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日本潛艇部隊數量最多,卻為何還是慘敗?

萬佳敏


在整個二戰之中,不單單是日本的潛艇數量居多,德國海軍在裝備的潛艇數量上可是比日本多出太多了。比日本潛艇數量多出已倍數計算的德國海軍,裝備的潛艇數量為世界第一,不過在蘇德戰場失利後,還不是一樣戰敗投降了?並且比日本投降的時間還早,所以總歸一點就是在二戰時的潛艇部隊根本就不是海上作戰的正面主力。


整個二戰期間日本一共裝備了近200艘潛艇,雖然這個數量還遠遠不及德國潛艇數量的一半,但是也絕對算不上少數。在二戰中日本的潛艇戰績寥寥無幾,終歸原因就是日本沒有像德國一樣把潛艇組成集群進行攻擊,使用“狼群戰術”彌補潛艇在裝甲與火力等等方面的劣勢。二戰中有些時候德國的潛艇“狼群戰術”甚至可以圍攻擊沉、擊傷英國海軍的水面艦艇,可以說在二戰中德國潛艇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就像德國的坦克裝甲集團一樣,其他國家的坦克都是分散裝備用於支援步兵作戰,而德國把所有坦克組成多個裝甲師進行大規模的裝甲集團進攻!

例如在二戰中日本研發的潛艇航母,這可是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潛艇。如果當時日本把這些潛艇利用好,也可以完全對美國造成一些傷害性的打擊。比如組織數量龐大的“潛艇航母”攜帶水上飛機,潛伏到美國本土海岸線附近在使用水上飛機對美國本土的港口進行打擊。

在戰爭後期,日本還造過大量的微型迷你潛艇,企圖在敗局已定的情況下使用這些微型潛艇對美國海軍進行襲擾、偷襲作戰。不過這根本就是垂死掙扎,在那時美國海軍已逼近日本本土的情況下,這些潛艇只能作為美國火力強大水面艦艇的活靶子。最終日本還是戰敗投降!
所以,

在不管任何一場戰爭中,影響戰爭成敗的因素非常多,該戰敗的國家終歸還是會戰敗,不是能靠一兩款頂尖武器裝備就能挽回敗局的。就如日本與德國一樣,日本建造的兩艘“大和級”戰列艦在二三十可是作為世界上火力最強大的艦艇,不過依然被美國海軍的艦載機所擊沉。德國陸軍的各型戰鬥力恐怖的裝甲坦克集團,到最後依然被蘇聯軍隊所耗死。

況且潛艇到目前為止都不能作為海上作戰的正面主力,如果被水面艦艇所發現的話,最終的結果只能逃或者被擊沉,怎麼可能會挽回敗局。用潛艇偷襲一下商船、運輸船隊還微微能發揮一下作用!

❤頭條“軍器戰位”報道!

發佈:牧小明

作者 : 感謝我們生在這個和平的年代,願世界沒有戰爭。

❤軍器戰位:關注每天為你講解軍事武器裝備知識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關注我,“軍器戰位”每天講解軍事知識


軍器戰位


日本潛艇從來都不是最多啊。。。

1939年歐戰打響前,英國皇家海軍共有潛艇58艘,法國海軍有潛艇77艘,美國海軍有潛艇99艘,德國海軍有潛艇57艘,意大利海軍有潛艇105艘。

日本海軍有潛艇56艘。

1941年6月,德國海軍有潛艇161艘,意大利有93艘,英國有54艘

1941年太平洋戰爭打響前,美國海軍有潛艇113艘。

日本有65艘。

(下圖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的日本海軍艦艇數量表)

