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需要陪孩子做作業嗎?如果需要,家長如何有效地指導孩子完成家庭作業?

海云為裳


本來家庭作業是應該由孩子自己完成的,但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的家長都在陪孩子做作業,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即使有的家長沒有親自陪,也把孩子送到培訓機構,讓專門的老師指導孩子做作業,這種情況在我們的當地已經形成了一種社會風氣。

所以說陪孩子寫作業已經成了一種常態。



當然也有的家長,因為家庭情況的原因,沒有陪孩子做家庭作業,但是他們也會監督。

因為有的老師會要求,孩子做完成作業後需要家長簽字。所以家長就不得不看一下孩子的作業,這一看不要緊,一發現錯題,家長就緊張了,所以孩子交到老師那的作業都是對的,只有考試的時候才會發現問題。



陪孩子寫作業,對家長來說確實是一件很頭疼的事情,因為這需要拿出足夠的耐心。大部分的小孩子都注意力不集中,各種磨蹭,家長心急暴跳如雷,於是有的家長被氣的都生病住院了。



剛開始陪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先給孩子說好以下幾條原則:

比如,放學之後和晚上睡覺前的時間是一定的,做作業花的時間長,玩的時間就少;如果做作業花的時間太長了,那麼睡覺前就沒有玩的時間了;如果一會兒就把作業寫完了,那麼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玩了。

做作業期間,不要一看到不會的就問,如果不會做,就再認真的讀兩遍題目,如果實在不會,就等到都做完了之後,所有不會的放到一起問家長。



每個科目準備一個錯題難題本,把不會的、做錯的都另記在上面,有時間經常翻看一下。有個規律,小孩子這個字寫錯了,如果不當回事,他下次還會寫錯,而且錯的一模一樣,把所以把錯的難的放到一起,及時糾正,有利於對知識的全面掌握。



有這樣一個成功的家長,他今年40多歲,自己上學時,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高考時被保送到哈爾濱工業大學。畢業後進機關當了公務員。現在他又是一名成功的父親,他的孩子從小學到高中都是年級的前幾名。孩子也成功了!

他為了不讓孩子喜歡上電子產品,從孩子上小學時就告訴孩子:電腦,你不能動,你也不需要,沒有為什麼,就是不能動!所以他的兒子至今沒有手機,學習壓力也不允許他玩手機!

孩子做家庭作業時,他在一邊陪著看書,孩子做完了他要親自檢查,發現了錯題,只告訴孩子錯了題,不告訴孩子哪道題錯了,孩子要從頭到尾再檢查做一遍!再讓他看,這次他看可簡單了,光看錯那些改對了沒有?沒有改對再讓孩子改,孩子又要檢查重做一遍……!他這樣做,在培養孩子從小認真仔細,不馬馬虎虎的好習慣,培養了孩子的內驅力和自律心,孩子知道了爸爸的脾氣,他不敢馬虎了事,知道那樣做過不了爸爸這一關!這個孩子現在上高三,學習成績在全校2000多人中,名列前茅,前途無量!

家長朋友們,他的做法是不是很好呀😊?既陪伴了孩子,又培養了孩子的很多好習慣!


沐清風明月


先說兩個案例:

第一:同事甲的孩子小升初以半分之差與重點中學失之交臂。甲好好反思了其中的原因,他發現小學6年,他從來沒有管過孩子的學習,因為他覺得自由發展比管制重要。但是這個時候,他有點後悔。於是初中一年級,他決定認真陪伴孩子成長。他仔細檢查了孩子的學習情況,將優點和缺點一一羅列出來,然後有針對性的制定了計劃。比如,孩子書寫潦草,他就跟孩子商量,如何監督才有效,然後按約定施行。初一半學期下來,這孩子的成績從中等跑到了前幾名。同事說孩子的整個精神面貌都改變了。

第二:同事乙的孩子已經高中了,但是他回憶自己孩子艱難的學習經歷,滿滿都是淚。他說,他家孩子偏科,怎麼造成的呢,依賴性太強。從小學開始,他就對孩子關懷備至,只要孩子學習方面有所求,他每求必應。孩子做作業,他都陪在旁邊,孩子說不會,他立馬上陣。結果他孩子的理科從來沒合格過。

從以上兩個例子來看,陪孩子做作業是必要的,但要講究方法,千萬不能越俎代庖,讓孩子的思維萎縮了可划不來。

那麼怎麼樣才好呢?這可能需要你好好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再決定了。底線是不能損害孩子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最好的境界是精神支持,人陪著,認真做自己的事,用你的努力影響孩子。

孩子累了的時候,可以給以恰當的鼓勵。千萬不要一邊玩手機一邊像警察。這樣不如不陪。

為家長不容易,加油!


