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前,趙國面對馮亭送來的上黨十七邑,該怎麼做才算明智之舉?

蝮蛇血清


首先趙國不應該一聲不吭直接派兵拿下上黨,畢竟趙國要認識到自身的實力與秦國的差距,正面一個人對抗秦國難道真的有十足的把握?如果沒有那就只能聯合抗秦,而其實趙國能夠拉攏到的盟友有很多。


首先,韓國他肯定是對秦恨之入骨的,只不過不敢怒也不敢言,概因實力差距太大,另外魏國對秦國自是不必多言,那仇恨深了去了,這三家是有很大可能直接聯合起來的,當然這還不足以安定韓魏的惶恐之心,那麼再加上楚國,齊國呢,這兩個國家尤其是楚國對秦國可是早有開戰的打算,而齊國雖是主弱母貴,但是加以利誘恐嚇,在說明若韓趙魏不保,齊國哪有幸理,而三國若在,齊國壓根就不用擔心來自秦國的報復。聯合五家之力的實力是秦國所不能抵抗的,即使是五家可能不同心,但至少是比趙國一家要強大的,最次最次至少能供應趙國軍糧,提供部分軍士,而秦國也不敢再傾全國之力攻趙了。

另外,承諾歸還部分土地給韓國,自己利益不能獨吞,當然這得韓國拿實際表現來換,承諾幫助魏國奪下河西之地,用巨大利益綁住盟友,而楚國有這麼好機會他是不會放過的。

所以說,趙國只要稍加運作之下,還是有很大機會大敗秦國,保住自己的利益的,除了收穫實際的利益還能得到政治上的巨大收益,還能削弱秦國實力,奠定自己的霸主地位,至少要比自己把自己作死,以一國之力對抗秦國來的要好的多,畢竟不管成功失敗,對趙國來說都是一場慘烈的戰爭和巨大的消耗負擔。


Y一花一世界YB


公元前262年秦趙長平之戰爆發,最後趙國損失45萬大軍,秦國也是死傷30萬左右。那麼為什麼秦趙兩國會爆發如此大規模的戰爭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為了上黨這個地方,秦國攻佔韓國野王,目的就是為了上黨,可是趙國坐收漁人之利,這個無論給誰都是無法接受的,而且秦趙兩國當時的實力就相當於冷戰時期的美蘇,誰也不服誰。秦國吃了這麼大的虧,肯定不會就這麼算了。


其實這個只是表面原因,更深層的原因就是上黨的位置太重要了。不論是對於韓國還是秦趙都是不能失去的,只是韓國太弱小已經退出了爭奪的行列。秦國得上黨之後,向東就再也沒有人能擋住他了,而且秦國東出只有上黨這一條路可以選擇,趙魏韓都在秦國的眼皮子下面,趙國得上黨可以守住秦國的東出之路,秦國對趙國也就沒有威脅了去,還可以俯瞰韓魏。所以說秦趙都不可能放棄上當。

那麼從結果來說趙國就是因為當時接手了上黨,導致趙國從一流國家瞬間淪為二流。那麼趙國當時有沒有更好的選擇呢?先說一下趙國接手上黨那是肯定的,但是趙國的策略有問題。


首先誤判了秦國的決心,廉頗為什麼要堅守?就是看到秦國長途作戰,只要守住秦國必退軍。當時趙國君臣上下都認為秦國會退軍,沒有誰能想到秦國下了如此大的決心。當趙國來求和的時候,直接被秦昭襄王拒絕了。所以秦國打贏這場戰爭更重要的就是比趙國的決心要強。趙國兩面三刀,一會打,一會求和,一會又聯合其他五國。

如果趙國要接手上黨,最好的選擇就是早就應該派大軍守住上黨,而且一開始就應該死守,擇機出擊。一開始秦軍將領是王齕,只有二十多萬大軍,不會超過三十萬。如果這時候趙國派出四十萬大軍,直接出擊,擊退王齕的軍隊,那麼後來也就沒有白起的事了。廉頗一味的堅守恰恰遺失了最好的戰機。

