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20年前她被遗弃,出嫁时将八旬失能奶奶当“嫁妆”一起出嫁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一个知恩图报的小女孩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2017年的11月。在山西吕梁,“如果将来要嫁人,那我奶奶就是我的嫁妆。”牛欣20岁,再过几年就到谈婚论嫁的年龄了,她说会一直陪着奶奶的。因为,是奶奶当年捡到了她,把她带大。走,咱们一起到山西孝义大虢城村牛欣的家中,听她成长的故事。

墙角相框里一张发了霉的照片,是牛欣幼年时期和奶奶唯一的合影。牛欣说,在她的记忆中,几乎没有父母的印象,只记得自己一直是和爷爷奶奶相依长大的。但因为没有户口,没法入学,她的户口上到了福利院。那时候,欣欣才得知自己是几个月时被奶奶捡来的。刚开始,心里肯定是有疙瘩的。后来,在福利院叔叔阿姨们的照顾下,我才走出阴影。”牛欣说。

曾经被爷爷领养的“爸爸”因病在她两三岁的时候离世了,后来爷爷因病去世,从12岁开始,奶奶慢慢不能独立生活,牛欣就开始做饭,打理奶奶的生活起居。奶奶经常生病住院治疗,都是欣欣搀扶着挤公交去医院。她自立、坚强、阳光,从来不和福利院提起她的困难,永远给人一张充满阳光的笑脸。


福利院的李鸿建科长说,进入福利院后,牛欣原本有机会可以离开奶奶,选择进入一个爱心家庭,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但是,欣欣拒绝了,她说“奶奶养我这么大不容易,爷爷不在了,我要照顾奶奶,我不能没有良心。”最后,福利院以寄养的形式让欣欣随奶奶生活。

2011年,牛欣考入了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她也将奶奶接往了太原,在福利院的帮助下住在距离学校不远的一处民居里。别的同学大多是住校,而她需要照顾老人,天天骑车子往回跑。早上给老人做好饭出门,中午下了课,她再骑车回来,半路上顺便买点菜,再做午饭。晚饭也得早早回去做。

“刚开始做土豆、茄子、豆腐多一点,后来也做肉菜。”欣欣说,她是在奶奶还能独立生活的时候,学会做菜的。现在专门做给奶奶吃。有一些不会做的菜,她就上网去看菜谱。过去,奶奶每月有1300到1500元的退休金,最近刚刚涨到了1800元。福利院给的760元的寄养费,她也拿来补贴家用。奶奶的医药费每月要1000多元钱,经济上非常紧张,她从不敢给自己买新衣服。


牛欣毕业后在一家饭店做服务员,每月能有2000元的工资。为了补贴家用,她很少购买自己的用品,多数都给家里买。福利院的李鸿建说,曾想过发动社工每周来牛欣家里帮一次忙。但是,因为孩子不太接受而作罢。“现在她有工作,如果能够有爱心企业帮她一把,提供一个更合适的岗位,对她来说也是件好事。”

春节前后,奶奶因为重病发作,被送进了医院,被下过病危通知书。牛欣天天在医院陪着,伺候吃喝拉撒。奶奶出院以后,吵着要回吕梁孝义。牛欣就陪着奶奶回了孝义老家。牛欣说,她会努力工作赚钱,在照顾好奶奶的同时,给家里安装一台空调,再买一台电脑。除了在饭店做服务员,她也会兼职做网店。如果可能的话,她想再学一门手艺,能够照顾好奶奶,照顾好自己。

以后嫁人奶奶就是我的嫁妆,嫁到哪里,就带到哪里。“是奶奶把我带大,我嫁人了,谁来管她呢?我走了,她咋办?”说到这里,牛欣眼里有不舍,有坚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