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男子杀妻骗保背后 帮凶是保险行业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这两天,一则天津男子杀妻骗保的新闻震惊了全国。案件中,就和电影中才敢演的情节一样,丈夫在几个月时间内,陆续为妻子购买了十多份保险,保金就有二三十万,保额高达两三千万,他将妻子意外受益人设为自己,然后将她带至泰国普吉岛一家别墅酒店残忍杀害,并伪造现场谎称妻子溺亡以逃脱罪罚,最终被侦案警察识破。

案件让人震惊,但是新闻中的一个细节却值得让人细思极恐:

小洁的家人怀疑小结并不知道这些保单的存在,因为保单需要被保险人签名,而3份有签名的保单上,被保险人签名都与小洁的字迹有差异,其中一份更是差异巨大,小洁母亲看过另两份保单的签名后认为,字迹虽有相似,但也不是女儿亲笔。

天津男子杀妻骗保背后 帮凶是保险行业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该案件中,凶手所购买的很多是近两年发展迅猛的线上保险产品,在传统的线下模式中,保险业务员必须亲见投被保人亲笔签字,保单才能生效,而网络保险则完全是自主办理,无需代理人,为骗保过程中的弄虚作假提供了便利。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一个大胆的假设,此案的被害人很可能对保险并不知情,被保险人的签名是凶手伪造的?

18份保单,保额总计3326万,凶手居然能够用拙劣的伪造签名甚至直接申请的方式,在被害人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投保成功。这到底是个例?还是保险行业普通存在的“漏洞”?

天津男子杀妻骗保背后 帮凶是保险行业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再结合凶手短暂从事过保险行业的职业背景,凶案背后的疑云让人不寒而栗。

我曾经听过一个假设问题:“如果有个按钮按下去,就有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意外死亡,但是你能得到500万,你会不会按?”

有些人的答案是:别说500万,就算500块我也会按,这就是人性。

那么如果不用你去按这个按钮,只需要你对可能去按那个按钮的人视而不见就能得到钱,你又会怎么做?

而在这个案件里,保险从业人员难道不就是那些视而不见的人么?

天津男子杀妻骗保背后 帮凶是保险行业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事实上,这样的案例在传统保险时代就屡见不鲜,我们都或多或少听说过诱骗带病投保的事情,投保人隐瞒病情,以为自己能瞒天过海,保险业务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然后出现了保险纠纷,按照保险规定各种核保规则一审计,投保人面临的往往就是人财两失的情况,而保险公司最大的风险,不过是退还保金。

如果带病投保平安无事呢?那保险公司赚了保金,业务员也开心拿到提成,整个过程所有的风险,都被转嫁到投保人一人的头上。

这样想,保险公司简直是立于不败之地啊。所以,让我阴谋论一下:是不是纵容这种骗保行为,反而对保险公司是有利的?

在传统保险时代都存在类似纠纷,更不要说如今的各大互联网巨头齐上阵的网销保险,监管少,超便捷,就像“仙人跳”的托秀出大腿,诱骗那些天真的人走入陷阱。

天津男子杀妻骗保背后 帮凶是保险行业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须知,99%的杀人骗保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企图杀人骗保的傻子,都不会对保险公司造成任何损失。不但如此,《保险法》还规定:

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

注意,不退还保险费。换句话说,一旦杀人骗保失败,保险公司客观上还能赚一笔。

保险公司真的没有能力避免骗保和隐瞒投保么?感觉未必,这种简单核算就能发现不对劲的事,为什么保险公司顶级的规则制定者却视而不见,是不是因为视而不见,就能得到不义之财?

当受害人薨难,凶手被绳之以法,我第一个联想到的,是保险公司在暗处冷笑着看着这个女人死去,然后看着这个男人被捕,最后撕掉手里不必赔付的保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