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畢業生裸辭,面對兩難處境,該怎麼辦?

啥ZXL


既然已經辭職,就不要再後悔了。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你需要做的是吸取教訓,下次不要輕率地辭職。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如果你無法忍受長時間的加班,那就找一個相對輕鬆一點的工作,當然,薪水和待遇很有可能大不如前。工作沒有十全十美的,你又想工資高福利好,又想清閒穩定,

這樣的工作不好找。

問問自己,最看重的是什麼。如果你在事業上並沒有特別的追求,經濟上也沒有特別的負擔,比較注重生活質量和家人的陪伴,那就找一個離家近的,按點下班的工作。每個人的性格特點不同,雖然我無法忍受這樣的生活,我是一個狂熱追求成功的人,但我會支持一些人這樣做,也經常勸有些小夥伴,不要盲目的跟我學,還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想讓一個人從骨子裡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是不切實際的。我們能做到的就是有所取捨。

如果你仍然想事業上有所建樹,那就只能放棄安逸。

就像我現在,雖然事業上有了一些收穫,但真的非常辛苦,每個週末都要全國各地做宣傳,一天24小時,除了睡覺,隨時進入工作狀態,我的很多文章,都是在飛機中完成。沒有誰是輕輕鬆鬆把錢賺的。

每個人都會有迷茫的時候,關鍵是不要人為地把迷茫期放大。也就是說你要主動去做些事情,而不是總糾結在後悔和選擇當中,陷入更加迷茫的泥潭。


遇見小mi


現實很殘酷啊!特別是企業裡面,你這種情況我很能瞭解,我從實戰的角度來說說:

第一,畢業進大企業,本來是件好事情,但是企業裡面的情況有點不簡單,從企業內部人的角度講,千盼萬盼就是盼著來應屆生,可以讓應屆生幹難乾的活,幹雜貨,幹累活,幹長時間的活,等等。

這個問題,有沒有辦法解決,就目前的商業現實看起來,是沒多少辦法的。因為年輕人在很多企業的管理人員眼睛裡,就是年輕力壯,聽話使喚的角色。

第二,年輕人能擺脫這種情況嗎?難!

這就是現實社會,現實的商業,你想想看,中國的那些富豪,動則幾十億的財富,更多的是幾千億的財富,這些財富從哪裡來,當然是更多的年輕人要貢獻出來了。

當然,每家公司對待年輕人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譬如,某一家公司經常加班,可能另外一家公司就不太經常加班了,又有可能某家公司連加班都不用。

但是,這背後又有另外一個方面,每家公司的前途不一樣,空間不一樣,平臺不一樣,能讓年輕人積累經驗的可能性不一樣。

換句話說,一分辛苦一分收穫,可能某家公司要經常加班,但是通過經常加班可能可以獲得較高的收入,也可以獲得較多的職業經驗。


第三,只不過對於某個,個人來說,如果你尋求的是安穩型的動作,不是加班多的工作,也可以的,就不要在這種類型的企業工作。

但是凡事有好就有不好,加班少的工作,畢竟工資可能會低,學習的空間可能會小一點。


累,學得多,工資多;清閒,學得少,工資少。這些都似乎是對應起來的。

當然,現實中還有更殘酷的情況是:累,學不多,工資還低....

總之,現實的問題就是有點殘酷了,因為競爭的關係,應屆生經驗少,你不做,自然有人喜歡做,所以企業也不會太重視應屆生的心理感受!


最後一句話總結:不管是應屆生,還是職業老手,要找事少清閒收入高的工作,確實有點難,要碰運氣了。

當然,如果年輕人在職業早期能有經驗豐富的人帶著,就簡單很多了,不過這是“出門遇貴人”的問題了,概率微乎其微!


作者:張澤鋒,資深財務實戰派專家,人性管理實戰派專家,2016年出版《坐上財務總監》,2015年出版《起底財務圈》【有合作需求,學習需求,直接點擊關注,發私信給我】案情解說,解除枷鎖,釋放困惑。只講實戰,不講空話。

財務實戰張澤鋒


實在話,現實的工作環境真的是比較殘酷的,尤其是現在的工作競爭壓力也是比較大,大學生的人數也是越來越多的。市場的擇優也會更殘酷的。

而對於目前的應屆生而言,畢業之後進入大企業,應該算是一個比較好的開始,但是可能再實際的情況重,就會有很多的事情,像許多企業的話,應屆生剛進入公司的話,大部分都是從底層做起,雜事雜貨,加班估計都算是比較常態化的工作狀態,但是不管你怎麼不能忍受,反感,但是這就是商業現實情況。

想要去擺脫,其實目前是比較難,很多朋友受不了這樣的工作狀態,選擇辭職,可是當辭職之後,再次投入到應聘市場的時候,就會發現工作真的很難找,因為人才太多的,而如進入到面試,其實面對工作處境還是如之前一樣的,有頻繁加班,清閒不需要加班,

可現實社會工資機構就是這樣,一分辛苦一分收穫,清閒的工資待遇就低,

而加班可能工資不會高,但是能夠自我工作積累,進而提升職業經驗。


所以對於一個工作多年的人而言,對於剛出來的我們的話,雖然進入公司都是從底層做起,但是我們應該更努力去為自己積累經驗,積累人脈,為之後的職稱生涯打下一個好的開始。


燕子生活小扎


500強經理,20年老職場,只講升職加薪的實在話,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點擊【關注】,謝謝!

