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貓總裁靖捷:打造品牌,才是真正的殺手鐗!


天貓總裁靖捷:打造品牌,才是真正的殺手鐧!


如果說2019年的電商紅利徹底消失,商業環境會更加艱難,相信所有的老闆都不會反對,但企業還必須要活下去,怎麼破局?

首先明確一個概念,電商紅利的消失本質上是流量紅利消失,因為之前起來的幾乎所有的電商都是靠流量紅利起來的,突然之間沒有辦法獲得大流量,就感覺生意沒法做了,但事實上對企業來說,你的終極目的不是流量,是銷售額,是利潤,這個公式相信所有電商人都不陌生:銷售額=訪客數 X 轉化率 X 客單價 ;我覺得還不完整,再加一個維度就是:銷售額=訪客數 X 轉化率 X 客單價 X 復購頻率

在前些年流量紅利時代,決定銷售額的四個維度裡只要你的訪客數能成倍的提升,哪怕轉化率、客單價、復購頻率不提升,銷售額也能大幅度增加,但現實情況是,現在以及未來流量紅利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那銷售額還能提高嗎?

當然可以,

可以將轉化率、客單價、復購頻率大幅提高,那麼銷售額同樣可以提高,甚至比之前靠流量粗放式經營提升的更快、更健康。

系統性構建你的品牌邏輯

好,今天我們探討的重點就是如何快速提升轉化率、客單價、復購頻率?

其實要徹底解決這三個問題,方法只有一個:系統性構建你的品牌邏輯這裡麵包含品牌的原力挖掘、戰略聚焦、品牌定位、品牌命名、品牌人格、差異化、文化賦能、品牌背書、視覺呈現等立體化、全方位的品牌解決方案。

比如要實現重複購買,首先必須要讓消費者能記住你,為什麼我經常說連名字都起不好的公司是不可能把品牌做起來的,因為名字起不好客戶就不可能記住你,記不住你就不可能實現重複購買。

要想實現高頻次重複購買也需要在品牌傳播上下功夫,為什麼做口香糖的一定要說:兩顆一起吃才是最好,那是為了讓復購的頻率快一倍。

要想提高客單價有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延展產品的使用場景、豐富你的產品線,讓客戶能一次買多件;另一種方法是提高你的產品售價,賣的比之前貴,但賣的貴的前提是品牌要有巨大的附加值,這是額外能收取的費用。

提高轉化率的關鍵就是品牌差異化,就是其它任何品牌都無法跟你比較,你是獨一無二的存在,自然就更能贏得消費者的芳心……

打造品牌,才是真正的殺手鐧

如果現在還沒有開始打造品牌的企業,已經站在了懸崖的最邊緣了,再往前走一步就是萬丈深淵,阿里的高管們已經在多個場合強調了做品牌是關乎企業生死存亡的頭等大事,在2018年電商發展創新峰會暨老高電商俱樂部8週年慶典上,我與阿里巴巴副總裁、天貓總裁等眾多嘉賓分享了電商最新趨勢,“品牌”是眾多嘉賓提到最多的兩個字,都認為品牌打造已經成為決定企業生死的殺手鐧。


天貓總裁靖捷:打造品牌,才是真正的殺手鐧!


做天貓你不聽天貓總裁的還要聽誰的

但反觀現在的很多電商企業之所以度日如年,是因為做了太多的無用功,試問,如果你公司的絕大部分銷售額是通過天貓平臺產生的,你在做公司決策的時候不聽天貓總裁的還聽誰的,連天貓總裁都多次強調品牌關乎企業生死了,你卻還熟視無睹,那你的企業能有好下場嗎?

還記得我之前在朋友圈寫過電商9必死嗎,好好對照一下:

為何爆款必死,因為爆款充其量只是短期之內幫你賣掉一些產品,帶動一些關聯銷售而已,關係到企業生死的像高頻復購、利潤率、生命週期、排他性等完全沒解決。

為何一味迷戀純賣貨、搜索、活動、直播、流量、短視頻、純視覺的必死,因為這些動作都只是解決短期一次性的賣貨問題,這肯定不是企業的長久之計。

並不是說這些動作沒有一點意義,只是我們要先解決最關鍵性的問題,

最關鍵性問題不解決,將所有精力都耗費在次要問題上是捨本逐末的做法,結局一定是悲催的。就好比是一位得了顱內動脈瘤的病人,他同時還有感冒、關節炎、頸椎病等疾病,但如果你不先集中精力把顱內動脈瘤治好,而是先去治療感冒、關節炎等小毛病有意義嗎,要知道小毛病是要不了命的,但顱內動脈瘤是否治癒卻隨時關係這位病人生命的延續,事實上,如果你集中精力把他的顱內動脈瘤治好,其他的小毛病都會很快迎刃而解了。

再回到電商九必死的話題,你之所以把所有精力都放在瞭如何弄直播、弄短視頻、活動搜索等動作上,本質的目的還是想多弄些流量,但如果你的轉化率、客單件、復購頻率這些最關鍵的環節沒有提升,你帶來的新流量沒有任何意義,甚至都打不平你的推廣費,相反,如果能集中精力系統性構建你的品牌邏輯,徹底提高你的轉化率、客單價、復購頻率,後期流量問題也會迎刃而解,因為這些關鍵問題的解決能讓你收穫一大批忠實的品牌追隨者,這些追隨者會帶上他的七大姑八大姨、身邊的朋友同事都來購買你的產品,你還愁流量不增加嗎,這就能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企業也會快速健康的發展。

明明抓了一手好牌,最後卻被自己打的稀爛

相信大家注意到了,我在文中多次提到了 “系統性構建你的品牌邏輯”,提到品牌,相信所有的老闆都能聊幾句,很多老闆會說因為我懂產品,所以在品牌方面就有發言權,但現實情況卻是:老闆明明抓了一手好牌,最後卻被自己打的稀爛,這樣的老闆我見得太多了,原因為何? 因為他把概念搞錯了,他不是懂品牌,他只是有產品,好比是蓋房子一樣,他準備了水泥、鋼筋、瓷磚等蓋房子的一切材料,但他缺什麼?缺圖紙,品牌策劃人就是能給他劃圖紙的那個人,他是負責後期施工的,你有見過事先不畫圖紙就能蓋出摩天大樓的施工團隊嗎?

我分析過成千上萬個品牌得出一個結論,凡是能將品牌做的風生水起的老闆只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他本人深諳品牌之道,有著一套非常成熟的品牌打法,另外一種就是對品牌一竅不通或者是一知半解,但他能聽話照做,不去為了自己的自尊心去瞎指揮。

但現實中深諳品牌之道的老闆鳳毛麟角,所以我經常說電商老闆背後如果沒有一個真正精通品牌的軍師指點他,是不可能把品牌做起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