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為什麼其他國家都稱“公”,例如齊桓公,唯獨楚國稱“王”,例如楚莊王?

洋芋寶寶


楚人“野蠻、霸道”呀,不守禮制!

楚國是“胡作非為、目無尊長、我行我素”。不妨給其取個綽號,喚作“楚我行”。


周朝有森嚴的等級制度,有順口溜“公侯伯子男”在這之上,外加一個獨一無二的爵位“天子”。“子男”又屬同一個級別。


因此謂之“五等”:天子、公、侯、伯、子男

“天子”即“周天子”,用“王”號,如:周成王、周幽王。謂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而楚國竟採用“王”號,很明顯是“胡弄”,很顯然是“僭越”之舉!氣憤之餘又讓人覺得可笑。

“楚國”的列土封疆,是在“周成王”時期。為了追賞開國功勳的子嗣,正好楚人也在列。因為楚國的先人“鬻熊”曾侍奉“周文王”。


最初封為“子男”,區域僅“方圓50裡”。傳至“熊渠”,不知羞愧地口口聲聲說道:“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 隨之,分立諸子為“亶王”、“鄂王”、“越章王”。

所以,種下了“稱王”的劣根!以致後來冒出“楚武王”、“楚成王”、“楚莊王”等。

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為之奈何!!!


內求安己


不請自來,佔位。



楚國稱王就是耍無賴,噁心諸侯國

自東周禮崩樂壞以後,周王室對諸侯國控制力度下降,導致諸侯爭霸,大魚吃小魚,相互吞併。看下春秋五霸的最初周天子給他們的爵位





秦:伯爵

齊:侯爵

燕:公爵

晉:侯爵

楚:子爵





也就是說最初只有燕國有資格稱公,其餘的都沒有資格稱公。可是隨著其餘四家武力越來越強盛,直到平齊平座的時候,那時候每年還要給周天子的面子去拜見一下,這一見面了,其餘的四家都矮了燕國,所以啊心裡就不爽了啊,秦齊晉先後擅越稱公。


楚國本來也想跟其餘國一樣,可是楚地剛開始周天子分封的時候只是子爵,而且當時楚地地處東南,在其餘諸侯國眼中就是蠻夷,大家都不想跟楚國玩,認為丟不起這個人。





周天子一看全天下都反對楚國,所以啊在禮制上就沒有給楚國相應的待遇。楚王一看這個狀況,心想好啊,我是蠻夷,那就蠻給你看,看不起我楚國那就不尊周天子了,回國後直接給自己封王,以後都叫楚王,有本事你們來咬我啊,不跟楚國玩我就噁心你們。



一元復始


你有時間看看《史記》就知道了!周王朝建立時,只有周天子可以稱“王”。餘者不可稱王。其分封的諸侯國有71個,跟周王室同姓的姬姓國為53個。

分封的諸侯有宗室子弟、歷代先賢后裔、王族功臣。這些諸侯的爵位分五個等級,即公、侯、伯、子、男。

最高為公爵、最低為男爵。不及這五等者,則為附庸。這些諸侯雖說都稱這公,那公,其實是尊稱並非代表他所受爵位。

其實有些有名的大國所享爵位並非最高,爵位高的也不一定是大國。

比如虞國是公爵,是周太王(文王姬昌祖父)次子姬仲雍之後;虢國是公爵,虢仲乃文王之弟;宋國

是公爵,比這倆姬姓國輝煌些,是商王朝後人,紂王庶兄微子開國。



吳、魯、燕、管、蔡、衛、晉皆姬姓為侯爵;而姜姓,乃功臣姜尚受封地也是侯爵;乃帝舜之後,乃大禹之後,皆為侯爵。


最後該說說國了,楚之先乃顓頊帝,顓頊高陽者乃黃帝之孫(昌意之子),高陽第五代孫陸終坼剖生子六人,第六個季連、羋姓。


周文王之時,季連之苗裔曰鬻熊,有功,生子曰熊麗,熊麗生熊狂,熊狂生熊繹。熊繹當週成王之時,舉文、武勤勞之後嗣,而封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羋氏,居丹陽。也就是說楚國開國君為熊繹,最先受封之爵為子爵,在五等公爵裡屬第四等。


熊繹第五代孫熊渠生子三人,熊渠曰:“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把三個兒子都立為王,及周厲王時,暴虐,熊渠害怕周厲王伐楚,把這幾個兒子王號又去掉。

