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仲學藝50年,是怎麼當上太師的?

老哥愛聽老歌


太師聞仲,在殷商時期是人盡皆知的,他法力無邊,而且為人正直。太師聞仲一生對商朝忠心耿耿,而且輔佐過殷商兩朝君主,他在殷商的功勞無人能及,他在朝中的地位也是無人能及的。

太師聞仲,自小就拜師於截教金靈聖母門下。他聰明好學,學成五十年後才下山輔佐帝乙。以聞仲的法力,和他的為人能做到太師的職位也是情理之中。他一生忠君愛民,為人剛正不阿,受到後人的極力追捧,並在封神榜上有他的一席之位。

太師聞仲雖然受人尊重,但是後來輔佐紂王時,由於紂王的殘暴施政,使得朝政混亂不堪,百姓苦不堪言,這讓當時的太師聞仲很是惱怒。聞太師回朝後,立即制定新政策,怒打奸臣費仲、尤渾等人,並且要求紂王馬上改過自新,重塑朝綱,以拯救破爛不堪的商王朝。由於聞仲是紂王的託孤老臣,又手裡有先王賜予的打王金鞭,上能打昏君、下能打奸臣,紂王與重臣都很懼怕他。在聞仲的逼迫下,紂王很是害怕,然而就在聞仲想要重整朝綱的同時,東海戰事又起,聞仲不得不領兵出征東海,這又導致了商紂王無人管束,繼續實行自己的殘暴政策,聽信奸臣的讒言,以至於朝政越來越敗壞。

在紂王的統治下,國家民不聊生,導致武王決定伐紂。太師聞仲為保殷商,決定繼續保殘暴的紂王,最後與姜尚決戰與絕龍嶺,結果敗給姜尚,自己也死在了絕龍嶺。

封神演義聞仲死的怎樣的人

聞仲,中國古典小說《封神演義》中的人物,他殷商時期的太師,是商紂王身邊一位舉足輕重的大臣,紂王之父在臨終前將紂王託付給聞仲,我們現在常說的:“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國”中的“文”說的就是當時的聞仲,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商紂王遇到聞仲也要讓他三分,聞仲在當時的地位可見一斑。那封神演義聞仲究竟是個什麼樣人呢?

聞仲,殷商的太師,從師於金靈聖母,法力高強,他和楊戩一樣額頭長有第三隻眼睛,開眼就能辨忠奸邪惡,他手持雌雄雙鞭,他有坐騎墨麒麟。他是殷商的三朝元老,是個文武全才,行兵打仗更是在行。

聞仲忠誠於商朝,忠於紂王,即使面對商紂王的殘暴,搞得民不聊生,面對商朝大臣黃飛虎反商歸周的局面他仍舊效忠於紂王,他遭受妲己申公豹的挑撥離間,商紂王的猜疑仍無叛變之心。在商周大戰中聞仲始終站在商紂王這邊,助紂為虐到底。因為黃飛虎的叛變,惹得商紂王勃然大怒,便派遣聞仲率兵西政,他先命令晁田,晁雷兩位大將攻打西岐,戰敗後又下令讓張桂芳帶兵前往,在經歷多次大戰後,張桂芳身亡;後又命令魔家四將和老將魯雄前往西岐,仍是大敗;在這種境況下聞仲只得自己帶兵前往,最後被雲中子燒死在絕龍嶺。

聞仲死後,靈魂飄往到朝歌託夢給紂王,希望紂王能勵精圖治,不要沉湎於酒色,但是夢醒之後紂王仍是老樣子,可憐一代忠臣,一片良苦用心付諸東流,最後在姜子牙封神之時,聞仲被封為“雷部正神”。

解析聞仲和姜子牙誰厲害

聞仲和姜子牙都是中國古典小說《封神演義》中的人物,聞仲,是商朝的太師,託孤大臣,對紂王忠心耿耿,一心效力於商紂王。聞仲憑他的過人的資質,傑出的行軍打仗的能力在朝堂上享有一片讚譽,聞仲師承於金靈聖母,法術頗深。姜子牙,被周文王封為太師,協助周武王伐紂滅商,是名傑出的軍事家,謀略家。那麼在小說中,聞仲和姜子牙誰厲害呢?

聞仲是殷商紂王的得力大將,本身的修為就很高,再加上他又兼術劍雙修,人間幾乎沒有人有機會跟他對打,聞仲的能力究竟有多強無人知曉。姜子牙作為周朝的太師,甚得周武王重用。兩人在小說中僅有的兩次交手,偏偏一勝一負打成了平手,更讓人無法判定誰更厲害。但是如果兩人單從修為上來說,聞仲要強過姜子牙,從兩人的法寶上來說,姜子牙的打神鞭要遠勝於聞仲的雌雄鞭。

這樣看來,如果兩人拋開各自的法寶單打獨鬥,是不是聞仲更厲害一點,姜子牙要弱一點,兩人單挑,究竟誰輸誰贏,小編在這也不能給準確的答案。但是小編認為啊,聞仲是小說中的人物,歷史上是否真有其人有待考證,姜子牙在中國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倆人實在是沒什麼可比性,要論他倆究竟誰更勝一籌,只能將兩人放在小說中,聞仲是商紂王那邊的,姜子牙是站在周武王這邊的,其實分開來說,聞仲要比姜子牙更勝一籌,只不過天命所歸,最後聞仲亡,姜子牙笑到最後。




一起談歷史


一部《封神演義》不僅成就了姜子牙,同樣的也成就了聞仲,倆人一個為西周而戰,一個為商朝而戰,其實本質上是闡教與截教的爭鬥,這點不細說。

聞仲學藝50年,由於那個時代歷史資料的匱乏,這個論述只是小說的說法,小說中是這樣提及的聞仲是商朝三朝元老,在商紂王祖父時期學藝成功奉命下山輔佐商朝,到了紂王時期,聞仲成為託孤重臣,為商朝南征北戰,東征西討,立下赫赫戰功。可惜因涉及到了兩教的爭端,聞仲再怎麼努力也回天乏術,最後死於通天神火柱。



至於他怎麼當上太師的,這個就要分歷史和小說了,小說中他復有使命,目的是保佑商朝,憑功勳和能力成為太師。


歷史中因年代久遠,歷史資料匱乏,人物不可考,原型存在與否都兩說,自然怎麼成為太師就無從考證了,也許歷史根本沒有這個人,只是小說杜撰的呢?另外《封神演義》中大部分都沒有原型,只有一小部分有,在有的人物中有些還不是商周時代的人,所以這部神魔小說看看了解挺好的,細細考究就沒必要了。

拋開歷史,聞仲作為忠君護國的典型還是值得我們學習讚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