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雷:技術驅動營銷 構架未來偉大的獨角獸營銷

我是《銷售與市場》雜誌老朋友,1997年開始看雜誌,2000年還是2001年開始給雜誌寫稿子,好多認識我的人說看到我的文章長大的,好像我也不是特別老。

做一下簡單自我介紹,剛才主持人業介紹過,因為最近確實不太寫東西,過去好多年,我們的公共關係部,雖然歸我管,向我彙報,但一直管著我寫東西,因為說我寫東西講東西太狠,除了我準備發言稿都不能寫,現在自由了。

之前看過我所有新聞,前一段時間還時不時上熱搜,你們看到新聞都是假的,你們看到的幾乎沒有新聞,只有軟文。但是最近人民日報發消息要嚴厲打擊網絡水軍,這是挺好的事。

二十年前我做消費者,熟悉我的朋友知道,我和陳琳2002年寫了最糟糕情況下營銷,我是做消費者,他做家電,這兩個行業為藍本,確實在當時這兩個行業營銷是最最先進的。

事實上大概主導中國改革開放市場化之後整個營銷的進程,這個時間點大概有十幾年,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之後,中國開始進入市場經濟的時代,也確立市場經濟,營銷是市場經濟,在即化經濟時代不存在營銷,這是一個經濟學一個基本常識。

這幾年,我做智能終端設備,包括現在做人工智能,事實上我的感悟還是蠻深的。

因為這幾年來營銷產生了特別大的變化,有好多朋友問我,你這個老東西怎麼還在做營銷?因為我對這個行業第一熱愛,第二敬畏,因為你離開這個行業一天,可能變化就發生了,離開這個行業三個月可能就不懂了。

尤其在智能手機或者是移動互聯網行業,基本上在營銷上是很難找到顧問公司做的,我當然不是說顧問公司不好,事實上連華為這樣大企業,也有戰略方面的顧問,但是顧問顧問,其實就是顧得著問一下,多半來講是為了佐證我們的判斷有沒有差錯,顧問不是為了來指點你的,是來給你提反面意見,讓你清醒的,我認為這是顧問很重要的工作。

但在營銷上據我所知沒有顧問公司,包括我們以前,我自己也請過一些顧問、培訓公司給我們代理商終端做培訓,但是一旦在總部做營銷戰略、觸媒研究的時候,不僅提不出東西來,而且可能真的聽不懂,因為這個行業發展實在太快了。

我和張主編都是老朋友,一直給他們講,這幾年一定要多引入一些人工智能包括移動互聯網,包括智能終端設備的廠商,因為這兩年這幾個行業是打得最狠的。

昨天,中國移動在廣州開了一個會,我昨天也在中國電信總部拜訪。事實上從電信和移動兩塊都得到一個訊息,到了5G時代,中國移動對2019年的整個移動的5G預測,是會產生3.5億,對不起,我記不清是2019年還是2020年,是3.5億的5G手機,會產生1個億其他的泛智能終端設備。這說明什麼?

泛智能終端的設備也就是我們所謂的AI初級產品和IOT也就是物聯網產品,也就是雷軍或者其他廠商做的ALT。這個行業可能未來會取代手機這個行業,而我們現在很多人一上臺必須講蘋果,但事實上我個人覺得蘋果在未來競爭當中,其實是有很大威脅的。

但事實上在物聯網和整個人工智能時代來臨,諾基亞那麼大的公司已經倒閉的,五年之內可能蘋果也會倒閉,這不一定對,但是這說明一點是什麼?說明這個行業實在太恐怖了,很多時候不是你做得不好倒閉,而是因為有這樣那樣原因,更重要的是我們要順勢而為。