1942年春,美國海軍有潛艇124艘,英國海軍有潛艇70艘,德國海軍有潛艇300艘,意大利海軍有潛艇90艘。

日本有60艘。

1943年4月,美國海軍有潛艇139艘,英國有96艘,德國有426艘(其中半數待修)。

1943年7月,意大利海軍計有56艘潛艇。

1943年上半年,日本海軍有66艘潛艇,超過了離投降還有一個月的意大利。

1944年6月,美國海軍有潛艇198艘,英國有136艘,德國有441艘。

日本有62艘。

蘇聯統計,1939年紅海軍有潛艇184艘,1941年蘇德戰爭前海軍有潛艇212艘,1944年6月有潛艇156艘。

綜上,在有潛艇的各主要交戰國家裡,日本潛艇數量不僅不是最多的,而且經常是墊底的。

所以本題的前提就錯誤。


七班的歷史課代表


我們先來看看在太平洋戰爭開始時,日本海軍編有大量的潛水戰隊,主要有:

聯合艦隊直屬:

第四潛水戰隊:旗艦鬼怒,潛艇6艘。

第五潛水戰隊:旗艦由良,潛艇6艘。

第三艦隊所轄:

第六潛水戰隊:潛水母艦長鯨,下轄

第九潛水隊:潛水艦/伊-123,伊-124

第一三潛水隊:潛水艦/伊-121,伊-122

第四艦隊所轄:

第七潛水戰隊:潛水母艦 迅鯨,下轄

第二六潛水隊:潛水艦/呂-60、呂-61、呂-62

第二七潛水隊:潛水艦/呂-65、呂-66、呂-67

第三三潛水隊:潛水艦/呂-63、呂-64、呂-68

第六艦隊(純潛水艦隊)所轄:

旗艦 練習巡洋艦:香取

第一潛水戰隊 特設潛水母艦 靖國丸、伊-9 下轄:

第一潛水隊 潛水艦/伊-15、伊-16、伊-17

第二潛水隊 潛水艦/伊-18、伊-19、伊-20

第三潛水隊 潛水艦/伊-24、伊-25、伊-26

第二潛水戰隊 特設潛水母艦 さんとす丸、伊-7、伊-10 下轄:

第七潛水隊 潛水艦/伊-1、伊-2、伊-3

第八潛水隊 潛水艦/伊-4、伊-5、伊-6

第三潛水戰隊 潛水母艦 大鯨、伊-8 下轄:

第一一潛水隊 潛水艦/伊-74、伊-75

第一二潛水隊 潛水艦/伊-68、伊-69、伊-70

第二〇潛水隊 潛水艦/伊-71、伊-72、伊-73

南譴艦隊所轄:

第四潛水戰隊 輕巡洋艦/鬼怒 下轄:

第一八潛水隊 潛水艦/伊-53、伊-54、伊-55

第十九潛水隊 潛水艦/伊-56、伊-57、伊-58

第二一潛水隊 潛水艦/呂-33、呂-34

第五潛水戰隊 輕巡洋艦/由良 下轄:

第二八潛水隊 潛水艦/伊-59、伊-60

第二九潛水隊 潛水艦/伊-62、伊-64

第三〇潛水隊 潛水艦/伊-65、伊-66

從以上數據上來看,日本當時主要的作戰方式偏向於數量作戰,開戰時日本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潛艇部隊,雖然數量規模特別大,但是日本對於潛艇運用卻不是很好,比如大家都知道日本時不時就會有自殺作戰,以及日本對於海上交通線的重視程度不夠,無法給日本當時所謂的敵人致命的打擊,同時日本雖然有數量上的優勢,但是量變沒有引起質變,潛艇的質量不佳,例如當時有許多袖珍潛艇,潛艇過於重視速度,對戰爭的影響不大,總的來說,雖然數量規模大,但是日本當時的潛艇作戰戰術都是非常奇葩的,並且潛艇的質量不行,這才導致了日本的慘敗!


絮恆


不能算慘敗,戰果還是可以的,在軸心國排名第二,在所有主要參戰國裡也能排上前三。-_-!

