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春秋時期,為什麼其他國家都稱“公”,例如齊桓公,唯獨楚國稱“王”,例如楚莊王?

洋芋寶寶


你有時間看看《史記》就知道了!周王朝建立時,只有周天子可以稱“王”。餘者不可稱王。其分封的諸侯國有71個,跟周王室同姓的姬姓國為53個。



分封的諸侯有宗室子弟、歷代先賢后裔、王族功臣。這些諸侯的爵位分五個等級,即公、侯、伯、子、男。最高為公爵、最低為男爵。不及這五等者,則為附庸。這些諸侯雖說都稱這公,那公,其實是尊稱並非代表他所受爵位。


其實有些有名的大國所享爵位並非最高,爵位高的也不一定是大國。

比如虞國是公爵,是周太王(文王姬昌祖父)次子姬仲雍之後;虢國是公爵,虢仲乃文王之弟;宋國是公爵,比這倆姬姓國輝煌些,是商王朝後人,紂王庶兄微子開國。



像吳、魯、燕、管、蔡、衛、晉皆姬姓為侯爵;而齊姜姓,乃功臣姜尚受封地也是侯爵;陳乃帝舜之後,杞乃大禹之後,皆為侯爵。



最後該說說楚國了,楚之先乃顓頊帝,顓頊高陽者乃黃帝之孫(昌意之子),高陽第五代孫陸終坼剖生子六人,第六個季連、羋姓。


周文王之時,季連之苗裔曰鬻熊,有功,生子曰熊麗,熊麗生熊狂,熊狂生熊繹。熊繹當週成王之時,舉文、武勤勞之後嗣,而封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羋氏,居丹陽。也就是說楚國開國君為熊繹,最先受封之爵為子爵,在五等公爵裡屬第四等。

熊繹第五代孫熊渠生子三人,熊渠曰:“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把三個兒子都立為王,及周厲王時,暴虐,熊渠害怕周厲王伐楚,把這幾個兒子王號又去掉。



後又經過十幾代楚君,至熊通,是為楚武王,熊通先讓周天子加位曰:“我蠻夷也,今諸侯皆為叛相侵或相殺,我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請王室尊吾號。”周王室不聽,熊通自立為王。從此之後,楚君就稱王了。到楚莊王時,楚國更強盛,楚莊王成為春秋五霸,所以莊王問鼎中原。


尋桂子


“齊桓公”與“楚莊王”這兩個稱號,性質完全不同,含義也完全不同,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嚴格來說,春秋時期,除了天下共主“周王”、以及不按常理出牌的楚國,也是有其他國家的國君使用“王”這個稱號的,譬如“春秋五霸”中的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但題中表述的以及內在的含義主要涉及的是楚國,那我們就來看看,在當時諸侯國普遍稱“公”、“侯”的情況下,楚國的國君為什麼就能高人一等、與周天子平起平坐稱“王”。

一、春秋時期的爵位制度

春秋時期,實行“公侯伯子男”爵位制度。簡單一點說,“公侯伯子男”是周天子根據諸侯國管理區域的大小,對貴族進行的等級劃分。這其中,“公”的治理範圍為五百里,“侯”的治理範圍為四百里,“伯”的治理範圍為三百里,“子”的治理範圍為二百里,“男”的治理範圍為一百里。

二、齊、秦、楚等諸侯國的爵位

周武王伐紂取勝建立周朝之後,對有功之臣及附屬國進行了一次大的分封。這裡我們只選幾個有代表性的來說說。

齊國:齊國的第一代國君是呂尚,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姜太公。在周天子的冊封中,齊國的爵位是侯爵。

秦國:秦國原本是西陲小國,並沒有被周武王冊封,直到周平王時期,才被冊封為伯爵。

楚國:跟秦國類似,一開始周武王也沒有封楚國爵位,直到周成王時期,被冊封為子爵。

可見,齊、秦、楚三國中,齊國是一開始就被周天子認可的侯爵諸侯國,而秦國跟楚國因為實力弱小、偏居一隅,而且不是周朝親信,因此一開始並未被周天子認可,只是到了兩國強大之後,周天子才不得不封了兩國伯爵與子爵等較低的爵位。

三、齊國與楚國的國君稱謂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齊國是侯爵,齊桓公為什麼稱“公”、楚國是子爵,又為什麼楚莊王能稱“王”。

(一)齊桓公的稱謂

這裡面實際上有一個誤區,大多數人把諡號當成了正式稱謂。

齊桓公名小白,侯是他的爵位,“齊桓公”是他的諡號,是小白去世之後後人對他的評價稱呼。簡單的說,在小白活著的時候,小白不可能自稱“齊桓公”的,別人也不可能稱他為“齊桓公”。而在春秋時期,對去世的國君起諡號時,是可以使用“公”的稱號的,只是此“公”不是彼“公”,諡號的“公”只是一個名譽稱號,跟爵位裡的“公”完全是兩碼事。

史書《公羊傳·莊公十六年》記載:

”冬,十有二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曹伯、滑伯、滕子,同盟於幽。同盟者何?同欲也。”

這裡就很明確的說清楚了,在正式場合,對齊國國君的稱謂只能是“齊侯”。

因此,“齊桓公”是小白的諡號,他的正式稱謂是齊侯,“齊桓公”這個諡號並沒有僭越爵位制度。

(二)楚莊王的稱謂

而楚莊王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楚莊王那是公開的自稱“王”,是向周天子權威明目張膽的挑釁。

