清晰的組團邊界, 保障綠隔有效性。

• 宜在濱水空間設置點狀文化遊憩、娛休 閒類服務設施,豐富親水活動。

• 通過綠地滲透、景觀軸線等方式與周邊 組團界面積極互動,提升空間活力。

濟南主要河道示意圖

城控制引導要求:塑城為家

總體要求:

1、好用——戰略性公共空間體系

外圍區域—優地優用·生態為核

山水田集苑是外圍區域重要的生態要素,以人的活動強度和生態等級,將其劃分為生態型的山、水以及郊野型的田。對不同類型的要素進行活動引導並提出風貌管控條件。提取重要的山水田集苑要素,梳理旅遊道路,形成 2 條大道、 6 大組團的外圍郊野公共空間體系。

城周區域—綠野環城·創新功能

城市和外圍的相交地帶,包括城市板塊和城市板塊之間的生態廊道。形成 2 大休閒公園、2 大生態走廊,定位為特色功能的自然之地、緊貼城市的農田 實踐、科普展示的親近水畔。

中心城區—縱橫交錯·多彩生活

基於公共設施大數據分析,梳理中心城公共空間節點,包括中心節點、歷 史遺蹟、開敞空間,分析公共活動路徑,包括綠道、藍道、紅道。綜合形成 10 條南北縱向空間廊道,對每一條廊道提出具體的設計定位和管控引導要求。

城市組團示意圖

生態走廊佈局示意圖

2、易管——建立城市風貌管控體系

城市特色風貌區管控

對於最能體現城市風貌特色的重點地區,劃定現代都市、自然山水、歷史文化、濱水空間等特色地區邊界,提出明確的特色風貌管控要求, 包括總體通則類的控制引導要求和具體特色風貌區的詳細管控指引。

風貌管控全覆蓋,建立風貌分區指引

劃定全覆蓋的城市風貌分區,分為傳統城市、現代都市、科技創新、活力產業、生態宜居五類導向,對各分區分別提出控制引導要求。

【品牌塑造】

打造世界泉城品牌—— 以泉道為抓手

通過泉道 + 公共空間系統作為泉城品牌重塑的觸媒。

老城區注重對文化的連接,新城區注重對設施的連接,以雙修為行動綱領,以泉道為具體抓手,打造世界泉城品牌。

顯泉知城

泉道是文化景觀的主脈,也是特色功能聯繫路徑,利用泉道,聯繫核心節點和公共空間。通過符號化的空間導視系統,結合彈性設施模塊,賦予泉道更鮮明的空間特徵和更豐富的功能內涵。

綜上所述,房評網專家認為,這個城市設計方案是幾十年來最貼近濟南“泉城”特色與“泉”文化的設計,也是唯一真正抓住了濟南之魂“泉”,並真正尊重濟南歷史,而不是盲目跟隨“現代化”之風的城市設計,從這個徵求意見稿,可以想象濟南市政府正在新一屆領導的指引下,更加務實,更高素質,更有創新,更具文化。

在這個新的城市總設計出臺後,配合濟南對老城泉水、古建築以及街區文化的挖掘和整修,我們可以預見,一個宜居樂水,古色古香,符合泉城文化靈魂的新的國際化旅遊城市,正在誕生。

祝福濟南新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