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牌坊谈起:就算是“熟悉”的贞节牌坊,你可能也一无所知

由牌坊谈起:就算是“熟悉”的贞节牌坊,你可能也一无所知


牌坊,是中国悠久历史当中,具有深远意义的一种建筑。在全国各地,都有大量的牌坊存在着,虽然历经岁月的洗礼,但是它们也依旧保留着当年的风貌。

由牌坊谈起:就算是“熟悉”的贞节牌坊,你可能也一无所知

对于普通人而言,最为熟悉的应该就是贞节牌坊。而就算说是熟悉,恐怕多半也是通过古装电视剧来熟悉的。在93版电视剧《包青天》当中,就有一个故事名为《贞节牌坊》。

在一座县城之中,张刘氏是唯一获得贞节牌坊的节妇。她独自一人抚养女儿,虽然历尽艰辛,但是日子也逐渐富裕,生活也变得顺利。不过,张刘氏却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过去。

原来,刘氏在嫁入张家之前,曾经有过一个丈夫。在刘氏怀孕之时,她的丈夫却抛弃了她。万般无奈之下,刘氏只好立马就和另外的男子成婚,后来生下了女儿。不过,婚后不久,丈夫就去世了,张刘氏也一直保持忠贞,经营着这个家。可是如今,之前的丈夫却意外归来,张刘氏感受到了威胁。

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张刘氏在酒里放了砒霜,毒死了之前的丈夫。在包青天查明真相之后,张刘氏也选择了自尽,而自尽的方式就是一头撞向了为自己而立的贞节牌坊。

由牌坊谈起:就算是“熟悉”的贞节牌坊,你可能也一无所知

贞节牌坊,对于古代节妇的重要性,或者说是对于整个家族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而发展到贞节牌坊这个阶段,已经是牌坊发展历程中非常成熟的阶段。而关于牌坊的发展历程,则要从头讲起。

我们如今能够看到的牌坊,看起来都像是一道大门,而实际上,在最初的时候,它们就是起着进出大门的作用。古代将居民区进行纵横交错地划分,单独的居民区就被称为“坊”。每一个居民区都有坊墙,每个“坊”之间还有相互隔开的墙,而有墙就必然会有门。

由牌坊谈起:就算是“熟悉”的贞节牌坊,你可能也一无所知

这些门被统称为坊门,因为人们相互往来,坊门就成为了人流量最大的地方。正因为如此,但凡有一些重要的公告都会张贴在这里,类似于今天的信息公告板。在诗人白居易的《失婢》当中,就有这样的描述:“宅院小墙庳,坊门帖榜迟”。坊门作为信息公告的作用,就逐渐固定下来了。

由牌坊谈起:就算是“熟悉”的贞节牌坊,你可能也一无所知

由于社会的发展,坊墙变成了一种限制,所以后来慢慢就被拆除,而原来的坊门却得以保留,继续发挥着张贴公告,以及进行表彰的作用,这也就是牌坊最初的原型。而也是由此开始,牌坊逐渐具备了一定的权威性,也成为了一种荣耀。

而真正让牌坊变成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则是从明朝开始的。在明朝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表彰在科举考试当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考生,特别下令修建了状元坊,而这也是由政府批准修建牌坊的先例。

由牌坊谈起:就算是“熟悉”的贞节牌坊,你可能也一无所知

在封建统治越发成熟和完备之后,牌坊也变成了一种统治工具。这也就使得牌坊的修建,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可以。

首当其冲的,是需要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比如前面提到过的科举考试中成绩优异者,或者考取了功名的人,他们才拥有提出申请的资格。同时,此人的事迹还需要在地方上有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才可以。

从朱元璋开了政府批准修建牌坊的先河之后,修建牌坊就必然需要得到皇帝的恩准才可以。这也是牌坊上会出现“圣旨”的原因所在。

由牌坊谈起:就算是“熟悉”的贞节牌坊,你可能也一无所知

另外一点,虽然牌坊作为一种荣耀,没有特别的针对群体,但是穷人是很难享受的。其中的原因嘛,自然是因为修建牌坊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而且不仅仅是在修建阶段。

一座牌坊,关系的不仅仅是个人,而是他身后的整个家族,所以,家族中只要有人有可能申请到修建牌坊,那么整个家族的人都会不遗余力地帮他争取。而且,考虑到古代的官场情况,通过贿赂官员来获得推荐,也就是正常操作了。

在如此苛刻的条件下,能够成功申请到修建牌坊的人,其实并不多。就算是到了清朝,牌坊已经变得非常普遍,它依然象征着至高的荣耀。虽然名义上是皇帝“亲准”的,不过,仔细一想也就明白了,皇帝可没有这么多闲心来批准每一座牌坊,多数都是由礼部代为处理罢了。

由牌坊谈起:就算是“熟悉”的贞节牌坊,你可能也一无所知

既然牌坊到了后期已经非常普遍,那么,我们身边的牌坊,你又可曾注意过呢?

