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歡楷書的人想寫一手好字,練習行楷或行書好嗎?有哪些好字帖值得推薦?

424210


既然只是想寫一手好字,就沒必要用傳統書法的要求來考慮了。寫字是以實用為主要目的,無需追求過多書寫法則和藝術性。關於寫字和書法的區別,驚龍軒在前面的文章中多有涉及,這裡不再贅述。而且,就算是學習書法,也不是說必須從楷書入手,這個問題也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有表述。



當然,鑑於楷書對於筆畫、結構的要求頗為嚴謹,對於培養書寫基本功的重要性還是毋庸置疑的。對於大多數書法愛好者來說,從楷書開始習書之路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但是,這不是唯一的選擇。有經驗的書法指導老師都非常看重學員的審美習慣和興趣特點,從學員最感興趣的字體入手,對於保持學習書法的熱情以及保持興趣的持久性都極為重要。除了篆書和草書因為難度係數過大不適合初學者學習外,隸書和行書都可以供初學者入門時選擇。事實證明,對於不少書法愛好者來說,從隸書或行書入手都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


必須要強調的是,就算是從行書入手,選帖也不能太隨意,必須選擇那些基本得到廣泛認可的高水平範本,否則很容易誤入歧途,事倍功半。毛筆書法選擇行書範本比較好把握,《聖教序》、《蘭亭序》等公認的絕佳範本比比皆是,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靈活選擇。另外,趙孟頫的楷書其實也可以視為行楷書體,結體俊逸、妍美,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下點功夫臨習一段時間,必將受益匪淺。

有些朋友可能只是鍾情於硬筆書法,或者就是想寫一手漂亮的硬筆字,這樣選帖的範圍就更廣了。無需侷限於傳統的經典法帖,同樣可以選擇當代一些硬筆書法名家的範本,可能更易於接受。就行書而言,驚龍軒比較看好任平、王正良、駱恆光等人的字帖,至少水平還是能得到大多數人認可的。

當然,這也只是驚龍軒一家之言,歡迎與大家一起交流探討。謝謝!


驚龍軒


我也沒練過楷,所以只能寫這樣




樂天112280791


我也是直接從行書入手的,根據自己喜歡的古貼,多讀帖,悟貼,臨帖。話不多說,直接上作品。











匆匆墨客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


很多人開始不喜歡楷書,楷書也不好練,特別是唐楷有很多裝飾性的筆畫。但練習書法最好有楷書的基礎,因為練習楷書可以掌握很多入門規則,同時可以靜心,不然寫字很浮滑。

有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呢?當然有!建議練習趙孟頫的楷書。


趙孟頫的楷書,從結構上接近於楷書,用筆上接近於行書,有行書筆意,沒有唐楷那些裝飾性的東西,對於初學者來說寫起來更順手。這樣既有楷書基礎,也貼近行書,不是為一種方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


現代書法大家啟功先生就對趙孟頫的楷書下過很多功夫。“先摹趙董後歐陽,晚愛誠懸競體芳”,啟功先生自敘二十多歲時得到趙孟頫的《膽巴碑》,特別喜歡,學了很長一段時間。


當然,學書法的道路因人而異,也沒有萬全之策。(附圖:趙孟頫的《膽巴碑》局部)

更多書法技巧文章,敬請關注【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


麓風軒


覺得楷書有難度的人,可以試著練習行楷或者行書。但是有一定難度。畢竟這麼做基礎過於薄弱。即使可以寫出來,恐怕也不具有什麼力量感。楷書的書寫速度會讓你體會一個字的運筆過程。也是你熟悉和認識書法筆法的必要基礎。所以楷書是必不可少的。

當然如果非要說直接入手練習行楷和行書,也可以。可以選擇趙孟頫的行書和行楷去練習。比如他的《洛神賦》,《前後赤壁賦》等。這些都是比較優秀等的行書範本。


《洛神賦》是趙孟頫的行書代表作。行書中兼具楷書的結體特點。點畫及結構深得王羲之,王獻之筆意。頗具神韻感。圓潤而清秀。對於想協寫一手好字的人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前後赤壁賦》為行書長卷作品,詞為蘇東坡所做。趙孟頫書寫。此作品也是趙的代表作。用筆嫻熟,精湛之處一覽無餘。筆法順成王右軍。流利挺健。線條溫潤凝練。外秀內剛。點畫變化豐富。神情各異。

以上二本字帖可以試試練習。我覺得還是不錯的。可以購買具有筆法分解的教學字帖練習。這樣對於沒有楷書基礎的人來說相對好一些。再來練習行書的間隙中,也可以試著練習楷書。也能慢慢的過度一下。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書法影響力


