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奮發有為吹響新時代號角

奮進新時代,湛江再出發。

一套套助力振興的組合拳打出來,一條條振奮人心的捷報傳過來,高質量發展的集結號在2018年一聲比一聲高亢嘹亮,一次比一次振奮人心,在湛江大地上久久迴響——

10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廣東視察指導並發表重要講話時,多次提到湛江,賦予湛江“湛江作為重要發展極,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的重大戰略定位,對巴斯夫項目落地湛江給予充分肯定,要求湛江抓住海南自貿區建設機遇,加強與海南對接合作、相向而行。5月,省委書記李希到湛江考察調研,要求湛江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要做好臨港產業、濱海旅遊、特色優勢農業、軍民融合“四篇文章”,以新的更大作為開創湛江改革發展新局面。日前,中央正式備案同意《廣東省關於市縣機構改革的總體意見》,湛江在廣東21個地級以上市中被定位“大城市”,壓在湛江肩上的發展擔子更重了。

凝心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奋发有为吹响新时代号角

從空中鳥瞰湛江鋼鐵基地園區一角。記者劉冀城 航拍

新使命蘊藏新希望,湛江聞雞起舞,日夜兼程。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資產投資934.24億元,增長11.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0.46億元,增長11.4%;全市海洋經濟總產值1779.5億元,增長15.1%;1-10月全市旅遊接待遊客4379.1萬人次,增長21.3%;實現收入427.3億元,增長21.2%,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基礎設施進一步夯實,形成了“看好湛江、投資湛江,凝心聚力、加快發展”的良好態勢。

當前,湛江迎來了發展的春天,“疊加機遇”吹響了振興發展的號角,也指明瞭方向,正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加快從“跟跑者”“被動者”“畏難者”向“領跑者”“主動者”“奮進者”轉變,以新擔當新作為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奮力前行。

推動質量變革 現代產業“千帆競發”

踏上新徵程,容不得半點彷徨、猶豫和懈怠,需要以奮發有為的姿態披荊斬棘,不斷開闢新的局面。要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成為區域經濟中心,湛江的核心在於發展實體經濟、壯大實體產業、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湛江扛起時代責任,用好用足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抓住重點,深入實施重大工業產業項目達產增效、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現代服務業提速、高新技術產業培育、藍色海洋綜合開發“五大產業發展計劃”,有力拉動經濟發展。

凝心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奋发有为吹响新时代号角

中科煉化項目設備——裂解裝置2號丙烯塔運抵裝置現場。記者劉冀城 通訊員聶冬生航拍

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積極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著力實施了一批補短板、惠民生、高質量的重大項目,有效撬動投資持續穩定增長,有力地確保了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與此同時,在擴大有效投資上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挖掘投資潛力,推動重大項目建設,一方面,致力於把園區擴能增效與加快推進縣域經濟發展相結合,實施“一縣(市、區)一主園區、一園多區、加快培育主導產業”發展戰略,科學定位園區主導產業,引導園區錯位發展、產業集聚發展。另一方面,落實市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推動項目、資金、用地與環境指標向產業園區傾斜;堅持基礎先行、管網先建,完善園區配套設施,促進產城融合發展,全市園區基礎設施逐步完善,承載能力大幅度提高,產業發展呈現良好態勢。

數據是最有說服力的註腳。今年1-10月,全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額居粵東西北地區首位;鋼鐵、石化、造紙三大產業規上工業總產值達930.26億元,佔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的47.3%。寶鋼湛江鋼鐵基地一期工程全面達產達效,二期工程3號高爐項目力爭明年一季度開工建設;中科煉化項目預計明年下半年建成投產。

借力產業調整,湛江正插上了騰飛的翅膀。隨著中國重化工行業外商獨資第一例、德國巴斯夫項目落戶湛江,湛江在建和擴能增效投資額超100億美元的重大工業產業項目有3個,已成為我省經濟新增長極和臨港大工業發展主戰場。與此同時,引入招商局集團開展“1+N”戰略合作,計劃投資約463億元,建設項目20個;與華僑城集團簽訂全域旅遊開發合作協議,未來五年華僑城集團將投資500億元重點打造湖光巖景區等五大項目等等。

推進效率變革 體制機制逐漸完善

效率是經濟發展的永恆主題,而市場競爭歸根結底是投入產出比的競爭、效率高低的競爭。改革是最大的紅利,也是支撐湛江再出發的最大動能。湛江正認真謀劃推進改革開放再出發,進一步激發發展動力活力,將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優化營商環境,落實省“民營企業經濟十條”“實體經濟十條”,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保護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當好企業的“保姆”和“保安”,千方百計支持和服務民營企業發展。