後又經過十幾代楚君,至熊通,是為楚武王,熊通先讓周天子加位曰:“

我蠻夷也,今諸侯皆為叛相侵或相殺,我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請王室尊吾號。”周王室不聽,熊通自立為王。從此之後,楚君就稱王了。到楚莊王時,楚國更強盛,楚莊王成為春秋五霸,所以莊王問鼎中原。


尋桂子


拒絕複製黏貼,只談個人見解。

這個我是看了楚國八百年這個紀錄片的,裡面有說。(強烈推薦大家去看看)

楚國在最開始只是一個邊緣小國,因為他不是周王室的直系,你像鄭國,宋國,齊國這都是在中原說得上話的,在春秋早期,楚國就像是後媽生的,被中原國家所瞧不起,蠻夷之地,南蠻就是這意思(北狄對草原)。

那時候的楚國是多麼渴望被周王室以及中原國家所認可(後期的秦國也是),但是這就像貴族瞧不起百姓是一個道理,好在楚國人要強,他們通過自身的一股子拼勁,努力擴張領土,在春秋時代,一般是不滅國的,因為那個時候的戰爭是貴族玩的,當兵可不是老百姓想當就可以的(以前早期西方也是,騎士都是貴族)。

春秋打仗講究排場,一定要遵從禮儀,就像遊戲一般,但不滅國。楚國一想,反正你們都瞧不起我,我幹嘛被中原文化所束縛?於是不斷東西擴張,打下了當時最大的領土,這時候楚王就開始膨脹了,他也想像齊桓公一樣問鼎中原,但是還是沒人瞧得起,於是一氣之下,自己稱王,既然你們不認可,我自己認可!

春秋的楚國,尤其是楚莊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主角)那時候可是厲害的不得了,自那以後,楚國一直以王自稱。


歷史個人見解


楚國八百年,本來就是自成體系的,遊離於周朝分封體系之外!

這都怪周天子不厚道,人家楚國這麼大,國力這麼強,才給人家封個“子”爵。公侯伯子男,楚國居然落在第四等的“子”爵,國際地位與自身的國力嚴重不符。中原那些小國,像陳蔡這類,也都是候爵、伯爵。中原諸侯一般都諷刺楚國為楚子、楚蠻。一向不服周的楚人,怎麼能忍受這氣?

既然周天子這麼缺心眼,那楚國乾脆就不跟周禮,自己給自己加個王。因此,楚國的國君從春秋時起就一直稱自己為王,獨自和中原諸侯聯盟對抗。不僅是稱謂上,楚國在內政上也自己搞了一套分封制度。雄踞南方的楚國疆域遼闊,因此,歷代楚王在自己的國家內也搞分封,將一些城池和土地分封給宗室。

而事實上,楚國也完全對得起王這個稱號,因為雄踞南方的楚國自始至終都是大國,並且不斷向中原強國發起挑戰,不斷征服周邊的諸侯國和部族。楚莊王還曾一度問鼎中原,成為霸主。而整個春秋時期,大部分時間,也就是晉楚兩個的爭霸而已。

到戰國時期,楚國的領土幾乎等於其他諸侯國領土的總和。可以說,秦朝的疆域,一半都是楚國打下來的。


這些歷史要讀


先講個武漢段子,二哥們吵架,一個罵的很慘。

罵人者說:你服不服周。

被罵者說:我就不服周。

罵人者繼續說:你跟老子再說一次。

被罵者說:不服不服就不服周。

罵人者:動手開打,被罵者受傷。

被罵者:隔幾天修養好之後,和罵人者約架,這次成功打贏罵人者。打完甩出一句話,個斑馬,你服不服周。由方言可以見文化淵源,武漢方言中著名的不服周就是來自春秋時期的故事,也是為何春秋時期別的國家都叫公如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之類,唯獨只有楚國稱王,最有名的三年不鳴,一鳴驚人說的就是五霸之一的楚莊王。

那麼事情到底如何?其實在紀錄片楚國八百年中就說過這個故事下面看我來個昨日重新!

春秋時期,周天子不把楚國當正統的諸侯看,很是看不起楚國,於是楚國也對周天子很不感冒,在行動上很不尊重周天子,冒犯那是難免的二者很不對盤。

周朝天子位,從周武王傳到第四代時候周王是周昭王。

周昭王野心比較大,一直想繼續擴大周朝疆域,於是親率大軍,南侵荊楚。

那時候楚國還很弱小也沒有組成健全的國家制度,根本不敢硬抗,於是楚國人都分頭躲藏了起來

以堅壁清野戰術抵抗周昭王大軍

周昭王大軍過了漢水,剛一踏上楚國疆土,頓時傻了眼,到處深山老林,就是看不人毛,頓時也很蒙逼,楚兵不知所蹤,迎戰的居然都是一些毒蛇猛獸,更誇張的是還有犀牛出沒,看見周天子的大軍,就兇猛的橫衝直撞,撞得周軍人仰馬翻。

