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人需要每日口服阿司匹林?

滿天星斗6276274


阿司匹林作為酸性非甾體抗炎藥,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具有解熱、鎮痛、消炎的作用,通常口服0.3-1g用於發熱、疼痛的短期治療。我們所說的可長期服用的阿司匹林是指阿司匹林腸溶片,主要用來抗血小板聚集,防治動脈粥樣硬化,應在清晨空腹用適量溫水送服。 那麼什麼人需要長期口服阿司匹林?


1、已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如心絞痛、心肌梗死、腦梗死等,常用劑量每天100mg;

2、急性心肌梗死未做急診冠脈支架患者,應聯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首劑強化加量至300mg,待病情穩定後改為阿司匹林每天100毫克維持;

3、急性心梗準備做和擇期做冠脈支架術者,也應雙聯抗血小板,首劑強化。特別是放置藥物塗層支架者,雙抗需應用半年至1年,後改為阿司匹林每天100mg長期維持;

4、預防大手術後深靜脈血栓和肺栓塞,每天100-200mg。

以上是阿司匹林作為二級預防使用,即用於治療心腦血管疾病方面的應用。


另外,阿司匹林也可用於一級預防,即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降低心腦血管危險因素(年齡>50歲、肥胖、吸菸史、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等)及心肌梗死、腦梗死發作的風險,每天100mg。

注意長期應用阿司匹林的前提是,沒有阿司匹林過敏史、哮喘史、潰瘍病、胃腸道出血史、凝血功能障礙及肝功能不全等禁忌症。另外,服藥期間如需外科手術,應暫時停藥5-7天,以免術中出血過多。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阿司匹林可以防治心腦血管疾病,但是是否應用阿司匹林以及如何應用阿司匹林,都要經過專業醫生的合理指導,切不可私自胡亂用藥以免損害健康。



綜合內科張醫生


阿司匹林是一個好藥,下面就給大家說說,什麼人適合吃,什麼人必須吃,什麼人不能吃。


那麼什麼人適合吃呢?

我國的專家共識上是這樣規定的:

一、符合下列三項及以上危險因素者,建議服用:

男性超過 50 歲或女性絕經後;

高血壓;

早發心腦血管病家族史;

吸菸者。

二、高血壓合併糖尿病。

三、高血壓合併慢性腎功不全。

四、經醫生評估 10 年內心血管事件風險大於 20%。


什麼人必須吃?

做過造影確診冠心病、心肌梗死、腦卒中、外周血管疾病、做過支架和心臟搭橋手術已經確診心血管病的人,如果沒有禁忌都應該服用阿司匹林。


什麼人不能吃?

近期要做手術、消化道潰瘍、凝血功能障礙、消化道潰瘍等等。所以吃阿司匹林的人,都要定期檢查凝血功能,如果出現問題,就要即使調整藥量,不然可能會出現出血的危險。

最後說一句,阿司匹林不能吃吃停停。如果中間停用,血液的聚集性有可能反彈的更高從而帶來惡性不良事件。



醫學江湖




現在的中國,每天口服阿司匹林的人應該不在少數。

他們大多數是腦梗的患者。需要預防性服用阿司匹林,防止腦梗發作。這,叫腦血管病的二級預防。

還有另外一部分人,在沒有得到醫生的建議下,開始自行服用阿司匹林預防腦血管病發作。

腦血管病確實存在一級預防的說法,也就是高危人群在沒有發病之前,開始服用阿司匹林,但是,可但是,這要先進行相關的檢查,符合相關指標,聽醫生的建議才行!

不然,這就成了非常危險的行為!

如上圖所示,這種阿司匹林腸溶片現在比較受推崇,因為它在腸道中崩解,可以減少阿司匹林對胃部的刺激。因為阿司匹林有一個副作用是傷害刺激胃黏膜,易於導致消化道出血。

在不知道藥理藥性,不知道區分選擇的時候,亂服用阿司匹林,怎麼可行?

