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是什麼病?是心臟發炎了嗎?

追風箏的人38135


確切地說,心肌炎是心肌局部或全部出現炎性浸潤的一種疾病。該病和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的感染和物理因素有關。發病原因多是因為身體抵抗力下降,在臨床上對一些心肌炎患者問病史時,常會發現,這些人有感冒經歷或過度勞累後出現心悸乏力,這些都反映出了身體抵抗力的下降。而就其發病機制,這裡舉常見的病毒性心肌炎為例。病毒導致心肌損害可分兩個階段:1、病毒吸附心內膜,進入心肌細胞內,進行復制,損害心肌細胞。2、自然殺傷細胞作為免疫病毒效應細胞,攻擊殺傷被病毒侵犯的心肌細胞。

從以上發病機制的介紹,不難理解心肌炎的臨床表現和心肌受損程度密不可分。當心肌只是輕微受損時,患者基本沒有任何不適反應。如果不就診,一些人甚至都不會知道自己得過心肌炎。再重一些的人則會有一些症狀表現,如心悸乏力、胸悶氣短、失眠多夢等。而當心肌受損再嚴重時,患者可能會因心肌炎丟掉性命,例如心肌大面積受損出現心衰、心源性休克時。

瞭解了臨床表現,再來說說該病的檢查。心肌炎的檢查主要有心肌標誌物、心臟超聲、心電等項目。其中心肌標誌物中肌鈣蛋白對於心肌損害的體現具有特異性。心臟超聲可輔助看心臟結構有無異常,例如室腔擴大,心肌運動等。心電圖雖無特異性,卻能及時發現心肌炎的程度,常出現的結果可能有ST段改變、異常Q波及各種心律失常,其中心律失常最常見的是早搏。

那麼該病該如何治療呢?對於心肌炎,無論程度輕重,最基本是休息,儘量減少心臟的負荷。如果是病原微生物感染,還要積極抗病原微生物治療,這個過程中可同時給予心肌營養,例如維生素C和輔酶Q10的攝入。而對於引起心衰、心源性休克的嚴重的心肌炎則要對症治療,以最大程度挽回心肌的損害。

本期答主:馮海燕,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健康有用的知識。


生命召集令


心肌炎也即心肌的炎症性病變,是心臟發生的侷限或瀰漫性炎症,可原發於心肌,也可是全身疾病的一部分。心肌炎可影響整個心臟或一部分,常由病毒引起。心肌炎的病情程度可嚴重,可輕微,多數患者經積極治療後可痊癒,也有部分患者未經積極治療,導致嚴重的心臟疾病。

心肌炎是什麼病?是心臟發炎了嗎?

心肌炎可以簡單理解為心臟的炎症,多種因素如感染、物理和化學因素均可導致。但是,不同病因導致的心肌損害程度差別很大,臨床表現也不同,輕者無可任何症狀,而重者可發生心衰、休克甚至猝死。

一、心肌炎發生的誘因:包括感染因素、物理或化學因素等。最常見於在身體虛弱的基礎上發生病毒感染,如在營養不良、高寒、缺氧、疲勞等情況下,感冒、 妊娠時。

1、感染性因素:其中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見,如柯薩奇病毒、流感病毒、肝炎病毒等。其他包括細菌和真菌感染,如白喉桿菌、鏈球菌、立克次體、原蟲等。

2、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鉅細胞性心肌炎。

3、物理因素:如胸部放射性治療引起的心肌損傷。

4、藥物因素:如服用部分抗菌素、腫瘤化療藥物等可致心肌炎。

二、心肌炎症狀:多發於年輕人群,早期症狀不典型。

1、早期症狀:常表現為感冒或腸炎症狀,如發燒、嗓子痛、全身痠痛、咳嗽、鼻塞或腹瀉等。部分患者可表現為疲勞、噁心嘔吐、胸痛等,疼痛感覺各異。

2、後續症狀:患者發病1-3周後主要表現為心臟不適,如心慌、氣短、胸痛、頭暈,甚至暈厥,嚴重者會有猝死。

3、病毒性心肌炎:發病急、變化快、病程短,短期可致死,需立即就醫診斷。

三、心肌炎的防治:心肌炎的發生與患者抗病力有密切關係,患者身體虛弱情況下更易發生。因此患者恢復後,除了繼續用藥外,還需注意休息,切忌過度勞累。同時注意加強鍛鍊,提高身體抵抗力,以預防病毒感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