海說美


作業的認真

小兔崽子一開始寫作業是很潦草的,一點都不認真,估計很多孩子都存在這種現象,我不相信孩子只有賞識才能教育好,反而我更相信老祖宗留下來的戒尺,教育應該賞識,但也離不開懲戒!孩子的性格大不相同,如果你的娃打小就很乖,那麼賞識,如果很淘氣,那麼就應該有適當的懲戒!

我的做法,書寫不認真撕掉重寫,哭鬧沒用!這時候一定要拿捏的住!誰先服軟誰就輸,不用堅持一週她就慫了!

既要給她菩薩的慈悲,也讓讓她懂得金剛的怒目!

作業的對錯

按理說只要書寫認真,檢查對錯是老師的事情,但是通過孩子的作業對錯你能及時瞭解孩子的粗心和課堂聽講情況!



我的做法,如果發現有粗心錯的題,我不會告訴她是哪道讓她自己檢查並改正在錯題本上,其實這樣很壞的,相當於讓她重新做了一遍,她明顯感覺到我的壞!但是必須拿捏的住!誰慫誰完蛋!

如果孩子錯題有概念性的錯誤,那肯定有可能沒好好的聽講,那就讓孩子學老師的樣子簡單的講給你聽,引導性的看看她是不是沒好好聽講!

作業的拖拉

作業拖拉這是大部分孩子的通病,一會去廁所,一會吃東西,一會口渴,直接你的耐心!沒關係我就是來專門虐你的!



我的方法,放學回家,我就告訴她首先把你需要做的事一次性解決完,吃喝拉撒都可以,時間就是20分鐘,20分鐘以後做作業,做作業期間就是餓死,尿褲子裡都不怪你,必須坐在那裡認真寫完作業!雷打不動的執行!否則我們肯定會有一場電閃雷鳴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青島的氧


家庭作業是孩子掌握知識的必要環節,能為孩子提供了一個展示所學知識和溫故知新的機會,同時還能培養他們的責任感以及包括時間管理在內的很多技能。

除非您的孩子特別自覺,一切省心如願,否則,孩子的家庭作業是需要家長參與的。對於如何有效地指導孩子完成家庭作業,醍醐院給出10條建議:

1.營造家庭作業環境

孩子做作業的環境應該安靜,不受干擾,光線充足。為孩子提供能夠專注學習的環境,將有助於他們學業的成功。

2.制定家庭作業計劃

最好儘早完成家庭作業。有的父母習慣讓孩子放學後就立即寫家庭作業,還有一些家長比較靈活處理,允許孩子在某個時間內完成家庭作業。家長最瞭解自己的孩子,制定計劃要依孩子的實際情況來制定。

3.確保在可掌控的時間段內完成家庭作業

許多家長認為最好讓孩子安坐下來寫功課,一直到寫完為止。可是,許多研究結果表明這種方法並非最優。事實上,孩子在可掌控的時間段內寫作業更好,例如15-30分鐘,中間可以稍稍休息。

4.創建聯繫清單

清單列表應包括孩子的同學以及同學父母的聯繫方式,因為如果家長或孩子在家庭作業問題上需要幫助時,可以方便向他們致電求助。

5.建立家庭作業互助群

這不僅為家長和孩子提供了開放的社交機會,而且也有證據表明許多孩子在與他人一起學習時會學得更好,此外,也比孩子獨自一人做作業更有趣!

6.監督和激勵

家長應與孩子就他們所學科目的作業、測驗以及其他方面內容好好討論一下。家長要給孩子積極的鼓勵。當孩子在做家庭作業時,家長要確保及時給予幫助。一旦孩子說作業寫完了,家長要好好檢查以便從中發現問題,即,孩子有沒有真正搞懂、明白。

7.給孩子備齊各類學習必須品

這些材料包括鉛筆、鋼筆、紙、彩色鉛筆、膠水、膠棒、詞典、百科全書以及適當的上網權限。

8.瞭解老師

對孩子的老師進行了解非常重要,因為這關係到孩子在校內外的成功。通過與孩子的老師建立起通暢的溝通渠道,家長可以隨時瞭解情況,瞭解他們的期望,以及孩子的優缺點。

9.不直接給答案,而是給引導

家長想幫助孩子完成家庭作業,這點可以理解。不過,家長永遠不要告訴孩子答案,取而代之的是引導,啟發孩子自己尋找答案。要是家長直接給出答案或是告訴怎麼做,孩子就無法從中真正學到知識。

10.不吝嗇表揚、及時讚美

當孩子開始理解一個概念,完成作業、掌握一項技能時,家長要及時表揚、讚美。家長的稱讚是讓孩子在校內、校外保持積極向上的源動力。

以上十條建議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謝謝!