周天子的軍隊在叢林中成立孤軍,密集隊列完全無法展開,反而要面對毒蛇猛獸的攻擊,不僅如此軍隊還疫病流行,非戰鬥減員嚴重眼看就要支持不下去。無奈的

周昭王只好帶著大軍回去了,當然也不是全無收穫,周昭王大獲楚人的財寶,滿載而歸。

三年後,嚐到甜頭的周昭王,故技重施以“南巡”名義,又一次親帥大軍攻掠楚國。

上一次的旅遊行軍因為猛獸和氣候問題無疾而終,這次周天子學聰明啦,帶著自己最強悍的御林軍守衛鎬京的

“西六師”出征

他們過漢水後,果不其然沒有見一個楚兵,以為還和上次一樣,楚國沒大軍抵擋,正準備武裝巡邏進而搶劫的時候,猛聽得一陣鼓響,前後左右湧來無數穿著破衣爛衫的楚人,還有跟隨而來的無數猛獸,人帶頭衝鋒,猛獸壓陣,居然將周軍打得大敗而逃!(史料沒有記載楚軍領軍者) 周昭王當然不甘心這樣失敗,繼續率領“西六師”強攻楚國,結果,又被憤怒的楚人團團圍住廝殺,周軍見勢不妙,只得急忙保著昭王殺開一條血路,逃跑了。

周軍逃到漢江邊,位置大概是今天襄陽一帶,突然發現岸上有幾條新船,便慌慌張張的跳到船上,渡江而去,不料,船剛到江心就散了架,變成了無數塊木板。原來,楚人早就料定昭王兵敗後,必從這裡渡江,就預先用樹膠把木板粘起來梆成船,放在岸上,樹膠成船,必然不牢靠,所以船到了江心,樹膠溶化,船也就開裂散架了。

此戰結束,周王最最精銳“西六師”,全軍覆沒,不僅如此連周昭王也掉到江裡淹死了,可謂奇恥大辱。

因此周朝大臣們不敢舉行葬禮,怕不體面的事張揚出去,只好悄悄把昭王埋在一個無人知曉地方。對這件是司馬遷《史記》記載如下:“昭王南巡狩不返,卒於江上。其卒不赴告,諱之也。”天子崩在水中,又不知道兇手是誰,真是奇恥大辱,卻又不能說,只好不發佈消息。因此,周昭王的死,也成周國唯一一個沒有正式通告的案列,因為不好意思對外公佈。

此戰是楚人利用惡劣的自然環境與周朝的首次對抗。

昭王死後,繼位的是兒子周穆王,周穆王兒子是周共王,周共王兒子是周懿王,

周懿王死後,本該懿王兒子周夷王繼位,卻被懿王叔叔周孝王奪了王位,周夷王無能,無可奈何,只好熬到周孝王去世,才在諸侯擁護下,登上王位。

周夷王上臺後,為表達對諸侯感激,一改過去天子站堂上接受諸侯禮拜慣例,變為走下堂和諸侯親切相見,天子威嚴大大下降。

這時的楚國君主,就是著名的神箭手熊渠。

熊渠射術高超,能征善戰,先後征服附近許多部落,控制長江流域最主要的銅礦資源,成為南方第一暴發戶,家裡有礦嗎,不富裕都不行。

而熊渠也是非常有想法的人,他覺得自己祖先曾經當過周文王老師,而分封時候,卻只給楚國很低爵位,當時楚國受封子爵(公侯伯子男,最低一等爵位)

這個分封,讓楚國人一直忿忿不平,熊渠因為家裡有礦,加上個人野心,於是就趁著這個機會自立為王。周夷王又沒啥威信,我怕你個鬼哦。

但是,楚國畢竟還是很弱小的,熊渠雖然不服氣,卻又不敢公開的反叛,那怎麼辦呢?他就說,你們是正統的“周”,而我們只是蠻夷,番邦小國,我們不能用你們中原的封號、諡號,那就讓我們採用蠻族人的封號吧。

於是,熊渠就把自己的三個兒子封為了“王”!