此外,阿司匹林是一種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也就是延緩、阻礙凝血機制運轉。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會有一些出血的情況,比如說拔牙、意外受傷等等。如果不瞭解阿司匹林的藥理而貿然用藥,在拔牙的時候不停藥,那麼凝血功能受限制,就可能出血容易止血難,給牙科醫生添堵。意外大出血,更是後果不堪設想…

阿司匹林服用一段時間之後,複查!!!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很多服用阿司匹林的人對此毫無概念,甚至忽視不管!

複查的內容很多,凝血功能、肝腎損傷、尿酸等等,都可以通過抽血實現。過程簡單,費用也不過七八百而已,但是真正做到複查的人,沒幾個!


神經內科的醫生們呼籲,不可隨意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必須有醫生指導!服用1年,定期複查!

更多貼心科普,盡在遼瀋名醫!


遼瀋名醫


首先經常感覺到心慌、頭暈、頭痛、四肢活動不靈、語言不利、胸悶、心口壓榨憋悶樣疼痛、氣短等被診斷為有心腦血管疾病(比如腦卒中、腦梗死、腦出血後遺症、腦梗塞、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等)的人需要每日口服阿司匹林。

其次,一些特殊體質的人需要每日口服阿司匹林,比如凝血功能較強的人,由於有些人體質特殊,凝血功能比較亢進,身體的凝血系統比較活躍,凝血機制反應過於靈敏,一但遇到外來的異物(比如炎症因子、白三烯、白介素、組胺等)入侵血管,就會導致血液凝血系統啟動,纖維蛋白原、血小板等就會聚集將外來異物包圍,導致血管裡血栓的形成,進而導致血管完全或者不完全被堵塞,導致全身各個系統及臟器缺血缺氧,而每日口服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等凝血物質聚集,進而減少或者減慢血管裡血栓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血液凝聚的作用!

關注“醫學慕課”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醫學慕課


阿司匹林被廣泛用作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藥物,特別是預防血栓形成。許多中老年人在服用。看來阿司匹林已經成為一種流行的保健藥物。但畢竟,阿司匹林是一種藥物,它被用來治療疾病,不像保健品可以被每個人服用。

阿司匹林在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方面分為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二級預防是指明確診斷為冠心病、腦梗、支架置入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一級預防是指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對於一級預防來說,不適合每個人。在2017年心血管疾病年會上,專家們為阿司匹林用於初級預防制定了新的指導方針,並提出了由健康干預措施給患者帶來的生存質量與時間的綜合指標,也就是說要充分考慮患者10年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大於等於10%,且不會增加出血的風險等因素,而不應強制與盲目使用。

長期口服阿司匹林的人有哪些人?

心腦血管疾病高危人群

合併下面3項或更多危險因素的患者:①血脂異常;②吸菸;③肥胖;④年齡>50歲;⑤早發心血管病家族史;可以考慮長期口服阿司匹林。

冠心病患者

冠心病患者包括心絞痛、心肌梗死、介入手術或者搭橋手術術後的患者。這些患者沒有特殊情況一般都需要終身口服阿司匹林。因為對於冠心病患者來說最關鍵的環節是斑塊破裂後形成血栓。如果斑塊破裂後沒有血栓形成也不會發生心肌梗死、猝死等惡性事件。因此預防血栓形成就成了冠心病患者需要預防的頭等大事。阿司匹林就是起到預防血栓形成的作用,所以阿司匹林也被稱之為冠心病治療的基石。

某些糖尿病患者

4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或30歲以上伴有1項其他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如早發心血管病家族史、高血壓、吸菸、血脂異常或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也可以考慮長期口服阿司匹林。

外周動脈性疾病患者

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是一個全身性疾病,外周動脈也會發生粥樣硬化性疾病,臨床上常常看到外周血管發生粥樣硬化後會出現間歇性跛行、下肢無力等臨床表現。一般來說外周血管性疾病患者也需要長期口服阿司匹林來預防血栓形成。

