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揭秘利用微信实施诈骗的五大伎俩

当下,微信已经成为一种便捷的网络交流工具,但是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微信用户真实身份隐蔽、系统漏洞等特点实施诈骗。昨日上午,河北省公安厅刑侦局对外发布了2018年不法分子利用微信实施诈骗的五大伎俩以及相关案例。警方提醒广大网友,使用微信的过程中,要保护好个人信息安全,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谨防上当受骗。


警惕!揭秘利用微信实施诈骗的五大伎俩


伎俩一

冒充老板 公司会计被骗150万元

11月28日,会计小王在微信上收到一个好友申请,头像是老板大吴的照片,名字也是大吴的全名。小王同意后,大吴在微信里先是问了问小王最近工作情况,接着又问公司账户上还有多少钱,小王查询后告诉大吴,公司账户上现有200多万的资金。大吴告诉小王,他预订了一批货物,需要先将定金支付给对方,并向小王发了一个微信名片,称该名片是对方公司的会计,双方可以沟通一下。小王添加对方为好友后,对方先是将与大吴的聊天记录发送给小王,并称需要交定金150万元。小王微信与大吴联系后,大吴同意小王将150万元货款定金支付给对方提供的账户上。小王将150万元通过网上银行转账到对方账户后,接到了真正的大吴打来的电话,问账上为什么会支出150万元,小王才知道受骗了。

民警揭秘:犯罪分子通过发送带有木马病毒的链接进行广泛撒网,尤其对QQ、微信进行密码攻击,一旦受害人的手机或电脑中毒,犯罪分子即可侵入受害人QQ、微信,将受害人从家里的小群或者企业的大群中踢出,拉入全是犯罪分子同伙的群里,但这个群里成员的头像、昵称、状态都与原来群里的成员一样,犯罪团伙在群里聊天取得受害人信任后,最终要求受害人转账到指定账户。

伎俩二

为保住心上人工作 一女子被骗25万元

12月3日,省会钟女士报警称,她被网友骗了25万元。原来,国庆节期间,有个头像是帅哥的人加钟女士的微信,钟女士添加后,对方说是通过交友网站介绍来的。对方自称在一家大型网络公司就职,负责开发网上理财产品。一段时间后,二人聊得火热,对方表白想和钟女士谈恋爱,钟女士同意了。11月中旬,对方在微信上说,他开发的理财产品没有市场,经理要炒掉他。对方央求钟女士在网上购买他开发的理财产品,才可保住饭碗。钟女士登录对方提供的网址后,购买了2万块钱的彩票。第二天,对方给钟女士发来一个截图,显示钟女士的2万元已经升值为22000元,并鼓励钟女士继续投资。钟女士先后投入25万元后,发现该网址无法打开,并且已经被对方拉黑。

民警揭秘:犯罪分子通过交友网站查找受害人信息后,主动添加受害人为好友,并以交朋友、谈恋爱等名义与受害人交往。待取得受害人信任后,以请求受害人帮助其提高工作业绩为由,要求受害人在其提供的网站上注册用户,并以投资理财为借口引导受害人在网站充值,购买彩票、猜大小、理财等产品。实际上,犯罪分子操纵该网站后台程序,运营虚假赌博网站,将受害人的钱财骗走。

伎俩三

网络刷单赚钱其实是陷阱

12月7日,大学生小张在微信群里收到一条信息:“寻找可以做兼职的人员,工资现结,有意者添加微信。”小张添加该人微信后,对方称兼职工作就是帮网店刷信誉,只要有智能手机、能上网就行。小张按照对方要求填写了一张调查表后,对方称小张可以做刷单工作。对方给小张发来一个网站链接,要求小张购买该商品,并垫付货款100元。小张付款后截图给对方,对方很快将货款及佣金共105元返还给小张。小张按照对方要求,继续购买商品。第二次小张垫付货款150元后,对方称此次是一个连续任务,需连续购买9次才能完成,小张又购买8次后,对方称系统问题,卡单了,需要再次购买9次同种商品才能激活任务。小张再次付款9次后,对方称激活此类型任务需要购买18次。小张发现被骗后报警。