大兒子熊毋康為“句亶王”,管理今天的江陵、荊州一帶,二兒子熊摯紅封為“鄂王”,管理今天的武昌,鄂州一帶,三兒子熊執疵封“越章王”,領地不清楚,因為史料沒有寫。

這就是湖北省最的雛形,這幾個最重要的戰略據點成為王子的封地。

熊渠自己不敢稱王,就半開玩笑、半公開把幾個兒子封王,這樣,他就是王的爹了,意思是周王也是我兒子,這便宜佔的也是很有創意啊。

這就是楚人“不服周”最早的來咧。

可是實際上,熊渠官方身份,還是楚國的子爵號稱也是“楚子”,而周夷王也不是啥有大作為的周王,自顧不暇,也就無暇顧及如此僭越之舉。

不久之後,周夷王死,周厲王繼位,周厲王是個著名的暴君,據說還是個施虐狂,看誰不順眼的,就想殺人,周厲王的殘暴,讓家裡有礦的熊渠也害怕,就把兒子的王號去掉,不稱王,也不稱王他爹了。

不過這也只是暫時的,過來一百年不到吧,時間來到公元前757年,楚國子爵熊眴,
隨著國家實力的強大,又忍不住稱王,史稱楚厲王。

自此以後楚國就代代稱王,周國也因為權威不再,沒有實力過問楚國的僭越之舉,早期的楚國雖然弱小,沒有周朝強大,但叛逆的精神很足,敢為天下先,敢僭越冒稱王,敢“不服周”,敢向強者挑戰,所以“不服周”這個詞也就流傳了下來。

這就是春秋時期其他國家都稱公而單單楚國稱王的由來,也正因為這種敢為天下先,還有桀驁不馴的性格才有特立獨行的楚文化出現,才有後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強音出現,才有長沙會戰中無數次拉鋸戰的勝利,這都是楚人天生不服強者的倔強體現。


阿斗不傻


我們從一個段子說起:

三十五年,楚伐隨。隨曰:“我無罪。”楚曰:“我蠻夷也。”

大家都不清楚的是,楚國這話,還有後半句。整句是這樣的:

楚曰:“我蠻夷也。今諸侯皆為叛相侵,或相殺。我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請王室尊吾號。”

大概意思是說,我是個蠻夷,本來不參與中原政事,而今中原諸侯之間互相侵攻或者互相殺戮,已經混亂一團。我如今有了實力,想要憑藉實力參與中原的政事,請周王室給我國一個更好的尊號。言下之意,就是請隨國人代為傳達這個意思。

結果楚國的請求被拒絕了,楚武王大怒,道“王不加位,我自尊耳。”於是自稱“王”。

也就是說,春秋時期的楚國是不屬於周天子控制範圍內的,所以超越了其自身的地位進而稱王,周天子也就無如之何。春秋時期,和楚一樣稱王的還有吳、越等國。到了戰國,各國逐漸以統一天下為目的,也就各自稱王。而實力凌駕於“王”之上的,則要借天神的名號,自稱為“帝”了。


直江信綱


在古代,所謂“天無二日,民無二王”,“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指的是華夏政治圈。在這個圈子裡,“王”是天子,是最大的。但是在圈子之外,蠻夷也有稱王的,後來為了區別,周王也稱“天王”,蠻夷的王就是“夷王”。

楚國是周的封國,怎也能稱王呢?

這個說來話長了。

楚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鬻(yù)熊,他曾經是周文王的手下,雖然談不上有很大的貢獻,但是忠於職守,由於死得早,沒能得到封賞。他的兒子熊麗與孫子熊狂都比較平淡。周成王親政後,封鬻熊的曾孫熊繹于丹陽,當時這裡是南蠻地界,是為楚國。楚繹只是子爵,在“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算是低等的,級別不高。

楚國雖然是周天子所冊封的諸侯,然當地居民多是蠻族,故而是個蠻夷色彩濃厚的國家,由於受到南方蠻族文化的浸染,後來被中原華夏族視為異端。

實際上,楚國稱王,並不始於春秋時代,早在西周時,就曾經稱王了。

周夷王時,西周衰微,楚國崛起於南方。楚國君主熊渠乃是一代名君,他也是楚建國以來的第六位君主,在他強有力的統治下,楚國開始騰飛。熊渠有過人的才幹,在江漢一帶深得民心,他看到周室衰弱,乘機而起,欲獨霸南方。

熊渠興師動眾,攻打庸國,大肆擴張地盤。之後他又把兵鋒對準揚粵,揚粵即揚越,在今天湖南長沙以北至湖北沔陽一帶,一路挺進到鄂地(今湖北鄂城)。熊渠志不在小,他一口氣將三個兒子封為王:長子熊康為句亶王,次子熊紅為鄂王,少子熊執疵為越章王。顯然他已經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裡,你可以稱王,老子也可以稱王。自此,楚國雄踞江漢之地。