然後就是要聯合魏楚,而且要下以重利,不過誰也沒有想到趙國會敗,趙國自己也肯定沒想過自己會敗,所以聯合魏楚的時候,沒有下重利,魏楚看不到利益肯定不會出兵,在這一點上秦國甩趙國幾條街。當年孟嘗君帶領齊魏韓三國聯軍攻進函谷關的時候,秦國果斷割地給韓魏,韓魏才退兵。如果這時候趙國能夠給魏楚一點好處,魏楚出兵應該不難。或者直接和魏國瓜分上黨,再給楚國割地。

歷史不能重來,不過長平之戰秦國勝了,也促進了戰國的結束,如果長平趙國取勝,戰國這個諸侯混戰的時代不知道還要持續多久。中國可能就永遠的陷入了像歐洲那樣,到現在幾十個國家了。所以這也是後世對於秦國,對於秦始皇肯定的地方。



小伍講歷史


實事求是地講,趙國沒有任何選擇,但是可以有更多的準備。

馮亭投趙所帶來的土地和人口,尤其是韓屬上黨郡的重要地勢,趙國哪怕明知道秦國要來發兵爭奪,也必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如圖所示,上黨郡其實是一個十字路口。

“2軹關陘”,這是太行山中最快捷的一條通道,連接河東郡和河內郡,因為山路短,因此通行速度快,當前也已經被秦國佔領。

“3白陘”,西入口由秦國控制,東入口由魏國控制,中間的通道屬於韓國上黨郡。

“4羊腸陘”,又稱“羊腸坂道”,只有東側一個入口,由趙國控制,山上的道路則歸屬韓國上黨郡。

“5滏口陘”,溝通趙國的晉陽與邯鄲,是趙國的生命通道,東西兩個出入口由趙國控制,中間的通道還是屬於韓國上黨郡。

“6太行陘”,唯一一條南北走向的通道,與上黨郡其他三條通道都相通,唯一一個出入口和通道,全部控制在韓國手中。

從地圖上看,秦國通向上黨郡的唯一入口,就是“3白陘”的西入口,起初秦國正是從這裡發起攻擊的。

以上的5條道路,4條經韓國上黨郡,也就意味著上黨郡入秦,則趙國與重鎮晉陽之間的通道被徹底封閉,趙國的疆域就變成了一個曲尺的形狀,東西一橫是代地三郡,南北一豎是中山、邯鄲一線。

而當秦國掃蕩完被隔絕在外的晉陽周圍地區,以及山西的各個盆地之後,太行山以東沿山的趙國所有領地,都將籠罩在秦國的進攻兵鋒之下,那麼,等待趙國的只能是再次的分割、消滅。

所以,趙國不能丟失上黨,必須將韓國的上黨郡拿在手中,才能保證和秦國有對峙的本錢。

然而,趙國君臣犯的最大錯誤就是,並沒有意識到秦國的胃口如此之大。

事實上,由於秦趙之間,在此之前從來沒有發生超大規模的決戰,類似於伊闕之戰、垂沙之戰、鄢郢之戰之類的大決戰的經驗缺乏,讓趙國的君臣將秦國的此次來襲視作之前一城一池逐次爭奪的山谷拉鋸了。

在戰爭的初期,秦國也確實是以王齕主持這場局部戰役,但是當進入相持之後,秦國迅速派出了武安君白起,而趙國其實一直是用拖字訣,就是用廉頗老將的堅壁戰法來硬抗。

事實上,對於秦軍的這次前出遠征,如果趙國君臣能夠有所遠見,就應該利用聯姻等關心,將日後邯鄲之戰時諸國的增援提前,這就需要趙國破釜沉舟的勇氣和外交上的投入了,而從史書上看,趙國的主要外交行動竟然是借糧,而沒有引入外力,一舉將上黨盆地中的秦軍一把裝進口袋消滅的決心和膽量。