這裡面有楚、周之間數不清理還亂的恩怨。

周武王伐紂時,楚部落首領鬻熊帶兵支援,而且鬻熊本人還是周文王之師,但分封的時候,楚部落卻被周武王忽視,連個最低等的爵位也沒撈到;好不容易到了周成王時終於被承認了,還是低等的子爵,楚國一肚子火。

因為周天子是以宗親血緣關係來定遠近親疏,維繫等級制度,所以對僻居東南、蠻夷屬地,並且不是宗親的楚部落,可以說是根本沒在視野範圍之內。

周天子以宗親血緣為由忽視楚國,楚國也以“非中國”為由乾脆自立為王,不用周朝的那一套爵位。

《史記.楚世家》記載:

熊渠曰:“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嗣。”

於是熊渠封自己的三個兒子為王,噁心一下週天子。到熊通的時候,乾脆自稱“楚武王”,在周天子底下開啟了僭越稱王的先河。之後楚國的國君都以“王”來自稱,包括後來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

因此,與“齊桓公”不同,楚國的這一套做法完全顛覆了周朝的爵位制度,是對周天子、更是對周朝禮儀制度的公然踐踏。

在楚國之後,伴隨著周天子日趨式微,一些諸侯國勢力崛起,也紛紛效仿楚國自稱為“王”,這就包括吳王闔閭、越王勾踐等著名人物。


曉東筆談


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姬發率領眾諸侯起義,組成了一支討伐紂王的聯軍。兩年後,伐商聯軍在牧野大敗紂王,滅亡了無道的商朝,建立了嶄新的朝代——周朝。

周武王奪取天下後,自稱為"天子",並將伐紂過程中立下功勞的諸侯、上古聖賢人物的後代,以及自己的同族宗親分封到全國各地,讓他們各自建國,拱衛中心的周朝都城鎬京。後來,周朝遷都洛邑,歷史進入春秋時期。

這一時期,其他國家都稱"公"例如齊桓公,唯獨楚國稱"王"例如楚莊王,這是為什麼呢?

後世稱呼一國之主的"皇帝"一詞,要到公元前221年才被自認為"德兼三皇、功蓋五帝"的秦始皇嬴政所創造。在此之前,周朝作為天下共主,被稱為"天子"、"周王",而其他諸侯則只能夠自稱為"公"。據唐代史學家司馬貞所著的《史記索隱》記載,後世稱之為"春秋五霸"的五位國君,分別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

而《荀子》主張的"春秋五霸"則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這些君主中,齊、晉、秦、宋的國君都稱"公",而吳、越、楚則不同,他們雖然身為諸侯,但自稱的確實與周天子地位相等的"王"。而要想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一情況,還得從這幾國的建國史說起。

我們先來說說題外的吳國和越國。細心的讀者會發現,稱王的吳、越、楚三國都處在當時中原地區以南的偏僻之處,那裡距離周天子掌控力最強大的地區比較遙遠,正所謂"天高皇帝遠",再加上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不通暢。可能諸侯在南方稱王很多年後才會被周天子知曉。

當然,即使如此,也不是人人都敢於稱王的,稱王前必然要具備一定的實力,否則周圍的強鄰很輕易便會以"尊王攘夷"為名前來討伐。吳國、越國因雙方的君主夫差、勾踐而為人所熟知,"臥薪嚐膽"也是後世常用的成語典故。

而早在夫差成為吳王前百餘年,吳國國君已然稱王。傳說,周文王的祖父周太王有三個孩子,周文王姬昌之父季歷是最小的一個。周太王喜愛自己的孫子姬昌,但按照立嫡立長的繼承規則,季歷是無法繼承的。季歷的兩個哥哥懂了父親的心意,便主動離開,前往了南方,於是開創了吳國。

後來吳國持續發展,逐漸壯大,據《史記》記載,魯成公五年(前586)時,"壽夢立而吳始益大,稱王。"越國則是夏朝君主少康的後裔,他們在南方發展許久,到了周敬王時,越國國力漸強,於是國君允常便自稱越王。

楚國和吳、越非常相似,楚國本是北方一支部族,受到商朝人驅逐而逃往南方,周朝建立過程中,楚部落首領鬻熊為周王當火師,肩負祭祀祈禱重任,但周朝建立後卻沒有得到封賞。直到周成王時期,鬻熊的曾孫熊繹才得到封爵,不過也只是最低等的子爵。

在楚國的發展過程中,來自中原的諸侯們都對其十分蔑視,認為楚國地處蠻荒、人民野蠻,不配和中原眾諸侯一同會盟,於是都排擠楚國,稱之為蠻夷。楚人忍辱負重,揹負著屈辱和嘲笑,拼命的開墾土地、發展國力,並陸續對外吞併了一些小國。

據《史記》記載:"三十五年,楚伐隨。隨曰:'我無罪。'楚曰:'我蠻夷也。'"可見,楚人對於"蠻夷"的稱號恨之入骨,並用這一稱號來挖苦曾經嘲笑楚國的隨國。楚國攻打隨國,讓身為周朝宗親的隨國國君面見周天子,請求為楚國提升爵位。

楚武王三十七年(前704),隨國國君帶著周天子否定的答覆回到南方,"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師也,蚤終。成王舉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蠻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為武王,與隨人盟而去。"楚國國君自此代代稱王。