不過,周厲王上臺後,重振王室雄風。厲王親征淮夷,征服大大小小淮夷國家或部落二十六個,大勝而歸。是役的勝利,令周室的權威重振於東南,楚國熊渠大為震驚,於是自動收起王號,又自稱諸侯,繼續效忠王室。

到了春秋時代,楚國已經成為南方一大勢力,與之相比,周王室則因為驪山之變而一落千丈。在這種情形下,楚君熊通顯然不滿足於子爵的稱號,要求周天子要提升其爵位。他的說法很有趣:“我是蠻夷,如今中原各國都背叛了天子,互相攻伐殺戮,我有軍隊,想來參與中原的政事,請周王室提高我的尊號。”

熊通託隨國國君向周桓王提出提升爵位的申請。此時的周桓王剛剛在繻葛之戰中敗給鄭莊公,還捱了一箭,顏面掃地。熊通早不提晚不提,偏偏在他最狼狽不堪時,來要求提高爵位,這不明擺著是落井下石嗎?這不是公然的要脅嗎?

再怎麼說,周桓王也是天子,怎肯讓人如此要脅呢?他二話沒說,一口回絕了。

當熊通得悉請求被周天子拒絕後,“我的先祖是周文王的老師,死得比較早,後來周成王封我的祖先熊繹為子爵,居住在楚地。自楚開國以來,南方蠻夷無不歸服,功勞這樣大,周天子並沒提高楚國的爵位。老子也不用他封了,老子就自己來提高尊號了。”

於是他自立為楚王,史稱楚武王,公然與周王分庭抗禮。

就如熊通所說:“我是蠻夷”,既然是蠻夷,就不受你華夏禮制的約束,我也可以稱王。熊通自封楚王,這是一個劃時代的事件。雖然周王室不給予承認,但實際上楚國已是獨立於周王室,也不再尊“周王”這個天下共主了,在漢水、淮河一線,劃地割據,雄霸一方。


君山話史


楚國為羋姓,是周朝的分封諸侯國,為子爵。楚國在周平王東遷洛邑不久,就稱王。楚國之所以能稱王,就是因為楚國遠離中原,在長江流域不斷征服南方眾多蠻族,地域遼闊,民風彪悍,國力強盛,在楚武王的時候,楚國開始稱王,並與周朝分庭抗禮。

公元前977年,周昭王時期,周昭王帥兵討伐荊楚,結果遭到楚地的楚人(與楚國不同)襲擊。楚王當時在楚國停留,周昭王用武力讓楚國臣服,結果出國不滿,為其提供的船隻時,用了劣質的膠故意不把船粘牢固。在周昭王度過漢水的時候,遭遇楚地的荊蠻的襲擊,結果船解體漏水,楚昭王溺水而死。所以,司馬遷的《史記》當中記載:“昭王南征而不復”就是這個原因。

周昭王南征楚國,死在楚地,說明當時的楚國已經敢與周天子叫板了,當時的楚國不向周王納貢,周天子才討伐他。所以周平王東遷洛邑周王朝國力更加衰弱,在公元前704年,楚武王熊通率先稱王,周天子拿他也沒有辦法,只有默認他稱王。

再春秋時期齊桓公稱霸以後,曾經以周天子的名義討伐楚國,齊國齊桓公就拿周昭王溺死楚地的事情說事。當時的齊國也不敢輕易與楚國交戰,所以齊桓公只責備楚國,讓楚王向周天子納貢了事,然後與其結盟而歸。足見當時的楚國實力已經不小,在秦滅楚的時候,動用了秦國六十萬的大軍,足見楚國是很難對付的一個國家。楚國後來雖然滅亡,但是留下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豪言壯語。


謀士說


是這樣的,在秦始皇以前。只有王沒有皇帝。夏商周都是王。周朝是大王在統治各國。其他的都是公侯伯子男。這五個都是諸侯國的國君。他們的家族統稱公族。比如公子、公孫之類。

周朝是唯一合法的大王。因為夏朝當初是合法統治者。是天下所有部落承認的。後來夏桀王昏庸無道。商朝造反。其他部落承認商朝合法的地位。周朝同樣,也是天下其他部落承認的。

周朝分封諸侯國的時候。楚國就是子。別人都是侯跟伯。地位要高的多。而且楚國還不能提高自己的位置。想讓周朝封自己是侯跟伯?但是不可能。

後來楚國到處佔領其他國家。最後自己稱王。楚國本來就是蠻夷國家。跟南方的少數民族關係進。

所以,出國成為自封的王。後來吳國跟越國也自己稱王了。他們都是南方的蠻夷國家。因為得不到好的爵位。只能自己稱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