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家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30亿元营收背后的布局|节选自《中国国际体育投融资报告2019》

关于报告

本文节选自体银智库推出的《中国国际体育投融资报告2019》的部分内容,第四届SportIN大会暨体育BANK颁奖盛典将于12月10日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展示中心序厅举行,届时本报告也将正式对外发布,目前已开始预定。报告预定请联系:13810822412(微信同号)

95家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30亿元营收背后的布局|节选自《中国国际体育投融资报告2019》

2018年,新三板市场再次经历了退市和终止上市潮。体育概念类新三板公司也从2017年的117家下降至如今的95家。截止2018年11月1日,95家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已全部公布2018年业绩财务表现报告,体银智库对95家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2018年及2017年同期的业务表现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以期更好了解发展现状及折射出的发展趋势。

95家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布局九大体育细分领域

95家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在业务布局上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体银智库按照公司的业务核心比重对其进行了分类。主要分为九大细分领域:体育赛事(赛事IP打造、赛事运营)、体育俱乐部(职业联赛)、体育场馆(场馆设计、运营及材质)、体育传媒(媒体、娱乐平台)、体育科技(体育智能产品、电竞等产品开发)、体育培训(青少少年体育、成人培训)、体育营销(赛事及相关产业服务)、体育制造(体育产品的生产、销售等)、体育服务(信息咨询、社区运营)。

在95家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中,布局体育赛事业务的公司有4家,布局体育俱乐部业务的有3家,布局体育场馆业务的有10家,布局体育传媒业务的公司有2家,布局体育科技业务的企业有8家,布局体育培训业务的公司有10家,布局体育营销相关业务的有4家,布局体育装备及用品制造的有8家,布局体育服务相关业务的有46家。其中,体育用品及装备、制造和销售业务为主的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成为数量最多的企业占总量的48%。

95家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30亿元营收背后的布局|节选自《中国国际体育投融资报告2019》

体育赛事业务:高德体育、今日体育、网映文化、益跑科技

体育俱乐部业:ST恒宝、同曦篮球、龙狮篮球

体育场馆业务:泛华体育、和嘉天健、体运通、星奥股份、约顿气膜、中智华体、珠江文体、中标集团、斯特龙、中奥体育

体育传媒业务:博睿体育、朗威视讯

体育科技类业务:复娱文化、英雄互娱、分享时代、爱玩网络、远古信息、风雷网络、唯思软件软岛科技

体育培训业务:万国体育、新赛点、ST云高、中航时尚、赛普健身、知行健身、鑫度武术、动能趋势、ST骐鸣、兴致体育

体育营销相关业务:梅珑体育、多想互动、ST欧迅、ST春秋

体育服务相关业务:美骑网络、明致体育、亚特体育、永乐文化、中悦科技、体娱股份、狩猎股份、同方健康

体育装备及用品制造业务:宝美户外、大统体育、海明威、行知探索、卡宾滑雪、ST凯路仕、康比特、康莱股份、绿茵天地、上海三由、三利达、泰山体育、依华股份、呦哈股份、尤力体育、金汇通航、岱润霖、爵维科技、无人机、富仕德、奇士达、柏莱特、傲胜股份、风雪户外、联创草坪、达实智控、瀚翔生物、东信智能、豪尔新材、建华中心、康瑞体育、美嘉欣、铭源电玩、神马华威、中泳股份、悠度股份、派迪茵、三友创美、金麒麟、昶桦股份、澳森制衣、铭弘体育、汇星新材、ST哥仑步、国信股份、星星服装

95家新三板公司半年营收、净利润较2017年同期实现增长

体银智库根据95家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2018年中期财报统计,报告期内95家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总计营收28.11亿元,较2017年同期26.19亿元增加1.92亿元,增长幅度7.3%。在净利润方面,95家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2018年报告期内净利润2.17亿元,较2017年同期6081.65万元增长1.56亿元,同比增长幅度达257.27%。

从营收增长来看,95家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中仅有54家公司2018年中期营收较2017年同期实现增长。从净利润方面来看,95家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中也仅有46家较2017年同期实现增长。对比95家公司中,2018年中期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增长的仅有36家。

95家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30亿元营收背后的布局|节选自《中国国际体育投融资报告2019》

从细分项来看,布局体育装备及体育用品制造的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数量最多,这也与中国体育产业中体育用品制造的核心支柱作用密不可分。其次,布局体育场馆业务和以体育科技类为主的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有着不错的发展机会。另外,随着体育服务业的比重不断增加,虽然布局体育信息服务相关的公司面临着不错的发展机会,但其营收和净利润仍处于下滑状态,这也表明当下体育产业的发展仍然要以产品为基础。

布局体育场馆业务营收、净利润均实现超50%增长。2018年中期,10家布局体育场馆业务的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营收规模23.19亿元,较2017年同期12.03亿元增加11.16亿元,增长幅度达92.77%。10家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净利润1.25亿元,较2017年同期8276.53万元增加4249.74万元,较同期增长幅度51.35%。布局体育产馆业务的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中以中标集团和斯特龙两家以体育场馆材料和设计、建设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体量最大。其中,母公司运营国内诸多体育综合体的中奥体育“借壳”登陆新三板。中奥体育并未在报告期内披露公司的相关体育业务情况。