綜上所述,楚國之所以稱王,最為主要的原因便是受到諸侯的嘲諷、周王的輕慢,這也是日後楚莊王做出"問鼎中原"的威脅舉動之原因所在。其次,距離周天子和其它強國距離較遠,不易被討伐也是楚國稱王所依仗的因素之一。


煮酒君


先講個武漢段子,二哥們吵架,一個罵的很慘。

罵人者說:你服不服周。

被罵者說:我就不服周。

罵人者繼續說:你跟老子再說一次。

被罵者說:不服不服就不服周。

罵人者:動手開打,被罵者受傷。

被罵者:隔幾天修養好之後,和罵人者約架,這次成功打贏罵人者。打完甩出一句話,個斑馬,你服不服周。由方言可以見文化淵源,武漢方言中著名的不服周就是來自春秋時期的故事,也是為何春秋時期別的國家都叫公如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之類,唯獨只有楚國稱王,最有名的三年不鳴,一鳴驚人說的就是五霸之一的楚莊王。

那麼事情到底如何?其實在紀錄片楚國八百年中就說過這個故事下面看我來個昨日重新!

春秋時期,周天子不把楚國當正統的諸侯看,很是看不起楚國,於是楚國也對周天子很不感冒,在行動上很不尊重周天子,冒犯那是難免的二者很不對盤。

周朝天子位,從周武王傳到第四代時候周王是周昭王。

周昭王野心比較大,一直想繼續擴大周朝疆域,於是親率大軍,南侵荊楚。

那時候楚國還很弱小也沒有組成健全的國家制度,根本不敢硬抗,於是楚國人都分頭躲藏了起來

以堅壁清野戰術抵抗周昭王大軍

周昭王大軍過了漢水,剛一踏上楚國疆土,頓時傻了眼,到處深山老林,就是看不人毛,頓時也很蒙逼,楚兵不知所蹤,迎戰的居然都是一些毒蛇猛獸,更誇張的是還有犀牛出沒,看見周天子的大軍,就兇猛的橫衝直撞,撞得周軍人仰馬翻。

周天子的軍隊在叢林中成立孤軍,密集隊列完全無法展開,反而要面對毒蛇猛獸的攻擊,不僅如此軍隊還疫病流行,非戰鬥減員嚴重眼看就要支持不下去。無奈的周昭王只好帶著大軍回去了,當然也不是全無收穫,周昭王大獲楚人的財寶,滿載而歸。

三年後,嚐到甜頭的周昭王,故技重施以“南巡”名義,又一次親帥大軍攻掠楚國。

上一次的旅遊行軍因為猛獸和氣候問題無疾而終,這次周天子學聰明啦,帶著自己最強悍的御林軍守衛鎬京的“西六師”出征。

他們過漢水後,果不其然沒有見一個楚兵,以為還和上次一樣,楚國沒大軍抵擋,正準備武裝巡邏進而搶劫的時候,猛聽得一陣鼓響,前後左右湧來無數穿著破衣爛衫的楚人,還有跟隨而來的無數猛獸,人帶頭衝鋒,猛獸壓陣,居然將周軍打得大敗而逃!(史料沒有記載楚軍領軍者) 周昭王當然不甘心這樣失敗,繼續率領“西六師”強攻楚國,結果,又被憤怒的楚人團團圍住廝殺,周軍見勢不妙,只得急忙保著昭王殺開一條血路,逃跑了。

周軍逃到漢江邊,位置大概是今天襄陽一帶,突然發現岸上有幾條新船,便慌慌張張的跳到船上,渡江而去,不料,船剛到江心就散了架,變成了無數塊木板。原來,楚人早就料定昭王兵敗後,必從這裡渡江,就預先用樹膠把木板粘起來梆成船,放在岸上,樹膠成船,必然不牢靠,所以船到了江心,樹膠溶化,船也就開裂散架了。

此戰結束,周王最最精銳“西六師”,全軍覆沒,不僅如此連周昭王也掉到江裡淹死了,可謂奇恥大辱。

因此周朝大臣們不敢舉行葬禮,怕不體面的事張揚出去,只好悄悄把昭王埋在一個無人知曉地方。對這件是司馬遷《史記》記載如下:“昭王南巡狩不返,卒於江上。其卒不赴告,諱之也。”天子崩在水中,又不知道兇手是誰,真是奇恥大辱,卻又不能說,只好不發佈消息。因此,周昭王的死,也成周國唯一一個沒有正式通告的案列,因為不好意思對外公佈。

此戰是楚人利用惡劣的自然環境與周朝的首次對抗。

昭王死後,繼位的是兒子周穆王,周穆王兒子是周共王,周共王兒子是周懿王,周懿王死後,本該懿王兒子周夷王繼位,卻被懿王叔叔周孝王奪了王位,周夷王無能,無可奈何,只好熬到周孝王去世,才在諸侯擁護下,登上王位。

周夷王上臺後,為表達對諸侯感激,一改過去天子站堂上接受諸侯禮拜慣例,變為走下堂和諸侯親切相見,天子威嚴大大下降。

這時的楚國君主,就是著名的神箭手熊渠。

熊渠射術高超,能征善戰,先後征服附近許多部落,控制長江流域最主要的銅礦資源,成為南方第一暴發戶,家裡有礦嗎,不富裕都不行。

而熊渠也是非常有想法的人,他覺得自己祖先曾經當過周文王老師,而分封時候,卻只給楚國很低爵位,當時楚國受封子爵(公侯伯子男,最低一等爵位)

這個分封,讓楚國人一直忿忿不平,熊渠因為家裡有礦,加上個人野心,於是就趁著這個機會自立為王。周夷王又沒啥威信,我怕你個鬼哦。

但是,楚國畢竟還是很弱小的,熊渠雖然不服氣,卻又不敢公開的反叛,那怎麼辦呢?他就說,你們是正統的“周”,而我們只是蠻夷,番邦小國,我們不能用你們中原的封號、諡號,那就讓我們採用蠻族人的封號吧。

於是,熊渠就把自己的三個兒子封為了“王”!