某些高血壓患者

高血壓患者同時具備以下情況:①年齡>50歲;②有靶器官損害;③糖尿病;可以考慮長期口服阿司匹林。

腦梗塞等腦血管疾病

腦血栓形成、腦栓塞、一過性腦缺血發作等腦血管疾病患者大部分也都需要終身服用阿司匹林。腦部血液供應障礙最常見的原因是給大腦供血的血管發生了動脈粥樣硬化性改變,如果粥樣斑塊破裂血栓形成就可能堵塞腦動脈從而發生腦血管疾病。與冠心病患者一樣,腦血管疾病的這個群體同樣需要長期口服阿司匹林來預防血栓形成。

阿司匹林可用於老年高血壓患者,但請遵照醫生的建議。因為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栓的形成。但我還是想強調心腦血管疾病不但有栓塞還有出血症狀。比如腦溢血。在這種情況下,阿司匹林的抗凝血機理反而會加重出血的情況。所以請一定在瞭解自己情況下服用或者遵醫囑。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點擊右上角“關注”後,可查看更多醫師解答或免費向醫師提問】


平安好醫生官方號


阿司匹林屬於一種抗炎藥(非甾體),多量短期用此藥能去熱止痛,一般用在發熱、疼痛等病症。小量長久使用可抗血小板凝聚,一般用來醫治動脈粥樣硬化。

須長期服用此藥的人群有:

心腦血管方面疾病人群

患有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腦血栓、腦栓塞、動脈斑塊等病人,需常服此藥。

心臟支架病人

有心臟支架、搭橋的病人,可按病人情況來使用此藥進行輔助預防。

糖尿病人群

糖尿病人群,至少存在一個心血管方面高風險情況的,如抽菸、高血壓、男性大於五十歲,女性大於六十歲,按實際情況使用此藥來防止。

使用此藥需注意到這幾方面事項:

凝血障礙者不要長久用藥

存在凝血障礙、紊亂病人,就算患心血管病,也最好不要長時間服此藥作預防,內出血可能不比血栓低,臨床表示,長時間服此藥造成胃、腦及肺部出血情況常有發生。

有出血傾向人群不宜長期服此藥

存在內出血可能,如胃潰瘍創面等,不可長時間使用此藥,它的抗凝功效可加大內出血可能。

其他不宜長期服用此藥人群

對此藥過敏人群,存在哮喘史、肝功能不全人群都不宜長期用此藥。


養娃視頻


阿斯匹林具有百年曆史,經濟、有效,目前已經廣泛被應用預防和治療心血管系統疾病。然而同很多西藥一樣,雖然能夠帶來明顯的臨床獲益,但是如果不恰當的服用,可能會帶來一些我們並不像遇到的不良反應和併發症。

所以,在臨床上我們要把握住一個原則:就是必須要服用阿司匹林的就服用;必須要服用的,但不能耐受的患者,可以考慮使用其他藥物代替;而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的人就不要服用。

在預防心血管系統疾病方面,阿司匹林有著強大的地位,我們醫生將其稱之為一級預防。說白了,也就是這個人沒有患心血管系統疾病,使用藥物只是來預防疾病發生。而在這個時候,就應該準確地把握適應症。一般來說只有在發生心血管系統疾病高危的患人群當中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比如說,大於50歲的高血壓男性患者和大於60歲的女性高血壓患者,如果合併一項以上的心血管病危險因素,該患者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如果一個年輕的高血壓患者,沒有任何的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則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在治療心血管系統疾病方面,阿司匹林同樣地位卓越,我們將其稱之為二級預防。說白了,也就是這個人已經患上心血管系統疾病,比如說冠心病等等。這個時候,使用阿司匹林是預防該疾病的再次發生,降低心血管事件率等作用。

總而言之,是否服用阿司匹林一定要聽醫生的建議,不要私自亂用。


惠大夫在江湖


什麼人需要每日口服阿司匹林?

