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真正的「奇葩之王」

他是一名极端理性的经济学家,也是一名性格耿直的硬刚男。

大多时候,他以一张严肃脸示人,西装+领结是他在镜头前的标配。

60后”、“教授”、“经济学”等标签,似乎很难和一个有着25万学生的网红大咖绑在一起。

而他也毫不介意在矛盾重重的人设上,再加上一个特殊的身份——《奇葩说》第五季导师

他就是薛兆丰

薛兆丰,真正的「奇葩之王」

听不懂“脱单”这样的网络词,不知道周冬雨是谁,这位与娱乐圈格格不入的教授,硬是凭实力成了《奇葩说》的“真·宝藏男孩”。

薛兆丰,真正的「奇葩之王」

本周《奇葩说》第五季即将收官,虽然从一开始饱受诟病,赛制也引发极大争议,但是薛教授的出现,完全可以称得上是这一季节目的最大亮点。

从一开始的正襟危坐,到后来的渐入佳境,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位将经济学带入江湖的好教授。


01


作为经济学家,薛兆丰现身《奇葩说》,原本就显得有些气场不合。

事实证明,薛教授是一个深入浅出,且学术建树极高的故事高手,即使面对家长里短、儿女情长的辩题,也能用经济学的知识轻松化解。

薛兆丰,真正的「奇葩之王」

他可以从概率的角度,阐述所有的婚姻都是凑合的,不要太苛求,相守依伴才是幸福。

他可以从市场的角度,阐述分手了该放开要放开,沉没成本不是成本,失去了则代表无法带给自己收益了。

他还可以从价值的角度,阐述隐瞒贫穷比隐瞒富有更不可饶恕,年轻人可以贫,但不会穷,因为年轻就是资本和财富。

用经济学解读生活和情感,也让薛教授的每一句话仿佛都成了知识点,让人忍不住顶礼膜拜。

在《奇葩说》的舞台上,辩手常常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而薛教授却不按常理出牌,摒弃了最具煽动力的感性,转而用一套套经济学理论阐述论点,结果总是让人心服口服。

对于薛教授的表现,主持人马东说:“在我心里面,薛兆丰教授,就是这个时代应该有的知识分子的样子。

薛兆丰,真正的「奇葩之王」

02


虽然从经济学的切面进行辩论,让观众觉得新鲜,但是总归缺少了点人情味。就连蔡康永也开玩笑地吐槽“好扫兴”。

一位是极端理性的教经济学的教授,一位是极端感性的教情商课的主持人,这种针尖对麦芒的神仙打架,也成为了每期的看点。

其实单看两位导师的名字,就知道这是一对会产生化学反应的天赐CP——兆丰年,永小康

这对官宣的CP粉,还有一个很接地气的名字,叫“雪菜”。

果不其然,两人在节目中的互相拆台也达到了聚变的效果。

每次都选对立持方,互相“瞧不上”对方不说,有时候甚至为了怼而怼。看他们“掐架”,竟然莫名有种心动的感觉。(正经脸!)

薛兆丰,真正的「奇葩之王」

常言道“冤有头,债有主”,“雪菜”这对“冤家”的第一次交锋,是来自马东的一个问题——“薛教授,假如你只能在蔡康永和高晓松之间选择一位做朋友,你会选择谁?”

薛兆丰听到问题之后丝毫没有犹豫,笑了两声说,“我选晓松啊。”并吐槽蔡康永太佛系。

面对薛教授突然来的袭击,蔡康永回怼,“教授,你实在太外行了,往往外表佛系的人,内心才澎湃。”

自此两人便杠上了。

薛兆丰,真正的「奇葩之王」

蔡康永把“情商课”三个字贴在身上,薛兆丰就是行走的“情商底线”。

比如男女之间求生欲的问题,我们的“宝藏男孩”薛教授,竟然连求生欲是什么都不知道。

薛兆丰,真正的「奇葩之王」

蔡康永作为《奇葩说》的常驻导师,以往跟高晓松对着干的时候,完全没有这种化学反应。

与高晓松的文艺气息不同,薛兆丰由内到外都透露着:

理性、“蠢直”、“冷酷”。

每当选题有情感偏向时,蔡康永都是从纯情、理想且浪漫的生活态度出发,而薛兆丰的经济学原理,却往往给人浇上一盆冷水。

看似超脱于人情社会的冷漠观点,却总能在逻辑上致胜,让人根本无法反驳。

关于【父母再婚,该不该阻挠】,蔡康永打情感牌——“是我们文化里的羁绊让我们阻挠”。

薛兆丰则拿出一条经济学的重要规律“汉德公式”:谁更容易适应这个社会,谁就有责任去适应这个社会。

之后,两个人还作为“下凡”导师进行正面辩论,结果那一期的辩论画风突变。

正方一辩杨奇函每天都要问自己更博学了吗,以示我们要拥抱知识。薛教授直怼:有这个芯片,还需要问自己每天更博学了吗?

眼看快招架不住,蔡康永出来帮腔,反驳薛教授的博学论,顺便给薛教授一记白眼:“不要乱奇袭我们的队员!”

