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師說:“班上人多顧不過來,不可能因為差生拉低進度”,你們認同這樣的說法嗎?

MistressWang


不知大家看過《家有兒女》沒有,裡面三個孩子就會搞得天翻地覆,何況一個老師面對的是四五十個孩子。

不可否認社會與教育部門對老師的寄託出發點是好的,什麼不漏掉一個差生,什麼待學生如自己的孩子,什麼天底下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等等。

感情上正能量滿滿,但是實際上呢?

答案是不符合正常發展規律!

就好比,我給你100塊錢,你幫我扶貧一個貧困戶。然後講一大堆道理,什麼為人民FW,什麼執Z為民,什麼魚水情,什麼心情天下蒼生……說得你熱淚盈眶,心有泰山,可到地方上一看,啥眼了!

就好比,你是白衣天使,救死扶傷是你的使命,來,這裡有50個病號,你這周加下班吧。

同理,教師的教學也是一定的要求的,學生的素質差別真的很大,如果停下來只照顧某個差生,勢必對其他同學是一種巨大的浪費。

讓100個人等一個遲到的人,大家說呢?

不是說這100個人沒有愛心,只是在正常的發展規律下,我們不可能去犧牲100個人的利益去照顧一個人的利益。


語不驚人死不休才怪


此圖說明一切



雅風49


我100萬買的校區房,每年補課5萬+,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再加夫妻倆做好後勤保障,孩子天天作業寫到10點多,班級排名穩定前三,付出了這麼多然後老師說要我孩子等一等,緩一緩,要照顧差生的進度?我特麼為什麼要照顧別人家孩子?我自己孩子考不上重點中學誰來照顧我!

所謂的差生,有幾個是智商先天不足的?絕大多數學習不好的孩子,是在1年級時就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1個班級50個學生,排名20以外的學生家長就要反省一下,在家有沒有教導孩子做到字跡工整,不馬虎,及時複習功課等等。補課的話,英語數學語文1個基礎班1個提高班是基本要求。做不到這些的家長,就不要懟老師懟學校懟天懟地懟空氣,因為老師在學校是一樣的教,孩子先天智商也相同,差別就在於家長有沒有盡到最大努力。

有些家長花了好多錢買了校區房,然後把孩子扔給學校當上了甩手掌櫃,等到成績不理想了就開始埋怨學校。與其滿腹牢騷,不如和尖子生家長多交流,學學他們的經驗,父母的言傳身教要比老師的作用重要很多。


風火森林ghq


我兒子班上有一個孩子,每次考試,基本上都是語文考30多分,數學考40多分。和他一樣的,還有兩個孩子。這三個個孩子,一個弱智,兩個個父母不在家。

弱智那個是沒有辦法的,另外兩個,老師和父母溝通,開始的時候,還挺好的:好好,謝謝老師,我們會多多管孩子的。再後來,老師的電話就不接了。倆孩子的成績一直提不上去。



像這樣的孩子,難道讓老師拋下正常的教學進度,讓大多數學生給他們當陪練嗎?——那根本就不可能,別說每個班級都有學年的教學任務,就是讓其他家長來說,那也是不可能的。如果真有這樣的事發生,老師就不只是捱罵了,可能就會捱打了,挨其他家長的打!

班級教學制的初衷就是大規模地培養掌握一定知識的人才,說白了,就是工廠化的快速批量培養人才的方法。

我們通常強調因材施教,那是古代私塾學生少、學習內容少的情況下,可以採用那種比較精細的方法,現代教育很難做到對每個學生因材施教,只能是儘量去做。



所以,如果是自己的孩子成績差,就別指望拉低進度,老師同學都陪著你的孩子慢慢來。最好的方法是和老師商量一下,找個老師補補課(這樣建議,可能會被指責),然後家長改變教養方法,多陪孩子,多鼓勵孩子,增強他的自信心,培養他的學習興趣,這樣,成績才能慢慢上去。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老師,自己當甩手掌櫃,孩子的成績是搞不好的。