大兒子熊毋康為“句亶王”,管理今天的江陵、荊州一帶,二兒子熊摯紅封為“鄂王”,管理今天的武昌,鄂州一帶,三兒子熊執疵封“越章王”,領地不清楚,因為史料沒有寫。

這就是湖北省最的雛形,這幾個最重要的戰略據點成為王子的封地。

熊渠自己不敢稱王,就半開玩笑、半公開把幾個兒子封王,這樣,他就是王的爹了,意思是周王也是我兒子,這便宜佔的也是很有創意啊。

這就是楚人“不服周”最早的來咧。

可是實際上,熊渠官方身份,還是楚國的子爵號稱也是“楚子”,而周夷王也不是啥有大作為的周王,自顧不暇,也就無暇顧及如此僭越之舉。

不久之後,周夷王死,周厲王繼位,周厲王是個著名的暴君,據說還是個施虐狂,看誰不順眼的,就想殺人,周厲王的殘暴,讓家裡有礦的熊渠也害怕,就把兒子的王號去掉,不稱王,也不稱王他爹了。

不過這也只是暫時的,過來一百年不到吧,時間來到公元前757年,楚國子爵熊眴,隨著國家實力的強大,又忍不住稱王,史稱楚厲王。

自此以後楚國就代代稱王,周國也因為權威不再,沒有實力過問楚國的僭越之舉,早期的楚國雖然弱小,沒有周朝強大,但叛逆的精神很足,敢為天下先,敢僭越冒稱王,敢“不服周”,敢向強者挑戰,所以“不服周”這個詞也就流傳了下來。

這就是春秋時期其他國家都稱公而單單楚國稱王的由來,也正因為這種敢為天下先,還有桀驁不馴的性格才有特立獨行的楚文化出現,才有後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強音出現,才有長沙會戰中無數次拉鋸戰的勝利,這都是楚人天生不服強者的倔強體現。


阿斗不傻


嚴格地說,春秋時期各諸侯國國君稱“公”,其實都是不符規範的。

當初武王伐紂成功,建立西周政權後,對王侯、貴族和有功勞的大臣施行了分封制。除了將都城以外的領土進行了分封,還按“公侯伯子男”的爵位等級,進行了相應的分封。在稱謂上亦稱為“魯公”“晉侯”“申伯”等。

然而,隨著周平王東遷,這種天下共主的局面,發生了變化。周天子的威嚴,在犬戎進攻和周平王東遷這兩件事上,一落千丈。諸侯們也漸漸不守周禮,開始輕視周天子,並漸漸不遵守周禮了。

也就是從此時起,各諸侯國的國君紛紛以“公”相稱。周天子雖然不悅,但由於皇室衰微,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假裝不知道。

(平王東遷)

稱“公”也就罷了,可是有人更過分,竟然直接稱“王”了。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這個稱“王”的人,是楚國國君熊通。

說起來,楚國早先只是個小部落。早在周武王征伐殷商時,楚國的先祖便準確地判斷出周武王必勝,因此率軍投奔了周武王,並得到了器重。然而在分封諸侯的時候,大概是因為要分封的皇親貴族和功臣太多,楚國先祖給周武王遺忘了。

周成王繼位後,輔佐朝政的周公巡遊時,得到了熊繹的熱情款待。他在回去後,便向周成王推薦了熊繹。熊繹這才得到了50裡的南蠻荒地,並被封為子爵。雖然爵位很低,不過,憑著這個,熊繹好歹建立了楚國。

由於楚國建立得比較晚,又處在遠離中原的南蠻之地,因此在諸侯國中,很被別國瞧不起,因此,從熊繹開始,為了得到周天子的支持,他們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帶著山上獨有的苞茅作為貢品,去朝拜周天子。而這種苞茅由於適合濾酒,因此在祭祀中,他們還負責了濾酒的工作。

就算如此,那些姬姓諸侯還是自覺高貴,對楚國國君冷嘲熱諷,相當鄙夷。

楚國國君一邊殷勤地侍奉周天子,一邊仗著遠離都城四處攻伐,開疆拓土,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楚國不光領土擴大了不少,經濟軍事也都強盛了許多。

(熊渠劇照)

到第六代國君熊渠時,楚國得到了進一步強大,他也不甘心再被稱為“楚子”。不過,他是個謹慎的人,並沒有直接稱“王”,而是先四處宣傳:“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諡號。”

隨後,他就把長子熊康封為句亶王,次子熊紅封為鄂王,幼子熊執疵則封為越章王,讓他們去管理才攻下的有青銅礦富饒的領地。

由於各國正忙著互相攻打,因此沒有人站出來為周天子打抱不平。不過隨著周厲王繼位,由於周厲王性情殘暴,熊渠害怕他會召集諸侯來討伐他,所以又老實地取消了兒子們的封號。

熊通繼位後,繼續開疆拓土。楚國的領地已經擴大到了漢水流域,經濟和文化也非常繁榮。

熊通認為早前受封的“楚子”,已經配不上楚國的國情和實力了,所以他決定找周天子提高他的封號。

不過,熊通並沒有直接去找周天子,而是帶著軍隊去進攻隨國。

(熊通劇照)

隨國在經濟和軍事上都不如楚國,所以看到楚國來攻打他,實在不知道楚國為什麼要打他。於是就派使者去問熊通:“我無罪也,為何伐我?”

