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週年紀念幣或成黑馬?

約到改革開放40週年紀念幣了嗎?

改革開放40週年紀念幣或成黑馬?

許多小夥伴覺得詫異,明明前期不被看好的紀念幣為什麼預約速度遠超人民幣70週年紀念鈔,成為史上預約最快的紀念幣呢?

1、第一批可兌換數量少:

改革開放40週年紀念幣第一批預約兌換量只有一億枚,相比紀念鈔少了兩千萬。

而且,第二批預約兌換期至今還沒確定,存在巨大不安定因素,許多藏友想要第一時間擁有40週年紀念幣,就會第一時間參與搶兌! 

2、幣麵價值低:

對比面值50元的紀念鈔,改革開放40週年紀念幣面值只有10元,足足低了5倍。

作為收藏者來說,相同的投資資金,對紀念幣的承載能力更大,可以約的數量更多,這意味著單個個體預約數量增大的話,能約到的藏友自然就少了。

3、存在惡意開掛現象:

大部分普通民眾並不看好改革開放40週年這枚紀念幣,外加如此快速的預約速度,能約到散戶應該並不會很多。

那麼,這麼多的紀念幣都去哪了呢?有一種較大的可能就是,軟件批量預約!

4、投資者欲“短炒快閃”

利用軟件批量預約的目的是什麼?

自然是投資者意欲“短炒快閃”,壟斷資源,讓市場出現短期的供小於求現象,使紀念幣價格上漲,尋求利差!

這樣發行後,市價會有瞬間高開低走,等利差期一過,溢價會接近面值,此後就會造成大量棄兌或者回存銀行的現象,

如此一來,第二批的預約數量應該會集聚增加。


改革開放40週年紀念幣或成黑馬?

市場分析

不管目前搶兌形式如何,從題材、發行量和幣面設計等各方面因素來看,小編並不看好紀念幣。

首先、題材並不適於禮品盤,缺少市場消耗。

其次、1.8億的發行量並不少。

以高鐵幣為例,發行量2億、預約量只有1.6億枚,減去預約未兌換的數量,市場存有不足1.5億枚!但是它的價值一直在面值附近,毫無波瀾。

最後,由於幣面設計中規中矩,缺少市場看點,所以普通民眾受歡迎程度不是很大。

總的來說,小編認為雖然目前改革開放40週年紀念幣看似的很火爆很搶手,但並不代表未來的價格會高開高走,第二批預約兌換出來後必然會迴歸面值。

建議沒有約到的藏友嘗試後期預約兌換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