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公考備戰經驗之三,磨刀不誤砍柴工,學學別人經驗少走彎路!

實用公考備戰經驗之三,磨刀不誤砍柴工,學學別人經驗少走彎路!

一、數量關係實戰心得:不可忽視的高分利器

很多考生都覺得,每次做數量關係都覺得很噁心,難得要死,耗費巨大時間,正確率還低的可憐,很煩躁。這一塊複習,也是不得其法,總感覺數量關係內容太多,知識點太龐雜,甚是棘手。

以下就是一些心得,請大家參考:

1.學數量關係要捨得花時間,知識點確實很龐雜,不花時間學不完。

2.對於有些難度很高的知識點,比如鐘錶問題、行程問題中的一些難點(不是全部額)、中學幾何等變態問題,可以考慮適當放棄。

6.國考聯考不考數字推理,可以不用看。考數字推理的地區要看額。

7.考試的時候,數量關係建議放到資料分析之後去做,不要放在第一位去做,因為剛開始考試可能會比較緊張,做難度較高的數量關係容易慌張,也不要放在最後做,到了最後時間快沒了,你也會很緊張,會做的題都不一定做的出來。

8.數量關係有2-3道是比較變態的難題,碰到這些題,你首先要回識別,識別出它是難題之後,讀一遍題,憑自己感覺蒙一個即可,不要花時間去做額。

按照以上幾點,踏踏實實學下來,你的數量關係肯定會很棒。

二、資料分析的最理想做題節奏和複習方法

我先說一下,我剛開始學習資料分析的感覺,不知道您是否有以下的感受:

資料分析看起來簡單,也知道怎麼計算,真到自己做題的時候,不是題目看錯,就是計算出錯。

資料分析材料內容太長,不厭其煩,看材料的時候耗費大量時間。做題的時候像是熱鍋上的螞蟻,找數據找不到,計算的時候總是出錯。

計算好像都會,就是資料當中的數據找不到。

數據找到了,發現計算太複雜,只能蒙。

如果您有以上的感覺,那麼恭喜你,資料分析這一塊還要花大氣力學習提高額。

按照資料分析最理想的做題節奏是,一篇資料分析,5個題目,耗時6分鐘是最佳的節奏。如果你6分鐘完成確實很困難,7分鐘左右也可以。

再超過這個時間,那麼就會影響你行測的整體成績。

當然要達到這樣的水平,需要的是你持之以恆的複習。

很多考生,在複習資料分析的時候,有大量的認識誤區。我在這裡列舉一下,如果你有,就儘快改正。

誤區一:對資料分析的認識上麻痺大意,認為資料分析內容簡單,隨便看看就可以。

(實際上資料分析內容確實比較少,但是難度可不低,平時不認真花功夫,上考場可就要哭了。)

誤區二:在平時的練習中,沒有嚴格卡時間,不嚴格要求自己。

(資料分析陷阱很多,而且計算和找數據極其容易耽誤時間,不養成嚴格卡時間的習慣,到考場時間就這樣被資料分析偷走了。)

誤區三:盲目追捧所謂的計算技巧。

(計算技巧多了,容易花眼,而且很多技巧華而不實,用不上。掌握好資料分析的基本速算技巧完全足夠。)

誤區四:買錯了資料,學習起來完全是越學越倒退。

對於資料分析的複習,小編提出以下的建議:

平時的練習一定要嚴格按照時間練習。一篇資料分析6分鐘,多了不行,即使做不完,也要按照這個時間練習。

平時的練習不允許使用計算器,每一題在對答案的時候,一定要自己動手算一遍。

掌握最基本的速算技巧,並且非常熟練使用即可。

準備好錯題本,按照小編所說的錯題記錄習慣,記好自己做錯的每個地方。資料分析很多錯誤你自己都會匪夷所思的。

三、申論提高的有效方法

下面小編將考生容易走的彎路,列舉出來,請大家自行對比。

1.認為申論沒有什麼好複習的,平時大部分時間都看行測,考試前才意識到申論也很重要,只好隨便突擊一下,上了考場就把那套老掉牙的模版拿出來,最後拿了一個慘不忍睹的分數。

2.認為申論是一個搞不懂的東西,全靠臨場發揮,平時花大氣力練字,上了考場字是寫的不錯,分數還是很慘。

3.認為申論需要用題海戰術去磨練,平時花了大氣力做國考真題,省考真題,費神費時費勁,做題之後一種空虛的感覺,因為申論沒有標準答案,那些輔導機構的答案要麼是太高大上,根本脫離實際,要麼是老掉牙的模版胡謅出來的,越學越糊塗,自己做了那麼多題,功夫花了不少,就是東西一點也沒學到。

4.盲目學習各個名師的教學視頻。這些考生把鍾君、張小龍、吳紅民等申論名師的視頻一個不落的都看完,特別害怕哪個申論的視頻沒看過,看是看了不少,學好像也學了不少厲害的招數,不過學的東西套路太多了,反而自己就迷糊了,上了考場還是不會,因為這些考生沒有把別人的東西轉化為自己可以操作的東西。小編不是說這些老師的視頻不能看,只是盡信書不如無書,看視頻可以,但是一定要帶著自己的腦子去看,自己多動腦子思考,也不要看太多哦。