薛兆丰,真正的「奇葩之王」

而在导师“开杠”环节,辩手退居二线,直接看这两个人“斗嘴”。

薛兆丰,真正的「奇葩之王」


薛兆丰,真正的「奇葩之王」

蔡康永一直是个高情商的人,但唯独在薛教授面前,轻松自如放飞自我,任性又傲娇。

而像薛教授这么理性的人,在蔡康永面前见招拆招,吃瘪了也很可爱。

前两天,薛教授还在更新直播主讲里说,其实他们两个人加起来才是最好的一对:

薛兆丰,真正的「奇葩之王」

而蔡康永“我要跟教授对着来”这种看似与薛教授的日常唱反调,实则是维持两种立场的势均力敌。

薛兆丰也知道蔡康永对他的迁就——

我很感谢蔡老师,表面上是跟你作对,实际上他永远是站第二选择,那(往往)是更难的。

我知道他想说什么,他也挺知道我想说什么。

感性和理性交锋起来就容易产生火花。

薛兆丰,真正的「奇葩之王」


03


“奇葩说元老”马晓康都是极度精通互联网套路的人,他们知道怎样制造综艺效果,也知道如何恰到好处地接梗、抛梗。

高晓松属于卡牌中的王,学识渊博,什么文史的知识点都信手拈来,如沐春风。

在观点上,高晓松常常活用现成的知识,举历史事例、中国传统等。

马东曾说,高晓松辩论用的是斧子,因为他每一次的立论都是建立一个自己的逻辑,而这个立论的最初特别重要。

“他最初的几句话你认可了,他的自圆其说的力量就彻底把你带进去,所以他是一个领袖型的辩手。”

和高晓松相比,薛教授更专长于经济学,虽然他们两个人正面相对的机会不多,但是却带给我们思考:高晓松式的全才更通用,还是有一技之长的薛教授更吃香?

当然,如果做不到全知全能,能够有一项专长其实已经足矣。薛教授的迷人之处不正是在此么?

薛兆丰,真正的「奇葩之王」

除了这几位的中年高知,李诞的加入,使得节目的娱乐性更强。

他是脱口秀的综艺咖,在《奇葩说》中属于“年轻人”。

马东曾说,李诞的加入,是经过严谨判断的。他把李诞放在《奇葩说》第五季导师合适人选的第一梯队。

在马东眼中,李诞并非是一个没有厚度的综艺咖,“他是个非常搞笑的人,但本身也有思考,而且勤于思考,会通过各种手段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

李诞的加入,确实使得节目的综艺感更强,插科打诨,嬉笑怒骂,实力段子手,很好地延续了《奇葩说》是一档“非正经的辩论节目”的口号。

有人说李诞在奇葩说,比较像谢娜在大本营,主要作用于搞笑。

而节目的包容性正是来源于此。毕竟,看多了李诞式的求生欲,薛教授的那份正直和不屑一顾才更抓人心吧。

薛兆丰,真正的「奇葩之王」


04


前段时间,薛兆丰在深圳举办了一场读书会,读者们问了不少跟《奇葩说》有关的问题。

薛兆丰分享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刚开始的时候,他并不了解这个节目。一个“不正经”的网综,跟他的经济学行业隔着十万八千里。

于是在签录节目的合同时,薛兆丰按照自己原有的时间安排,只能参加其中的几期节目。

不了解影视录制的观众,可能觉得一场节目才1个多小时。但是加上台前准备,录制过程也会有剪辑,实际上整个节目下来至少半天的时间,如果再加上坐车到现场再返回的时间,至少是一天。

好玩的是,薛教授自己说,他录制了两期之后,发现整个节目特别有趣。就跟节目组说以后期期都要来。

但节目组录制嘉宾都是提前安排好的,预算也都是提前定好。也就是说,你多来参加录制是没有经费拿的。

结果薛教授说没关系,不给钱我也可以来参加录制。整个第五季的节目,除了一期有事没参加之外,薛教授从头一直录到尾,还说要参加第六季。

大概最好的解释是,薛教授第一次在一个空间里见到了这么多形形色色的“奇葩”。对于在不同领域和自己“切磋”的几位导师,也让他相见恨晚。

薛兆丰,真正的「奇葩之王」

而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辩论,仿佛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

薛教授曾说自己早期愿望之一是想当精神病医生,或许他本人就是一枚不折不扣的“精分”。

正是因为这种“精分”,才让他在《奇葩说》毫无违和感吧。

在节目中,这位“宝藏男孩”也难以掩饰他对说话和辩论的着迷:

“我虽然要维护你说话的权利,但我不能不拼命地批驳你的观点。假如我失败了,那么我的努力将立刻转化为对你的观点的信服。我们要让别人说话,要始终让别人说话,但仅此而已。”

唐僧为什么招女人喜欢?

看到薛教授出道,或许你就能明白了。


本文作者 | 洛小岚 蓝曼卿 @文化咖孵化工场成员​本文由文化咖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投稿或合作事宜,请添加微信“文小咖”(ID:culturec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