回答:冠心病二級防護人群,也就是冠心病患者,需要每日口服阿司匹林。

對於冠心病的治療一般採用一級防護和二級防護措施。所謂一級防護就是針對有冠心病發生的危險因素,如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糖尿病等人群,過去部分醫生認為應該服用阿司匹林作為預防疾病發生的手段,其實是沒有這個必要的。但是對於二級預防也就是有冠心病的患者來說,必須要服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對於二級預防人群來說功不可沒。不僅價格便宜,而且效果也不錯。二級預防是指被確診冠心病的群體。以及因冠心病進行過介入治療(支架、搭橋)等群體。對於搭橋的患者來說,大血管可以換新的,但是小血管仍然有發生血栓的可能。阿司匹林對預防血栓發生的效果很好。必須進行長期服藥。尤其對於老年患者。相對於導致心梗的大危害來說,服用阿司匹林帶來的副作用其實是微不足道的。已經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長期應用小劑量阿司匹林進行二級預防,可以顯著降低心肌梗死、腦卒中以及心臟性死亡的發生。我國著名心血管專家胡大一也曾說,阿司匹林是預防血栓形成防治血管事件的藥物,只要存在斑塊破裂和形成血栓的風險,就應該口服阿司匹林。

當然,阿司匹林有可能導致腸道和顱內出血、潰瘍、腎功能衰竭、失明等副作用,對於胃潰瘍、胃出血等病人需謹慎服用。但大可不必過度擔心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冠心病患者進行治療後,都是分階段的,需要到醫院定期複查,醫生可以通過驗血及其他手段檢查藥物對身體的影響,如果一旦發生負面影響,醫生會及時調整用藥或者減少藥量。

劉東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遼寧營養師協會常務理事

瀋陽市營養學會常務理事

瀋陽市科協科普大學特聘講師

遼寧電視臺特聘講師

遼寧營養師事務所簽約講師


營養百事通


哪些人適宜服用阿司匹林?利用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可以預防冠心病和腦血管病患者發生心腦血管病事件(心肌梗死和缺血性腦卒中)。但是,由於阿司匹林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所以不宜在所有患者使用。一般應根據以下原則決定是否使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作為冠心病二級預防使用

1.已經患有心腦血管病的患者,如心肌梗死、心絞痛、腦梗死等,如果沒有阿司匹林過敏史,且沒有潰瘍病、胃腸道出血史,均應當使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的常用劑量為100毫克/日。

2.急性心肌梗死做急診冠脈支架(急診PCI)的患者,應採用雙聯抗血小板治療,除了阿司匹林外,還需要聯合另一種作用機制(ADP途徑)的抗血小板藥物氯吡格雷,而且首劑劑量增加至阿司匹林300毫克、氯吡格雷300毫克,以儘早並更充分地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急診PCI的患者,放置藥物塗層支架者,雙聯抗血小板治療需持續半年至1年,以防止發生支架內血栓形成,以後改為阿司匹林100毫克/日長期維持。

3.急性心肌梗死未做急診PCI者,入院後也應加強抗血小板力度,包括雙聯抗血小板和首劑強化,病情穩定後可改為阿司匹林100毫克/日維持。

4.冠心病患者擇期做冠脈支架術(PCI)者,特別是選擇藥物塗層支架患者,為了防止支架內血栓栓塞,也應當採用雙聯抗血小板治療,既往未用過抗血小板藥物的患者還需要首劑強化。雙聯抗血小板治療半年至1年後,改為阿司匹林100mg/日長期維持。

阿司匹林作為冠心病一級預防使用

2006年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複習有關阿司匹林的臨床研究文獻,提出了阿司匹林作為缺血性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一級預防臨床應用的專家共識,建議下列高危人群應使用阿司匹林(75~100 毫克 / 日)進行一級預防。