日本潛艇部隊與德美兩國的定位不同,是用於配合主力艦隊作戰的一支重要力量。德國沒有主力艦隊,潛艇部隊就是用來破交的。美國人財大氣粗,有富餘的實力在配合主力艦隊之餘再派遠洋潛艇執行破交戰。所以某些言論認為日本潛艇部隊用途不正的說法並不合理,這個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三國的國情軍情不同。

退一步說,即使日本人將全部潛艇都用於破交戰,又能取得多大戰果?德國人可以放棄水面艦艇專心造U艇,反正歐洲大陸上用不著海軍,但日本人造船的順序裡潛艇的優先級就差遠了。加上戰前已有的50多艘和戰爭中建造的60多艘潛艇,日本人一共只憋出來100多艘潛艇,這和U艇上千艘的產量無法相提並論,而且其主要對手美國人造商船跟造火腿腸一樣,最高紀錄是3天實現從鋪龍骨到下水,並且將大量自由輪定義為一次性用品,跟這樣的對手玩破交,用寶貴的潛艇去換商船不符合太平洋戰爭的實際情況。

日本人真要說有那麼一絲絲逼和的機會,只能是不斷擊沉美軍的主力艦隻,不斷消滅尚未形成絕對優勢力量的美軍主力艦隊!從而讓美軍始終湊不夠優勢海軍力量掩護陸軍的反攻。主力艦的建造和訓練跟商船的建造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事,從研發、設計、建造到訓練,都需要時間去打磨,沒有3-5年時間不可能形成一支有戰鬥力的艦隊。日本人的渺茫機會就在於用不斷累積的軍事冒險的勝利來換取美國接受妥協,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山本之所以能夠在歷史上留名,因為他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充分利用了美軍在加入大戰前最後的鬆懈,發起了偷襲珍珠港,消滅了美軍的戰前艦隊主力。後來執行中途島海戰,也是這種艦隊決戰思路的延伸。當然日本人在中途島是玩砸了。

這也是日本潛艇部隊必須將配合主力艦隊執行艦隊決戰的根本原因。


燃燒的島群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的潛艇部隊跟德國潛艇部隊相比較起來,實力也不會差到哪裡去。但是跟德國潛艇部隊的赫赫戰功比起來的話,日本的潛艇部隊似乎並沒有什麼大作為。二戰中,日本的潛艇部隊唯一可以拿的出手的戰功就是擊敗了美國的大黃蜂號航空母艦。因此,日本的潛艇部隊儘管實力強大,但還是被稱為是二戰中最無用的潛艇部隊。

日本的潛艇部隊之所以沒辦法發揮其真正的作用,在於日本對潛艇部隊的定位。大部分國家將潛艇部隊都作為是海上戰場的狙擊手,刺客一類的。潛艇部隊都在水下潛伏著,捉住時機給予敵人致命的一擊,但是日本的潛艇部隊不同。日本海軍將潛艇部隊作為主力軍使用。而其他國家主力軍都是航空母艦,驅逐艦之類的。這樣日本潛艇部在他們面前就像是步槍跟坦克的區別。

日本使用其潛艇部隊偷襲美國的大黃蜂航空母艦成功後,美國聯合同盟國加大了自身的反潛力度。這就導致作為日本主力軍的潛艇根本沒辦法發揮其作用。一旦日本的潛艇部隊有什麼風吹草動,美國及其同盟國立即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

再者,日本的潛艇部隊主要是在太平洋戰爭中使用的比較多,對於日本在中國的戰場,日本還是以陸戰為主,海戰基本上沒有。因此,從日本主要戰場上來看的話,日本的潛艇部隊作用也不大。