熊通也不客氣地說:“我蠻夷也,我有軍隊,現在中原諸侯紛紛背叛周天子,你去讓周天子提高我的封號,我好去討伐這些背棄天子的人。”

隨侯懼怕楚國軍隊,只好去向周天子傳話。結果周天子不但不同意給熊通加封,還把隨侯罵了一頓。

熊通得知後很不高興,於是說:“好歹祖上也曾是周王朝的開國功臣,只是死得太早,所以沒能得到分封。直到周文王時,才得到子爵的封號,現在南方蠻夷無不對楚國順服,這樣大的功績,居然不給我加封,那我就自封為王。”

於是,熊通便自封為楚武王,又要求隨國臣服於他。隨侯不得已,於是順服於他,並和他訂下盟約,熊通這才帶著軍隊回了楚國。

熊通廢棄了周天子冊封的“楚子”稱號,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稱“王”的國君。正是他帶了頭,眾人見周天子又不敢聲張,於是愈發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裡,不光停止進貢,後來,也紛紛稱“王”了。

(參考史料:《左傳》《東周列國志》)


張生全精彩歷史


春秋時期的確比較亂套,有的國家國君稱“公”,有的國君稱“王”。

但不是題主所說的其他國家都稱“公”,唯獨楚國稱“王”。

要分清這個問題,還需要大體瞭解一下夏商周三代世襲分封制度。

相傳大禹治水時,在洛陽西洛寧縣的洛河中有神龜浮出,背馱“洛書”,獻給大禹。

大禹以此治水成功,並且依次把天下劃分為九州。制定九章大法,治理社會。

這事流傳下來,收入《尚書》中,名《洪範》。

根據九州的遠近,大禹確定了五服的制度,以此繳納賦稅和進貢物品。

每服五百里,由內而外,親密關係逐次遞減。

有的說法是以王城為中心畫個正方形,有的說是畫個圓形,大體就是這個意思。

不管親疏,地方的負責人都是一方諸侯。

到了商朝,演變為內外服制度。

內服是商人本族活動區域,外服是商族以外的附屬國。

商王通過兩種不同的管理制度來處理本族和臣服的外族事務。

商朝末年商紂王時期,號稱八百諸侯,分東西南北四鎮,每鎮各統領二百小諸侯。

即東伯侯姜桓楚、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南伯侯鄂崇禹。

東伯侯為天下八百諸侯之首,級別相同,但座次在其他三伯侯之前。

武王伐紂,建立周朝,開始實行世襲分封制。

周武王姬發分封姬姓宗族子弟及功臣為列國諸侯,共分五等,分別是:公、侯、伯、子、男。其餘不及五等者成為附庸。

據《荀子·儒效》記載,周公“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

比如:

宋國---子姓,公爵。系商王帝乙之長庶子,曰微子啟。封國地為今睢陽縣。
魯國---姬姓,侯爵。系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公姬旦,佐文王、武王、成王有功,乃封其長子伯禽於曲阜,以輔周室。
齊國---姜姓,侯爵。系炎帝裔孫伯益封地,今山東青州府。
晉國---姬姓,侯爵。系武王少子,曰姬唐叔虞。封於唐,後改為晉。封國地為今山西平陽府絳縣東翼城。

燕國---姬姓,伯爵。系周同姓功臣,曰君奭。封國地為今幽州薊縣
楚國---羋姓,子爵。系玄帝姬顓頊後裔。封國地為今丹陽南郡枝江。
吳國---姬姓,子爵。系周太王長子姬泰伯之後。封國地為今吳郡。
許國---姜姓,男爵。系伯夷之後,曰文叔。封國地為今許州。

無論爵位如何,名義上都是諸侯國,諸侯國的國君對應著爵位等級,稱謂就是:

宋公、齊侯、燕伯、楚子、許男。

這是很嚴格的,不可僭越。

姜太公封齊國,稱為“齊侯”,位居“五侯九伯”之上。

五侯指的是“公、侯、伯、子、男”五等諸侯,九伯是指九州之長,泛指天下諸侯。

姜子牙是齊國的始祖,諡號為齊太公。諡號需要周王朝批准才行。

這個或許是姜子牙對周朝建國的貢獻,死後諡號為公,這也是一種褒獎。

這也符合中國人的習慣,對於去世的人給與更高的封號,以示尊崇。

齊國是大國,地位重要,之後的歷代國君,都諡號為“公”。

活著的時候,諸侯在一起還是以“侯”相稱。

再如周公旦,魯國國君,侯爵,後世也以周公相稱。

召公奭,燕國國君,伯爵,他的稱謂“召伯、召康公、召公奭”等。

西周建立之初,周公、召公由其子到封國治理國家,他們留在朝廷輔佐天子,由於是周朝宗室大臣,而且輔佐朝政有大功,去世後諡號為"公"。

晉國,侯爵,在晉昭侯之前,都稱晉侯。

晉昭侯把曲沃封給晉文侯的弟弟桓叔,晉國分裂為翼和曲沃。

晉侯也稱作翼侯,曲沃是伯爵,先是稱曲沃伯,後為曲沃武公(前716年--前679年)

