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為何3個日本兵就能控制10萬人縣城?

justtheone


眾所周知,鬼子的單兵作戰素質是很強的,但是三個日本兵就能控制十萬人的縣城還是令人難以置信。抗戰期間我國十萬人的縣城少之又少,然而幾個鬼子控制我國一個縣城的事情確實發生過,如浙江溫州被五個日本兵拿下,十幾個鬼子就控制了山西平遙縣。為什麼鬼子會如此輕而易舉控制縣城呢?

抗戰初期,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給了鬼子很大的打擊,但是敵強我弱,導致各大城市都相繼淪陷,國府為保存實力,或者某個地方失去戰略價值,選擇撤退,軍隊一走,老百姓可就慘了。當日軍推進山東時,韓復榘幾乎不戰而退,以至於魯中、魯北很多縣城都被少量日軍佔領。一群手無寸鐵的老百姓面對窮兇極惡的鬼子,當然是選擇放棄抵抗了,畢竟誰也不想白白送命。

幾個小鬼子就想控制住一個縣城,當然少不了漢奸的協助。抗戰期間我國大概有1500多個縣城被日軍佔領,由於戰線拉長,鬼子一個縣城最多駐守一箇中隊200來人,少的只有一個小隊駐守,縣城外還有炮樓、碉堡等需要佈置兵力,所以這時有大量二鬼子幫助日軍防守縣城。除了這些,小鬼子還成立了很多偽政府,實行“以華制華”策略。

雖然有的縣城只有少量鬼子駐守,但是各個據點、戰略要地鬼子數量卻很龐大,而且支援速度非常快。從岡村寧次對抗日根據地實行的“囚籠”政策就可以看出打縣城有多難。李雲龍打一個平安縣就出動了上萬人,另外還有“楚幫場”等友軍的打援,損失大量人馬才攻下縣城。

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才出現了幾個小鬼子就控制了一個縣城的這一“奇觀”,這值得我們反思。


兵說


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一個縣城起碼也有十幾萬人口,3個日本兵就能對付十幾萬人口?這這無疑是異想天開,但這卻是不爭的事實:

廣西上思縣6個日本兵嚇跑100多名國軍

浙江溫州一個縣城被5個日本兵佔領

吉林伊通被4個日軍佔領

最嚇人的是,3個日本兵就佔領了黑龍江拜泉。


你說這是因為中國人不敢反抗?那也不是,老百姓也有他們的苦衷,況且日本兵還有一群幫兇。先森認為,有這三個原因。

第一,日軍支援速度快

一個縣城裡雖然只有幾個日本兵,但是他們的援軍非常龐大,而且援軍的支援速度非常快。

李雲龍大家都知道吧,他攻打平安縣城的時候那可是動用了1萬人馬,而且還要友軍幫忙牽制附近的日軍才能徹底拿下縣城。

這也說明日軍的支援速度非常快了,不然他為什麼還要友軍幫忙?自己一萬人馬就行了。


第二,日軍有一群狗腿子

這群狗腿子就是日偽軍了,日偽軍對日軍馬首是瞻,3個日本兵手底下還有一群狗腿子幫他們控制縣城,幾十個偽軍還是正常的。

但是你要說都是中國人,這群偽軍良心不會痛嗎?先森覺得,他們當然不會痛,禍害老百姓的事他們還做的少嗎?