你的這波神操作,完美的把自己掉入了求職兩不沾的“夾心層”,暫時肯定是很難找工作的!幹過招聘的都知道,求職有個兩端。


1、學生端

也就是平時所說的“校招”,對象是應屆在校畢業生,招聘時最看重的是畢業學校、畢業專業、在校表現、學習成績、和麵試時展示出來的所謂素質。而且搞校招的一般都是知名企業。


2、職工端

也就是平時所說的“社招”,對象是有經驗的企業職工,招聘時幾乎不怎麼考慮畢業學校、畢業專業、在校表現,而是看你的工作經驗,所做過的崗位,做過的項目,以及前一家公司的情況。


你這波操作,完美的避開了“校招”的學生端和“社招”的職工端;校招的企業不會要你,因為你不是應屆在校生了;社招的企業也不會要你,因為你根本沒有工作經驗。

那你這種求職“夾心層”怎麼辦呢?


1、撿漏

有些企業校招後不久,因為有人考研或者考公等等原因,會有一部分人離職。比如本來招了20人,半年後就10人了,迫切需要補10個人進來,而且最好是剛畢業的。你就要撿這個漏。所以,你要廣撒網,充分利用各個求職網站和同學圈,打聽哪裡有缺崗的,果斷在公司網站投簡歷,要大膽。


2、降期

把期望值降低一點,現在不是在學校時那種情況了,以前不太看上的公司,都可以去試試。說實話你看不上人家,你試過後,就知道人家還不一定看上你。所以,一定要把選擇的範圍擴大。


總之,你這種情況,是求職裡面最難的,夾心層啊。但是也不要灰心,只要擴大範圍,擴大範圍,擴大範圍,機會還是很多的。年輕時如果沒點衝動,沒點血性,就不叫年輕人了,裸辭不用自責,敢於勇敢尋找自己想要的,這才是年輕人!

500強經理,20年老職場,只講升職加薪的實在話,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點擊【關注】,謝謝!

職場再出發


我的觀點很鮮明,首先不介意裸辭。因為,第一,裸辭就是說你辭職時沒有存款或存款很少,可能無力承擔在找新工作期間的溫飽問題。第二,如果第一成立,你就很可能依然如裸辭前一樣,為了生存,妥協的加入一個差不多的公司,而不是你辭職前想給自己找的最滿意的公司。畢竟,在你"彈盡糧決"時並不總會看到豔陽天。第三,如果第二成立,那你裸辭的意義就失去了。倒不如在原公司踏踏實實的幹,得點獎金,存在錢款,待有點"儲備糧草”後,再如千里馬般去找你心目中的伯樂。如若已經裸辭,正在經歷內心的煎熬,一邊不斷的找工作,面試,一邊計算著所剩無幾的人民幣還能堅持幾個月的開支,一邊對父母報喜不報憂。事以至此,我反倒建議打持久戰,不要輕易妥協,再去一個不是很中意的公司,再頻繁跳槽。多找些公司前期瞭解好,精選的再投簡歷,準備充分的去面試,不要讓你看中的公司沒看中你。最後要說,不論裸辭與否,只要對自己的職場有規劃,並努力去實現,最終都會達到滿足。最怕無法無章的工作歷程,最終恐怕也就是原地踏步不前了。




光影十


我是去年畢業的,和你的經歷一模一樣,我也是進入了我們當地人們比較認可的企業。然而,我也是不足半年便辭職了,原因和你大抵相似,三班倒但不需要加班。

當時在工作時,總感覺自己很厲害,感覺自己不應該就這樣,在車間裡三班倒的生活更是摧毀了我的生活觀,我做出了改變,裸辭。

裸辭之後我感覺真的一身輕鬆,但這種輕鬆愉快只維持了短短的兩星期,內心的焦慮和不安慢慢的湧現出來。

裸辭的一個月內,我反思很多,也意識到了自己的真正實力到底有多少,也不再是那樣不知天高地厚了。

裸辭不可怕,可怕的是裸辭之後一直享受安逸,不知努力奮鬥,趁著這段空窗期,可以不斷的反思自己,不斷的充實自己。

年輕迷茫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思進取,永遠活在迷茫中。

認準一條路,哪怕是迷霧重重,只要努力前行,必回到達你的目標,加油。


二十四歲的王先生


首先說,因為80後的原因,裸辭在我看來,真的是件很有勇氣的決定。

從題主的描述,表面上離職是因為長期連續的加班,但我認為實際並不是這樣。

簡單的說,從邁入職場的那一刻起,我們就是沒有休息日的。

和以往不同的是,未來的十年,個體對企業的人身依附關係正在慢慢減弱。

如果未來,大家都不再固定的企業上班,而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同時為多家機構提供服務,這使得真正意義上的個體時代到來。

