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出息的子女和沒出息的子女,哪個對老人來說更幸福?

3個老頭


在農村,有出息的子女住城裡,沒出息的子女在身邊,哪個對老人來說更幸福?


對於這個問題,我說一個我身邊發生的真實事例。


大姨今年八十五歲,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村老太太,她生育了兩兒一女。


大表哥原先在縣城工作,後來和別人合夥在省城經商,並在省城定居下來。


二表哥在家務農,和大姨住同村,而且相隔不遠。表姐也沒遠嫁,在縣城工作生活。


大表哥因離得遠,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回家,表姐一週回來一次幫大姨洗洗涮涮,大多數時候都是二表哥在照顧二老。


後來大姨老兩口年齡大了,大表哥就把老兩口接到省城去享福。


可是二老只住了一個月,因文化差異和習慣不同,怎麼也融不進城市生活,死活要回老家農村,無奈大表哥只好送老兩口回家,由二表哥繼續照顧。


二表哥不但在生活上照顧二老,在農閒時,他還抽時間陪著二老出去旅遊,有時順便走一圈親戚。



大姨年輕時想著,這輩子能去天安門看一眼就知足了。她現在八十五歲了,不但圓了去天安門的夢,而且國內著名的旅遊景點基本上去了。


照她的話講,她也是個見過世面的老太太了(每次說這話她都一臉的幸福)。這讓同村的老太太羨慕不已,誇二表哥孝順,說大姨攤上好兒女有福氣。


這是外人看到的表象,而二表哥給了我們正確的答案,他說這都是大表哥的功勞。


大表哥因為離大姨遠,不能常在身邊盡孝,他心裡很愧疚,他把照顧二老的重擔託負給了二表哥和表姐。



為了讓他們更好地照顧二老,大表哥出錢改善二表哥和表姐的生活,讓他們衣食無憂。


大表哥雖回不了家,但時常給大姨打電話或視頻。他出錢讓二表哥出力,趁著二老還能走動,多出去旅遊散散心。


荒海拾書


我們這兒,有一家父母生了四個兒子,三個考上大學,在外面工作,老四在家中務農,父親去世後留下母親一人。老人家愛在人前誇前三個兒子,罵老四沒出息,老四就讓她到前三個有出息的兒子家中養老,一家一月。結果,剛三個月,就呆在老四家,那兒也不去了。老四一問原因,老人家說,三家都嫌她不衛生,不會說話,不會幹活,還賺她抽菸。老人家在老四家裡一住就幾年,老四為了照顧老孃,無法出門打工,經濟非常困難,就靠媳婦掙個生活費維持生計。

去年,老人家摔了一跤,髖骨骨折臥床不起,老四日夜接屎接尿不得休息,還要餵飯喂藥找大夫。其他的幾個兒子掏了個住院費就完事了,現在老人家自己能坐起,但是,老四每天出門,都要給老人家把喝的水,吃的食物放在床頭。在地裡還不放心老人家,幹一會活,就耍要跑到家裡看一下。古人說:“父母在不遠游”,那些在外面為事業奔波的人能照料父母的衣食起居嗎?最後,還是沒出息的可靠。大家看看,那些敬老院的老人,除了五保戶,其他都是子女有出息的老人。

這家三個有出息的兒子,一般很少給母親給錢,他們說,給母親給的錢,母親就給老四花掉了。

子女有出息,只能給父母撐撐門面,其他都是鏡花水月,可望而不可及。


頂天立地223212394


首先有一點是毋容置疑的,無論農村也好,城裡也罷,有出息的子女肯定比沒出息的子女對老人來說更幸福,只要是正常人,都會因為子女有出息而感到開心幸福的。

以我自己來說,我在上海,父母在老家,我還有三個姐妹都在老家,離父母都很近,可是無論家裡要請客送禮或者父母生病,造房子等需要錢,全部是我給,女兒畢竟出嫁了,是別人家的人,可以偶爾出點力,不可能像我這樣對父母全面負責的。還有我鄰家的,有二個兒子,大兒子管自己一家,小兒子成家了又離婚,帶著孫子一起啃老,父母不要說感到幸福,反而深受其害。

總之,幸福是要有能力做保障,你自己什麼都沒有,你怎麼可能給父母幸福?有點幫助都算是很不錯的哦。


直飛烏魯木齊


我們小區有一對老人,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和他們住一個小區,本地工作。小兒子大學畢業留在了大城市,自己開公司,事業做的很成功。老人時常在外人面前誇小兒子出息孝順,年年過年給他們一萬快過年錢。可是小兒子由於忙事業顧不上回家看二老,幾年也回不了一次家。平時的時候老人的所有事情全是大兒子在忙前忙後,包括他爸爸前幾年的一次摔倒骨折,和她媽媽今年的闌尾手術,全是老大兩口子忙前忙後的照顧著,小兒子忙的連面也沒有見。

可是隻是常聽到老人家時常誇小兒子的好和出息。還時常和大兒子鬧變扭。或許有的時候對於老人家來說幸福就是,我需要你正好有吧。


酸甜苦辣人生百味


哥哥在上海開公司,一兩年回來一趟,錢也不給父母多,估計是怕花不完或者是想不到,一年就給三五千,我一個沒本事的閨女一年也給父母這麼多,還每週回家陪父母,做家務,幹農活,父母病了都是我伺候!嫂子回來不好伺候,做飯了喊她,她不吃,回頭加小灶,以前媽媽身體硬朗都是媽媽忙的多,還要給她洗衣服,現在都是我這個沒本事的姑娘招待他們,平時也是我照顧父母!唉😔,深有體會父母的不易,所以從不刁難婆婆!


