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到底是什麼意思?

玄妙的博弈


《道德經》是先秦時代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所著,是中國傳承了幾千年的智慧原典,雖然僅五千餘字,卻是言有盡而意無窮,表達了極其深奧的哲學思想。

《道德經》開篇第一章第一句開宗明義地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這句話十二個字,卻用了三個“道”字與三個“名”字,很容易便把人繞糊塗了,但只要弄懂了三個“道”與三個“名”分別是什麼意思,問題便能迎刃而解了。

第一個“道”,是我們通常說的“道理”;第二個“道”,是動詞“說”的意思;第三個“道”,是恆常的道,是萬物的終極規律。第一個“名”,即是普通的“名稱”;第二個“名”,是動詞“命名”;第三個“名”,是老子所用的專有術詞,“道”的另一種說法,是萬物的本根、本體、本原。

道家既然以“道”為名,說明他們最為推崇的就是道,道家學說最為核心的概念就是道。而道有兩重含義:萬物運行的終極規律與生成萬物的本原。在開篇第一句中,《道德經》使用了否定的方法,分別從兩個方面對“道”進行了描述。

《道德經》說,可以言說的道理不是萬物運行的終極規律,可以言說的名稱也不是生成萬物的本原。

為什麼呢?因為人的語言總是來自於經驗的,最早的話語總是指具體的事物,最早的文章都是象形文字,對應的也都是有形的東西。比如中國古老的甲骨文,每個字都能與某些具體的事物相對應,就像一幅幅簡筆畫。

隨著人類思想的發展,語言漸漸可以表述那些抽象的概念了,但就算是最抽象的概念,也是以具體的經驗為基礎。比如“抽象”這個詞,“抽”是一個具體的動作:抽取,“象”是具體的形象,“抽象”的意思就是抽取掉具體的形象。看,哪怕是“抽象”這個詞,也需要用兩個具體的字來表述。

可以言說的道理,都來自於人類的經驗,因此必然帶有人類的侷限性。比如當年亞里士多德看到重的東西下落快,輕的東西下落慢,以為這就是宇宙間統一的規律,不料這完全是因為空氣阻力的緣故,在真空中這一規律便失效了;牛頓發現了“牛頓三定律”,以為這就是宇宙的終極規律,不料在物體的速度接近光速時,或是在微觀的粒子世界,牛頓定律便無效了……人類科學的進步總是不斷修正、推翻之前發現的規律,所以這些來自經驗的規律都不是恆常的道。宇宙的終極規律必然是完全脫離了經驗的。

可以表述的名稱,都包含著某些特定的屬性,所以無法同時包含它的反面。如我們說“紅”,必然無法包括“藍”;說“大”,必然無法包括“小”;說“硬”,必然無法包括“軟”。但道是生成萬物的本原,所以它一定能包含所有相反的屬性,因此不能被具體的名稱所限定。道中既有紅,又有藍,既有大,又有小,既有硬,又有軟……什麼都有也就是什麼都沒有,所以道即可以說是“無”,也可以說是“有”,它沒有特定的屬性,惚兮恍兮,恍兮惚兮。

《道德經》如此表述“道”:“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道是無法用語言表述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因此認真說來《道德經》五千言也只是滿篇廢話。但是老子為了啟迪世人,只有勉強去言說,勉強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做“道”。

因此《道德經》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終極之道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所以只有上士才能真正領悟。


上期回顧:為什麼道德經說“上善若水”?老子告訴你:“因為水往低處走。”

下期預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是如何生成萬物的?