第一次驅動:品牌驅動

剛才我講過,在90年代到21世紀初期,中國的營銷一直是在品牌驅動。在快速消費品和家電行業尤其的明顯。

從賣方市場進入買方市場,營銷開始體現價值。但是中國從賣方市場進入買方市場,這個時間是極短的,在80年代末期,大家知道我寫過一本書《追尋商業風波》,70年代末和80年代末這十幾年商業變化。我記得在1988年的時候,由於價值雙軌制產生了很多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一旦進入到市場經濟的時代,忽然一下子我們都變得微利和同質化,這時候競爭不僅僅是加劇,而且到了一個慘烈的邊緣。

當然韓國人寫的《藍海戰略》很好,我讀過兩遍,我也推薦一本《水平營銷》,因為《藍海戰略》沒有寫藍海怎麼做,但是菲利普科特勒還是講了怎麼做,那就是藍海營銷,但是即便如此,企業內部都有這樣一句話,藍海在哪裡?有那麼好找嗎?其實根本不好找。我們書讀完靜下心來還是要面對同質化競爭。

差異化到最後就是品牌化的過程,農夫山泉有點甜,事實上它在很多年實踐裡面都打不過純淨水哇哈哈,當然可能現在上來了,但運動鈣就沒有了,這種小差異化本質是沒有什麼技術門檻的,很多人尤其是中國,說難聽一點就是山寨大國,是特別容易模仿的。所以藍海不那麼好找,很多有遠見企業那時候就把自己精力放在做品牌上,我認為這不一定對,但品牌本質就是一個差異化的東西。

2,迅速的產品同質化和進入微利時代,競爭加劇;差異化的本質就是品牌化。

3、在“品牌驅動”年代,品牌對消費者的研究依然是模型化和模糊的。我看過定位論、市場細分理論,都是非常偉大的理論,都是基於一個模型,從數學上來講,只要是一個模型都是不準確的,你的市場營銷是建立再一個模糊的計算基礎之上,你的結論一定要打折扣。

細分市場理論在我們過去很多年像小和尚唸經一樣,每個人都會,但是年齡都是25到30歲,都是鄭州大學畢業,都是男性,月收入一萬塊,你們選擇一樣嗎?

就像選擇女朋友一樣,有人喜歡肥的瘦的,何況是產品,就算性格一樣,收入一樣,學歷程度一樣,甚至是一個專業畢業的,但是人是千差完別的,所以這也是細分市場理論也好,很多市場模型也好,之所以不那麼奏效,到後來越來越不那麼奏效的一個原因。

我做消費者十幾年,到最後會發現所謂市場細分,都是我們自己在細分。但是真正能找到自己消費者嗎?

你可能通過尼爾森、零點做很多這樣那樣調研,但是因為樣本數不夠,事實上你得到的數據都是一個可能接近答案的一個數據,但是未必是正確的一個數據。這是我個人在過去90年代21世紀初也做這樣的事情,但是我反思我們可能都處在一個模糊的邊緣。

第二次驅動:用戶價值驅動

1、在進入互聯網,尤其移動互聯網時代後,用戶價值得以凸顯。

在若干年以前我們進入了所謂移動互聯網時代。有一個最典型特徵,我們大概在2010年、2011年,手機從功能機進入智能機,功能手機時代和家電是沒有什麼兩樣,很多做手機都是從消費類電子轉過來,它們可能會有巨大的差異,手機行業和移動互聯網行業是最難忽悠的,因為掌握了消費者,所以在這裡,當然有直播就不多說了,但還是提醒各位,其實早上我們也討論過一個問題,數據安全的問題,因為所有手機的數據,它拿到的是消費數據,APP也是一樣的,包括很多網站也是一樣,它都有你後臺的數據。

我們知道一個消費者打開哪些APP是最多的,我記得曾經有一款成功人士山西煤老闆用的,對不起,在北方。

但是是高端人士用的這麼一款手機,你都想不通,除了微信之外第二大應用是什麼?這是兩年前的數據,很多人說那肯定是WPS,或者是郵件,我可以告訴你那些老闆郵件根本不用,他們用最多的數據是陌陌,這是通過後端得出的數據,這是你如果憑著經驗、市場調研,因為那些高端人士肯定不會給你說我最喜歡用陌陌,但是移動互聯網極其智能終端後臺毫無情面把這個數據呈現出來,第一次知道這個消息我是非常震驚的。

