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問供暖 今冬暖氣為啥不熱?鄭州市熱力總公司迴應

寒冬问供暖 今冬暖气为啥不热?郑州市热力总公司回应

12月13日,鄭州市民秦女士家中的溫度計(右)和熱力公司的溫度計(左)顯示的數據均低於18℃。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鄧萬里攝

□河南日報記者李林

12月10日以來,鄭州持續降溫,而居民對家中供暖不熱的反映不斷“升溫”。很多人反映,供暖不穩定,室溫達不到18℃,有的甚至低於16℃。問題在哪兒,如何解決?12月13日,記者採訪了多位相關人士。

1

為何出現供暖不穩?

“今年鄭州市的供熱面積由原來的7000萬平方米增加至8600餘萬平方米,新增供熱面積較去年多了23%,但供熱能力只增加了15%。”鄭州市熱力總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張舒說,按照原計劃6家熱電聯產熱源和7家燃氣熱源廠足額供應,是能夠保障全市集中供暖用戶需求的,但天氣持續降溫後,熱負荷出現了供應緊張的難題。

他解釋,主要原因是:其一,受到電力調峰的影響,熱電聯產熱源不穩定,比如原定負荷320兆瓦的泰祥電廠熱源,僅達到了100兆瓦,加上新力電廠外遷,新的電廠建設週期長,導致熱電源廠出現缺口。另外,受到燃氣供應緊張的影響,燃氣鍋爐等也受到影響。兩種因素疊加,導致居民用戶家中供暖不穩,溫度忽高忽低。

2

採取哪些處理措施?

12月12日,家住鄭州市農科路的韓女士說:“家中的暖氣片如同擺設,必須穿著小棉襖才能坐得住。和去年相比,今年明顯不暖和,溫度計顯示室溫曾掉至16℃以下。”

據瞭解,供熱部門已經開始與電廠積極協商溝通,保障熱電聯產的熱源供應,同時也積極跟燃氣公司聯繫,儘量滿足燃氣供應。

“從10日開始,我們已經與熱電廠和燃氣供應部門協商,加大供應,以便從根本上保障居民供暖。”張舒表示,公司同時啟動了多項應急預案,一是將市內辦公用熱的夜間時段減少供應,轉為民用;二是進行精細化調節,根據每個小區建築的節能標準、散熱量、採暖形式的不同,實施一對一供熱方案,最大限度高效利用熱能;三是發揮智能大調度的作用,均衡供熱。

“鄭州的供熱管網已經全面實現互聯互通,也就是說所有的管道形成了‘大串聯’,將逐漸改變以往部分居民家中曾出現的20℃以上的供暖情況,滿足各個用戶均衡用熱的需求。”張舒補充說。

3

家中不熱如何維權?

鄭州市消費者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遇到供暖不熱的消費者可通過鄭州市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進行投訴。

“《河南省集中供熱管理試行辦法》自2018年4月1日起已施行。《辦法》規定,在供熱期內,熱經營企業應當保證居民熱用戶有供熱設施的臥室、起居室(廳)的室溫不低於18℃。”河南仟問律師事務所尹志凌說,根據規定,熱用戶認為室內溫度不達標的,可以向熱經營企業提出溫度檢測要求,熱經營企業應當在12小時內上門檢測,檢測結果由雙方簽字確認,對檢測結果有異議的,可以委託雙方認可的有室溫檢測資質的機構進行檢測。

供熱部門相關人員表示,正在加大熱線與片區服務力度,其中服務熱線已經由原來的21席增加至45席,數字光纖提升至90路,並開通了215部片區服務電話,由專管員持有,負責上門服務。③8

觀點

供暖無小事民生為大計

採訪中,鄭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許冰老師的觀點,令人印象深刻。

她說,供暖無小事,民生為大計。此次集中供暖所引出的兩大問題值得關注。

一是連日有不少居民在反映暖氣不熱之時,除了“挨凍”的委屈,還有溝通不暢、相關部門反饋不及時的困擾。在關乎民生的供暖、供水、供氣等公眾服務中,應該由政府出面組建或參與組建諮詢、投訴、舉報等平臺,同時與媒體、網絡、社區形成互聯平臺,讓動態的服務提醒、事件處理、回應反饋等消息及時、準確、到位,讓群眾瞭解信息、掌握動態。

二是鄭州地下熱網長度已達到2300公里,近5年時間完成了建成區居民集中供熱普及率從35%到85%的提升。但是城市化的速度在加快,居民人口的增多、對城市配套設施需求的增長,都在“挑戰”城市管理者的前瞻性與駕馭力。目前,鄭州正處於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奮起”與“爬坡”階段,城市配套設施的“匹配度”將成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點之一。③8(本報記者李林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