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店创纪录 港资珠宝商加速圈地抢夺内地市场

虽然受近期经济转差预期影响,港资最大珠宝商周大福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仍然表示,

全年预计在内地净增加店铺约400间,上半财年已经完成了220间,这是5年来周大福在内地最大规模的开店计划。无独有偶,港资另一大珠宝商六福集团也表示本财年在内地净开店预计不少于120间,这个数字也是近几年来的高点。

显然,加速在内地市场跑马圈地,抢夺内地珠宝市场成为了港资珠宝商寻求持续增长战略选择。数据显示,周大福2018年9月中期业绩内地利润贡献占公司比例达到7成,而六福集团的内地利润贡献也超过5成。尽管两家公司均将内地市场视为重要的战略要地,但两者“打法”却不尽相同。


开店创纪录 港资珠宝商加速圈地抢夺内地市场



在店铺布局上,周大福珠宝内地店2537间,直营店占比6成,加盟店只有4成,自营店零售值占周大福所有珠宝店零售值7成;六福内地店铺1651间,只有周大福65%,其中加盟店占比90%。这样一看比较明了,周大福内地业务主要看自营,六福内地业务主要看加盟。

自营业务:六福小而精

在自营业务方面,六福近三年零售利润率在6-10%之间,表现比较不稳定,从收入端来看,收入保持平稳增长,计算平均单店销售额,在1100万-1200万左右,还是比较稳定,那么造成利润率不稳定的因素是否是产品结构呢?我们看到如果珠宝同店增长好于黄金,且平均售价保持稳定情况下,利润率会较高,如果珠宝平均售价同步提升,利润率肯定有更好的表现。具体产品结构从近两年来看,黄金铂金大概占比7成左右,珠宝是3成左右。

周大福并没有披露零售方面的单独利润率水平,收入也没有六福保持稳定增长,我们看到过去三年六福自营店数量年均增长20%以上,而周大福只有4%,渠道增长较慢导致收入增长不稳定,从单店规模来看,近三年在1700-1900万左右,高于六福单店规模。这个店铺的规模、位置有一定的关系,不能直接反映两者盈利能力差距(六福表示其自营店效益较品牌店差)。从产品结构看,珠宝占比均在接近3成附近波动,两者差距比较小。

综合而言,周大福自营店由于布局原因,平均单店收入规模更高,两者的产品结构较接近,但近几年周大福自营店增长较缓慢,而六福增长则较快。自营店是周大福内地最重要的布局,而对于六福而言只是配角。

加盟业务:周大福在发力

在加盟业务方面,六福的批发额近几年增长并不是很明显,但批发利润率却能保持10-15%,利润率水平较零售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六福批发给加盟商的产品中珠宝钻石产品占比较大,占比达到8成。根据测算,六福品牌店平均单店年批发额在500万左右,这与其布局有较大的关系,品牌店有一半是在三线或三线城市一下。

周大福批发收入表现较平稳,从单店批发额来看,周大福保持在800-1000万左右,明显高于六福,这跟其店铺有一半布局在二线城市有较大的关系。不过从近几年周大福的渠道布局来看,品牌店布局在明显加速,近三年复合增长约10%,加盟渠道占比从38%提升至40%。

综合而言,由于六福品牌和定位的原因,其品牌店铺实际更加深入三线或以下城市,导致在单店规模上依然落后于周大福,目前加盟店是六福内地主要的利润贡献来源,虽然周大福占比不大,但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比例在上升,周大福在加速加盟店的开店速度,增加加盟的占比。


开店创纪录 港资珠宝商加速圈地抢夺内地市场



最后,周大福珠宝在内地布局了2317间店(另外还有132间钟表及钻石店),其中自营店占比60%约1393间,加盟约40%,近三年每年带来的息税前利润在35-40亿左右;六福在内地布局了1572间店,其中自营占比10%约160间,90%为加盟,近三年每年约带来息税前利润5-6亿元。周大福自营店数量是六福的近9倍,息税前利润是六福的近7倍,从资本开支投入的角度来看,六福似乎要略胜一筹,但六福9成的店铺是加盟,对于加盟商的管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反,周大福掌握更多的自营店,能够掌控更多的渠道,制定比较统一的策略和销售政策,对内地消费者的行为和习惯更加熟悉,劣势是需要更多的资本开支,因此看周大福负债率较六福更高;六福在内地扩张可以采用轻资产模式,利用更多当地的商人开店,输出公司的管理模式,降低扩张过程中的投资风险,劣势是需要管理好加盟商,防止出现加盟商管理体制上的疏漏,导致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出现偏差。

声明:本文内容根据公开信息和草根调研而来,仅供讨论分享并非荐股,据此投资风险自担。

关注“上市公司调研圈”,调研君陪你走进那些有意思的上市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