醍醐院


應該講究方法幫孩子完成作業。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

我的孩子現在二年級,做作業邏輯性很強,先做什麼後做什麼完全不用家長安排,遇到不會的題會主動標記放一邊,做完所有作業再找家長討論。作業不拖沓,完成時間能夠控制在一個小時內。

我覺得這跟從大班開始就一直陪伴孩子身邊輔導作業有關。

因為年齡小,大班老師佈置的手工作業基本都是幫助孩子一起完成。在做的過程中,我會邊做變告訴孩子為什麼這樣做,先講一遍步驟再動手。

上一年級後,沒急於要求他完成作業的質量,著重在學習習慣上提要求。包括記家庭作業的字跡要清晰,寫作業之前先安排好科目順序。遇到不會的題杜絕哭鬧暫停整個做作業的進度等等。把每天都作業時間當做一次學習習慣的養成練習。

但是輔導孩子作業並不是包辦他的作業,還是要講方法的。

1、針對性 針對低年級的孩子,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主,坐姿,寫字姿勢要時刻注意,剛開始最好看著,但是不要拿著手機在孩子旁邊。檢查作業時著重觀察孩子的作業是否乾淨整潔、寫字時是否按照老師課堂上教的筆順和結構去寫。做題時是否按照老師規定的解題步驟去做。 針對高年級的孩子,以通過錯題排查錯誤的做題思路為主,要引導孩子掌握正確的思考方法和做題技巧,同時要注意提醒孩子的做題時間,讓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應該為將來的應試做準備。

2、語氣 檢查孩子作業時不能居高臨下,應該把自己擺在一個年長的朋友的立場,發現錯誤先圈出來給孩子看,讓孩子自己先分析一下哪裡做錯了,應該怎麼該,如果改對了,就要進行口頭的表揚,表揚時不能泛泛而談,只簡單說:“真棒!”而應該具體說出來孩子做對了什麼,為什麼得到了表揚。以鼓勵為主,不能對孩子的作業進行全盤否定,使孩子喪失學習的激情和做作業的熱心。

3、檢查順序 先從孩子最喜愛的科目開始,讓孩子寫完作業就自己檢查一遍,然後再由家長檢查。檢查過程中讓孩子在旁邊看著,引導式給孩子講解錯題,不能一開始就告訴孩子做錯題了,是怎麼錯了,應該怎麼改。完成一門功課的檢查改錯後,由孩子本人將書包收好,養成對自己負責的學習態度。

4、錯題本 為孩子準備錯題本,把孩子同類型的易錯題進行總結,利用碎片時間及時幫助孩子複習回顧,這樣可以事半功倍。

希望我的答案能夠幫到你。 我是淘小嘟,有大小兩個健康可愛的寶寶,如果有任何關於育兒方面的問題,可以私信我,我會為您一一解答。


淘小嘟


我覺得家長不要陪著小孩做作業,因為這是學生的任務,他們要自己去做。家長最多關注下他們是否及時完成了作業,或者也可以觀察下小孩做起來有沒有困難,當然可以多關心或者多鼓勵他們。

即使是發現小孩做的不好,或者是做的很慢,家長也不要太操心。因為做作業就是來核查下小孩是否理解了課程的內容,如果不會做的話,正好是發現了問題的所在。學生要自己想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這個時候如果他們主動請教家長,家長可以為他們做些指導。這比一開始就陪著他們要好很多。

家長如果陪著小孩做的話很容易讓小孩產生依賴,很多家長的確是自己受不了了就開始主動幫忙了,這樣做作業效果不好。因為學生最終是要自己掌握知識或者是解題思路,家長不如就早點放手,讓小孩自己鍛鍊。如果小的時候都不敢讓他們鍛鍊,那麼到了高中還有機會放手嗎,難道家長要一直陪下去?

