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潁縣:一二三產業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河南經濟報記者 鄭浩 通訊員 韓靜 李明哲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臨潁縣認真貫徹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20字”總要求,傾力做大做強食品產業,著力推動產業融合、產城融合、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壯大產業、以產興城,推動產城融合發展。臨潁縣依託農產品資源豐富優勢,著力發展食品產業,實現了農業大縣向工業強縣的新跨越。全縣擁有規模以上休閒食品企業120多家,產業從原料基地、休閒食品生產、食品天然色素提取到研發、檢測、包裝、營銷、電商物流,構築了完整的產業鏈條,產品包括烘焙、膨化、糖果、果凍果脯、功能飲料等8大類2000多個品種。先後培育引進知名休閒食品企業60多家,全縣擁有中國馳名商標17個。投資近億元,建成了國家級標準的質檢研發中心和全省唯一的膨化食品檢驗中心;為實現食品產業提質增效,在抓好休閒食品產業總量擴張的同時,臨潁縣注重培育生物科技食品產業,培育引進了美國嘉吉、中大恆源、路得生物等14家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生物科技類企業,實現了食品產業向功能化、營養化、高端化發展。

完善鏈條、以工促農,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食品產業的持續快速發展,帶動了上游原材料種植的規模經營和農產品結構的調整優化,同時帶動了彩印、制罐、包裝等下游產業快速發展,形成了生產、檢測、銷售、物流的綜合配套體系,鏈式發展特色鮮明。以現代物流園區為載體,致力打造豫中南有影響力的市場物流和電子商務基地、全國最大的辣椒交易中心。通過三個服務業園區的建設,構建出與食品產業相配套、與城市化進程相吻合、與城鄉居民需求相適應的現代服務業體系。臨潁縣積極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培育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大力發展高效農業種植和畜牧業養殖,與食品產業互促發展,不僅進一步完善了全縣食品產業鏈條,而且全面提高了農業經濟效益。目前,全縣共有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7家,有效帶動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食品產業的發展,帶動了特色農業發展,形成農業產業優勢,我們在此基礎上,組建了小辣椒、大蒜、糧油、蔬菜食用菌、休閒觀光農業五大“產業聯盟”,發展成員單位150家,目前,形成種植面積達30多萬畝的種植規模,擁有辣椒經紀人4300多人,年交易辣椒近15萬噸,種植農戶達1.2萬戶,被譽為豫中南最大的小辣椒產銷基地。同時,為推動辣椒產業轉型升級,總投資30億元的中國供銷·豫中(臨潁)辣椒電商物流產業園已正式開業運營,項目佔地面積1000畝,建築面積70萬平方米,全部建成後,將成為集辣椒交易、批發、物流、倉儲、加工、配送於一體的辣椒產業園區,預計年產值突破30-50億元,實現稅收1億元,成為全國有影響力的辣椒產業基地、貿易中心和定價中心。

凝聚合力、以城帶鄉,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為推動食品產業更好更快發展,我們充分調動各方力量,加強政策支持,注重以城帶鄉,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成立食品產業發展指揮部,投資1億元成立產業發展基金,重點支持食品產業優化升級、做大做強;組織召開了“中國休閒食品產業高峰論壇”,向全國推介臨潁食品產業。縣鄉聯動實行“飛地經濟”,鄉鎮引進產業集聚區項目“稅收分成”,推動鄉鎮財源增收,提升鄉鎮發展鎮域經濟的實力,帶動農村發展,加快城鄉融合。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現共同發展。為充分發揮食品產業帶動優勢,臨潁縣探索了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十種模式”,尤其是圍繞產業配套,規劃了五個村級集體經濟工業園,縣一級負責投資建設標準化廠房,鄉鎮、村負責整治土地、提供工業建設用地指標。園區建成後,按照徵收土地多的村優先、貢獻土地指標多的村優先、有集體經濟收入且積極性高的村優先“三個優先”的基本原則,給予一定政策優惠,鼓勵村集體購買標準化廠房。同時,引導鄉鎮、村重點招引投資規模達不到縣產業集聚區入駐標準、但是潛力大、前景好的“小而精”企業,既可以通過租金收益實現村集體增收,又方便了農民就近打工就業、實現增收。通過建設村級集體經濟工業園,有效增強了村級發展活力,提高了農民經濟收入,夯實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層基礎,實現了融合發展、全面進步。目前,全縣367個行政村中,村級集體固定資產超億元的村6個,有集體收入的村235個,佔行政村總數的64%。同時我們開展村級集體經濟清零專項行動,年底將實現每個行政村都有集體經濟收入。 實行“百企帶百村”,實現聯動發展。開展了“百企幫百村”行動,引導食品龍頭企業積極參與,帶動95家社會責任感強的重點企業與58個貧困村、邊緣村建立結對幫扶關係,募集資金近1000萬元,設立村級愛心救助公益金148個、建立扶貧愛心超市91個,幫助村級組織解決對困難群眾的發展激勵和臨時救助問題。同時,引導有條件的貧困戶到企業就業,幫助解決貧困群眾就近就業難題,增加貧困戶的經濟收入,助力脫貧攻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