類似於自己是自己的企業主,也就沒有加班的問題了,學習和責任貫穿生活的每一分鐘。

說遠了,回過頭來,說下題主的問題。

我仍然認為不是加班的問題。

如果你的職位是馬雲的助理,你該恨不得24小時跟在他身邊了吧?哪怕薪水很低,這種職位也值得我們去付出。

履歷的閃光,個人能力的突破,強大的人脈社交圈,這些都是崗位可能帶給我們的收益。

說白了,就是題主覺得這個崗位還不值得付出那麼多。

還是借用雷軍的例子,記者有一次問,你認為人應該如何選擇自己的工作?

他回答說人最好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工作。

如果不知道喜歡什麼呢?

那就靠直覺。

如果沒有直覺呢?

那就先做好手頭的工作,工作就像愛情,姻緣天註定。

我很認同這句話。

剛畢業的時候,其實我們還缺乏職業判斷力,所以先把手頭的工作做好是第一位的。

根據題主目前的情況,

既然之前有成功作為培訓生入職,證明學校專業個人素質都還是不錯的。

年輕,意味著無限可能,不能害怕失敗,儘可能努力嘗試,把找工作當成一件工作來做。

機會始終是存在的,多努力



阿楠生活感悟


我是從裸辭中走過來的,作為畢業生我覺得是積累經驗,你說的那家大企業如果能好好做下去,應該是簡歷中出色的一段工作經歷。如果你覺得這份工作是你喜歡的,你就不會覺得長時間頻繁的加班是受不了的,作為一名應屆生,我們應該讓自己具有快速的學習能力,年輕加點班辛苦點沒什麼大不了,如果是因為想輕鬆裸辭是不建議的。既然現在辭職了,就應該給自己定位,高不成是不是很難找到像上一份的大企業對嗎? 如果是那也沒辦法,找一家適合現在的自己,踏踏實實的做,企業規模也許比不上,但只有真正穩定下來,在工作中自身優劣勢才能激發出來,也才能不斷調整自己的方向。如果剛畢業千萬不要迷迷茫茫浪費時間,年輕試錯的成本很低,不知道自己做什麼,就找一個自己能做的工作認真幹,只有嘗試過你才會知道自己要什麼或不要什麼。加油,最後需要自信,只要不放棄我們做好很多事情


窗外陽光暖暖


1、先明確一下“長時間、頻繁加班”的定義,這個長時間和頻繁是題主一個應屆生承受不了,還是同期入職的其他應屆生都承受不了?

2、既然已經辭職,那麼重點就是找份新的適合的工作,要知道經濟學最基本的一條就是:價值決定價格。前公司加班多,當然待遇和福利也會不錯(不然公司是運營不下去的),那麼如果題主既然想找相對輕鬆些的工作,何不放低一下對待遇的要求,最重要的是找一份自己喜歡並且能長期發展的工作,對於未來待遇和能力的提升都至關重要;

3、題主既然能校招進國企,說明學歷和能力還不算差,以重慶的招聘市場,應該不至於很難,如果待遇放低了,依舊找不到喜歡的工作,是否可以嘗試外地機會?年輕多出去闖闖也是不錯的選擇,沒必要一畢業就擇一城終老;

4、重慶比較近的成都和華南區都是可以選擇試試看的,剛畢業三年主要在於經驗的積累和能力的提升,在待遇上可以先不做計較,維持生活即可。三年之後待遇上必然能帶來好的提升。

5、建議應屆生不要眼高手低,以能力的提升為目的,謙虛,踏實,好學,多思考,便一定有好的收穫。


冰雷巫師


首先,頻繁的加班是正常的,待遇還可以就行了,你裸辭了也很正常,年輕人生活沒有什麼負擔,很容易就有偉大的夢想“工作不辛苦,待遇高”。可以說你裸辭是正確的,也是不正確的。正確的是有夢就去追,不正確的是你現在什麼都沒有,憑什麼就想天上掉餡餅。年輕人就是衝動。

其次,你不是沒有找不到工作,只是你常常拿現在的工作和上次的工作對比,總是覺得上家好,其實你是沒有擺正心態。總是在想著過去卻忽視了現在。

最後,怎麼辦,還是沒有天上掉餡餅的事情,過的是人生又不是小說。努力做好現在的工作,積累經驗,利用空餘時間時間豐富自己,知識積累上,人脈上,等等。三到五年的時間,再回頭看看自己,有沒有更好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