後來,曲沃武公統一晉國,就成了晉武公。

之後,晉侯都稱為“公”。

這已經是春秋時期,周室式微,權威喪失,各諸侯國不再那麼聽招呼啦。

國君去世,繼承人就給確定諡號,不管周王室是否同意,諸侯國是否認可,起碼自己國內叫著舒服。

有些因為勢力強大了,逼迫周王提高爵位;有些諸侯國相互抬舉,彼此提高爵位。

擅自改變諡號,這是僭越行為,可能就因為這麼一個諡號,導致一場戰爭。

本來就想幹一架,總要找個理由吧。

楚國是子爵,國君稱為楚子。

我們聽著彆扭,楚國的國君們更感覺不爽。一直想提高一下國君的身份,可週王不允許。

一怒之下,楚國就自稱為王。

一般史料皆稱楚國稱王始於楚武王熊通(?—公元前690年),但《韓非子》記載,楚武王之兄楚蚡冒已有“楚歷王”的稱號。

這恐怕是最早的自立為王吧。

但這一時期不僅僅楚國稱王,吳王夫差、越王勾踐等也都已經稱王。

春秋時期,周天子作為天下共主,僅僅是名義上的存在。

各諸侯國各自行政,不再把周王放在眼裡,不僅不聽招呼,而且大多不再朝見和進貢。

國君的更替也不再按照程序上報批准,不管周朝廷是否認可,誰搶到算誰的。

國君去世後的諡號也是自行其是,想稱啥就稱啥,沒那麼多講究,也沒那麼多計較。

諸侯混戰,國家隨時都面臨著滅亡,那些諡號就沒多少實際意義啦。

春秋時期,各國稱謂的混亂,也反映出周王朝權威的喪失,對諸侯國掌控力的減弱。


豹眼看歷史


楚人“野蠻、霸道”呀,不守禮制!

楚國是“胡作非為、目無尊長、我行我素”。不妨給其取個綽號,喚作“楚我行”。


周朝有森嚴的等級制度,有順口溜“公侯伯子男”。在這之上,外加一個獨一無二的爵位“天子”。“子男”又屬同一個級別。

因此謂之“五等”:天子、公、侯、伯、子男

“天子”即“周天子”,用“王”號,如:周成王、周幽王。謂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而楚國竟採用“王”號,很明顯是“胡弄”,很顯然是“僭越”之舉!氣憤之餘又讓人覺得可笑。

“楚國”的列土封疆,是在“周成王”時期。為了追賞開國功勳的子嗣,正好楚人也在列。因為楚國的先人“鬻熊”曾侍奉“周文王”。

最初封為“子男”,區域僅“方圓50裡”。傳至“熊渠”,不知羞愧地口口聲聲說道:“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 隨之,分立諸子為“亶王”、“鄂王”、“越章王”。

所以,種下了“稱王”的劣根!以致後來冒出“楚武王”、“楚成王”、“楚莊王”等。

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為之奈何!!!


內求安己


一、西周的分封制

西周實行分封制。周王室是天子,只有周天子可以稱“王”。天子之下是各諸侯國。諸侯又分為公、候、伯、子、男五個爵位。

春秋五霸地位各不相同。宋襄公是公爵;齊桓公、晉文公是侯爵;秦穆公是伯爵;按西周的分封制來說,楚莊王只算是子爵。

二、王室衰微、諸侯崛起

春秋後期,周王室衰微。周天子名義上仍是天下共主,但已無力控制諸侯。甚至要依賴各諸侯的經濟支持。

各諸侯國紛紛雄起,各自為政,稱霸中原。不再聽從周天子命令,甚至不再向周天子納貢。

三、齊桓公最先稱霸

最先稱霸的是齊桓公,他任用管仲為相,對內發展農業、重視商業;對外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聯合諸侯,北擊山戎,南伐楚國,九次召集諸侯國會盟。取替了周天子,充當盟主。

公元前651年,葵丘會盟,周王室也派人參加,正式承認了齊桓公的霸主地位,成為春秋時期第一位霸主。

四、春秋五霸

其他強大諸侯國也紛紛效仿,先後稱霸。但是名義上諸侯國還要聽令於周天子。因此,霸權再大也不能稱王。所以只能稱為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等等。公是諡號,是他們死後的尊稱。他們活著的時候應該被叫名字,或者叫齊候、晉候的。

五、楚莊王

楚莊王例外,楚莊王是赤裸裸的僭越冒犯。楚國的祖先是顓頊帝,是黃帝的孫子。到了楚國國君熊渠的時候,他看到周王室衰微,乘機擴展地盤,壯大勢力。他說:我們蠻夷之地,不必像中原那樣叫法。所以就封自己的三個兒子都為王。

到了楚國國君熊通的時候,勢力更強,派人跟周天子說:楚國的爵位與實力不相配,希望考慮加封爵位。周天子當然拒絕了。熊通說:既然周天子不肯加封我,那我只能自己加封了。於是自封為周武王,開諸侯僭號稱王的先河。周天子敢怒不敢言,威信一敗塗地。

到楚莊王的時候,國力鼎盛,問鼎中原,毫不掩飾篡權謀逆的野心

可以說,春秋時期其他諸侯國君稱公是給周天子留了面子,唯獨楚國稱王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與狼共舞的歷史和旅行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紛紛稱王發生在戰國時期,這個時期周天子的存在感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了,比如公元前334年的徐州相王,魏惠王和齊威王互相稱王,而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稱王,兩年後,五國相王等,這個時期,中原各諸侯國紛紛稱王,已經與春秋時期大為不同。

