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候老人太折磨人,甚至拖垮孩子,該怎麼辦?

哎呀呀呀1233321


我爺爺醫院臥床一年半終於在上個月20日走了。我們這輩小的和姑姑那輩幾乎連一顆眼淚都沒留。心理只有最後的疲憊。

雖然說起來很不堪,我生父過世得早,又是他唯一的兒子。繼父是個好人,像個親生兒子一樣照顧爺爺奶奶,包括喪事操辦孝子端盆。但是爺爺臥床這一年半,真的讓大家飽受折磨。還好爺爺是國家幹部,月有退休金五千,醫保報銷95%(這點98%的中國家庭都沒這條件)經濟上我們沒壓力。醫療費和護工費都夠。可是我父母和兩個姑姑家庭(均已經退休輪流)去醫院做飯照看,疲憊不堪。我幾乎半月去一次,也覺得很累。畢竟我平時上班辛苦,一個月唯四的週末一半犧牲在醫院,感覺自己完全沒有休息時間。也沒有個人生活。生活黑暗。

中間夾雜著部分個人感情因素。比如爺爺奶奶一直重男輕女,和兒孫輩感情淡漠。又比如爺爺一直喜歡錶哥(因為是男孩)又說要借錢給他裝房子,完全不管我這個唯一的孫女。但是老人的事能怎麼辦,我仍然是唯一一個去醫院看他的孫輩。表哥和表妹從來不去。

爺爺臥床一年半,到最後死亡。身上都沒有長褥瘡。這是醫生護士護工的功勞,也是金錢的力量。

前幾個月我有個表姨和爺爺一樣的病(中風癱瘓),因自己無錢子女也無錢,沒法住院。兒媳們孝順輪流照顧,可是到底力量不夠也不專業,沒兩個月長了褥瘡,我媽去看說皮膚上爛了很大的洞還長黑色的蟲子,大約活不了多久了。果不其然,爺爺過世後一週不到,這個不幸的表姨就過世了。從中風到死亡三個月不到。對比爺爺的情況,在次感慨金錢的力量。

現在我奶奶輩,還有一個外婆兩個奶奶(繼父母親和生父母親)均已經八十多歲。我父母都是60左右的人,還在幫我帶孩子(請不起保姆也沒條件全職)。上有老下有小,大家都很艱難。現在老人們都要子女們輪流照顧,奶奶輩的都要輪換到我這裡來。還好我買多了套房子,把這套讓給了這群老人。不然到時候70平方的房子,要擠3個80歲以上老人,4個60歲以上老人(我爸媽和老公爸媽偶爾來)青壯年只有我一個30+的女人(老公工作因素常年出差),還有一個四歲小孩。老中幼年齡結構7:1:1。中國的老齡化社會已經提前在我這裡體現。現實真的太殘酷了。

感受:

1.要有錢。老人要有退休金和醫保。

2.要有錢。多買房子。不然根本住不開。

3.要有錢,多生多養幾個孩子。養老壓力可以均攤(可惜我是獨女,才造成這種7:1:1的狀況)

5,6,7.....N.要有錢錢錢。


不可言43


看了很多故事之後,回答這個問題。

一個照顧10年母親的朋友,微信上跟我說。真的要崩潰了,母親一天24小時要去48趟廁所。把自己逼得,對著暴風雨高喊,老天劈死我吧。

我告訴她,跟母親睡一個床去。隔了半個月,朋友表揚我,說太神奇了。老媽竟然正常排洩時間了,問我咋這麼聰明。我告訴她,問自己的母親。他母親說總擔心尿床勞累女兒,所以有點兒排洩感覺就喊。忘記時間和女兒的睡眠了。然而擠一個床覺得尿女兒就會醒。就這樣倆人相安無事了。

其實我不聰明,我做老人心靈呵護義工。接觸多了,弄懂了你的心什麼樣對方心就什麼樣兒的哲理。所以知道她母親需要依靠了而已。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回老。用心對待這個世界的生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當兩顆心不在一個頻道上,還必須得在一起。兩個人都會疲憊不堪。

伺候父母,孝順老人。需要的是那顆呵護生命奉獻自我的那顆心。心在了,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了。

尤其面對臨終老人,相互只有感受相互的心靈來交流。心同頻共振就能輕鬆簡單的伺候照顧臨終老人。也許拿出這顆敬畏生命的心了,什麼困難糟心事兒也不存在了呢?

話不在繼續,伺候老人。陪伴心靈,只有伺候了才能感悟出自己的心。才能懂得怎麼樣才能更好的去生活。


鷹擊長空93530926


無解。我婚後有近20年住父母家照顧他們,直到老父親93歲走後,老哥看我太累,才良心發現與我輪流照顧近90歲的老母親。我才有機會迴歸自己的家庭。這20年中我一直誇孩子爹是好男人,對我無怨無悔。今年兒子結婚後10天,我無意翻看了他的手機,才發現他與三調情的微信,繼而又發現了他與三出去旅遊的照片、打給三錢的銀行賬號,給三充電話的收據......。就是因為照顧父母而無暇顧及自己的家,導致他出軌近10年了我才發現。不是我反應慢,其實我也有感覺他的變化,只是為了全心全意照顧老人和孩子(一直隨我住),我只能忽略自己的家。只是對父母和自己的家而言,很難做到兩全其美......