第三,老百姓深陷窘境

你可能會問10萬老百姓為什麼不反抗3個日本兵,我們現在是和平年代,很難體會到當時那種被侵略的心情。

我們需要捨身處境的想一想,那個時候的老百姓經歷過晚清時期的動亂,也經歷過軍閥之間的鬥爭,能安穩下來就算不錯了。

就算自己不怕死,但也要考慮考慮自己的家人,手裡沒槍沒炮,家人更是手無縛雞之力,哪裡有能力去對抗有武器的日本兵,自己要是被抓了,全家人都會遭殃。


歷史先森


我之前在井岡山地區做過幾年口述歷史,採訪過不少抗戰親歷者。


期間遇到過一個江西吉安人,他是抗戰最後一年被日本人抓了壯丁的。其中有個細節印象深刻,他談到“當時我們有五六十個挑擔的,都是男的,老老少少都有,日本人只有兩個,他們押著我們走了幾百裡,找了幾個年輕的挑擔的幫忙管理和維護秩序。他想帶著我們一起去日本,到了日本有老婆,有房子住,吃喝都不愁,所以就是兩個日本兵就將我們五六十個人控制住了,後來要不是遇到紅軍和白軍打仗,日本兵跑了,我們說不定還真去了日本”。


這裡面透露了幾個重要信息,第一個信息:日本兵很擅長讓中國人管中國人,給他們權力和願景,讓他們能夠幫忙賣命,有些人可能樂得如此,可以用更少的日本兵控制更多的中國人。所以抗戰時期,皇協軍的數量有時候可能多於日本兵本身,就是這個道理。


第二個信息:抗戰時有許多中國人是非常麻木的,他們寧願受苦,熬一熬就過去了,或者等待解放,也不願意自己去主動抗擊,主動犧牲,除非威脅到極大的利益,或者被逼上絕路。那時候民眾的覺悟並不是普遍都那麼高,也並沒有那麼樂觀。


第三個信息,日本戰後人口大量縮減,缺乏勞動力,所以在戰爭快要結束時,打起了將中國青壯年引誘引渡到日本,為戰後經濟建設服務的。但是真正到了日本會是過好日子還是做奴隸就不知道了。


日本對中國的侵略蓄謀已久,又在戰爭中深入研究了中國的國民性,在東北三省的奴化教育就很成功,所以他們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和來分裂、引誘、拉攏、指使、控制許多中國人,所以現在說的13年抗戰,其中的許多仗,與其說是跟日本人打的,還不如說是跟日本人控制下的中國人自己打的。要是沒有一群覺悟了國民和真正努力抗戰的隊伍,說不定會有更多的人不知不覺就從麻木的國民,變成了日本的奴隸。


從這個角度看3個日本兵控制10萬人的縣城也就不奇怪了,當然也應該不是純武力控制,中間應該有許多的不為人知的手段,比如抓住地痞流氓給利益上的許諾,或者扶植本地的土匪黑惡勢力等等,如果有更多的史料,我們就會更清楚的瞭解這個問題。


盛唐豪歌李藝泓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薩沙是抗戰史專家,我負責任的說,3個日本兵控制10萬人縣城,不是誇大。

以地雷戰故鄉海陽縣為例,看看下面數據。

簡單來說,1940年3月之前,日軍沒有進入海陽。

1940年3月到1941年1月,日軍只有70人在海陽駐紮,隨後撤退。

1941年4月到1942年1月,日軍沒有進入海陽。

1942年2月到1944年4月,日軍40多人在海陽駐紮,直到1944年9月由於戰略收縮,放棄海陽撤退。

1944年9月到1945年5月,日軍沒有進入海陽。

1945年5月,日偽為了修建沿海工事,防禦美軍登陸才回到海陽,但8月就投降了。

區區40個日軍,還分別駐紮在兩個不同的地方,真的就這麼難對付嗎?

海陽縣在清末的1881年,就有20多萬人口,抗戰之前,估計最少也有30多萬(今天是60多萬)。

以30多萬人口,還對付不了40個日軍?

恐怕就是30多萬人排隊衝上去給這40個日軍殺,也要活活累死這40個人


為什麼老百姓不反抗?