終將長大


老師,你的責任是什麼呢?如果你或者你的家人去醫院,結婚醫生忙不過來,他說,病人太多我顧不過來,不可能照顧社會貢獻小的,你的父母可能就是這種,你怎麼辦,認了嗎?學生對你不重要,對他們的父母很重要。你說這話,一告一個準。現在還有這樣的老師,那就是不合格👎不配這個職業。


qzuser


先說考慮差生:我孩子初二,他們班上的差生到底有多差?800分的總分他考133分!數學考了4分!這一類學生不敢打不敢罵,同班優生不敢表揚,成績都不敢發群裡!這種學生你就算把世界上最優秀的教育家請來、他都學不好!你要優生等他、得等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爛! 再說優生:人人嚮往優秀、恆古不變,地球上二百多個國家,發達國家蒸蒸日上大步流星,人家會停下來等你?自然法則是優秀淘汰落後、人類才能發展!我發現現在的部分家長和所謂的專家還有一部分人云亦云的單細胞唯恐天下不亂!逼得教育方面的改變大都是扶持差生鉗制優生的!長此以往我們的教育越來越不出人才,都剩下一幫庸才!再:教育是整個社會的責任,而不當當是老師工作,孩子成長好壞不是幾個老師能夠掌握的,本人覺得教育第一責任人是家長,其次才是老師!你拿一塊爛木頭去請雕刻師給你出藝術品、他就算給你勉勉強強完成了,也管不了幾天!所以我覺得首要的是自己把孩子思想道德教育好,知識教育交給老師們,這樣就容易多了!


不知火果農


作為一線老師,我認同這樣的說法。

我教高中,這一屆我帶兩個班,一文一理,文科班有104名學生,理科有105名學生。以其中的理科班為例,成績最好的學生,大概是武漢大學、中山大學的水平,班裡的中等成績,前六十名是一本線上下的水平,再往後是二本,而最後五六名,只能讀大專。

這麼分析一下,你們說,我在上課的時候會怎麼把握課堂內容的難度?只顧前十,這個班就散了,大多數會不滿,顧最後幾名,這個班也要散了,成績好的學生會覺得你上課是在敷衍應付,家長也會提意見。

所以,我們平時上課,只能顧多數,前七十名有望考入一本的學生,我們需要這些學生覺得課堂是值得參與的。至於後三十名的學生,如果只靠上課,你會覺得跟不上,這很正常。如果你有強烈要改變現狀的慾望,你需要自覺主動的去多學一些,多問一些。如果你沒有這種改變的想法,老師也不會多關注你,基本上,在課堂上你會處於自生自滅的狀態。

所謂教育公平,永遠只是相對的。我這只是語文,學生間的差距還不太大,那些理科學科,差學生上課是根本聽不懂的,不自負加壓,你就不可能趕上。沒有老師會為了你拖進度,你需要比別人做得更多。


金牌小書童


我不認同這位老師的說法,因為班上每一個學生都有獲得同樣受教育的權利,老師不能因為個別學生成績差就放棄這個孩子,至少老師得把家長叫到一起,和家長一起分析這個孩子成績差的原因,而後給出具體解決問題的辦法,哪怕是老師不在班上特別關注這個孩子,至少也能讓家長清楚怎樣能幫上孩子。

我舉一個例子:有一個初二女孩子,這個孩子非常聰明,但是因為家庭教育出了問題,父親過於慈愛而導致放縱女兒,而媽媽又過於強勢打壓孩子,結果就造成孩子在家不願意和父母說話,經常躲在自己房間裡玩遊戲,看言情小說。到了學校後經常違反紀律,課堂上故意和同學說話,影響老師的正常講課,且在學校裡不能遵守宿舍管理規定,也不能正常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成績逐漸下滑到班級後幾名。

女孩兒的班主任也曾經幾次找到家長,把孩子的情況做了如實描述,並給家長提供了建議,如優先考慮找家庭教育指導師,幫助孩子發送與父母的關係,夫妻間也要認識到自己育兒中的錯誤觀念和分歧,改變在孩子心中的印象,不斷提高家長的威信。在此基礎之上,才能往孩子做人品質方向引導和培養,在孩子生活進入正軌後,再幫孩子找一對一補課的老師,進行消極學習態度的矯正和正向激勵引導,在孩子學習態度端正後進行補課輔導。

上面這個事例,老師並沒有給家長說,你孩子成績差,我顧不上管,因為班上學生多。但是老師至少給家長積極的建議,從家庭教育角度去做積極的改善。讓孩子在家裡有一個積極的生活態度,改善孩子破罐子破摔的消極做法。事實上,當家長果真在家庭教育方面下足了功夫,孩子是很容易改變的。孩子在家裡有了明顯的改變,家長再請老師在學校裡做配合,多鼓勵多肯定,孩子在學校裡也會有同樣的進步,因為孩子的自尊心和上進心都被激發出來了。