小傘感悟


我的媽媽03年二十多點腦梗,醫院下病危通知書,後搶救成了植物人,氣管切開,喂鼻飼。爸爸當年63歲,退休後二次就業,每天武昌跑漢口上班。

怕照顧病人擊倒家屬,姐妹三人聯手出錢請保姆,斷斷續續請過上十人,終於踫到有緣人,她當過赤腳醫生,會打屁股針。媽媽從醫院出院回家,家庭護理14年,只去過一次醫院,於17年去世,醫生們都說照顧的很好,生命奇蹟!

那位保姆,我們都很感謝她,平時都喊姐姐,她的兒女來玩,我們都象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相處10來年。

爸爸今年77歲了,每天徒歩1.5萬步,身體健康,我們的兒女也已長大成人。臥床病人對整個家族的影響還是很大的,但是我們儘量往好的方面去想。比如:我的女兒去橫渡長江,就是受外婆頑強生命力的影響,我去跑馬拉松,老公堅持徙歩等運動,愛惜身體注重鍛練,媽媽的病倒警示了我們!


霞霞塵埃


伺候老人太折磨人,甚至拖垮孩子,該怎麼辦呢?我來回答一下。

伺候老人確實不容易不但費力,還更費心勞神。

我父親腦中風後,我們幾個人輪流伺候。儘管幾天才會輪到一天,可是那種勞累卻也是難以承受的。

首先,能幹的活他也不幹,比如抓個癢,擦個嘴什麼的他都不自己做,還就讓你給他幹。餵飯時吃的不順口了就用手打。尤其是到了吃藥的時候,更是難以灌進口去。因為長期躺著,身體不得勁,一會要坐,一會要出去轉什麼的。幾乎天天晚上要出去坐輪椅轉悠好幾圈呢。

好在我們姐妹九個輪流值班,九天一次,也沒有覺得多累。

現在的孩子,獨生子女也是不少,如果碰到一箇中風病人,伺候起來,還真的是要命的。

白天要上班,,就已經夠累了,回家還要支應老人,有時候一晚上睡不好個覺,這樣折騰的時間長了,不累垮才怪呢!

面對這種情況怎麼辦呢?唯一的辦法就是送養老院。

在養老院裡,有專人伺候,吃飯穿衣打針輸液翻身等都有專人負責,比自己伺候的還要好。自己只要拼命掙錢,為老人提供養老院費用,沒事的時候多去探望探望就是好孩子了。




石韮花開放的季節


說一下我們家的親身經歷。

上週四中午,午休時間,我正在午睡,突然手機響了,迷迷糊糊接起來一看,是我媽,剛接通,就聽到我媽在電話裡哭得嗚嗚的,問我她該怎麼辦?究竟還要伺候我姥姥多長時間她才能解脫?是的,這是她的真實想法,不要說她不孝順,而是有時候你即使很孝順,依然不能令人滿意。



我說的是我姥爺。姥姥姥爺都八十多了,姥姥七十歲那年得了老年痴呆症,姥爺從六十歲開始就因骨結核多次住院,我爸媽和舅舅都盡心盡力照顧,後來截掉了雙腿的下肢,安上假肢後適應的很好,生活自理是沒問題的,因為我們家離他那裡很近,我媽隔三差五就過去看望,給他們拿各種好吃的,姥爺吃飯比較挑剔,我媽去了就變著花樣給做吃的。

這些年來倒也相安無事,這幾年兩位老人年齡大了,姥姥自患了老年痴呆症後就不再主動走路,腿腳已經很不方便,姥爺自己一人已經攙扶不了她,舅舅和媽媽就輪流住在那裡照顧。

只有這兩個兒女,兩人都心靈手巧,做飯是愛吃什麼做什麼,舅舅條件不錯,我們家也可以,新鮮的水果一年四季都有,對那些貴的水果,比如芒果、草莓、櫻桃等剛下市的時候,我媽自己不捨得吃也要給老人買來吃。

可是我姥爺這個人脾氣不好,最讓我媽受不了的是特別重男輕女。他希望他的兒子,也就是我的舅舅一直在身邊照顧,可是舅舅也有自己的家庭,姥姥姥爺長期在農村老家生活,不想去城裡而且上下樓腿腳不方便,那麼只能是舅舅和我媽輪流過去照顧。

問題就出在這兒,舅舅在家的時候姥爺和顏悅色,我媽在的時候就成天給我媽擺臉色,我媽也是六十五歲的人了,心臟不好,腸胃不好,有高血壓,嚴重的失眠症,本身是需要靜養的,可每天都要接受來自姥爺的負面情緒,姥爺耳背看電視時有助聽器也不戴,電視播的震天響,我媽本來就失眠這樣就更睡不著覺了,天天給姥姥端屎端尿還不受待見,一邊照顧姥姥一邊受姥爺的氣。