所以說,收上黨不是趙國君臣最大的錯誤,不收上黨,邯鄲之戰就必然提前,收上黨,將戰場推到自己的核心區域之外,而且吸引秦軍勞師遠征,製造戰機,這是沒什麼錯誤的,錯誤就在於自己已經缺少餘力的情況下,既沒有調動代地三郡的力量,也沒有發揮外交努力,吸引外力,而是將傾國之戰視為小仗,只能說趙國上下都沒有一點戰略眼光吧。


劉三解


上黨地區是秦國和趙國爭奪的關鍵地帶。不得不說,馮亭這一招驅狼博虎,禍水東引確實高明。

但關鍵在於趙國群臣太過想當然,秦軍當頭,趙王只派了平原君趙勝率5萬人接收上黨,卻又被馮亭以自己不忠於韓國為由而把趙勝拒之門外三天三夜。在秦軍30萬大兵壓境之際,有名無實擁有上黨的趙勝被打的落荒而逃,而此時廉頗才帶著20萬援軍緩緩來到。

作為戰略要地,趙國急於接收上黨無可厚非,但卻沒有做好萬全準備。所以他們不是錯在接收上黨,而是錯在低估秦軍的準備。應該直接派大軍前往,並做好與秦軍大戰的準備才是最好的決定。


北冥之鵬


收上黨之地是沒有問題的。君賢臣強才是不可戰勝的,小編認為秦國不可戰勝,那你露怯,先就輸了。趙國文臣武將都很強的,不比秦國差,藺相如、趙牧、廉頗等,都是很牛叉的,趙國的缺點不是實力,是君主,君主差太多,文臣武將多利害也白搭。趙國可以收上黨,派趙牧領兵主動進攻秦國,掠奪糧草,秦國反擊時,退回,由廉頗守,擊敗秦軍難,守卻容易,等秦軍退兵,趙牧又去掠奪,把秦國河西變成無主之地。其實趙國也有三個優勢:1是趙國佔有地利,戰線背靠趙國人口密集之地,援軍源源不斷,而秦國大軍遠行,支援不易。守下去只能是秦國吃虧,但趙王沒有耐心,有耐心秦國討不了好。2是趙國構成單一,容易齊心。秦國構成複雜,蜀巴、漢中、秦地中心的人並不齊心,新老貴族鬥爭激烈。而軍中將領多是新貴,各地守令卻是老貴族。3是趙武靈王之後,趙國騎兵實力遠勝秦國,秦國不能一心攻堅,騎兵可以隨時偷襲。廉頗能輕鬆守住也是這個原因,趙括出擊秦地,趙國騎兵不太熟悉地形,沒有遊動,削弱了趙軍優勢。發揮好這三個優勢,雖說不一定能大破秦軍,但守住趙國,削弱秦國不難,騷擾就能疲弱秦軍。


劉備1866


爭天下,爭的不是一城一郡的得失
所以,竊以為趙國應該變法以提升自身國力,而不是自家土地都還沒管好就去眼饞別人的土地。

上黨郡的位置

長平之戰前,由於秦國的商鞅變法和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秦趙兩國軍力相差無幾但是國力相差很大。因為商鞅變法包括了經濟和軍事,胡服騎射只是單純為趙軍增加了軍隊特別是騎兵的戰鬥力。然而秦軍為此設計了秦弩,這種秦弩的射程能夠達到300米,有效殺傷距離在150米之內,簡直是騎兵的剋星。名將廉頗就是看透了這一點,才會堅守長平,不與秦軍正面交戰。