看到您說到的這個話題,我就把自己的一點兒經歷分享給您。初次喜歡硬筆字時已讀中專,直接臨帖的龐中華老師的行書,幾年下來也是小有收穫。當自己真正靜下來思考硬筆書法時卻發現,自己的字缺少根基,也就楷書的基本功,即筆畫、結構方面的訓練。現在楷書學起,體會頗深,看似習字,實是修心。田英章、盧中南、吳玉生、司馬彥、錢沛雲等老師的字帖都很好,初次習硬筆字,還是從楷書開始更好吧!下附過往的行書與現在的楷書,希望給您些借鑑!




拾字繡


本來有楷書基礎,但是寫的太慢,不實用,於是練了練吳玉生考試的行楷



然也愛喝茶


問題的回答可以從多個視角來看。

①從書法變遷看,行書是最後形成的書體,是書法技法範疇的集大成者,隸書誕生後幾乎是並行的因為應用實踐需要的不同出發點,衍生出現楷化和草化的發展,而為了方便籤名、署書等日常書寫展示(便捷書寫的同時,較流暢且不失楷化的法度和辯識後的生動美感)出現楷和草的筆法遷移相融合(也可以說是介於之間取長補短)形成行書,楷書筆法應用的比例多是謂“行楷”草書筆法應用的比例多是謂“行草”,所以,要是你有一位好老師,從技法層面“行”書是巔峰書技的富集者,而書學的天下第一排行榜從來都是行書壟斷的排行榜也是這一原因。加上書法學習自古需要“取法乎上”這裡的上也指高標準嚴要求(對內的儀式感:落實學習書法的科學嚴謹、勤奮努力和舉一反三的自悟自省),也可指書學史上的巔峰範作(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當然可指水流的泉眼(《甲骨文》《石鼓文》《嶧山碑》《李陽冰鐵線篆千字文》)。

②行書的學習在初心上大家對內的定位是不同的,有些人喜歡應用速成(目的是一手秀麗靈動的鋼筆字)如硬筆書法行書學習,;還有一部分是通過行書的刻苦技法訓練觸類旁通的直奔著技巧的富集去取法的(建議軟硬筆同步進行學習),那應該選擇《蘭亭序》《集字聖教序》因為巔峰學習繞不開王羲之為代表的體系和技巧,但因為太富集成熟的技法了,如果沒有個好老師拆解筆法字法和詮釋字內字間行間關係,幾乎是練了多(不借鑑前人肩膀學習這些集大成者的法帖,不得門徑會是對錯混合的,學自己的陋習不如不學)錯的多,反倒成越學越偏撿走偏鋒不得廳堂…江湖寫意。所以,決定體系化的接受行書傳承,在有師承前提下科學的訓練體系,努力刻苦的完成對的訓練量,有自己的反思和老師引導,確實是不錯的選擇。

書法學習如爬山,有些人走公路,步伐較輕鬆舒緩但盤山公路是曲線救國緩緩圖之;還有些是不拜師不查經典和辯識傳統想輕裝上陣,最後虎頭蛇尾;還有一部分人準備充分且師承後奮進,對內取法乎上對外儀式感科學熱身後攀登,雖然選擇的是山峰的絕壁(如取法行書)…但也能直達絕頂,用最苦最奮最勤和師承點撥的智慧,走了最險的絕壁卻能一覽眾山小…。所以,選擇在腳下,不同的人選擇不同…











ZX260714128


看這問題,感覺你可能是一個新手,所問的問題不明確;楷書?是指毛筆還是硬筆?不學習楷書,不打好基礎,你就想把行書練好?照你的問題所演示出來的思維,大概是想一年半載就把書法寫的行雲流水、大師級別了?這想法可不行,太急功近利、異想天開!

據統計,百分之九十三寫書法好的人,基本都是從楷書或者隸書開始學的,因為你沒有學好楷書,基礎不打牢固,縮寫的行書都難以入目,簡白的 說九十“醜到極致”、且寫出的字體沒有任何的根據性。

所以建議你先打好楷書或者隸書基礎,基礎打牢固以後,不論是行楷,行書、草書你學起來進步就快了!

學楷書大多數人都選擇學歐楷或者顏楷,歐楷的是《九成宮醴泉銘碑》、顏體的話是區分顏真卿大師的年齡所寫出來的字體有些出入,不過你都可以學,書籍的話書店或者網上都有買。

最後再和你說一下,學書法者都需要持之以恆的去練習,才能有進步;希望你每天堅持學習!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墨跡書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