改正歸邪86


如果農村沒有出息的子女讓老人更幸福的話,就不會有逼孩子學習的家長了,無需望子成龍了。有出息的孩子,會被認為是光宗耀祖,整個家族都感覺到榮耀。有大作為者,會被說是“祖墳冒著青煙”。

就拿村裡的老王和老孫來說,兩人是鄰居。老王的兩兒子在城裡一個當了大官,一個成了大款,而老孫的一對兒女都住在本村,以種地為生。

農村人更講究面子。

老王的房子高大氣派,老孫的房子稍遜一籌。


老王一出門兒,村民多是羨慕之詞,處處受到禮遇。在村民面前很有面子,老孫便很少有人注意。

逢年過節,老王家門前停滿了高檔車,帶來好吃好喝的。而老孫兒女都在跟前,都緊巴巴的過自己的日子。

老人也講得享受。

老王兒子有出息,房子有好幾套,老王和老伴根本不種地也不養家禽,冬天去城裡享受暖氣,天暖和再回農村,倆頭住,喜歡在哪就在哪兒,在家呆煩了兒子就給他們報個旅遊團,全世界各地去看看光景。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兒。

老孫則不行了,除了要精打細算自己的養老錢,還要考慮自己的孫子留點錢,那還敢鋪張浪費。



醫療能力不同。

老王和老伴兒有點兒小病兒子就帶他們去省城大醫院做檢查,做個微床手術,兒子買了一大堆補品,還給她僱了個保姆。

老孫有病要算計著少花些錢在小醫院打打針能堅持就堅持。兒子雖然也勸要帶她去大醫院檢查一下,因為兒子掙錢辛苦,他捨不得,上次病了一場,兒子拿點錢,和兒媳吵了好幾架。



有出息和沒有出息的區別是:有出息的你可以主動的選擇如何生活,沒自息你只能被迫地選擇如果過活。

現在交通發達,家家都有車。就算住城裡回去看老人也很方便。看看隔壁老王,邁著四方步悠閒地在村裡橫逛,你就知道子女有能耐對老人來說是件多麼榮耀和幸福的事。

村裡人羨慕老王有兩個有出息的兒子,但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他倆個兒子離得不遠又都有孝心!

💝關注我,關注更多精彩!


網悠然


我是支持農村有出息的子女對老人來說更幸福,因為可以少操心,至少金錢上是不用老人擔心的,老人可以安享晚年。

拿我們村子裡的例子來說,有一戶人家家裡有兩個兒子,大兒子上了大專,出來工作,自己買了房子,而且還給錢給老人在老家建新房子,這樣一來老人輕鬆了很多,平時打打牌,消磨時光就好了。

而他的小兒子初中沒讀完就去打工了,打工七八年了,錢都沒掙多少,還要老人幫著,娶媳婦的時候給了不少錢給他,這不是讓老人很操心嗎?

所以,我覺得子女有出息比子女沒出息,老人會更幸福。苦了一輩子,到頭來還要幫著養孫子,你說老人累不累?


巷子圈


農村有出息和沒出息的子女,對老人來說都不是幸福的事,有出息的不在身邊,沒出息的少了享受,只有有出息的和沒出息的加在一起,才是最完美的!


有這樣一個例子,兒子出息了,在大城市生活,於是接寡母到城裡去住,但兒子和媳婦因為工作忙,白天很少在家,寡母住了一個月不到,就堅決吵著回農村了,不是怪兒子媳婦對她不好,是因為整天一個人耐不了寂寞,每天除了呆在家裡看電視,連個談白的都沒有,對門對戶都不認識,出外盡是陌生人,簡直比坐牢都難受。母親的理由兒媳都理解,沒辦法只好把母親再送回農村!

幸好,他還有個沒出息的姐姐,嫁在鄰村,兒子怕母親一個人孤單,便請姐姐來照顧母親,兩人的生活費用都由有出息的兒子開銷,還另外每月還給姐姐開了一份保姆的工錢!這樣母親不但安安心心享受晚年生活,也間接地照顧了姐姐,真是兩全其美!


五音山人1




俗話說,為國盡忠就不能為家盡孝。常年在外不著家的人,怎麼也不能讓父母享受到應有的天倫之樂吧!而真正能給老人幸福的人,恰恰就是沒有出息,守在家中的子女了。

我的一個同事的兒子,研究生畢業後,移居加拿大,因為回一趟家要花費四五萬元,所以七八年了都沒有回一趟家。每年過年時兒子都會打一個電話回來。爺爺奶奶想和孫子說說話,可是孫子自小在加拿大長到現在,對華語卻是十分生疏了。說話互相聽不懂,還真的是沒法交流。

兒子每年倒是會寄個三五萬元回來,可是老頭子是老師,每個月五六千的工資拿著呢,那裡用的著兒子的錢?只不過現在替人家保存著,到了百年之後,連本帶息帶自己的工資剩餘還不是要全部交給人家?

我還有一個朋友,老大考的天津南開大學走了,老二學習也不錯,父母怕他倆都離開老了自己受罪,就在高三時讓他輟學回了家。後來父母有病,都是他管伺候,老大拿錢。老人的裡裡外外,前前後後都是他來照顧,還真的是沾了老二的光了。

在農村,老了以後,孩子有出息遠走高飛是孩子享福,老人受罪;孩子沒出息守在自己身邊那是自己享福、孩子受罪。


石韮花開放的季節


對這個問題,不是小孩有出息沒出息的問題,要看小孩的孝心與對父母重視的程度。看,這位農民工,處處離不開自己83歲的智障老母,7年如一日。用他的話說,母親愛罵人,別人照顧我不放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