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縣:2018年全縣教育事業持續實現高質量發展

2018年,在光山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縣教育體育局帶領全縣廣大教育工作者緊握教育發展之筆,砥礪抒寫全縣教育事業發展“得意之作”。

一是教育質量續寫優質新華章。2018年全縣中招高招成績繼續上演不落幕的精彩,全縣中招600分以上考生741人,佔全市2535人的29.2%;全省海軍航空實驗班招生全縣錄取7人,佔全市錄取15人的46.7%;全縣高考本科過線5077人、一本進線1466人,縣二高考生唐連務、夏金城摘取全市文理科雙狀元;全省高考文理科前1000名學生全縣56人,佔全市151人的37.1%;清華、北大錄取13人,佔全市清華、北大錄取人數的1/3,清華、北大錄取人數在全市實現“十連冠”。另8人被招錄為飛行員,其中空飛3人、海飛5人。空軍招飛局濟南選拔中心向縣委、縣政府發賀信,縣政府通令嘉獎縣教體局等。

二是教育資源進一步有效擴充。全力擴容城區辦學資源,新建縣九小,2018年秋季招生辦學;啟動縣十小建設,緩解城區學位緊張矛盾;大力實施“全面改薄”規劃等涉教工程,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新建、改擴建校舍43532平方米,新建、改造運動場33931平方米,新建教師週轉宿舍287套、10045平方米,學校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

三是全力推進信陽市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建設。佔地面積149畝、建築面積35000餘平方米的一期工程完成建設任務,於11月份開始試運營;基地建有24個功能室、7個主題教育館和拓展營地,基本滿足全市100多萬名中小學生進行各類實踐活動需要,基地同時是大別山研學旅行、司馬光文化傳播和愛我家鄉多彩田園等社會實踐活動的全新平臺。

四是牽頭建設的盛灣公園盛妝開園。盛灣公園建設面積近286畝,總投資4800萬元,分為一、二期建設,其中一期建設面積150畝、投資2600萬元。縣教育體育局認真履行牽頭單位建設職責,完成一期工程建設任務,全力推進二期工程建設,並於9月29日舉行首屆花卉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揭牌暨開園儀式,盛灣公園盛妝開園。《鄉約》、“大蘇山”杯首屆馬拉松賽等相繼在盛灣公園舉辦。

五是整合職業教育資源補齊職業教育短板。充分整合、挖潛現有職業教育資源,縣中等職業學校2018年秋季招收新生1064人,首次突破千人大關,首次完成市局下達的職業教育招生計劃;創新做好遷址新建縣中等職業學校工作,由龍鑫公司投資建設,項目徵地清表已完成,前期工作有序有效進行,實質性開工建設指日可待。

六是教育扶貧有擔當。精準開展學生資助工作,做到資助對象精準、資金髮放精準、落實政策精準,實現資助對象全履蓋、資助政策全落實,全國學生資助網、河南省學生資助網以《精準識別 多措並舉 光山縣全面落實建檔立卡家庭學生資助政策》為題,推介光山縣精準落實學生資助政策經驗。全年“兩免一補”資金10568.6萬元;資助貧困生40183人次、資助金2789.48萬元;積極開展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3767人次,貸款金額2662.75萬元;積極爭取社會資助,全年爭取各類社會捐贈910餘萬元;積極開辦精準脫貧技能培訓班,全年開辦5期、培訓建檔立卡貧困群眾287人;紮實推進駐村幫扶工作,助力高質量脫貧摘帽。

七是尊師重教氛圍更濃厚。縣委、縣政府隆重舉行清華、北大錄取新生和空軍飛行員暨教育扶貧座談會,隆重召開慶祝第34個教師節暨教育扶貧大會,表彰優秀校長、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獎勵優秀師生、資助貧困學生;全縣各鄉鎮以不同形式慶祝教師節,慰問教師、祝福教師。河南省司馬光教育基金會聯袂縣教育體育局開展“三個獎項”評選活動,對30名“胡煦師範獎”獲獎教師、21名“司馬光學子獎”獲獎學子進行獎勵,對25名學生給予“鄧穎超助學獎”資助,獎助金24.5萬元;潑陂河鎮恩升教育促進會開展獎教助學活動,獎助金20餘萬元。

八是學校體藝工作盡展風采。繼續大力實施主題班會培德、藝術素養提升、閱讀能力提升、學生體能提升、深化課堂改革“五項”工程,體藝工作盡展風采,縣二高、縣幼教中心、南向店鄉、潑陂河鎮、白雀園鎮、慧泉中學、紫水學校等堅持舉辦藝術節,展示藝術教育成果;校園足球風生水起,慧泉中學、紫水學校分獲信陽市第三屆“市長盃”校園足球賽初中男子組、小學男子組團體第六名,以慧泉中學足球隊為班底組建的青少年足球隊榮獲市青少年足球錦標賽亞軍;組隊參加信陽市第十二屆中學生運動會,獲團體總分二等獎及道德風尚獎。

九是大力實施“互聯網+明廚亮灶”工程。全面加強學校食堂建設,大力實施“互聯網+明廚亮灶”工程,推進食堂供餐和完整午餐,共有166所學校實施食堂供餐,學生佔比達79%,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