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過程中水體富營養化是怎麼回事,如何進行有效防治?

水產養殖過程中水體富營養化是怎麼回事,如何進行有效防治?

漁中愉-水產養殖

【常見問題】隨著工農業生產的發展 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類對綠色水產品的需求量與日俱增。

但目前我國水資源緊張,淡水緊缺,水汙染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十分嚴重,直接危害了水產品的質量及人類的健康。

【原因解析】富營養化會影響水體的水質,會造成水體的透明度降低,影響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造成溶解氧的過飽和。

溶解氧的過飽和以及水中溶解氧少,都對水生動物有害,造成魚類大量死亡。

同時,因為水體富營養化,水中含有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從而影響水產品質量。

【解決方案】

(1)水體富營養化的定義 由於人類的活動使得水體中營養物質富集,引起藻類以及其他水生生物過量繁殖,水呈綠色或褐色。

水體透明度下降,溶解氧降低,造成水質惡化,嚴重時發生“水華”,使整個水體生態平衡發生改變而造成危害的一種汙染現象。

池塘水庫湖泊等多發。一般認為水體全氮量大於0.2毫克/升、全磷量大於0.02毫克/升時屬於富營養化水體。

(2)水體富營養化的主要成因 水體富營養化的根本成因是營養物質的增加,使得藻類和有機物增加所致。

營養物質主要是磷,其次是氮,還有微量元素或維生素等。藻類生產量或生物量取決於外界供給所需養分中數量最少的那一種。

由於磷在水體中不完全循環,使得很多地區的水體都嚴重缺磷,以致磷成為其初級生產力的重要限制因素。

且大量磷進入水體往往引起浮游植物的迅猛生長,而使水體呈現富營養化。

(3)水體富營養化的危害 從水產養殖方面來說,一定的肥水意味著餌料豐富,適合魚類生長,尤其是濾食性魚類(鰱魚、鱅魚)。

從環境保護角度來看,富營養化會給水和水體利用帶來多方面的問題。

1)供水 富營養化水體,使藻類特別是增殖能力強的藻類大量生長。這就使水廠在過濾時效率降低,增加制水成本。

同時還影響水質,主要表現在水的感官性狀和飲水安全性。許多形成“水華”的藻類能產生臭味,水中產生臭味的微生物主要是放線菌、藻類和真菌。

在藻類大量繁殖的水體中,藻類一般是主要的致臭微生物,不同藻類引起不同的臭味。

如魚腥藻.微囊藻、束絲藻、角藻均可產生腐臭味;星杆藻、錐囊藻、黃群藻、平板藻、團藻可產生魚腥味;

腔球菜.水綿藻、絲藻可產生草腥味;小球藻顫藻和直鏈藻能產生黴腐味等。還有報道指出,藻類的溶解性有機物在自來水加氯後,可氧化產生弱的致癌物質。

藍藻能產生毒素,最主要的是銅綠微囊藻、水華魚腥藻、水華束絲蔑,動物飲用含有藻毒素的水可能死亡,海洋赤潮中甲藻所產生的毒素可引起人類嚴重中毒。

2)休閒漁業 休閒漁業是集漁業與遊釣、休閒、旅遊觀光。水族觀賞為一體的產業。

水體一旦富營養化,水味脫身,透明度下降,水體渾濁,使水體在現代城市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位置大打折扣,喪失其應有的美學價值‘’不利於人們生活娛樂、旅遊、觀賞。

3)水產養殖 水體富營養化, 有效氨和有效磷含量增加,使得藻類大量繁殖和高度集群而引起生物汙染,淡水中稱“湖靛”,海水中稱”赤潮”。

淡水中常見能夠引起汙染的藻類有魚腥藻、微囊藻、“水華”束絲菌和腔球藻。這些藻類成為優勢種後,在水上層富集,使水體透明度下降。

深層藻類因缺光而死亡。這些藻類消耗水體溶解氧,加速底泥積累營養物釋放,造成水體營養物質的高負荷、形成富營養化惡性循環。

近年來,我國很多水域已經出現過因水體富營養化導致魚類大量死亡的情況。

(4)水體富營養化的防治措施 依據水富營養化形成機制,防治水體營養化的根本性措施是減少水體的氮、磷含量,控制主要汙染物一一藻類 、有機物生成,使富營養化水體得到淨化。