在重庆,有一些以牌坊来命名的地方,比较知名的有七牌坊、四牌坊,还有就是新牌坊。新牌坊原本是有一座牌坊的,在1997年8月的时候,整体迁移到了碧津公园内,位置正好在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的旁边。

由牌坊谈起:就算是“熟悉”的贞节牌坊,你可能也一无所知

这座牌坊修建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坊名“诰封夫人蒙母王太夫人节孝坊”,被称为龙溪节孝牌坊,也叫新牌坊。根据牌坊前所立石碑得知,这座牌坊在2001年3月5日被确立为重庆市渝北区文物保护单位。牌坊高12.5米,宽8.59米,占地60平方米,采用了四柱三间五楼的结构,是石质仿木结构牌坊。

由牌坊谈起:就算是“熟悉”的贞节牌坊,你可能也一无所知

关于四柱三间结构,需要特别说明一下,这是普通人所能享受到的牌坊的最高规格。比它低一级的是两柱一间牌坊,而更高级别的六柱五间牌坊,那是只有皇帝和皇室成员才能够使用的。而在牌坊修建中,有一个人却可以不受四柱三间的影响,他就是孔子,这也是为了表现对这位先贤的尊崇。

由牌坊谈起:就算是“熟悉”的贞节牌坊,你可能也一无所知

所谓的间,就是指两根柱子之间的门洞。古人在建造牌坊时,间数都是奇数,而不会采用偶数,这也是源自风水学说:奇数为阳,而偶数为阴,建筑修建成偶数都是不吉利的。

由牌坊谈起:就算是“熟悉”的贞节牌坊,你可能也一无所知

在这块龙溪节孝牌坊上,节孝二字最为凸显,然后就是分布在正反两面的彤管飞华和霜节冰心。而作为皇帝“亲准”之物,最上方的“圣旨”二字也经过了特殊的装饰。

在牌坊的正反两面,分别刻上了一副对联,其中正面是:

蜀东为贞闲名区,代有淑人媲美,后先曾几辈;

渝北亦巴江分野,台留寡妇眷怀,今古表双清。

由牌坊谈起:就算是“熟悉”的贞节牌坊,你可能也一无所知

背面是:

亦知夫子无违,奈破镜分钗,苦完三十年中冰霜大节;

谁谓我辰安在,看旌门表里,渥荷九重天上雨露殊恩。

由牌坊谈起:就算是“熟悉”的贞节牌坊,你可能也一无所知

这两副对联,将蒙母王太夫人的事迹凸显了出来。在丈夫逝世后,辛苦三十年谨守孝节之礼,用这座牌坊来对其进行表彰,并且还将她和巴寡妇清进行对比,其地位之高,可见一斑。

除了对联之外,牌坊上各处都分布着精细的雕刻,各种丰富寓意的图案都在此呈现。而且,古代的牌坊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通过多个部分进行搭建而成。无论是在建造技术还是雕刻技艺上,都让人不禁对古代工匠们啧啧称赞。

由牌坊谈起:就算是“熟悉”的贞节牌坊,你可能也一无所知

由牌坊谈起:就算是“熟悉”的贞节牌坊,你可能也一无所知

这节孝牌坊,看起来似乎还颇为有意义,而大家传统印象中的贞节牌坊,在以往的观念当中,却基本上都是被批判的对象。

这里,先要说一下关于古代牌坊的分类。牌坊的分类,是按照其目的来具体划分的。

功名牌坊,是为表彰那些镇守边疆、抵御外敌的功臣而修建的。

标志牌坊,主要是用在宫殿或者庙宇前,是一种标志性建筑,通常没有特别的表彰作用。

陵墓牌坊,通常用在帝王皇家的陵墓当中,用来彰显皇家的身份、地位和权威。

道德牌坊,就是表彰在封建道德上有优良表现的人,包括节妇以及孝子等。

这里提到了封建道德,这是封建统治下必然的一种存在。有一些传统道德如今依然适用,而更多封建社会下的传统道德,都已经不再适用。

由牌坊谈起:就算是“熟悉”的贞节牌坊,你可能也一无所知

一座牌坊,其背后通常都蕴含了艰辛的付出,有着一个深刻的故事。而贞洁牌坊,不需要考取功名,也不需要为国家建功立业,是相对比较容易获取的一种牌坊。在古代封建道德的约束之下,很多家族为了光耀门楣,就迫使家族中的寡妇继续留在家族中,然后以她们的名义来申请建立牌坊,以达到光耀家族的目的。

古时候,除了为先夫守孝,继续留在家族中之外,还有部分女子选择了自杀殉夫。在清朝学者俞正燮的《癸巳类稿》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闽风生女半不举,长大期之作烈女。

婿死无端女亦亡,鸩酒在尊绳在梁。

女儿贪生奈逼迫,断肠幽怨填胸臆。

族人欢笑女儿死,请旌藉以传姓氏。

三丈华表朝树门,夜闻新鬼求返魂。

这首诗对当时寡妇自杀殉夫的风俗进行了直白地批判,很多原本没有必要的殉夫,在家族对荣耀的追求下,很有可能就变成了一种逼迫的形式。虽然的确有自愿殉情的,但是也不能否认为了家族荣耀而出现逼迫殉情的发生。

由牌坊谈起:就算是“熟悉”的贞节牌坊,你可能也一无所知

而就算是没有殉情,继续留在夫家,做一个节妇,也未必出自这些妇女的本心。并不是说寡妇就一定要再婚,而是需要遵循她们自己的选择。过去,贞节牌坊一直是作为一种被批判的对象,而如今,当大家用更加开放的思想来分析,其实贞节牌坊也并非一无是处。

作为古代建筑,牌坊的艺术性和对历史研究的贡献,是有其具体价值的。而在一众为夫守寡或者殉情的古代妇女中,真正出自心甘心情的那部分人,用一座具有荣耀的牌坊来对她们进行表彰,又有何不可?这是她们自己的选择,虽然不能代表所有人,但是至少需要明确其中存在的自由选择的权利。对贞节牌坊完全的否定,无疑也否定了这部分妇女对婚姻的自由选择。

由牌坊谈起:就算是“熟悉”的贞节牌坊,你可能也一无所知

牌坊依旧存在,只是如今的它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找个时间,好好看看,就算不去了解背后的故事,单纯把它当作艺术欣赏也是极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