但是這就是營銷的事實。

2、大數據讓消費人群精準到用戶。大數據讓我們把營銷能夠精確到個人,事實上模型的東西,我剛才說我是一個模糊的東西,但是大數據是一個精準的東西,大數據第一次把營銷對象精準到個人,我記得大概在十六年半前,差不多這個時候。

有一次菲利普科特勒到中國演講,他講一對一營銷,我一直是科特勒的粉絲我一直讀他的書,讀他的營銷管理十幾版,一百萬字書,滿滿讀多來,雖然大多數沒有什麼變化。

他講到一對一營銷,我當時說老爺子年紀太大,因為16年前年紀已經很大,講話也不太講得清楚,而且語調也從來不講什麼案例,案例也講,但是從來不講什麼故事,聽起來索然無味。

他講了一對一營銷的時候,大家都對他很鄙視,說這個老爺子一定想多了,肯定不會做到一比一。我想到的是我們營銷成本要多高,因為當時我們那個時候用導購、廣告,我想的是我要一個人去服務一個人嗎?

我覺得在那個年代肯定不可能,雖然在那個時候已經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但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這成為了一種可能。我們絕對可以定位到一個人,我們知道你在移動互聯網上使用過的數據是怎麼樣的,我們知道你的癖好是什麼。

我們看一下淘寶和京東也好,包括其他的一些購物APP也好,它們都在幾年前開始了千人千面,這事實上就是一對一的營銷,你打開一個某寶的頁面,它不是和別人一樣的,而是基於你以前瀏覽過的歷史,這就是千人千面的算法。

當然,在AR時代這種千人千面又進了一步。所以,大數據不僅發現了消費的奧秘與趨勢,也從個體上定義了消費本身。因為我們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和智能終端的時代,消費者就是一個人,他不是一個群體。

所以大數據所帶來的好處是什麼?大數據帶來好處就是我們面對的消費者真的就是一對一,一個活生生個人。

第三次驅動:算法和高科技驅動

1、到了人工智能時代,我們不僅對消費進行總結,我們也可以對未來消費趨勢進行預測。早上江湖論壇上我們就講過一點,它給美國一個超市算準了一個高中女生懷孕了,給她的推送一個嬰兒還是孕婦的產品,結果那個父親找到這個超市,說你怎麼能給一個讀高中女孩推送這個東西,結果事實證明那個超市沒有錯,錯的是她父親,她父親不知道他女兒真的懷孕了。

這是大數據帶來一個初級的產品,但是也已經是更恐怖了。

未來我們看到很多大數據營銷的產品,其實這是一個人工智能的算法產品。

舉一個例子,騰訊的朋友圈還不算特別精準,因為騰訊朋友圈是一個根據標籤來的這麼一個算法,但是就目前而言,我今天不是給頭條做廣告,但頭條算法確實很精準,頭條只要你用了很多,甚至於你對頭條講兩句話,至於它為什麼能聽到你的話我不知道,但是你去看,一定會出現你最近說過的東西,你最近想要的東西,頭條是越算越精準,它的算法我確實比較欽佩,它是根據人工智能算法算出來的結果。它是對未來消費行為預測。

2、高科技不僅推動了產品的進步,高科技也是一種IP,一種自帶的“營銷流量”。我們都知道電商已經從流量經濟時代進入到一個社交時代,進入到一個內容的時代,現在最火的不是一些流量電商,而是一些內容電商和一些社交電商,尤其是內容電商,社交電商你可以說那個是微商,和傳銷一樣,但是內容電商像一條也在開電商,它的內容電商會產生很大的流量和購買量,內容電商已經不需要和天貓淘寶進行溝通,它自己就是強IP。高科技是一個天然就能產生內容的這麼一個行業。