1)控制氮、磷等營養物的流入 通過工藝改革、產品改進,減少廢水中磷的含量;

洗滌劑中改用磷酸鹽的代用品,農業生產上應合理控制施肥量;實施汙水分流、截流和汙水淨化處理,減少汙水排放量;

在水體投餌養殖時,要做好養殖規劃,兼顧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且把生態效益放在首位。

2)物理方法治理 池塘、水庫加強水的交換,水交換可起到稀釋作用,帶出氮、磷物質以及藻類;

深水湖泊或水庫中,設法將深層水排出,降低富營養化程度;湖泊中採用機械方法進行曝氣和促進水的流動,可起到防止底泥釋放磷。

改善溶氧狀況,加強礦化作用,降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等效果;用微濾機去除水中浮游動物和藻類,藻類密度般較小,因而其絮體不易沉澱。

採用氣浮則可以取得較好的除藻效果。富營養化後藍藻類“水華”氮含量很高,可收集用於農肥、飼料,減少水體氮磷負荷。

3)化學方法防治 常用的除藻劑有硫酸銅、二氧化氯等。

二氧化氯除藻效果較好,但成本較高,

控制藻類生長的硫酸銅濃度一般須大於1. 0毫克/升,因而須謹慎使用。

化學藥劑法應用較為靈活,但使水體增加了新的對魚健康不利的化學物質。強化混凝劑(如硫酸鋁)也可除藻,濃度為0.7克/米³的硫酸銅可直接殺死小三毛金藻。

用於除臭的氧化劑主要有高錳酸鉀、自由氯、二氧化氯和臭氧。臭氧是一種強氧化劑,可使水中氨、氰化物降解,也是有效的除臭劑。

用於養殖水處理具有反應快、投量小、半衰期短、無殘餘毒性和二次汙染的特點。

有機物與臭氧之間只能發生部分氧化,臭氧的氧化作用是破壞有機物的分子結構,將大分子有機物氧化成小分子,並改變有機物的性質。

二氧化氯也為氧化劑,可以分解水中兒乎所有還原性汙染物質,如殘留餌料、排洩物等,可改善養殖水體環境,增加水中溶解氧含量,從而防止養殖過程中流行病暴發和傳染。

4)生物防治 生物處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改善水質。微生物是降解廢物、廢水的主力軍。

利用經過遺傳改造的微生物將成為治理環境汙染、保持生態平衡的最有效的方法。

如硝化細菌可去碳去氮、殺滅病毒、降解農藥、絮凝水體重金屬及有機碎屑,能將硝酸鹽反硝化成二氧化氮和氮氣。它在消解碳系、氮系等有機汙染時,也可消解有機汙泥。

光合細菌能夠利用水中殘留的有機物(或硫化氫、氨氣等)作為氫的供體進行光合作用,減少分解水中的有害物質,起到改善水質,相對提高溶氧量的作用。

魚池中只要有5克/米³的光合細菌,3小時內就能將池底不斷產生的氮離子和有機物的初始分解物除去,使水質恢復正常。

5)生態防治 生態學方法即從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進行調整,從營養環節來控制富營養化,使營養物改變為人類需要的終產品(如魚等水產品)而不是“水華”。

有人利用濾食性魚類(花白鰱)直接吞食藍藻,證明是可以作為一種生物操縱方法的生物防治途徑。

所以,可以放養以藻類為食的魚類,如白鯽攝食藻類和有機腐屑,鯝魚能攝食固著藻類及絲狀藻類,鰱魚、鱅魚能直接利用銅綠微囊藻和螺旋魚腥藻等浮游植物。

6)綜合防治 富營養化是多種原因、綜合作用的結果,且汙染源複雜,營養物質去除難度大,防治上只用一種方法很難奏效。

實踐中通常是多種方法同時使用,既控制外源性營養物質輸人,又減少內源性營養物質負荷,水體一旦富營養化,及時去除汙水中的營養物質。

如池塘常見的由藍藻形成的“銅綠水”,只用0.7克/米濃度的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5:2)效果並不理想。

但結合生態學管理即選擇睛天中午排放池水到1/3左右,再施藥,可降低藥量又可提高療效,然後注人其他池水引進新藻類種,防止藍藻成為池水優勢種,然後施無機肥進行肥水,效果較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