很簡單,愚民。

中國世代的老百姓,被歷任統治者搞得自私冷漠,對除了自己的一切漠不關心。

清末,英國人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殺來,中國老百姓漠然的看著清軍和洋人廝殺,並不關心。

直到英國人在廣州三元里調戲婦女,挖開祖墳盜竊財物,老百姓自覺自身利益受到侵犯,這才拼了。

抗戰也是一樣。誠然有很多老百姓參加抗日,但還有很多的人麻木不仁,只要日軍不來自己村子燒殺姦淫,他們就能忍氣吞聲,給錢給物。

所以,日軍以區區幾十人控制一個縣城,這不是胡扯。

抗戰時期,由於人民愚昧,有很多人願意參軍,但也有非常多的人拒絕參軍。

因無人自願參軍,國民政府被迫用抽籤方式,抽到你就是你去。

有意思的是,全世界生活最好的美國人,卻踴躍參軍。一些美國青年因參軍被淘汰,還自殺了。

電影教父裡面,一些黑社會的流氓青年竟然也去參軍了。

為什麼?他們認為這個國家對他們很好,他們必須保衛國家。

薩沙個人認為,今天的中國人比那個年代好不到哪裡去,尤其廣大經濟相對落後地區,人民愚昧無知程度驚人。

真有外敵入侵,首先叛變做漢奸的就是那些嘴炮愛國分子。


薩沙


誠邀,如題。

也許有看官會懷疑這個題目的真實性,其實小編開始也懷疑,於是去翻了翻薩蘇先生的《國破山河在》一書,這才知道,還真有這樣的荒唐事

日軍佔領平遙縣城

書中記載,華北方面,山西平遙縣被敵人一個班,不過十人的小鬼子就控制了,而且這十個人只有兩個是貨真價實的日本鬼子,其他的都是二鬼子,也就是當時被日本殖民的韓國人。

東北遼寧省凌源縣也是被區區兩個鬼子就佔領了整個縣城。

熱河省更是離譜,好歹也是一個省,中國的一級行政區,擁有上萬軍隊,區區100來個日本鬼子花了一天時間就佔領了,簡直不可思議!

那麼日本鬼子為什麼能這樣囂張呢?進一步讀書後小編有了新的發現。

首先呢,改革開放之前中國的城區面積普遍很小,抗戰時期中國的縣城說是城,其實不大。就拿日本佔領的平遙縣城來說吧,由於晉商的原因,平遙已經是山西數一數二繁華的縣城了,然而據《平遙縣誌》記載,1940年平遙縣城的面積只有2平方公里多一點。這樣的大小,簡直是首尾相聞,擁有先進武器的日軍可以輕易快速趕到“起義”的地方進行鎮壓,不需要很多兵力。



平遙古城佈局

日軍華北方面軍統帥制定的政策是靠佔領交通線路來吞食中國,所以一方面如果一個縣城出了問題,其它地方的日軍可以快速的通過現代化交通工具經過鐵路或者公路來合圍出問題的縣城;另一方面,日軍也沒有去佔領廣大的農村,所以沒有在農村部署兵力。這就導致了日本其實不需要很多人就可以佔領一個縣城。

也許有的看官會問了,3個日本兵怎麼能維持一個縣的運轉呢?這就要引出接下來一群人——漢奸

漢奸的初衷也不都是想賣國的,或許是被日本脅迫,或許是貪圖富貴,不過漢奸終歸是漢奸。日本人並不自己治理縣城,他靠的龐大的漢奸隊伍,包括什麼偵緝隊,維持會。正是因為有了漢奸的存在,日本人才能輕易的鎮住縣城。

以前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很巧,我所在的縣城當年就是這樣,其實一點都不誇張,要學會面對事實。

初中的時候在歷史課上看到這個話題,那時候奶奶還不迷糊,現90歲了,對於那時候來說已經記事了。

奶奶講那時候我們縣城一般就兩個日本人經常出沒,我們村子離著縣城比較近,偶爾會看到出行。有一個不可缺少的人群大家可能忽略了,那就是漢奸。我同學的爺爺的爸爸就是老爺爺,是當時的漢奸,知道現在他們家還被稱為漢奸,基本上會被遺傳的。

上圖:這應該是漢奸

大家應該知道當時侵華戰爭的時候日本的兵力只有二百多萬,如果投入大量兵力,肯定也是不現實的,但是市區會有一箇中隊,也就十幾個人。即便這樣,在它侵入的多數省份裡,由於我國軍民的抵抗、加上日軍兵力不足等原因,日軍一般只是佔領該省的部分區域。

因為日本國家太小,資源匱乏,戰線拉得太長,補給跟不上。所以敗軍也是理所當然,

不管什麼時候,我們都應該自強不息


兵者國之大事也,軍強則國強,國強則民強!