3、高科技創造的是全新的行業,全新的市場,是真正的藍海。它發現了以前消費者自己都沒有發現的東西,這裡要說明一下,AI不是移動互聯網迭代,我們都知道,全球經歷過四次科技革命或者工業革命。

1)蒸汽機時代。

2)電的時代。

3)第三次浪潮,這是一次信息工業革命。

4)AI革命,它不是移動互聯網的迭代,它就是一次單獨的革命,AI現在才剛剛開始,我們現在在機場,鄭州機場不知道,北京機場、深圳機場到處都是一些AI初級產品,這個機器狗那個機器貓,還有機器人,這些公司背後估值都非常高,但事實上這都是基於人工語音初級產品,未來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剛才主持人也講過,有大數據,有云計算,有量子一些東西,它會為這個世界帶來全新的一個業態。

我介紹一下我們公司,不是拉廣告,也不是招商,只是因為我們技術確實很酷。

BrainCo腦機接口產業的商業規劃:

我是做腦機接口的,我們產品能夠做什麼?我們進行全屏腦波掃描,我們是全世界技術能力最高的,在腦機接口方面我們擁有的專利數排在全世界前三位,大概我們2019年可以超過一位,前面兩位是蘋果和三星,我們的腦機接口專利技術比第三位還要多。這個項目事實上是在波士頓,我們是一家在波士頓的公司,由哈佛和麻省理工做腦機接口和腦科學一幫博士一起創立的。這個也是我本人在波士頓大學讀博士後時碰到的一個項目。

1、腦機接口從哈佛校園走向商業市場。

我的工作就是在中國和亞洲其他地區,包括歐洲一些地區,我們要把我們的產品從實驗室搬出來來做商業化的落地。我舉一個例子,和營銷行業有關,很多人都吹自己廣告做得好,但是我們有辦法檢測你的廣告做得好不好,真的好不好,用什麼?用腦機接口的技術,我們可以檢測一個消費者看到這個廣告時候整個注意力的反映情況,當然這裡面的邏輯大致是成立的,你也可以說我不注意你這個廣告才好,但是我們認為是注意到這個廣告,這個廣告才好,腦機接口技術就可以做這個。

當然它的應用很廣泛,我這裡只是舉了一個例子。15秒廣告、30秒廣告,我可以通過很多的樣本數來採集受腦波,整個注意力的變化來確認這個廣告是不是一個很好的廣告,你自己再吹牛逼也是沒有用的,我們能夠捕捉到消費者的大腦。

2、對人腦的探索,讓同一硬件,通過“AI+”的模式創造出各類市場:

腦機接口+教育的市場,在美國腦機接口的產品也有,但是第一在硬件設備商比我們精度要差很遠,我們是唯一可以達到醫療級精度,在你腦袋上要插上各種各樣電極、傳感器,我不是做技術的,但卻是像一個鋼盔一樣,我們只是像孫悟空頭環一樣。

我們通過腦機接口+教育,目前我們這個星期才剛剛開始,我們會在這個領域開始聲音,說得簡單一點,就是我們通過幫助學生提高專注能力,來提高他的學習成績。我們做了1.5萬,在美國、墨西哥、巴西、中國北京深圳,做了1.5萬樣本,目前效果非常顯著,這是人工智能+腦神經科學為整個教育行業帶來的改變。

腦機接口+醫療的市場,昨天晚上還在和美國同事商量,我們運用在多動症和小孩子自閉症治療上,這個腦電產品強度會比現在高五倍,我們會在明年開始這個生意。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前兩週央視播出一個《加油向未來》的項目,有一個沒有手殘疾女孩林安陸,和朗朗一起彈鋼琴,我們給她裝一個智能假肢的手指彈鋼琴,這是被朗朗稱為最偉大的一次合奏。