我是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夢露居士讀國學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看似十分簡單的十二個字實際上卻包含了天地運行的哲理。

對於你所提出的問題,我們可以試著做一些簡單的解讀。

對於這句話的意思一直眾說紛紜,但是很多人都偏向一種說法:如果“道”可以用言語表述的話,那它就不是真正的“道”。

“名”如果也是可以用語言來表述的,那它也不是真正的“名”。

從一開始,老子所講述的道就不是語言能夠表述的。

由於人與人之間的思維與感覺的不同,想要統一理解這句話又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事。

人類所理解的“道”不過是對“恆道”這個概念的有限理解,完全不是“道”本身。

而“名可名,非常名”又把世間萬物分到了兩種狀態下。

在意識範圍內,人的意識分為有意意識和無意意識,有名和無名又和這類似。

“有名”就是可以言說的那部分,客觀並且形象,就像林間走獸,花鳥魚蟲,這些都是我們能直接感觸到的。

而“無名”更像是一種主觀的感覺,就比如我們常說的“氣場”或者是“氣質”。

它們無形無相,我們沒有辦法直接感知,甚至無法用思維理解。

把這個概念放在空間哲學裡,就如同我們三維的腦部結構無法感知四維的空間,但是四維空間在理論上又是一定存在的。

道家學說中經常強調無和有,實際上無和有也存在於“道”和“名”之間。而它們也不是具體的某種事物,而是一種關係。

“有”與“無”兩者相互作用相輔相成,彼此相互激發,轉換同時又和諧並存。

在那個沒有句讀的時代,或許標點符號的位置也不符合老子最初的意思。

就連“名可名,非恆名”這句原話也因為要避帝王的名諱在漢代被改為“名可名,非常名。”如果放在現代,我們把它斷成“道可,道非,常道”也無何不可。

對於一件事,有說對的,有說不對的,這本是世間常態。

對於這句玄而又玄的話,解讀早已無關對錯,而在於我們每個人的內心如何評判。

看了很多種解讀方式,其實說的都是別人的,自己真正怎樣理解才是最要緊的。


有書共讀




先說說《道德經》,《道德經》洋洋五千言,八十一篇,作者老子。從哲學的角度來講,《道德經》是辯證法的始祖,是目前最科學最完備的世界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出自《道德經》的第一篇。那麼“道可道非常,名可名非常名”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第一“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這句話裡面三個“道”,先來說說三個“道”字大概意思,第一個“道”是宇宙的概念,在老子看來,宇宙之大,大無邊,大到遼遠,宇宙之小,小到無核,沒有最小,只有更小,換句話說就是一物一世界。



第二個“道”是說的意思。第三個“道”是我們能夠認識的世界。也就是說我們不可能把宇宙世界說明白,如果你認為說明白了,那麼一定不是宇宙大道,而是我們所認識有限的“道”。只有什麼時候我們認為對於大道的無知,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知道一點點。有點繞,自己悟。



第二“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這句話裡有三個“名”字。先來說說這三個“名”字的含義。第一個“名”字是給萬事萬物命名,如地球,太陽等。第二個“名”字的意思是對第一個“名”字的概括說明,如用地球來給這個球體命名是不全面的。



第三個“名”字的意思是我們所認識的有限的範圍內的萬物。總體來來講就是如果你能用一個名字來概括一個物,那是不可能的。謝謝閱讀!


瓷器背後的故事


請各位注意一下:

其實這句話並不是老子《道德經》的原文,

所以後人看著有點糊塗。

這句話的原文是: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這是帛書的版本,是漢代以前的版本,與老子的年代更接近。

中國古人講究避諱,漢代有位皇帝叫劉恆,所以後人就把《道德經》裡的“恆”改成“常”了。而帛書當時已經在地下了,所以保留了原文。

既然看到了原文,那意思就很好理解了哈。

接下來,我就談一下我自己的觀點:

第一句,“道可道也”,第一個“道”是名詞;第二個“道”是動詞,意思不是“說”,而是“執行”的意思。所以“道”不是用來說的,而是用來做的。

第二句,“非恆道也”,“道”可以去執行、去做,但不要執著。因為事物是不斷變化著的,要靈活對待。

剩下的兩句,相信聰明的你已經明白了吧!哈哈!