歡否


我所知道的事實,是在當時日軍佔領的廣大地區,除了軍事重地和交通要道,日本駐軍真的很少。以我知道的煙臺蓬萊,整個縣,就是城裡駐紮了大約十二個日本人,其中日本軍人最多八個。這是真實的情況。當時蓬萊也有十幾萬人。

這麼一點日本人就能控制整個蓬萊縣。在整個日軍佔領區,情況應該也大致如此。

是不是很恥辱?

但是,另一個數據是,在蓬萊縣,由漢奸控制的武裝就達接近四三千人,還不算那些“狗腿子”。這些人才是控制十幾萬中國人的“絕對主力”,幾個日本人發號施令,一幫漢奸上竄下跳,前呼後擁。這就是整個抗戰過程中真實的寫照。最極端的傳說,有的地方派一個日本人就夠了,因為漢奸真的太多了。

這樣的情況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說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戰線是多麼的重要。

中國的抗戰經歷了八年艱苦卓絕的戰爭,當時的國民政府沒有發動廣大人民群眾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是大量的上至政府高官下至地皮無賴成了漢奸,因為這些敗類的“卑鄙無恥,叛國投敵”,使得我們的抗戰不僅僅是對付儘管人數不多但裝備精良的日本軍隊,還要對付無恥的漢奸“二鬼子”。

一個民族麻木是有救的 ,中國的老百姓是很知道民族大義的。但我們要警惕的是隨時可以出賣祖宗和親人的“漢奸”。

如果對以出賣祖宗,出賣國格,習慣跪舔的“精神漢奸”的危害性沒有足夠的認識的話,悲劇是可以重演的。

當下,這樣的人還是大有人在的。“精日”已經引起我們的注意了,那麼還有沒有“精X”的?


步武堂


三個日本鬼子兵想要完全控制一個十萬人的縣城是不可能的。因為十萬人的縣城在當時根本就沒有,三萬人的縣城都頂天了;並且抗戰時期的日軍最小的戰術單位是分隊,一個分隊十三人,包括分隊長、四名機槍射手和八名步槍兵。三個人算什麼編制?三個鬼子兵有獨立行動的權力?事實上,侵華期間的日軍在縣城的駐守部隊,最低的編制是小隊,也就是五十四名日軍

如果三個人鬼子兵打進縣城,只有可能發生在特殊情況,也就是建制打亂了,不僅日軍的建制亂了,我軍的建制也亂了。這三個鬼子兵在沒有我軍設防的情況下,乘亂進入了一座沒有設防的縣城。然後肯定會撤走,因為三個人不符合日軍戰鬥的編制。




當然了,幾十個鬼子兵就能控制一個幾萬人的縣城也很恐怖了。很多人把這個現象歸咎於當時的中國人麻木不仁,愚昧無知。對此我只能說,確實有這一方面的原因,但最關鍵的一點很多人卻刻意的忽視——大環境。

幾十個日本兵能控制一個縣城,通常只會發生在一種地方。

第一、這個地方的國軍部隊早已逃光了,也可以說戰略撤退了。

第二、這個地方的游擊隊也跑光了,也可以說戰略性的轉移了。

第三、還有一個大隊,甚至是一個聯隊的日軍駐紮在附近地區。

第四、交通便利,附近的日軍主力可以隨時增援日軍小股部隊。

此四點缺一不可,否則幾十個日本兵也是不敢堂而皇之的進入一座危機四伏的縣城。因為日軍也不是煞筆!一個人落單,不要說碰到正規國軍,就算碰到游擊隊也會玩完。事實上很多人拿黑龍江拜泉、吉林伊通、廣西上思、山東海陽來舉例,證明確實有幾個或者幾十個日本人佔領縣城的案例。大環境不就是以上面提到的四點為前提的麼?!