此外,我姥爺討厭女兒,也很討厭作為女婿的我爸,我爸晚上去吃飯他就外面說我爸把他的東西都吃沒了。有好吃的他只顧著自己和姥姥,別人誰也不管。都說老糊塗老糊塗,可是他一點也不糊塗,就是越來越自私了。

因為舅舅和媽媽盡心照顧,姥姥雖然已經不能自理但是精神頭什麼的都挺好,短時間之內是沒問題的。

說實話,作為子女的我們內心很矛盾,小時候常常住在姥姥姥爺家,兩位老人對孫輩的我們沒那麼多偏見,還是很疼愛我們的,只不過把所有的惡都給了我媽。

我們也只能盡力對媽媽好一點了,別的,有什麼辦法呢。


眼萌萌的新世界1


8年前,父親在家如廁時突然暈倒,年邁的母親在攙扶過程中體力不支,也一頭撞在牆角,癱坐一邊。這是我中午進門看到的景象。立即叫了120,送進醫院急救室,一週後父親離世。在住院搶救的最後時刻,母親毅然做出了放棄的決定。

父母非常愛我們,總是怕麻煩到子女,所以我內心至今都充滿了深深的自責和懊悔,沒有意識到他們的老去,也沒有意識到老人的需要,沒有讓年輕時就失去母親的老父親享受晚年的生活快樂。所以,自從父親走後,便精心擔負起照顧母親的責任,一直陪伴至今。8年中,遇到過不少難過的坎,很多的不理解,人都是有情緒的,但想到父親臨終時握著我的手讓我照顧好母親的囑託,咬咬牙,也就過去了。當然,自己的生活肯定不能像沒有老人負擔的那麼如意了,這就是現實生活,現實的無奈。

所以我非常能體會照顧老人的那份艱辛,也盼望國家,全社會認真面對我們行將而至的老年社會問題,真真正正拿出解決的辦法,把未來數量不斷下降的勞動力用在他們更能貢獻的地方,解脫他們的精神負擔,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這樣社會才能和諧發展。


人在呢88


我經歷了兩代老人,我的姥姥癱瘓在床12年,我伺候9年,從9歲到18歲。姥姥一個兒子,四個女兒,我媽是老小。其他兒子女兒都不管,一直跟著我父母。為了伺候她,我媽不讓我上高中,不讓我考大學。端屎端尿都是我的事。癱瘓12年,就是身為女兒的我媽都甚少端屎端尿,可以說屈指可數。等我人到中年,父親又住院,但是可笑的是,我父母一生的積蓄近百萬都給了我弟弟。我建議你如果條件允許給老人僱保姆吧,因為你不僅為人子還為人父為人夫,你還有自己的家需要照顧,你的小家更需要你。這不是自私。我們也人到中年,無論體力還是精力都不行了。自己如果累垮了病倒在床了,誰又來伺候你?


太陽花神MM


我說說我家的事吧,我公公今年90歲,我的後婆婆88歲,他們老兩口至今都是兩人一起過日子,基本上不用別人照顧,兩個老人兩方子女一共7個,公公75歲時得了胃癌,通過治療到現在,在82歲時,摔了一跤兩邊股骨頭全換,通過兩次大病住院,公公特別內疚,總覺得給子女添麻煩了,孩子們也孝順輪流侍候在這期間,公公生活特別有規律,幾點吃飯,幾點睡覺,每天六頓飯嚴格按照自己的要求執行,正是老人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寬廣的心胸,使老人身體逐漸康復,自己能做的事情,絕對不麻煩別人,同時也得兒女們的尊敬,隨著時間推移,公公在88歲時,有了智能手機,至從有手機以後,公公的生活豐富多彩起來了,竟然學會網上購物,同時會叫外買,哎呀這個老頭不得了,驚倒一群人,孩子們,鄰居們,都對他佩服的五體投地,想吃飯店裡的菜了,點兩個,用我後婆婆的話說,比請保姆合適,兩老人,雖然是半路夫妻,可是相親相愛,相互扶持到了這個歲數,他們兩個是我們家的福星,祝兩個老人,健康長壽。


退休後優雅的生活


這個情況真心不容易。

我說說我遇到的一家。

有一個96歲的老人。他有三個女兒,女兒也都60多歲,70多歲了。

老人家還能自己走路,但是這些年,三個女兒她們自己身體也不好,經常累得病倒。

這個96歲的爺爺輪流住女兒家,女兒還能有耐心,可女婿受不了。

常常女兒哭著帶著老爹離家出走。她常常說:老爹活得年齡大,反正不能掐死他。

女兒們很可憐,為了老爹受盡了委屈。

中國進入老年社會了,以後都有不能自理生活的一天。

人生到了那些的時刻,真心難。只要能自理,怎麼都好!就怕生病!

現在照顧好身體吧!希望養老院以後建設的更好,老了,去養老院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