秦弩

但小編上面已經提到,趙國的國力不如秦國,打不起持久戰,實際上趙孝成王也是因為國內實在缺糧才不得不用趙括換下廉頗,因為當時的趙國早已經入不敷出,百姓民不聊生。而秦國雖然勞師以遠,但是憑藉肥沃的關中平原,勉強能夠支持。

長平之戰

綜上,無論從軍力還是國力,趙國都不足以勝過秦國。趙國平陽君趙豹就看得很清楚,於是上書趙王不接受上黨郡,他認為馮亭不將上黨交給秦國,是想嫁禍給趙國,接受它帶來的災禍要比得到的好處大的多。可惜趙孝成王不聽,給了秦國鼓舞士氣和開戰的藉口。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首先,說說趙取上黨十七邑的歷史背景。

自從范雎相秦後,大力推行“遠交近攻”的戰略,“近攻”的第一目標就是韓國。范雎指出,秦國與韓國的邊界線犬牙交錯,如果天下形勢有所變化,沒有哪個國家能像韓國這樣直接威脅秦國的安全,所以必須先征服韓國。秦昭王同意范雎的分析,於是韓國成為秦國鯨吞蠶食的對象。

如何征服韓國呢?范雎提出一個非常高明的計劃。該計劃的進攻重點是滎陽,只要佔領了滎陽,就可以切斷鞏邑與成皋的交通,從而切斷太行山通道,斷絕上黨與韓國本土的聯繫。

在范雎這一戰略的引導下,秦國對韓國發動一系列攻勢:公元前264年,秦將白起伐韓,攻取汾水旁的陘城,而後接連攻陷九城,斬首五萬。公元前263年,白起又略取韓國南陽,切斷太行山的通道,上黨成為一個孤立的區域。公元前262年,白起第三度出擊,攻取野王(今河南沁陽),斷絕上黨與韓國首都的聯繫。至此,韓國政府完全失去對上黨的控制。

每逢戰敗便割地請降,這幾乎是歷代韓王的慣性思維。上黨郡被韓國政府作為求和的籌碼,割讓給秦國。可是這一回,上黨軍民不幹了,他們不願意成為秦國人的奴隸。郡守馮亭率軍民奮起抵制秦軍對上黨的接收,率部抵抗三十日。光憑上黨一郡的力量,根本沒法長期獨存,惟一的辦法,就是把上黨獻給趙國。因此馮亭派人前往邯鄲拜見趙孝成王,希望趙國能接收上黨郡十七城。

對於這個意外的禮物,趙孝成王大喜過望,立即召見平陽君趙豹,詢問意見。趙豹非但沒有高興,反倒擔心接受十七城,將會惹來災禍。他指出:秦國一直蠶食韓國土地,如今截斷上黨與韓國的聯繫,就是想不戰而得到這個地方。韓國人把上黨獻給趙國,這是想嫁禍給趙國。趙豹立場明確,不能撿便宜,不能得罪秦國。

趙豹認為馮亭獻上黨歸附趙國,這只是韓國的陰謀。儘管這一推論只是猜測,但有一點他說的並沒有錯,如果趙國接受上黨,秦國勢必不肯善罷甘休。趙孝成王又召平原君趙勝與趙禹,兩人都認為這是難得的機會,不要白不要,勸趙孝成王要接受馮亭的投誠。

趙孝成王便把納降的事宜交給平原君趙勝,趙勝動身前往上黨。見到馮亭後,趙勝宣佈趙孝成王的命令:封太守馮亭三個萬戶城邑,封縣令三個千戶城邑,世代為侯。上黨的吏民全部加爵三級,每人再賞六金。

馮亭拒絕接受封賞,他認為自己做了三件不義的事情:第一,自己為韓王悍衛疆土,卻不能拼死固守;第二,韓王把上黨割讓給秦國,自己公然違抗君主的命令;第三,出賣君王的土地,卻得到三萬戶的食邑。馮亭並不像是在演戲,因而有理由認為獻上黨給趙國,是他個人的決定,而不是韓國政府的陰謀。