一個日本兵控制一個村莊,十幾個日本兵控制一座縣城,老百姓不敢反抗,那是因為這裡的國軍、游擊隊,全讓日本軍隊打得沒影了。在這種沒有自己武裝部隊的地方,不要說有幾個日本鬼子,就算一個日本鬼子也沒有,老百姓也不敢反抗。

為什麼呢?因為打死一個鬼子,立馬會有幾百個鬼子兵過來報復!老百姓只看到了幾個鬼子兵在眼前晃悠,卻沒看到附近還有幾百甚至上千的鬼子兵在晃悠。幾百個受過軍事訓練的鬼子兵,有足夠的能力把一個村,甚至是一座縣城都能三光。

比如說1938年的巢湖溫家套慘案:1938年4月,一個叫野村的日本鬼子來到巢湖溫家套孫村侮辱婦女,被憤怒的村民用鋤頭和鐵鍬打死後將屍體仍進巢湖。後來日本中隊長聞訊後於1938年10月7帶領100多名全副武裝的日本鬼子包圍了溫家套!燒殺搶掠!共殺害村民316人!燒燬房屋900餘間!民船18條!

論殺人,日軍是專業的。因為他們是受過訓練的專業殺人機器。

而普通老百姓沒有接受過軍事訓練,不是暴力群體,讓一群連槍都拿不穩的老百姓去對抗有組織且受過嚴格軍事訓練的日軍,這是不是太特麼的扯蛋了?



所以請不要歸於什麼“民族劣根性”,“智障一群”等等。大家都是人,是人都一樣。沒有受過訓練的老百姓,你憑什麼去反抗一群武裝到牙齒的軍人?就憑你手上的鍵盤?


並且請不要只盯著淪陷區看,為什麼不多看看敵我交叉地區的老百姓呢?!

在日本軍隊無法橫掃國軍的地方,誰見過幾十個鬼子兵敢橫衝直撞的?因為萬一遭到國軍的伏擊,估計會死得很難看!

在日本軍隊無法橫掃游擊隊的地方。誰見過幾個鬼子兵敢橫衝直撞的?因為萬一讓游擊隊打了埋伏,死的也挺難看的!

在有國軍和游擊隊的地方,積極參與抗戰的老百姓還少嗎?事實上,在這種地方的老百姓一定會為國軍和游擊隊提供各種幫助,否則國軍和游擊隊的吃的和穿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沒有老百姓的支持,國家拿什麼跟武裝到牙齒的日軍打了八年?!

打仗是軍隊的事情,人民反抗侵略不在於武力反抗,而在於對軍隊的支持。全民皆兵不等於全民武力反抗!老百姓做了自己該做的貢獻,為何還要被指責?!



所以請不要把老百姓看成螻蟻,也不要站在道德制高點怪罪老百姓沒有血性。與其怪罪老百姓,倒不如該追問正規軍去哪裡了?為什麼我們國家會這麼弱!

同樣的道理,我們現在經常有人罵老闆,怒斥老闆強制加班卻不給加班費,但每個人都想著別人去告公司,自己不想去。因為打官司太麻煩了,很多人連律師事務所的門朝哪邊開都不知道,怎麼打官司?就算真的有人去告了,而且也告贏了公司,然而代價必然是丟工作。八十年過去了,有變化麼?難道是現代人也是愚昧不堪的人?非也吧!其實這只是一個人最基本的人性而已。

今人都在笑前人,不知前人地下笑今人,歷史是個典型的後鏡理論,脫離了當時的情況來揣測前人,卻不知自己也陷在圈中,只能讓人覺得有隔空看物的感覺。


Mer86


3個日本兵控制10萬人的縣城,不是空穴來風。

1932年日軍佔領東北拜泉縣,3個鬼子1輛車,在村裡整體轉圈,嚇得人們以為有很多日軍,不敢抵抗。

吉林省伊通縣,相傳是4個鬼子拿下的。

為啥日軍能如此輕易得手?