如果家長單純就想著讓老師特別關注你的孩子,恐怕真不可能,因為學習這事需要花時間,花精力去幫助孩子突破瓶頸,沒有大量的課外時間,很難讓成績差的孩子緩慢提高上去。所以,理性的家長要注意和老師的配合,而不是去指責老師所說的什麼話。


韓國成老師


我覺得老師說這種話是很正常的。畢竟現在很多學校都不分班了,那麼學生之間的接受能力和學習差異就拉大了,老師不可能為了差生把教學進度拉慢。

其實差生有多差,我可以分享一下我當年的一個例子:

記得我剛上小學時,學校會有入學測試,老師會問幾個問題,看看這個孩子到底怎麼樣。我記得我表現還是不錯的,不過,我們整個大院有個孩子的表現就淪為笑柄了。當時,老師問他:“2+3等於幾?”他大言不慚地回答“2+3=2.”這一件事被傳開了,成了周圍人閒聊的笑柄。

在後來的學習中,這孩子從小學一到六年級都是倒數,而且,在班級裡經常干擾其它同學學習,而他卻意識不到,每次調皮完後還樂呵呵的。

想象一下,如果老師都按這個孩子的水平去教學,那麼,其它同學怎麼辦?


而班級裡,也有些同學學習不錯,但是,某些時候,卻要為全班同學的成績差而買單。

我小學四年級時,我們班語文成績不好,後來,我們語文老師發狠了,有一天佈置了一篇罰寫作業,把2號本上關於第二課《梅雨潭》的知識點每個寫十遍。這個作業簡直我把我們全班同學給坑苦了,如果說語文差的同學寫這個作業那是活該,像我這樣語文成績排在前幾名的也跟著寫,真的是倒黴透了。就這樣,這個作業,我寫到下半夜2點,還沒寫完,我爺爺都看不過去了,幫著我把剩餘的部分寫完了,這可是小學四年級啊。

後來,這位老師為了我們班語文成績的提高也是費盡了心思,早晨六點半,全班同學到教室學語文,家遠的可以除外。

一個學期下來,到最後期末考試,那些語文成績差的還是成績差,像我這樣成績好的仍然成績好,成績一般的仍然一般。所以,我真不知道,老師這麼做到底有什麼意義?

我倒覺得,一個班那麼多學生,老師講課的進度肯定是緊著中等成績甚至中等略偏下的同學的水平去講,不可能為了些差生,拉低全班的教學進度,因為教學進度都是有大綱規定的,

至於成績差的同學,你們就要多辛苦些,多下些功夫。這種事情本人也經歷過。初中時有一陣我的代數和幾何成績不太好,在班級裡也是倒數,後來,我也是自己多努力,趕上了班級的平均水平。

所以,一個班級,學生分三六九等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你不承認這個差距,反倒要讓大家因為你的落後而陪著你一起落後就顯得太過分了。


大連的雜家


以“班級人多照顧不過來”為藉口而放棄差生,確實證明了教師的無能。有一句話是:“主帥無能,累死三軍。”作為一個老師如果嫌一個班的學生多,那麼不如自己去開私塾好了。有本事你也可以去當教授,只帶幾個博士生。孔子弟子三千依然會循循善誘施教有方,現在有哪位老師敢說自己教過三千學生?

著名教育家魏書生在教學和班級管理方面的聰明才智,就很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學習。魏書生因其在教育上做出的傑出貢獻,受到教育界廣泛尊重與關注,他雖然身為班主任,卻要經常去全國各地乃至國外去講學、作報告。魏書生去參加各種活動,他所帶的班級就全靠學生自治。在管理上如此,在學習上也完全靠學生自己探究學習,好生帶差生,互幫互學。魏書生的管理模式看似是對學生放大羊一樣,老師當得清閒,而在清閒的背後,天知道魏書生要付出多少努力和愛心啊!恐怕只有一個班集體具有極強凝聚力的時候,老師才能真的敢放開手腳,好多班級即使是在老師的鼻子地下,學生還不是該幹嘛幹嘛!

看了以上論述,那些說班級學生多,照顧不了差生的老師真的連一點羞愧都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