春秋時期,中原各國都不存在稱王的情況,但這僅僅說的是中原各諸侯國,而沒有算上中原之外的諸侯國以及部落,說起來,以蠻夷自居的楚國,其稱王的時間要遠遠早於其他諸侯國,甚至早在西周時期,楚國就已經開始稱王,楚國稱王的時間幾乎貫穿了整個春秋戰國時期。

在我們通常的概念中,楚國一直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強國,春秋時期曾和晉國展開了百年爭霸史,在戰國時期又是七雄之一,而且秦末時期還是起兵反秦的主力軍,更是有“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名言流傳。

但其實,最開始的楚國是很弱的,楚國的先祖鬻熊曾參與周滅商之戰,因此他的曾孫熊繹在周成王時期被封在了楚蠻,但僅僅是“子男之田”,不過方五十里,即便是這點地,也還需要自己去奪,因此楚國在丹陽一帶與百越爭奪土地,篳路藍縷,重要在丹陽站穩腳跟,但是對於周天子和中原各諸侯國來說,楚國是蠻夷,是在華夏之外的,因此很被歧視。

而楚國卻在這樣的情況下做了一件驚人的事情,楚國國君到了熊渠的時候,這位國君看到逐漸衰落的周王室,以及不斷強大的自己,於是說出了這樣一句話:“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然後,他將自己的三個兒子都封了王,“長子康為句亶王,中子紅為鄂王,少子執疵為越章王。”這三個兒子被分封在不同的地方,就如同周天子分封諸侯一樣。熊渠的舉動無疑是直接對周王室進行了宣戰。

即便是宣戰,熊渠也絲毫不懼,楚國在一步步強盛起來,而周夷王卻沒有時間、能力、精力去管楚國的逾距,而且楚國地處南蠻之地,附近又是百越之地,周王室還是很忌憚的,畢竟早在一年前,周昭王南征不還的慘痛教訓讓周王室對南蠻之地充滿恐懼。

但是周夷王去世之後,周厲王即位,熊渠卻“去王號”來躲避暴虐好武的周厲王的攻伐,這是楚國在西周時期的短暫稱王,之後的近兩百年間裡,周王室越來越弱,楚國越來越強,但是楚國一直不曾僭越稱王,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楚武王時期。

公元前741年,熊通殺死侄子即位,是為楚武王,雄心勃勃的楚武王繼位後開疆擴土,想要將楚國的疆域推到一個新的高度,公元前706年,楚武王領兵攻打隨國,隨國國君覺得十分冤枉,就對楚武王說:“我沒有罪,你為什麼要攻打為?”

楚武王說:“我蠻夷也。……我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請王室尊吾號。”楚武王的意思是讓隨國國君替自己給周天子要個高點的尊號,當時的周桓王還是一個熱血天子,對鄭莊公尚且不願意退讓,又怎麼會向一個蠻夷之國退讓呢?所以周桓王斷然拒絕了楚武王的請求。

隨國國君將周桓王的意思告訴了楚武王,楚武王很生氣,一氣之下就自作主張了,自己就稱了王,從此,楚國正式稱王,不管周天子同不同意,也不管中原各諸侯國承不承認,總之,楚國就是稱王了,楚國不僅要稱王,還要北上問鼎中原,春秋時期與晉國展開了百年爭霸史。

楚國之所以能夠強大起來,正是因為一代代楚子帶領楚國人民篳路藍縷,並且沒有被周朝的禮樂所束縛。雖然楚國在春秋初期就已經稱王,但是在春秋時期,卻沒有幾個諸侯國會效仿楚國,因為在那一時期,周天子的權威雖然一落千丈,但到底在名義上還是天下共主,還是有一定的話語權,即便這話語權很小,但是春秋時期的那些大的諸侯國,已經意識到了“尊王攘夷”能夠讓自己迅速發展起來,並且爭得霸主地位。

所以中原雖然也在禮崩樂壞的大環境裡,但是對於周天子還是表面上很尊崇的,自然不可能在這樣的時候稱王。稱王基本上就會成為被攻擊的對象,但是楚國畢竟不同,楚國本身就被中原排除在華夏之外,又實實在在是從南蠻之地發展起來的,所以不受中原禮樂的束縛,行為上自然會放肆很多。

所以我們看,春秋時期的諸侯國,我們熟知的各個諸侯國中,只有楚國敢稱王,當然在春秋末期,同樣身處南方的吳越兩國也來湊了熱鬧,但中原各國都沒有那個膽子稱王。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等等春秋時期的雄主,都野心勃勃,並且都成為霸主,但是也都不敢稱王,畢竟他們稱霸靠的就是“尊王攘夷”,而稱王是相當不尊王的行為,就算是楚國曆史上著名的楚莊王,之所以能成為霸主也是因為他學習中原文化和禮儀,尊王攘夷才得到了普遍的認可。

但這種情況到了戰國時期就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春秋時期過渡到戰國時期,周天子已經幾乎失去了作用,尊王攘夷也不再是主旋律,進一步的變法改革以達到稱雄才是最重要。誰也不再去在乎那個多餘的周天子,所以大範圍稱王也不過是時間的早晚而已。

  


尚宮女史


這個問題問得其實並不是很嚴謹,在文獻中,很多諸侯國國君都不稱“公”,除此之外,還必須明確一個觀點:我國古時候的爵位,並非按照很多人所認為的那樣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下面,我就為大家詳細解答一下我國上古爵位相關的知識。


