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看“公考”火熱之原因

公務員考試為什麼那麼火熱?通常大家的答案是:穩定!體面!發展可期!


工資收入穩定、職位穩定、工作內容穩定。沒有“34歲退休”,沒有“末位淘汰”;

體面,能極大地得到社會尊重、並且具有行業權威性;

發展可期,職位職級並行讓你待遇發展無憂、晉升雖有天花板但也是一個必然可以實現的座標。


換個角度看“公考”火熱之原因

事實是這樣的嗎?在我看來,這種理由只是表象,其中可能還有更深層次原因。


一些臨近畢業學生真實的就業困惑:

專業是國際貿易、大數據等,想找到專業對口並且工資還不錯的地方只能是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回到中西部的確很難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如果選擇回到家鄉,做什麼工作?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公考也就理所當然的成了很多應屆生最佳的選擇,儘管其中有很多人其實並不是真正喜歡這個職業。


事實上,各個省市報考公務員的熱度也是不同的,根據相關數據統計,公考報名人數最多的三個省份是雲南省、貴州省、內蒙古自治區。三個省份都位於中國經濟欠發達的地區。


總結起來就是不平衡的發展導致了中國考取公務員的火熱。


這種不平衡不僅僅是經濟發展上的不平衡,也有一個地區一個省份發展上的不平衡,比如鄂西與鄂東,蘇南與蘇北,珠三角與海西等,還有人口不平衡,文化科技不平衡。


試想如果畢業後你能在自己的家鄉或者你家鄉所在的省會的城市找到對口的工作,你還會堅持考公嗎?


德國是世界上有名的經濟發展比較均衡的國家,各大小城市以及城鄉之間構造比較均衡,產業分佈也是比較均衡的。


所以,德國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都面臨著“公務員荒”,大量公務員即將退休,而年輕人及其不願意從事公務員這個職業。相比之下,他們更願意從事其他職業,當然前提是社會給這些年輕人提供的有這些職業。


相反,比如俄羅斯、印度等,這些國家或地區的公務員文化悠久而又深厚,並且公考人數所佔比重巨大,考試難度非常高。


隨著國家政策扶持,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中原五省、海西經濟區建設、一帶一路等都是在一步一步的彌補原先積累下來的不平衡鴻溝。


總而言之,如果沒有其他更佳的就業機會,考公仍然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是公考的火爆,意味著競爭壓力也大!


礪行有經驗豐富的名師,有科學的學習方法,有志同道合的同學,有良心的教學管理,獨創的一線多途方法,助眾多學生找到滿意的工作!


如果你想早點成功上岸,那就來找我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