民警揭秘:犯罪分子通过微信群发布招募兼职人员信息,待受害人添加其为好友后,以为网店刷单、提高网店信誉、向受害人支付佣金为由,要求受害人购买其指定的商品。一般情况下,为取得受害人信任,犯罪分子会很快支付受害人的第一单本金及佣金。从第二单开始,犯罪分子会以多重任务为由,要求受害人多次支付大额商品货款,同时以卡单、任务需激活等借口要求受害人重复付款,直至受害人发现被骗。

伎俩四

以为交了桃花运 结果却是骗子

12月5日,小李出差期间入住当地一家五星级酒店。晚上在玩手机的时候,收到一条微信添加好友申请,头像为一个露出半个胸部的美女照片。小李同意申请后,对方自称是通过微信“附近的人”功能搜索到小李的,并称可以提供特殊服务。小李邀请对方来自己入住的房间,并通过微信转账给对方200元的打车费,对方又以“安全保证金”为由,要求小李再转账2000元,称服务结束对方安全到家后会将保证金全额退回。小李转账2000元后,对方又要求小李再交800元的服务费,小李再次转账后,被对方拉黑。

民警揭秘:犯罪分子以美女图片为头像,通过微信“附近的人”寻找诈骗对象添加好友。在双方聊天中,透露提供美女、色情服务等信息并发送露骨照片。引诱好色之徒上钩后,以收取定金、安全费等名义,要求受害人转账。此类诈骗受害人往往不愿意报警。

伎俩五

网络荐股 只是个骗钱的幌子

今年8月份,赵先生被微信好友拉入炒股群,群内成员经常赞扬群主炒股能力,并称在群主的带领下赚了很多钱,并发布盈利截图。赵先生添加了群主的微信号码。在缴纳会员费后,赵先生按照群主的要求下载了对方指定的炒股软件,并注册会员,绑定资金账号。赵先生前期投入了5万元,并按照群主提示购买了股票,当天该股大涨。赵先生继续投资50万元后,发现该股大跌。群主及成员都告诉赵先生股票跌涨都是正常现象,要求赵先生继续投资。赵先生按照对方提示再次投资45万元购买该股,但是这只股票持续下跌。在赵先生提出卖出股票的要求后,发现该软件无法打开,并且群主将微信群解散,删掉了赵先生的微信。赵先生在联系之前将自己拉入群的好友时发现,自己与该人并不认识。赵先生发现被骗并报警。

民警揭秘:犯罪分子主动添加受害人微信,与受害人聊天并取得受害人信任后,将受害人拉入微信群,再由所谓的“荐股大师”通过网络直播平台荐股,群内其他“股友”当托儿辅助诱骗受害人将资金注入虚假证券交易平台,实际上,资金进入了犯罪分子的私人账户,犯罪分子利用人工操盘涨跌的手段,先让受害人盈利,鼓励其继续投资,再通过制造亏损的局面骗走受害人资金,在受害人提出质疑后,犯罪分子则以关闭直播间、拉黑受害人、解散微信群等方式逃之夭夭。

防范提示:

增强个人信息保密意识,保护好个人信息安全,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不随意接受陌生人邀请,慎重发布个人信息,使用微信过程中,建议及时关闭手机定位功能。

不要随意扫描街边二维码,特别是路边以加好友送礼品为名的二维码,会导致受害人个人信息泄露,被利用办理贷款、实施诈骗犯罪等行为。

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微信上的投资盈利消息,投资应在正规、合法机构上进行,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在微信聊天过程中,涉及钱款交易时,例如对方提出借钱、购物、转账等,一定要与对方进行电话交流,切记不要根据对方提供的新号码进行联系;对于对方提供的银行账号,可以通过网络或者银行客服电话查询银行卡归属地,一旦发现与自己或亲友所在城市不符,应提高警惕。

面对网上五花八门的兼职信息,一定要多留心、多甄别,一定要通过正规途径寻找兼职,谨慎选择。网络刷单切不可选,从法律上讲,网络刷单也是一种违法行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