5.糾結於要不要報申論班。真的,不要再去報申論班了,這些筆試輔導班死貴死貴的,但是老師真的不咋的。

6.盲目學習半月談、人民日報、新聞聯播、焦點訪談等各類雜誌媒體。這些雜誌真的沒什麼用,正如小馬在第一章當中所說的那樣,申論考的是文字處理能力、寫作能力、情商。看這些雜誌,只能說是消遣,裡面的文章你壓根也學不會。

下面是小編申論複習的思路,請大家參考:

1.提升言語理解能力。申論的材料現在是越來越複雜,越來越雜亂,這對考生的言語理解能力的要求是越來越高。那麼你首先還要將行測當中的言語理解與表達好好學學。

2.提升演繹推理能力。何為演繹推理,演繹推理實際上就是行測當中的邏輯判斷,但又有些不同。申論和演繹推理有什麼關係呢?很多對申論比較熟悉的考生都有這種感覺,看到某參考書分析怎麼從材料當中挖掘採分點那是頭頭是道,然後叫你自己去讀材料挖掘採分點,就是硬讀不出來。這就是演繹推理沒有學好,如何從材料當中找出潛臺詞,需要綜合使用反面推理、對比論證、數字推理等多種方法,這樣才能不遺漏採分點額。另外演繹推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地方,就是申論大作文的論證部分。申論大作文的論證可以綜合使用演繹推理的多種論證方式,等你把演繹推理學會了,你寫大作文的高度都不一樣了。那麼應該如何提升演繹推理能力呢?很簡單,到行測當中去學去練。

3.提升概括能力。概括能力申論考試當中最核心的能力,現在申論考試對概括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概括能力說起來比較抽象,實際上這是一個綜合能力的要求,需要你言語理解、演繹推理、邏輯思維清晰,才可以將申論材料當中紛繁複雜的採分點,概括到位。如何提高概括能力?這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可不容易。如果你光看那些概括的理論,你會覺得其實沒什麼,但是實際上每一道申論題的概括側重點不同,要提升概括能力,沒有捷徑,只有不斷的練習。

4.增加自己申論的積累。說道申論的積累,很多考生的第一反應就是去看新聞看雜誌看時政。實際上這都是一種被輔導機構教壞了的思維,現在的申論早已不是從前,輔導機構怎麼教,閱卷老師就要怎麼整你。申論現在不能往固定思維裡面走,那麼申論到底該積累什麼?你申論積累的東西必須是新穎,有創新思維,不能泯然眾人的那種材料,這樣才能出彩。

5.加大練習的力度。申論也是一門考試,仍然要會做題。不是平時光看書就可以解決問題的。現在無論是國考還是省考,申論的題量越來越大,考試時間是越來越緊張,如果平時不好好練習的話,上了考場就很容易慌張。所以,大家平時要好好練習真題,嚴格按照時間練習,不要練習模擬題額。申論這一塊比較適合用完整時間去學習,而不是零碎時間。

四、論閱卷老師的重要性

有句話,叫做換位思考。這個真的很重要。我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換位思考, 多考慮別人的感受,這樣工作肯定也會好做很多。申論考試也是要換位思考的,不過我們換位思考的對象卻是申論閱卷老師。

有的考生學習行測知道怎麼學,只要埋頭苦練,看視頻猛刷題,一般都能取得一個好的成績。而申論的學習光靠埋頭苦刷恐怕就沒那麼容易了。

申論的學習一定要多思考,多動腦子找突破口。 其中閱卷老師就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這時候我們不妨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們自己是申論閱卷老師,在1-2分鐘批改完一張密密麻麻的試卷的高強度工作下,眼睛無比酸脹,渾身腰痠背痛的情況下你最希望看到什麼樣的申論答案呢?

動動你的腦子吧。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1、肯定是字跡工整,卷面整潔的。最好字寫的特別好看,這個會增加一些印象分。當然,現在練字已經太遲了,把字寫工整就可以了。

2、肯定是邏輯特別清晰,特別有條理的。申論小題當中用數字標清楚,分條作答,讓閱卷老師一目瞭然就能看清楚你的答案的。

3、大作文就更有講究了。首先標題一定要簡單粗暴的將中心論點說出來,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來你想表達什麼。其次你的中心論點得讓閱卷老師很快能找到吧,有的考生的大作文中心論點躲躲藏藏的流汗流汗 ,冗長無比,您這是要刁難閱卷老師嗎?嚇 當然你的申論大作文開頭、結尾都是很有講究的。開頭要吸引人,與別的考生立刻就能區分開來,結尾要給人一種昇華之感,分論點的論證特別有力度,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

當然,這些都要做到的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花功夫去練習,嘗試去寫。

在這裡,我要對那些平時練習大作文不願意寫的同學說一句,平時不流汗,戰時就流血。

祝大家學習愉快,考試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