老子這四句話,告訴我們:

第一,事物的發展規律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具體事情要具體對待;為人處事,要注意因地制宜,不要鑽牛角尖。

第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要過於執著形名或表象。

謝謝,今天我就回答到這裡。如果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關注我!


百鍊晴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句話是老子《道德經》的開篇之言。原文是“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在漢代為避恆帝的諱,才改“恆”為“常”。對這句話的解釋,歷來有爭議。


筆者認為,要正確解釋這句話,首先要弄清何為“道”,何為“名”。



先說“道”。“道”從首從辵,“首”的本義是頭,象徵萬物之初始。“首”和“頁”都代表頭部,皆從“八”,“八”或指頭上的毛髮。“首”字從倒八,八在上也;“頁”字從八,八在下也。“首”上之八,或為幼兒稀疏的頭髮;“頁”下之八或為剛成年男子稀疏的鬍子。胎兒的頭部最先發育,佔到整個胎體的一半,故以胎兒的頭部借代胎兒。胎兒的頭部有稀疏的頭髮,故“首”應指胎兒或幼兒的頭部。人之初為胎兒,胎兒是人先天的最初形態,引申而泛指事物的最原始的狀態。“辵”與行走有關,表示運動變化。故“道”的本義就是指事物的原始狀態及其自然的運動變化規律。強調事物的原始及自然屬性。“道”作為一個哲學概念,最初見於《周易》和《道德經》。中國古老哲學用“太極”來表達“道”的概念。《易·繫辭傳》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經》中的“道”與“太極”是相通的。“太極”就是孕育了陰陽的萬物之母。所謂“兩儀”就是指陰陽,陰陽生於太極。《道德經》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裡的“一”就是指陰陽,陰陽皆一畫也。陰陽生則天地立,所謂一畫開天地也。《易·繫辭傳》說:“一陰一陽之謂道。”因為“道”就是孕育了陰陽的“太極”。然道又分“恆道”和“非恆道”,上面所論述的純自然之道就是“恆道”。《禮記·中庸》中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敎。”所謂“率性”就是順從本性,不假人為的思索。三思而後行則失之本性矣。天有道,而人法之。人法天道而用於人類社會,即為“人道”。“人道”法自然之道而有了社會屬性,人類社會是大自然中最活躍的因素,具有很強的人為性,故其道就不再是純自然之道,這種道就是“非恆道”。《道德經》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法再法,人為因素增多,終成“非恆道”矣。如帝王的統治之道,雖效法乎天地自然之道,卻摻雜了更多的人為因素,故其道會隨社會的不斷變化而變化,故非恆道。




再說“名”。許慎的《說文解字》中是如此解釋的:“名,自命也。從口,從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事實上,名從夕從口。日初出為“朝”,月初出為“夕”,日初出為一天的開始,月初出為一天的結束,一天之始言乎今,一天之終言乎往,所謂“今朝往夕”。“夕”有過往的意思,指代已往的、業已存在的事物。業已存在的事物言乎口,即為事物之名。“名”即客觀事物的代稱或對客觀事物的客觀描述。“名”亦分“恆名”和“非恆名”。“恆名”就是指客觀事物的代稱及對客觀事物的客觀描述,其中沒有人為的感情色彩;“非恆名”就是指對客觀事物的稱謂或描述中摻雜了人為的感情色彩,或褒或貶,或抑或揚,由於人的感情色彩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多變而不恆,使客觀事物失於客觀性。



“道”和“名”本為名詞,但可活用作動詞。“道可道”中的第二個“道”,“名可名”中的第二個“名”就都是古文中名詞活用作動詞的現象,動詞“道”就是“以……為道”的意思,可譯為“遵循”、“效法”。動詞“名”就是命名、描述的意思。