關鍵是沒有抵抗的軍隊。

中國軍隊戰鬥力再低下,如果有那麼一點點的抵抗,也不會讓3個鬼子如入空城,順利佔領一座城。

東北軍不抵抗是日軍順利佔領的主要原因。

東北軍參謀石原莞爾曾經囂張地說,雖然張學良號稱50萬大軍,而關東軍只有不到2萬人,但不肖2天就可以拿下奉天。

“對付張學良,不需要傳家寶刀,竹刀就夠了。”

是什麼讓石原如此堅信東北軍必敗?

第一,日軍武器先進。

“拿兩門大炮去嚇唬嚇唬張學良就足夠了。”

第二,援軍隨時可到。

即便真的打起來,已經調兵遣將到中朝邊界的日軍也可以隨時過來支援。

第三,知道張學良不會抵抗。

日本打仗從來不冒進,情報間諜四處活動,在確切地知道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後,判斷中國軍隊絕不會在東北與日本開戰,這才讓他們更加肆無忌憚。

所以,3人拿下一座城,不是日軍多神乎其神,而因拱手相送。

有人說,沒有軍隊,光城裡面的老百姓一人一拳,也能把他們打扁啊。

如果是打架沒問題。但別忘了,這是戰場,老百姓沒有領導、沒有武器,無力反抗,不敢反抗,官兵都逃跑了,誰挑頭去抗日?

況且,日軍以兇殘恐嚇為主要手段,打心理戰,光嚇唬嚇唬就夠了。

恐嚇之下,必有漢奸。三五個兵侵略得逞,漢奸“功”莫大焉。

這些都是戰術方面的原因,最關鍵的,是不抵抗戰略。

如果要怪城中不抵抗的老百姓,不如怪不抵抗的政府和軍隊。

真打起仗來,中國游擊隊讓鬼子疼得很。

總之,三四個日軍佔領中國一座城的事,是日軍自我宣揚、自我神話的宣傳,雖確有此事,但認識錯誤,不是中國人打不過,而是根本沒有打。

真打起來,如果同樣的裝備,中國軍隊在戰場上的表現,絕不比日本鬼子差多少。這話是日本另一個軍官辻政信在日本戰敗後的1952年說的。

由此可見,中國打不過日軍,主要敗在武器裝備的落後上。

(史料參考《昭和三大參謀》等)


飛春讀傳


我們無法證明二戰中是否真的發生過3個日本兵控制一個10萬人的縣城的事情,但是日軍以少數兵力控制中國的部分地區卻是二戰中的常態。重要的是3個日本兵控制縣城背後所隱藏的信息而不是這樣的事情到底有沒有存在過。

在抗日的過程中,有幾個比較著名的例子就說明了中國人在抵抗日本人的入侵時的確顯得不堪一擊。比如熱河抗戰時日軍128名騎兵就兵不血刃的佔領了熱河省會承德,省主席湯玉麟落荒而逃。南京保衛戰結束後,將近10萬並未解除武裝的中國軍警向日軍投降,日軍有時候只是出動一個小隊的人對數千名戰俘進行押送,但是並未遇到中國戰俘的抵抗,連日本人都感到十分奇怪。

中國人的劣根性是一直存在的, 特別是在一群中國人共同解決同一個問題的時候,往往會出現懸而不能決的情況。因而,許多評論家認為近代中國實際上就是一盤散沙。這是國民性塑造不夠的結果。

抗戰時期,不僅在抵抗日本人時許多中國人缺乏信心和血性,甚至許多中國人乾脆選擇了投靠和投降。以至於抗戰時期漢奸和偽軍的人數遠遠超過日軍在華人數。

背後的現象值得我們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