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市場變冷,海爾方太美的九陽等廠商應該搞經營還是抓管理

家電市場變冷,海爾方太美的九陽等廠商應該搞經營還是抓管理

狠抓經營,鼓勵更多的能人、強人,在一線市場上橫衝直撞,想盡一切辦法衝規模搶業績;還是強化管理,規範經營體系和制度,強調平臺驅動和體驗管控,夯實內功後擇日再戰?日前,在持續低迷的市場環境和競爭格局下,不少家電從業者們拋出這一新的問題。

華辛||撰稿

今年以來,隨著家電零售市場再次迎來寒冬的嚴峻考驗,由此這也引發眾多家電廠商面對困境選擇出擊時,到底是“一心抓好經營找突破口,還是放慢速度牢牢抓好管理夯實內功”這一話題的熱議和討論。

對此,家電圈認為,中國家電業已經存在40多年,市場化擴張也有30多年。對於相關企業來說,經營與管理已經走到歷史的交匯點,兩者的融合並對接將是未來幾年,家電廠商應對市場競爭,引領產業變革的最要手段和力量。也就是說,要在經營中融入管理驅動的內核,強化管理提升經營在終端的突破力和引領性。

其實,經營與管理原本就是一對孿生兄弟,長期以來日本企業是“經營與管理”不分家,往往將管理的思維應用到經營中,而又在經營中善於藉助管理的力量推動。同時,從來不會按照市場環境和企業經營狀況,有意強化管理或弱化經營,而是力求經營與管理的一體化融合。

但是,對於很多中國家電廠商來說,一直以來對於經營和管理的認知,普遍看法是兩隻手別抓:經營是一隻手,抓業績、抓出貨、抓資金、抓利潤;管理則是另一隻手,抓規矩、抓制度、抓體系;過去20多年以來,在家電市場的跌宕起伏大潮,面對競爭環境的持續多變,廠商的普遍動作就是:市場行情好的時候抓經營,搶蛋糕;市場形勢不好就抓管理,減員增效。

由此,這也形成中國家電市場上兩大陣營:市場經營派和管理驅動派。其中,重經營的企業,普遍被外界認為是市場營銷派,往往能抓住外部的政策、人口、市場等紅利機會,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美的、格力、創維,以及九陽等;而重管理的企業,普遍被外界認為是思想驅動派,往往是基於內部體系、平臺,以及實力的資源,尋找新的突破口。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海爾、方太等。

不過,這些都是傳統經濟時代的做法。現實過程中,很多家電企業往往是在實用主義至上的原則下,什麼有用抓什麼,缺乏對經營和管理的協同整合,更缺乏持續長遠的規劃。如今,隨著整個家電產業步入互聯網時代,家電廠商們又應該如何巧妙地利用好經營和管理的兩者關係,通過抓經營、強管理,從而在寒冬市場競爭中,提供更多的糧草彈藥?

家電圈認為,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對於所有家電企業來說,要將經營與管理的內在邏輯打通,構建內生性增長體系。首先,要從而選擇正確的方向,並朝著目標做正確的事情,最終將方向的正確性、手段的正確性“二合一”;其次,則是一切經營和管理的重心,都要投向一線市場的產品經營、營銷創新和用戶交互,特別要強化在終端市場上對於商家客戶和消費用戶的經營關係提升。既要造出消費者認可的好產品,也要策劃出讓客戶賺錢的好活動。

從這個角度來看,經營與管理兩者從來不是對立和衝突的關係,而是相互助力的協同關係。如果說,經營是矛、管理就是盾,進可攻、退可守。要堅持經營開路、管理跟上,從而形成左右平臺的新格局。靠卓越的經營能力突破困境,靠堅強的管理夯實領先優勢。

對於所有家電廠商來說,想要“又快又好的發展,又大又強的跨越”,最終還需要拿精益化管理為差異化經營保駕護航,更需要經營變革反向推動管理的創新與變革!

====

家電圈:覆蓋產業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臺。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