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電影難忘,家庭影院精彩!

難忘的童年時代,最期望的就是看場電影。放映隊來了!這個消息象長了翅膀似的迅速傳播。有時候甚至顧不上回家吃飯,拉上幾個同學一溜煙跑到大隊部,眼前的一切都讓人感覺到新奇,那獨輪木製車,還有已經卸下的能把燈泡點亮的發電機、能唱會說的音箱、能顯示畫面的拷貝等。當時非常高興都有了下午逃課的念頭,就巴不得太陽快快下山。提前收工回家的媽媽也忙開了,圍著灶臺鍋上鍋下,又是燒晚飯,又是炒蠶豆、瓜子。為了能前排就坐,我早早地扛著板凳來到放映現場。這時的放映員還才豎杆子,拉幕子,倒片子,調機子。那時看露天電影是一個村幾千人的文化大餐,比過年過節還熱鬧三分。鄰近村子的人得到消息後也趕來飽眼福,把個場子塞得水洩不通,往往是地上坐著人,草堆子上趴著人,樹丫上騎著人。來晚了的人只好站在田埂、河邊上掂起腳跟,伸長脖子。實在沒辦法的人只好站到幕後看反的。

露天電影難忘,家庭影院精彩!

露天電影難忘,家庭影院精彩!

像《小兵張嘎》、《上甘嶺》、《地道戰》、《黃繼光》、《南征北戰》、《平原游擊隊》等。這些片子看了一遍又一遍,本村裡看了不過癮,還要跑到鄰近的村子看,一些臺詞和人物至今記憶猶新、爛熟於心。可以說,當時穿的粗布,吃的瓜菜,玩的飛漂瓦片,唯有露天電影讓我快樂無比。


露天電影難忘,家庭影院精彩!

露天電影難忘,家庭影院精彩!


坐在電影院裡看電影,這是七十年代後期的事。那次縣城裡放映《紅樓夢》,我和其他三同學結伴踏著兩輛勉強能馱人的自行車,來回趕了五十多里夜路,花了四毛八分錢,享受了人生頭回坐在電影院裡看電影的滋味。想不到原來看場電影還有這麼舒服的環境,一人一把木椅,相互不干擾;後排地勢要比前排高,視線擋不了。場內座無虛席、鴉雀無聲。這裡既沒有寒風的刺骨,又沒有雨雪天氣的擔憂,有的是銀幕的清晰效果,更有音響環繞的美妙。後來我進了城,有了一份工作。這進電影院看電影就不是什麼稀罕事了。電影看多了,口味也調了起來。不單單滿足國產的,還喜歡外國大片;看了寬銀幕、遮幅式,還想進立體電影院追求個視覺效果。那時,電影院也不天天更新影片,一週才換兩次胃口;票價也不斷上漲,最初是五分錢,後來漲到一元以上。但這些並不影響我看電影的激情。只要有好看的新片,哪怕工作再忙,哪怕颳風下雨,哪怕從伙食費上剋扣,我也要進電影院過把癮。


露天電影難忘,家庭影院精彩!

露天電影難忘,家庭影院精彩!

八十年代初,家裡買了電視機。九十年代後,又添了錄象機、影碟機、DVD.有了這些機,我就很少跑電影院了。儘管當時的電視只有很少的幾個臺,娛樂頻道更是鳳毛麟角,這就更不要提有多少精彩的電影、電視劇了。但我感到非常滿足,足不出戶,就能看電影、電視,這是古當先皇帝都享受不到的待遇。要說感受最深的就是DVD這玩意兒,閒暇時,躲在房間裡,我可以毫無顧忌的手握話筒,對著熒屏畫片吼幾句不著邊調的唱詞,自我感覺還蠻有點明星風采的。


露天電影難忘,家庭影院精彩!

露天電影難忘,家庭影院精彩!


這後來的變化就有目共睹了。生活的變化帶來了日新月異的視覺變化。富裕起來的人們開始追求更高端的影音體驗,專業的家庭影院(影音室)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家庭娛樂的標準配置,在這裡,可以看電影,唱卡拉OK,玩各種遊戲......,雖然觀看露天電影是每一個經歷過的人的一段難忘時光,但現在的家庭影院卻讓人們生活變得更加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