五等爵之起源

戰國時代,《孟子·萬章下》中記載:

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封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

孟子首次提出了公侯伯子男的概念,後來的《禮記·王制》以及成書於漢代的《白虎通義》都引用了這一說法,後世遂以為圭臬。


  • 周初分封諸侯爵位


到了近現代,中西方文化交流,於是國人在翻譯時便將西方貴族爵位與公侯伯子男一一對應,有人可能會有疑問,為什麼我國古代的爵位和西方貴族爵位都是公侯伯子男呢?其原因便在於此,這不是一種巧合,而是翻譯時故意進行了對應。

但今天在這裡,我們要糾正一個觀念:上古時候五等爵的說法,其實是錯誤的。

爵名無定稱

例一:公與侯兼稱

五等爵說法是錯誤的第一個有力的力證,便是同一諸侯國的君主,有時候稱公,有時候稱侯。比如《尚書·費誓》中這樣記載:

魯侯伯禽宅曲阜,徐、夷並興,東郊不開。作《費誓》。公曰:……

開篇曰“魯侯”,緊接著又說“公曰”,此處侯與公皆指伯禽,而伯禽為周公長子,魯國第一代國君,若按五等爵而論,則不可能稱魯侯。


  • 周公佐周成王,子伯禽就封魯


除了古籍之外,後世出土的一些西周青銅器上亦有銘文可以作為佐證:

魯侯鬲:魯侯作姬番鬲。
魯侯彝:魯侯作姜享彝。

魯侯壺:魯侯作尹叔姬壺。

這些青銅器,將魯國國君稱為侯,也有稱公的:

帥隹鼎:……魯公孫用鼎。

這裡則稱魯公,除了姬姓諸侯國之首魯國之外,異姓諸侯國之首齊國亦有類似的情況。《左傳》中稱齊國為“齊侯”,也稱“公”,出土的青銅器中,也有“齊公”“齊侯”等不同稱呼。比如《左傳·僖公四年》記載:

齊侯與蔡姬乘舟於囿,蕩公。公懼變色;禁之,不可。公怒,歸之,未之絕也。蔡人嫁之。

開篇稱齊桓公為“齊侯”,後又稱“公”。可見,作為西周初期分封的兩個最重要的諸侯國魯與齊,亦可稱為侯。

例二:侯與伯兼稱

西周時,小國林立,不下於百,其中有一個小國叫井國。在歷史上默默無聞,但近代出土過一些關於井國的青銅器,這些青銅器的銘文,分別是這樣稱呼井國國君的:

井侯樽:王令闢井侯,出侯於井。
麥鼎:井侯延融於麥

這裡稱井國國君為侯,也有稱伯的:

井伯甌:井伯作甌。

利鼎:井伯內右,利立中廷。

可見,同一國諸侯,稱侯者有之,稱伯者亦有之。

此外,還有侯與子、公與子、公與伯、伯與子等等並稱者屢見於諸西周青銅器銘文。


楚王之由來

楚國亦是最早的諸侯國之一,在武王伐紂時,楚人大抵是一個比較落後的部落,但因為跟隨武王伐紂有功,亦獲封諸侯,但依然被中原諸侯各國視為蠻夷。

楚公逆鐘上的銘文說:

唯八月甲申楚公逆自作……

而《左傳》中則說:

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楚子使與師言曰……

可見,楚國作為最早的諸侯國,亦有“公”與“子”等並稱的現象,這一點也可以與前文印證。

楚國作為早期諸侯國,因受到中原諸侯國以及周天子的歧視,所以心裡一直有怨氣。因此,索性就自立為王了。


  • 楚熊渠僭越稱王


雖然如前文所說,諸侯爵位並沒有“公侯伯子男”的等級,但是王與諸侯之間的等級還是存在的。《詩經·小雅·北山》中就說:“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不管周天子對諸侯各國的掌控力有多大,但天下只有一個王。楚國國君稱王,實際上就是一種僭越。

當然了,楚國國君之所以能稱王,除了他因為被歧視而不服之外,還在於楚國有著強大的實力。因為一旦僭越稱王,必然引來周天子甚至是其他諸侯國的征討,一旦對付不了,那麼可能就迎來滅國的下場。

楚國國君最早稱王是在周夷王時,當時王室衰微,後來到了在周厲王時,楚國懼怕周厲王前來討伐,又去掉了王的稱號。一直到了春秋初年,楚武王熊通再次稱王,那之後,楚國國君便世代沿用王的稱號了。

其他諸侯國要麼沒有楚國那麼強大的實力,要麼至少表面上仍然對周天子表示臣服,自然也就不會僭越稱王了。

結語

總的來說,大抵上,“公”應該是所有諸侯的統稱,並非第一等諸侯。而侯、伯、子、男四等爵亦頗有混淆之處,具體如何劃分,因上古史料殘缺,已不甚明瞭。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之說,實乃孟子附會、後人訛傳之說,站不住腳。

齊桓公稱霸之時,尚打著“尊王攘夷”之旗號,號召諸侯各國以周天子為主,那麼齊國自己自然不可能稱王,其餘諸侯國亦類似,只要還願意尊周天子,則不可能稱王。


  • 齊桓公尊王攘夷


楚王之為王,在於拋棄了對周天子表面的尊敬,這一點與其餘諸侯有所不同。


參考文獻: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

楊樹達《古爵名無定稱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