凝心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奋发有为吹响新时代号角

節假日期間,不少遊客來湛感受濱海旅遊的獨特魅力。記者李波 攝

目前,我市共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33.78億元,下半年重點跟蹤服務200多家重點企業,支持25家產值10億元以上企業穩定增長,保障27個年內計劃投產項目順利投產達產;優化“小上規”申報全程服務,力爭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20家。

加快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是湛江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作為我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一帶一路”海上合作支點城市,湛江在國家對外開放大局中佔有重要位置。我市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努力爭取將湛江港和東海島納入廣東自貿區擴區的片區,探索推動與澳門共建自由貿易港,與深圳南山在湛江合作共建高新產業園。加強與海南的對接合作、相向而行;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合作示範區,進一步提高海博會、水博會、農博會等展會的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水平,僅2018中國海博會就達成交易合作意向1100億元。

推進動能變革 創新驅動蔚然成風

新時代,湛江發展的環境和條件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已成為一片興業福地和投資熱土,凝聚起了高質量發展的巨大動能。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之一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作為欠發達地區,湛江高新技術產業基礎比較薄弱,高端創新型、領軍型科研及專業人才仍比較稀缺。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聚力抓好湛江高新區建設,使之成為我市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

凝心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奋发有为吹响新时代号角

廣東半島科技集團技術人員對“機械臂”進行調試。記者林石湛 攝

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對標先進地區,奮起直追,加快培育發展創新主體。去年9月,我市編制出臺了《湛江市高新技術產業培育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以下簡稱《培育計劃》),把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納入五大產業計劃之一,高新產業上升到罕見的高度。《培育計劃》通過發展新興產業和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強培育和引進高新技術企業,不斷做大做強我市高新技術產業。

政策實施以來,我市高新技術產業培育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國務院批准我市高新區升級“國字號”;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被列入省政府第二批啟動序列;2018年共推薦申報高新技術企業126家,通過網評80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68家,高企總數預計達到192家。預計今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總數超過190家,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有望突破700億元。

當前,我市抓住湛江高新區獲批升級為國家級高新區的契機,按“一區多園”模式統籌湛江高新區建設,省海洋實驗室啟動建設,湛江海洋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啟動運營;爭取中船重工項目落戶、醫藥城建設以及省實驗室建設為契機,謀劃好海東高新區管理機制、規劃建設等工作;優化創新創業生態,積極培育發展創新主體,全力營造適宜創新和留住人才的創新創業環境,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不辜負新時代 凝聚發展磅礴力量

當前,湛江既處於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幹事創業的黃金期,又處於爬坡過坎的改革攻堅期。奮進搏擊,方能不辜負這大有可為的新時代。全市黨員幹部正以不待揚鞭自奮蹄的責任情懷,推動湛江高質量發展。

真抓實幹的精神,像一條紅線貫穿湛江高質量發展的路徑之中。去年以來,我市把打好“三大攻堅戰”作為牽引全局的戰略性任務,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深入實施精準脫貧攻堅三年行動方案,上半年全市累計實現貧困人口預脫貧15.26萬人,佔貧困人口的63.3%;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突出打好碧水攻堅戰、藍天保衛戰和淨土防禦戰,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2018年上半年與汕尾市並列全省第一。

緊緊扭住“四大抓手”,是湛江補齊短板、夯實發展基礎、謀求加快發展的重大舉措。今年湛江“海陸空”齊頭並進,交通基礎設施進入了大建設、大提速時期,取得歷史性的突破,高質量發展短板逐漸補齊——湛江國際機場項目預可研報告已獲國務院批准,徵地工作全部完成,可望明年初正式動工;深湛鐵路江湛段7月1日正式運營,湛江邁入高鐵時代;湛江港30萬噸級航道改擴建工程立項獲國家發改委批覆,力爭年底動工建設;廣湛高鐵力爭明年動工,合湛、張海、湛海等高鐵前期工作加快推進……不久的將來,湛江將建成大通道、大港口、大路網、大樞紐,新機場、高鐵、高速、港口等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成為四通八達、快捷連通國內外及周邊省區的現代立體交通中心城市。

對標省域副中心城市定位和湛江灣地理優勢要求,我市優化城市發展規劃,紮實推進中心城區和縣城擴容提質。海東新區累計完成開發投資225.88億元,建成項目68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紮實推進,城市美化、綠化、亮化水平進一步提升。目前,湛江市生態型海灣城市品牌越擦越亮,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有志之士前往投資創業。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湛江最艱鉅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後勁也在農村。我市牢牢抓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歷史機遇,在全省率先出臺《湛江市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案》,推動湛江農村“脫胎換骨”,全市興起了發展農村經濟的新高潮。

波濤蓄勢,起於涓滴。湛江大發展的序幕已經拉開,龍頭項目引領的“產業航母”集群,迎來“星月同輝”、千帆競發的迅猛發展格局,高質量發展正邁入全新的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