1.患有高血壓但血壓控制滿意(﹤150/90毫米汞柱),同時有下列情況之一者:①年齡在50歲以上;②具有靶器官損害,包括血漿肌酐中度增高;③糖尿病。

2.患有2型糖尿病,40 歲以上,同時有以下心血管危險因素者:①有早發冠心病家族史;②吸菸;③高血壓;④超重與肥胖,尤其腹型肥胖;⑤白蛋白尿;⑥血脂異常。

3.根據心血管病危險因素評分,10 年缺血性心血管病風險≥10% 的人群,或合併下述3項及以上危險因素者:①血脂紊亂;② 吸菸;③肥胖;④≥50 歲;⑤早發CVD(腦血管疾病)家族史(男性﹤55 歲、女性﹤65 歲發病史)。

但是,對於只有單個心腦血管病危險因素,或心血管病危險評分屬於低危或中危患者,考慮到長期使用阿司匹林可能出現的風險,可以不必使用阿司匹林進行心腦血管病的一級預防。

阿司匹林的常用劑量是多少?

阿司匹林用於解熱鎮痛的劑量是500~1000毫克;用於抑制血小板聚集預防心腦血管病事件的常用劑量是75~150毫克/日,臨床上我們常用100毫克/日的腸溶阿司匹林片。需要提醒的是,雖然更低的劑量也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但不如75~150毫克的效果好;而更高的劑量並不能提高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效果,還有可能增加藥物的毒副作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或急診PCI時,為了儘快發揮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需要首劑給予300毫克,嚼服。

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是不可逆的,血小板接觸阿司匹林後便喪失了聚集功能。由於血小板的平均壽命是7天左右,停用阿司匹林後,待新生的血小板足夠多後,才能恢復聚集功能。故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如需外科手術,應停用阿司匹林5~7天,以免手術中出血過多。

——追隨您的心聲 提供專業回答——


中老年保健雜誌


((受邀回答嘉賓:山東省千佛山醫院平原醫院臨床藥學室 高麗麗))

阿司匹林,臨床實踐證明其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藥物,小劑量的阿司匹林(75-325mg/d)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阻止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可用於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腦血管疾病和外周動脈疾病等的預防與治療。那麼,什麼人需要每日口服阿司匹林呢?

下列人群服用阿司匹林(75-100mg/d)進行ASCVD的一級預防

①高脂血症患者,TC≥7.2mmol/L或LDL-C≥4.9mmol/L,年齡≥55歲。

②10年ASCVD發病風險≥10%。

③糖尿病患者,年齡≥50歲,伴有以下至少1項主要危險因素:早發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男<55歲、女<65歲發病)、高血壓、吸菸、血脂異常(TC≥5.2mmol/L或LDL-C≥3.4mmol/L或HDL-C<1.04mmol/L)或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mg/g)。

④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良好(<150/90mmHg),伴有以下3項危險因素中的至少2項:年齡(男性≥45歲或女性≥55歲)、吸菸、低HDL-C(<1.04mmol/L)。

⑤慢性腎臟疾病患者,腎小球率過濾(eGFR)30-45ml/(min·1.73m2)。

⑥不符合以上條件者,同時具備以下5項危險因素中的至少4項:年齡(男性≥45歲或女性≥55歲)、吸菸、早發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肥胖(BMI≥28kg/m2)、血脂異常。

下列人群適宜用阿司匹林進行ASCVD的二級預防

①穩定性冠狀動脈疾病(SCAD);

②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ACS);

③冠狀動脈血運重建術;

④非心源性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

⑤心源性卒中;

⑥缺血性卒中急性期;

⑦外周動脈疾病(PAD)。

參考文獻:

1阿司匹林在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2016)[J].中華內科雜誌,2017,56(1):68-75

2阿司匹林在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2016)解讀[J].中華內科雜誌,2017,56(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