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永不褪色的精神旗帜

红旗渠:永不褪色的精神旗帜

50多年前,河南省林县10万英雄儿女靠一锤一钎一双手,苦干十个春秋,在壁立千仞的太行山上,斩断1250个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而今,不用过多的语言,只要站在红旗渠畔,就能感受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的伟大,就能感受到刚健自强、生生不息、革故鼎新、创造进取的中国力量。

有了红旗渠精神,林州前进的脚步不舍昼夜,林州的发展气势如虹,林州的变化日新月异。

红旗渠通水50多年来,林州市总人口由60余万增至116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87元增至57208元,增长65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54元增至23161元,增长429倍……林州县域经济综合实力长期居河南省十强。林州由太行山的“地理锅底”站上了财富高地。

红旗渠精神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用手干出来的。从引来“幸福水”到跨向晋冀豫区域性中心城市,林州人时刻没忘掉,闪闪发光的精神必须落在地上,实干才能给精神注入生命力。

当初建设红旗渠只是为了解决吃水问题。50多年来,林州人不断挖掘和提升其红色旅游价值,红旗渠由一条“生命渠”升华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国家5A级景区、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我最向往的党史纪念地……

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红旗渠的品牌和精神熠熠生辉,红旗渠精神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日益提升,吸引着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红旗渠联通世界,成为引发国际认同和共鸣的中国故事。

50多年来,红旗渠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000余万人。印度、埃及、美国、越南等20多个国家的政要参观过红旗渠。

日本友人深谷克海自1976年至1995年,先后12次造访红旗渠。他感慨:“来中国不看红旗渠,就等于没来。”

红旗渠精神在林州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经艰难困苦的锤炼、市场经济的淬火、中国梦的激发,她已融入林州人的血脉和灵魂,成为一种个性、一种文化、一种民风、一种前进坐标。

2004年9月至2005年1月,根据中央领导的指示,红旗渠精神巡回展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西安和郑州举行,所到之处都成为当地的一道亮丽风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赞誉,震撼了人们的心灵。

70岁的红旗渠特等劳模张买江,现在是红旗渠干部学院的特聘教师,他的父亲为修建红旗渠献出了生命。当年只有12岁的张买江,拿着父亲留下的工具加入了开山凿石的行列。红旗渠建成通水后,张买江继续学业,毕业后走上小学讲台,一干就是50年。

“现在的林州,工业、旅游业都发展起来了,生活比我们父辈不知好了多少倍,但是红旗渠精神不能丢,值得永远守护。”张买江经常对学生讲的一句话,如今体现在红旗渠干部学院的校训里。

2013年正式成立红旗渠干部学院,是多年来红旗渠精神不断传承弘扬形成的结果。“为民、务实、清廉”的院训,“传承红旗渠精神,增强党性修养”的办学宗旨,使红旗渠精神从这里走向全国和世界。

张买江同红旗渠特等劳模、除险队长任羊成,舍己救人英雄李改云,央视百家讲坛《红旗渠故事》主讲人李蕾以及林州市部分领导干部,农村、企业党组织书记等共同组成红旗渠干部学院的本地师资队伍,讲述着红旗渠故事,传承着红旗渠精神。

2015年4月2日,在为纪念红旗渠通水50周年而举办的红旗渠精神研讨会上,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员任晓莉说,红旗渠的建设者们在艰难岁月里完成了一项不可思议的工程,让不可能成为可能。这种精神不只存在于那个特殊年代里,不只存在于林州这个小小的地理单元中,而是贯通于我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生生不息于全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里,蕴含着迎接现实和未来的磅礴力量。

“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在参加十八大代表团讨论时,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当年的红旗渠工地流传着一句话:“干部能搬石头,群众就能搬山头;干部能流一滴汗,群众的汗水流成河。”干部冲锋在前,与群众同甘共苦,形成了一种无声无形却强大有效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群众的修渠热情空前高涨。开创新时代,同样需要干群同心同德。

到林州观光的游客时常这样发问:“今天的林州人还能再修一条红旗渠吗?”

对于这个问题,林州干群总是像当年修建红旗渠一样,以团结实干作出铿锵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