綜合以上原因,日本潛艇部隊雖然實力跟德國差不多,甚至遠超英國等國家的潛艇部隊,但是卻並沒有什麼傑出戰績。







阿Q嘮電影



風語者6406


潛艇最早出現在美國南北戰爭中,自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潛艇得到廣泛運用,許多國家都把潛艇放在海軍的重要位置,其功能主要包括攻擊敵人軍艦或潛艇、近岸保護、突破封鎖、偵察和掩飾特種部隊行動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潛艇戰術技術性能有很大改進。排水量增加到2000餘噸,下潛深度100~200米,水下最大航速7~10 節,水面航速16~20節,續航力達1萬餘海里,自給力1~2個月,裝有6~10個魚雷發射管,可攜帶20餘枚魚雷,並安裝1~2門火炮。戰爭後期,潛艇也開始裝備雷達、雷達偵察儀和自導魚雷,

日本二戰巨型潛艇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雖然潛艇技術被制約,但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多樣化和最強大的潛艇艦隊之一。

在二戰初期,日本的潛艇部隊配合襲擊了珍珠港,取得了巨大的勝利,當時在太平洋隨意遊弋,佔據了優勢。

但是由於日本整體對戰爭的理念比西方落後,也同時影響了對潛艇在戰爭中的運用比較滯後。到了二戰中期,在經濟、技術方面都開始出現了明顯的制約。但是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二戰日本潛艇

由於在二戰中反潛技術,反潛兵力和反潛兵器得到很大加強和發展。各國加強了反潛水面部隊,特別是航母開始大力發展。對潛艇的威脅也越來越多。

潛艇攻擊像航母這樣的大型戰鬥艦艇,首先必須突破層層警戒。由於潛艇使用的武器最大射程還不夠遠,潛艇佔領發射陣位必須突破航母編隊二、三層反潛警戒才能得以實現。潛艦攻擊航母近似於自殺性攻擊。

二戰後期,隨著燃料油等戰爭物資的減少,日本的潛艇也不能隨意出航,再也無法繼續取得這樣的成功。最後還出現了一批自殺式潛艇。

總之,海戰只靠潛艇是不行的。從二戰中的潛艇結構,動力,武器,生存系統,海洋環境上來說都制約著潛艇的主導地位。就是現代的核潛艇,雖然可以獨當一面,也主要是以核威脅為主。

日本二戰潛艇


軍事快遞員


原因之一

定位

二戰時期海軍作戰主力還是水面戰艦

而潛艇的存在就想古代戰場中的刺客,

日本的潛艇主要用來與大型水面艦艇對抗,而大型水面艦艇多少防禦和反潛都有些水平,速度也大都比潛艇快。潛艇作為刺客還不是靈活的刺客,拿笨拙刺客跟肉盾缸一不小心就會掛,

像德國的狼群戰術,潛艇主要用來破交戰,德軍最終損失807艘,擊沉盟軍商船與戰鬥艦船2882艘,重傷264艘,顯然807艘的損失不是商船造成的

所以最終日軍潛艇最大的戰績就是擊沉了兩艘盟軍航母,除此之外大都當快遞員了

另外,日軍內部不團結海陸空軍各軍種之間、各大艦隊的將領來自不同的家族,這些家族歷史上都是在相互征戰,直至二戰也並不是很團結,如果當時講戰列艦與航母、潛艇編成聯合艦隊,水面戰艦負責進攻航母負責偵查與護衛潛艇負責破交,這樣歷史可能會演變成另外的模樣


不願透露姓氏的於先森


其實當時日本慘敗的原因是,大家知道日本是一個礦物質比較缺乏的國家,他國家的90%以上的鋼鐵都是靠進口的,戰爭是需要很大的鋼銅鐵來製造武器的。

當時日本野心勃勃,同時像很多國家發起了戰爭,導致日本背腹受敵,當時在日本南下的時候有受到重重問題,導致南下沒有如期進行,軍心不穩的局面就已經開始了。

還有日本的運輸方面也受到了英法的阻攔,導致物質補給沒有如期進行運送。

所以日本在二戰時期才會慘敗的。


浪子阿BIN


日本的潛艇數量從來就不是第一,戰略上運用就有問題,沒把潛艇用對地方,而且戰術呆板,所以肯定損失大戰果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