体育培训业务营收表现平稳,布局体育培训业务的10家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营收8.6亿元,较2017年7.02亿元增长1.58亿元。净利润方面,10家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2018年中期净利润为1.32亿元,较2017年同期1.11亿元增加0.21亿元。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增长情况,布局体育培训业务的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2018年中期较2017年同期增长幅度较小,这也表明体育培训市场在稳步增长之中。其中,在青少年击剑培训领域发展良好的万国击剑和在健身领域表现出色的赛普健身在2018年上半年依旧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

体育制造依旧是产业发展支柱产业,但盈利问题有待更好解决。体育装备及用品制造类相关产业一直在体育产业的核心支柱产业,95家布局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中有46家布局体育装备及用品制造类相关业务。46家新三板公司2018年中期营收28.11亿元,较2017年同期26.19亿元增加1.92亿元。在净利润方面,2018年中期46家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净利润为2.17亿元,较2017年同期6081.65万元增加1.56亿元,同比增长257.27%。从净利润方面看,布局体育制造相关业务的企业在2018年中期表现良好,从46家公司的利润表现来看,有27家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净利润出现负增长或下滑。超过半数布局体育装备和制造业务的新三板公司净利润负增长或下滑意味着如何降低成本提升盈利能力是诸多布局体育自造业务相关公司面临的问题。

借势体育赛事大年,体育赛事与体育营销企业表现可圈可点。2018年,冬奥会、世界杯、亚运会轮番登场,体育赛事氛围影响和助力下,布局体育赛事和体育营销相关业务的企业2018年中期营收也表现不俗。布局体育赛事及体育营销相关业务的8家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2018年中期营收达到3.51亿元,较2017年同期3.11亿元增长0.4亿元,增长幅度达12.865。同时,8家公司净利润3308.44万元,较2017年同期718.42万元增加2590.02万元,增长幅度高达360.52%。其中,布局电竞相关赛事业务的网映文化与集娱乐与体育融合营销的多想互动成为表现最为亮眼的两家企业。

体育服务类公司业绩表现不足。布局体育信息咨询和服务为主的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有8家,体银智库统计起营收相关情况分析,无论是营收情况还是净利润方面2018年中期较2017年同期均出现下滑。营收方面,8家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2018年中期总计营收4.72亿元,较2017年同期7.84亿元下降3.12亿元,下降幅度达39.85%。净利润方面,2018年中期8家公司净利润为191.91万元,较2017年同期1.07亿元下降8755.36万元,下降幅度达82.06%。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布局体育服务相关业务范畴的企业更倾向于轻资产化运营,与有重资产或可落地产品的企业相比缺乏优势。

布局体育科技类业务企业或迎来绝佳发展机会。体育与科技的全面融合是必然趋势,科技感十足的体育产品、体验式活动正越来越多出现。而布局体育科技相关业务的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2018年中期的业绩表现也说明了这类企业正面临着较好的发展机会。据体银智库统计,布局体育科技类相关业务的企业有8家,2018年中期其营收达到12.24亿元,较2017年同期9.43亿元增加2.81亿元,增长幅度达29.78%。同时,净利润方面8家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净利润4.33亿元,较2017年同期3.48亿元增加8457.58万元,增长幅度达24.29%。

28家公布体育业务的新三板公司业绩表现良好折射体育产业发展向好

2018年上半年,95家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中有28家公司公布了2018年中期具体的体育业务收入情况。从28家公布具体体育业务营收的公司来看,布局体育装备及用品制造的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中有11家,成为数量最多的布局体育培训业务的公司中8家,布局体育赛事相关业务的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有3家,布局体育场馆业务的公司有2家,布局体育俱乐部、体育科技、体育营销和体育服务各有一家。

95家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30亿元营收背后的布局|节选自《中国国际体育投融资报告2019》

从营收情况来看,公布具体体育业务收入的28家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中,11家布局体育装备及用品制造的新三板公司2018年的体育营收3.76亿元,净利润8726.21万元,平均营收为3416.97万元,平均净利润793.29万元;8家布局体育培训业务的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体育营收6.71亿元,净利润3.84亿元,平均营收为8387万元,平均净利润4793.9万元;3家布局体育赛事相关业务的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体育营收8938.88万元,净利润2138.58万元,平均营收2979.6万元,平均净利润712.86万元;2家布局体育场馆业务的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体育营收5937.84万元,净利润1363.06万元,平均营收2918.92万元,平均净利润681.53万元。

95家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30亿元营收背后的布局|节选自《中国国际体育投融资报告2019》

28家公布具体体育业务营收的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从营收来看,除ST恒宝亏损外,其余27家公布具体营收的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净利润均为净增长。同时,从营收平均值和平均净利润方面来看除布局体育俱乐部的ST恒宝外,布局体育培训业务的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是营收和净利润最好的细分领域。由此来看,青少年体育培训业务正开启发展黄金期。

95家体育概念新三板公司30亿元营收背后的布局|节选自《中国国际体育投融资报告20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