就這樣,趙國順利地接收上黨十七城。趙孝成王派軍隊入駐,名將廉頗駐軍於長平。趙孝成王取上黨之地後,給韓桓惠王打招呼:趙國聽說韓國不能守上黨,現在已經發兵奪取該地了。韓桓惠王只得通知秦國:趙已起兵取上黨。

秦昭王聽罷大怒,馬上派白起、王齕率軍進攻上黨。長平之戰拉開序幕。

可以說,趙取上黨是長平之戰的導火索。那麼面對上黨十七城,趙國是應該取還是應該放棄呢?

這裡我們要考慮一個事實,秦國如果不戰而得到上黨十七城,無論是對趙國還是韓國,都是更嚴重的威脅。趙國放棄上黨,固然可以推遲與秦國戰爭的時間,然而不能改變秦國一統天下的決心。作為六國中唯一有實力抗衡秦國的國家,趙國取上黨,以主動進取代替被動防禦,這是絕對正確的選擇。

至於後來趙國在長平之戰的慘敗,乃是高層決策的重大失誤。如果能繼續信任廉頗,繼續以堅壁清野戰術拖垮秦軍,趙國原本是可以立於不敗之地的。


君山話史


人心不足蛇吞象,沒有那樣的實力,何必惹火上身!若問何明智之舉,實話講,已是死局,秦東出之勢不可擋,如果不接收上黨也許還可多喘幾年,左右不了大局。

一城,二城還能罷了,還多少有周旋之地,趙國一下子接收上黨十七邑實在是貪心不足,這也此怪不得平原君,畢竟做出決策者不是他,只能怪趙孝成王其人格局太小,說白了就是有點昏,
豈能不敗!

上黨之地秦早已視其為囊中之物張儀曰:“上黨為天下脊”。以太行一山,千里片石,綿延崒嵂,直溯雲代,恆自西北,繚界東南,河流因之逶迤,蓋中原門限也。


做為戰國中後期兩個僅有超級大國秦趙兩國 ,本來雙方之前處於冷戰時期,實力均衡,既便有摩擦也是十萬八萬的幹,像長平之戰傾國之戰絕無僅有,因為雙方都沒有決對的能力與自信吞併對方,論軍事實實力趙軍的實力要略高於秦軍,從長平之戰之前的幾交手可以看出,趙國勝多敗少,秦的綜合國力要略強於趙,戰略要地上黨之地哪一方得到將會打破這種平衡,秦昭襄王很明白這一點,所以下定決心與趙大幹一場,並且做好了充分準 ,這是一場豪賭,而秦國賭贏了,決定勝負的關鍵在於各自君主的意志,

打了趙國一個措手不及,倉促應戰,一步一步被秦壓制。


世人皆知白起之才,卻不言贏稷(秦昭襄王)之志,有失公允!🍉🍉🍉無明君,怎識良將?


墨兮公子


這是個極其有趣的題,也是個很現實的問題。既是味美佳餚,又是燙手山芋,馮亭獻出一郡土地、十餘座城池,趙國能不動心?但這塊肥瘦卻很難下口。

上黨郡最初為晉國所設,到三家分晉時,趙、魏、韓各分得一部分土地,其中趙國與韓國又分別設立了上黨郡,故戰國有趙上黨郡與韓上黨郡,另外有學者認為魏國同樣設有上黨郡,但似不太被認同。

在整個戰國時期,趙、魏、韓三家常因爭奪上黨地區的控制權而起摩擦,而且三家在上黨的土地呈犬牙交錯之勢。後來,為了便與防禦和管理,他們又相互“易土”,使得各自土地連為一片。

上黨地區的戰略位置非常重要,是進取中原的咽喉,也是聯繫趙、魏、韓三家的關結所在。對於趙國來講,得韓之上黨,則可以據此抗拒強秦,亦可由此西進;對於秦國而言,取韓之上黨,則韓國唾手可得,且能虎視趙、魏。