之所以有這樣的問題是因為家長都不願意自己的小孩輸在起跑線上,所以比較焦慮。但是我覺得學習就象是跑馬拉松,眼光要看遠,最重要的是培養小孩的能力,不要太在乎幾道題的對錯。我對自己小孩的教育就是放手,不過問太細節的作業問題,期末看看他們的成績單就好。現在我的3個小孩都是所謂的學霸,老大已經在世界名校學習。所以我上面的觀點是我實踐的總結,希望對家長們有所啟發。


我們是快樂的藤爸藤媽


先拋觀點,孩子寫作業,家長不要陪。

理由有二:對家長來說,盯著孩子寫作業是一種折磨,看著孩子磨嘰,走神,書寫不認真,分分鐘要氣出心臟病;而對孩子來說,被爸媽盯著寫作業也是一種折磨,一會被嫌棄動作慢,一會被罵書寫差,明明已經很認真了,爸媽就是不滿意。

所以這種既折磨家長又折磨孩子的事情有什麼必要去做呢?

但是話又說回來,家長不陪孩子寫作業,不等於對孩子的學習放任不管。家長的任務,應該是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不是死盯著孩子寫字算題。具體來說,家長可以這樣做:

第一,制定規則。先說明做作業是孩子自己的事,孩子要對此負責。爸媽不會干涉孩子寫作業,但孩子做完作業要給爸媽看一下,孩子的學習態度是否認真,作業有沒有全部完成等等。如果發現問題,要按照之前說好的規則進行整改。

第二,限時。也是事先說好,大概預計多久能完成,如果完不成要怎麼辦。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方面可以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另一方面可以讓孩子明白不能按時完成任務需要承擔後果,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

第三,爸媽不陪孩子做作業,但也要做好表率作用,不能老是玩遊戲刷手機,而是在孩子看得見的地方看看自己的書,給自己充充電,讓孩子知道爸媽也在不停地充實自己。爸媽以身作則,孩子才能更加自覺和努力。

最後,孩子表現得好,家長要及時給予正面反饋,鼓勵,表揚,兌現恰當的物質獎勵等等,讓孩子體味更多成就感。

總而言之,教育孩子,不在於你每天盯著孩子做了多久的作業。我們抓的是習慣,放的是細節。習慣養好了,孩子的學習自然不會差,家長也輕鬆得多。



琉璃瓶兒


我認為是需要陪的,我們國家一直在提倡素質教育,家庭教育!

其中家長陪伴孩子學習是家庭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但要正確的理解家庭作業不是家長作業,這很重要。

1、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2、養成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儘量不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時間。

3、更盡職的家長會陪著孩子,這裡的“陪”不是盯著孩子寫作業,而是靜靜的坐在一旁,看會書,完成自己的工作等,讓孩子感覺到平等,大家都在盡職的完成自己的任務。

4、給孩子充分思考的時間,實在不會的在和她一起討論如何解決。有時候,把自己的姿態放低會讓孩子更願意思考問題。

5、切忌急躁,訓斥,諷刺孩子,這樣對孩子的成長起不到任何好的作用,甚至會打消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使父母和子女之間產生隔閡。

假如孩子身上已經有一些毛病,比如磨蹭,完不成作業等,可以讓孩子自己承擔後果,去自己去學校和老師交代等。

總之,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你把他看成大人,讓他承擔更多的責任,併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時,也許會變得不一樣了!

我是承德卓越教育的宋老師,專注於中小學教育、教學,解決教育難題,歡迎關注,一起交流學習。上面是我的一些看法和見解,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承德卓越教育


越小的孩子需要陪的需求性越大。

陪伴寫作業的目的是:

一,督促兩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比如坐姿,握筆姿勢。集中時間專注性,自制力養成等等。都是陪伴出來的。

二,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看到孩子用了比較曲折的方式找到答案,可以啟發還可以怎麼想,引導如果這麼想,這個和那個有什麼相同,相似和不同,具備這個特點的有哪些,等等。孩子往往為了完成作業,更側重完成,一般很難注意到自己思維缺陷的問題。

注意事項:

1.不能越殂代皰,特別是小學階段,看到寫不完,還這麼簡單,忍不住直接說答案。

2.不能著急,要有足夠耐心,更不能暴利陪伴 包括語言暴利“怎麼就不開竅呢?剛說完怎麼又忘了”。皇上不急急死太監。用著部分家長身上太貼切了。這對雙方都是個傷害,身心健康比一道題重要多了。

3.試著去體會自己孩子的出境和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