“順其自然,無為而治”是道家思想的根本和出發點,道家認為只有純自然的東西及其規律才是永恆的,摻雜了人為因素的東西及其規律都是權宜的,都不會永恆。深刻理解了道家的這種思想,我們才能真正明白老子“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這句話的精義。老子的這句話直譯過來,就是說:道,如果是用來強制別人遵循的,就不是自然而然的,那這種道就不是恆常之道;名,如果是人為的稱謂和描述,就一定會有感情色彩,那這種名就不是恆常之名。可道之道、可名之名皆摻雜了人為因素,故而“非恆”也。恆道是事物固有的自然規律,恆名是事物的本來面目,惟其自然,因而永恆。道有奉違,名有褒貶,皆是人為,常變而不恆也。


子夏故壇


我比較對句讀都不清楚的的任意性解讀。

1,逗號點在哪裡?道,可道,非常道;還是道可道,非常道?名也是。

2,其中的每個字都是多義的,究竟啥意思:道有很多意思,道理,道路,真理,說話等等,名也是。

3,老子道德經的整片文章究竟表達啥中心思想,才會有這兩句開頭?

以上三條,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我參與過N次的討論,大部分道德經愛好者是崇拜老子,把道德經當成聖經,甚至是宇宙洪荒真理在其中的聖經。容不得別人質疑。

我也通讀過N次道德經,但是都是就事論事,就人論人,就文論文的角度來考慮,就是假設史記都是對的,那麼道德經的寫作是有明確的地點時間人物場景的。時間,公元前486(據說);地點,函谷關;人物:老子,尹喜,還有一頭牛。

從平常心看,這篇文章,非常有文采,通篇在歌頌道和德兩件概念,其中德,很多在之後的儒家中多見(儘管核心含義可能不同,道德經中,德與聖人掛鉤,而論語等儒家典籍中,德與君子相關,而聖人提的就少了)。

道,名,德,這些概念,但是春秋時候,是比較流行的。

老子道德經中,道的內容最多,因而也有道教什麼的延伸。但是就通篇來說是這樣的一個邏輯:老子飽覽群書,發現世界和自然是有規模的,但是他也無法描述出這個規律是啥,只知道,我們要尊重這個道,順著這個道去生活和發展,要道法自然,才是上策。

其中最有氣勢的話是: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曰四大。

其中“道”,老子說的很清楚,就是俺老子也不知道有一個東東可以做天地的娘,但是我不知道她是啥,我就勉強叫她為“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實際上就是上述話換一個說法而已。

我勸那些崇拜者,不要拘泥於這句話了,道德經,就是科學規律的歌頌文。我們現在的科技工作者,科技公司都要感謝老子,這樣老子會很高興。

而一大幫語焉不詳,玄之又玄的“哲學家”是不是可以休了,老子會氣死的。


老孔


我來說說個人的理解。

這句話中的第一“道”,指的就是天地萬物運行的自然規律,一般都能理解。第二個“道”就是語言表達。第三個“道”,意思和第一個一樣。

天地萬物運行,自然有一定的規律,但是這個規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但是我們又想表達出來,寫出來,那只有文以載道了。但古人早就說過:言不盡意。我們這個語言是有侷限性的,很難完全表達我們心中的意思。可我們又不能不說,所以只能盡力去表達,但是表達出來的意思畢竟不能完全符合“道”的規律。所以說“道可道,非常道”。

下一句就容易理解了,和上一句基本一樣的道理。無論世間萬物,還是個人,我們都不知道他們一開始的名字,我們為了方便,又都得起個名字,但這個名字並不是事物本身原有的名字。比如太陽、月亮,時間,空間到底是什麼東西,從哪裡來的?誰製造的?我們人真的沒有搞清楚,只是我們人為給它們起了這個名字。所以說“名可名,非常名”

這就是我的簡單理解,有不同意見可以在下面討論留言。


一聲佛號一聲心


你這麼問,很多人也那麼答,我很痛心,因為這段文字不是這麼斷的,而應該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要理解這句話,就要結合《道德經》裡面另一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如果還不能理解,那麼就再結合“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