此時的韓上黨郡已是秦、趙、魏均已垂涎已久的一塊肥肉,只是它原本的歸屬者韓國,因在秦國的不斷打擊和蠶食下,卻已無力捍衛自己的土地。

在這種形勢下,韓上黨郡郡守馮亭不願降秦,轉而將上黨拱手讓於趙國。此時,趙國也不傻,自然知道這塊肉難以吞嚥。不過,如果不取韓上黨,那麼秦軍更會順勢東進,對趙國形成更大的威脅。

接下來的事情大家就都很清楚了,秦趙為爭奪韓上黨而兵戎相見,諸侯作壁上觀。最終,趙國還是敗於秦軍,數十萬大軍灰飛煙滅。對於此時,趙國的決策原本沒有什麼問題,而且從軍事力量來講,趙軍也未必不能與秦軍一較高下。

趙國最大的失敗,在於臨陣換將。當然,以趙括代替廉頗,說來也是無奈。因為趙國儘管有數十萬軍隊,但後勤補給卻耗不過秦國,說白了在綜合國力上還是略遜一籌。無奈之際,趙王只能希望速戰速決,故而才一再催促廉頗,又啟用了趙括。

歷史上的趙括也絕非就是僅會紙上談兵,能擔此重任者,又豈能是酒囊飯袋?只是,在戰爭中,起決定作用的並非僅僅在於軍事統帥。說白了,即便繼續任用廉頗,趙軍的全線崩潰也只是早晚的問題。

再次回到話題中,面對馮亭送來的韓上黨,趙國必然只有選擇接受,並出兵拒秦。但相對而言,趙國還是有些過於自信了。事實上,如果趙國提出三晉聯手,與魏平分上黨,趙、魏聯合共抗秦軍,或許取勝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

不過,在當時來講,秦、趙兩國軍事實力相當,趙國也不太甘心與魏國坐分上黨。而等到秦趙兵戎相見時,魏國更是不敢插手,只能作壁上觀了。故而,趙國當初的選擇並沒有什麼錯誤,只是戰國後期,秦國一統天下的趨勢已然是無可避免了。


碣石樵子


不管從那方面來說,趙國都應當果斷的接收韓上黨十七邑。

為什麼這麼說,大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一談:

  1. 從地緣大勢看,韓上黨對趙國的戰略意義十分重大。

  2. 秦國對韓國採取一系列軍事行動,看似不起眼,實則滅趙之野心暴露無遺。當此之時,趙國已無退讓的必要。

  3. 趙國經武靈王、惠文王兩代苦心經營,國力軍力大增,又在瘀與之戰,秦國風頭最甚的時候大敗秦軍,趙國完全有實力與秦國拼一拼,斷無理由一味地猥瑣避禍。

下面分別具體說一說:

韓上黨對趙國的戰略意義

先介紹下上黨的歷史淵源和地理形勢。若以腹地本土論,秦趙兩國之間堪稱天險重重距離遙遠,從秦國河西高原東出一直到趙國的都城邯鄲,中間要經歷黃河天險、呂梁山天險、汾水河谷平原,太行山天險,這太行山是最後一道天險。請認真看下圖體會下。

太行山是一道南北綿延千里,東西百餘里甚至數百里的蒼莽高地。之所以險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東西僅僅只有8個出口,稱為太行八陘,自南向北分別為軹關陘、太行陘、白陘、滏口陘、井陘、飛狐陘、蒲陰陘、軍都陘。

從秦趙抗衡的軍爭大勢來看,此時的秦國已經穩定佔據了河東、河內兩郡,北邊的晉陽(今太原)也在與趙國的拉鋸之中。最可行的進逼趙國腹地的通道,就是太行山南段的四條通道----軹關陘、太行陘、白陘、滏口陘(注意上圖中有標註)。這四條通道,除了滏口陘在趙國腹地,其餘三條恰恰都在目下秦國的河內郡。