這個女孩一直有自己鋼琴夢,但是因為沒有右手,不能彈鋼琴,如果有視頻的話可以給大家看一下,這是我們在醫療行業另外一個應用,包括浙江省委書記同志看到我們這個產品,覺得很有意思,所以說把我們這一塊的業務放到了杭州的人工智能小鎮。而且給了我們歷史上人工智能最大的補助。

腦機接口+訓練的市場,最早是在哈佛腦科學中心,運用在NASA宇航員專注力訓練上,還有F1賽車手專注力訓練,上一個月華為任正非老闆講到了技術,說美國有一家小公司,能夠給飛行員和賽車手做提高專注裡訓練,他講的就是我們公司。當然任老闆女兒也是我們公司的。

腦機接口+睡眠的市場,明年我們也會推出,專注力主要是β波,睡眠是另外的波,我們明年會針對睡眠推出腦機耳機,我們會檢測腦波,並且經過智能分析,給你推送讓你進入睡眠狀態音樂,而不是現在像我這樣,我專注力很高,但是我有晚上很難睡覺,現在要吃美國保健食品,我相信明年可以不用吃了。

3、在每一個不同的市場領域,APP和軟件又根據不同的場景變化與結合,創造出不同的細分市場。以我們為例,整個人工智能行業是怎麼樣來構思商業場景商業邏輯?事實上如果只是一個賣硬件公司,我可以告訴大家,硬件公司一定不值錢,它的估值是傳統行業無法想象的。

我們已經差不多快十億美金,我可以告訴大家銷售額差不多隻是剛剛開始一點點,在正常情況之下,我們估值應該是銷售額乘30、40倍,而不是利潤,一般公司能夠估到三十到四十倍已經很容易,但是像我們包括大疆基本上都是按照30乘40倍一級市場來做的,因為很多人工智能馬上在二級市場來估,它們怎麼估?

一定是超過這個倍數,不管是人工智能也好、什麼也好,如果僅僅是硬件,你的硬件還是不太高的,我們商業架構是根據不同場景,通過軟件來強化的,比如說我們同樣硬件,在學校有專門配學校的教育軟件,在家庭有配合家裡面家長和學生使用的手機APP。

如果說有一些專業人士,能夠編出幫助軍事訓練,比如射擊訓練軟件,也可以成為射擊訓練場景應用,舉一個例子,如果可以到瑜珈冥想,又是冥想市場應用。腦機接口一開始在北美就是冥想市場的應用產品。

這是像孫悟空一樣,能夠七十二變的產品。

4、獨角獸的營銷模式是高科技智能硬件+移動互聯網的不同場景應用+用戶價值的獲取+入口的模式。

獨角獸營銷模式和消費品,一般的移動互聯網、智能終端產品還不一樣,因為智能手機我比較瞭解,智能手機行業不僅僅賣硬件,智能手機有移動互聯網的收入,如果我記得沒有錯的話,小米在2017年財報大概91億港幣,包括OPPO、vivo也都是在大幾十億,你不要認為雷軍硬件5%,那根本做不到,他們賺的是移動互聯網的錢,但是人工智能行業囊括了以上所有:

一是硬件。

二是移動互聯網不同場景應用。

三是再加上用戶數據的獲取。

舉一個例子,華大基因做的全球一個基因庫是一個很有價值的東西,未來我覺得人的腦電波庫可能是一個更有價值的東西,因為人類大腦開發計劃在中國、美國、印度等全球很重要地區已經開展,所以,我們未來會為大家提供全球腦機接口,這可能是比基因庫更有價值的東西,另外還有一個入口,我們通過軟件異化或者拓展,可以成為一個不同的應用場景,應用在不同商業領域,它是一個億萬級的市場。

由於沒有時間放視頻,我只能嘴上說一下,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到網上看一下,我本來要放一個在中央電視臺幫助殘疾人用智能假肢的產品,其實這種產品對於我們比較簡單的,人工智能的頭環是非常難的。今天演講就到這兒,給大家節省一點時間,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