中國文化,究其極,道學也。

道是什麼呢?結合上文,道就是太極,就是一,也就是常道。一生二,二就是道可和道非,就是兩儀,再直白點,就是陰陽。伏羲一畫開天,那個一啊,就是道,道就是陰陽啊,然後有萬物。現代科學就是格物啊,格到底,也就是正負極之類,正合陰陽之說。一陰一陽之謂道,古人書上寫得明明白白,又說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哦,道就是太極啊,就是一啊,這麼簡單啊,對啊,大道至簡呢,很簡單的東西是不能單靠理解的,還要去悟啊,去體會啊,去知行合一啊!能用文字表述出來的道,是名可之道,但是還有不能用文字表述的道啊,就是名非之道,老子說得很直白了呢,然後有些不懂的就亂斷句,什麼道可道名可名,簡直不忍卒讀。


道理很簡單,真正理解得愈多,那麼根據“真知即是行”,也就越能覺得一些事情容易。還是那句一陽一陰之謂道,我覺得世間事好像都在這裡面了。女朋友怒了,我就不能怒,否則就要吵架打起來,因為不著道啊,其中妙處,萬事都適用,只不過我還早,知行合一還早。

說道知行合一,不得不提王陽明。

王陽明的學說概括就是:致良知,知行合一。插一句,理學,這麼講不及道學合適。

心即理,不如心即道。

王陽明後來一直在講致良知,那麼良知啥意思呢?顯然不是道德意義上的良知,我以為,良知就是道,用合理一詞比較能體現良知或者道的意思。合理也就是合道,還是那句一陰一陽之謂道,做人的目的就是要諸事合理,社會發展也要以合理為目的……再回到道可道非常道那裡,合理者合道也,合道者,道可,道非,乃常道也。


誰似任公子


《道德經》之《道經》:第一章,天地之始;配樂,高山流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可道,非常道

  • 道1:構成宇宙的動力、實體。

  • 道2:用語言表述。

  • 常:永恆不變。

可以用語言表達出的“道”,就不是永恆不變的“道”。

名可名,非常名

  • 名1:文化、思想(道的名稱)。

  • 名2:用語言表述。

能夠用語言表達出來的“名”,就不是永恆不變的“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無,是天地的開端。有,是萬物的根源。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 徼:通“竅”,意為蹤跡。

所以常從無中,觀察天地間的奧秘;常從有中,尋找萬物的蹤跡。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有和無,只不過是同一本源的不同名稱而已。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 玄:奧妙深遠。

有和無都是奧妙深遠的,他們是一切變化的總源。


文藝樂園


道可道,第一個道,為自然萬物的規律。第二個道,是遵循。最大的問答出在“非常道”的道上。原本不是問題,它也是和第一個道是一樣的含義。但是非常二字連接起來後,就讓人犯迷糊了。把現代的非常一詞用去解釋,即違背了詞意,使前後之間無法說通。我現在就給你詳細解說。非:不是。常:恆久。(帛書德道經就是非恆道)完整的解釋為:自然萬物的運行規律,是可以遵循的。它也不是永久不變的運行。


名可名,非常名。

宇宙混沌之初,萬物皆無名。隨著文明的誕生,人們為了區分你我,便把你取了個名字叫張三,給我取了一個名字叫李四。日月山川,江河湖泊,就這樣有了它們各自的一個名稱。這個名稱,也不是恆久不變的。比如哪一天,皇帝老兒心血來潮,賜你一個和他一樣的姓,你就是心裡一百個不願意,也只能跟著他一個姓了。(其實得到這個賞賜的人,沒有一個會認自己的祖宗姓氏的)。
包括通行版的解釋,道可道,非常道。都是錯誤的。第一句話就讓人墜入雲霧。說什麼道是可以說清楚的,說他個大頭鬼。完全按現代的字義去理解,豈能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