然則,整個這四條通道卻都要通過一片要害山地,這片山地便是上黨。上黨者,以其高“上堪與天黨”之讚譽得名也。春秋時期,上黨高地本來屬於晉國,魏趙韓三家分晉之後,瘀與以東的上黨高地分給了趙國,其餘絕大部分上黨高地全部歸屬韓國。於是韓國有上黨郡,趙國也有上黨郡。

同是上黨郡,韓國分到的有太行山作屏障,是個戰略要衝,進可攻退可守。而趙國分到的則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所以一旦韓上黨被秦所佔,趙上黨也將失守。趙上黨一旦失守,趙國軍事重鎮晉陽(今太原)就直接暴露在秦軍的面前,而且秦軍佔領上黨之後可以隨時跨過太行山進攻趙國國都邯鄲,所以韓上黨絕不能掉進秦國的手中。反之,趙國如果得上黨,便是邯鄲西部天然的戰略屏障,可一舉將秦國壓制在河內。由此可見,韓上黨對趙國的戰略意義十分重大,即使韓國不給,也得奪,因為這個戰略要地關乎趙國的存亡。

秦國的滅趙野心

在長平之戰前夕,秦國雖盡力掩飾滅趙的野心,但是一系列看似不起眼的軍事行動還是引起了一些人的警覺,其中之一便是韓國上黨郡守馮亭。具體事實是:此時秦國正以蒙驁為統帥,率十萬大軍渡過黃河攻打周王室、韓國的汜水之地,然後逼迫周王室與韓國割讓河外渡口之地,這個舉動實際上大有深意。深意在什麼地方呢?

秦國之前奪取韓國的河東和魏國的河內兩郡之後,韓國的上黨郡事實上已成了漂浮在秦趙兩國間的一座孤島,因為此時韓國的本土主要在黃河以南,而韓上黨卻在黃河以北。韓上黨與韓本土唯一的溝通通道就是從上黨出太行陘,經野王南下渡過黃河。如果此時秦國要求韓國割讓黃河渡口,這就意味著韓上黨就與韓本土失去了唯一的通道聯繫。加之上黨雖然是三晉兵家聖地,然而卻是一個民生窮困之地,若無源源不斷的糧草輜重輸送,韓國上黨駐軍很快便會支撐不住,到時候韓上黨自然便落入秦國手中,上黨一旦亂入秦國手中,趙國便有亡國之險,由此秦滅趙之野心也就昭然若揭了。趙國若亡,韓魏滅亡便會接踵而至,上黨守馮亭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決定獻韓上黨給趙國。對於趙國而言,秦國已有明確的滅趙企圖,此時不接受上黨,難道坐等被滅嗎?

趙國之野心

歷史事實表明,百餘年來,凡趙國畏縮避禍,遊離於中原之外,無不國勢大衰,凡大刀闊斧開疆拓土,周旋於天下,都是國勢昌隆。就上黨而論,趙國原本便有東上黨,今受西上黨,自成一體屏障,亦是題中應有之意。秦國爭上黨,分明為誅滅三晉尋求根基。當此之時,一旦退縮,則危局接踵而來:上黨歸秦,韓魏附秦,趙國孤立;銳意進取,則大局大利:上黨歸趙,三晉結盟,六國合縱,孤立秦國。長遠看去,秦趙大爭天下,勢在必然。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豈有他哉!

如果趙國接受韓上黨,那麼秦國的軍事重鎮安邑(今山西夏縣)也就暴露在趙國的眼皮底下。如果秦國的安邑失守會有什麼樣的後果——趙國可以繞過易守難攻的函谷關,過秦嶺,渡黃河,直擊秦國國都咸陽。所以說,秦有滅趙之心,難道趙就不能有亡秦之志?

由此三者,上黨焉能不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