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製造業向外國搬遷,而不向中西部搬遷?

因工作的關係,從2008年到2018年我走遍了長三角,珠三角,華中地區,浙南地區,跟上百家企業打交道,我們公司在深圳,東莞,溫州,武漢,宜昌均有直屬機構,各個機構功能不同,目前公司在思考要不要去國外看一看,我做了一個簡單的分析,見上圖。同時也用excel表量化了各種成本,確定了每個因素權重。知乎推送給我的這個題目太大,如果詳細寫下來恐怕有幾萬字,如果寫得不夠詳細具體恐怕會引來“咬文嚼字”“斷章取義”。

我決定在非常小的範圍內發表一點點大家沒有提到的觀點(證明內資企業沒有大規模外遷),已有的觀點我就不重複發表了。

為什麼製造業向外國搬遷,而不向中西部搬遷?

以下論證 內資企業沒有大規模外遷

首先這個題目題設具有誘導性,為什麼製造業向外國搬遷,而不向中西部搬遷?在沒有經過調查以前,大家還真以為是這樣,實際上屬於內資企業搬走的很少,搬走的大多數是外企企業,這些外企要麼之前就在那邊生產,隨著形勢發展,那邊擴大規模,國內逐漸縮小規模,形式上給人一種搬走的感覺。高贊答案也講了,在東南亞看到的最多的是日資,其次是韓資,最後才是臺資,港資,中國的企業還是很少的。在純粹的競爭行業來講,大多數都是民營企業,企業的生產要素有關鍵一條“企業家才能”,創始人大多是70年代以前的人,泥腿子上岸,他們的文化水平,國際化視野是不具備經營跨國公司的能力,他們想出海都沒戲。我經常跟溫州朋友說,哪怕你們產值過億,工廠只分大作坊和小作坊。

沿海的企業和人口確實大幅度減少,工廠的遷徙從最開始的深圳關內,到深圳關外,然後到東莞,現在東莞的情況是人少了,車多了,很多車間的機器比人多,做數控加工的,一般來說是一臺機一個人,現在很多廠是3臺機一個人,生產並沒有自動化。

這些消失的廠和人大多數都稀釋到全國各地去了,大概在10年以前,出門打工的目的地幾乎只能到沿海,跟我年紀相仿的人都來過深圳,東莞,廣州,現在這些人都回去了。以珠三角為例,假若消失了5萬家企業,稀釋到全國2851個縣級城市中去,每個縣級地區只增加17.5家,這些民企規模都不算大,從十幾個人到幾百個人不等,分佈到內地根本算不上什麼,這些流動信息並沒有統計數據以及公開發表,大家都還不知道。

產業發展的規律最終都趨於壟斷,九九歸一很正常。以手機行業為例,10年前珠三角地區從事手機行業的廠初步估計不止1000家,很快智能手機飛速迭代,特別是以蘋果手機大幅度拔高了科技含量,小米手機大幅度拉低了價格,99%的廠商在5年內陣亡,現在內資還剩下華為,小米,vivo,oppo等幾家,前幾年很多人哭慘,說製造業寒冬已經到來,實際上手機行業產值仍然在增加。再如,整個西方世界生產日化產品的只有一隻手的公司,寶潔,聯合利華,強生等等,而在中國這些公司多如牛毛,汽車廠商也是如此,最終也會集中統一,這都是市場競爭的必然結果。

中國內需市場相對於生產能力有些孱弱,生產活力出現下降。這幾年由於房地產掏空了“6個錢包”,老百姓都在節衣縮食,或者說已經提前消費了。比如重大消費投資,房子,車子,教育這些在前幾年都已經基本上普及。即使再有錢,理性的人也不會盲目消費。據我觀察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物資都還是國內生產的。只有到了國外具有絕對優勢才可能出現返銷國內,跟今天的歐美一樣。

企業家精神喪失,企業自生自滅。做企業能像老乾媽,娃哈哈,褚時健的有幾個,這一代人都已經老了,現代人更喜歡用科技+金融+運作來賺快錢,抱著賺一把就跑的態度,這點在股票市場非常明顯,可以說整個金融市場都是這個心態。先富的人並沒有帶動後富,而是順其自然,自生自滅。我問一個溫州朋友,他是做油田工業閥門的,高峰時期產值1.5億,現在年產值5000多萬,折舊後固定資產1000多萬,存款估計過億。一個閥門有一噸多重,價值3萬多塊錢,毛利潤12%,淨利潤5%。我問他你沒有想過技術升級,產品換代,或者搬遷到工資低的地方,他說這輩子沒有這個打算了,大女兒在澳大利亞定居,小兒子在加拿大讀書,只要不虧,做一天算一天,一年還有5000*5%=250萬淨收入。我又問他,你可以賣掉廠子去理財,去投資收益更高的項目,他說幹了大半輩子已經不想折騰了,還是固守老本行,經營這個半死不活的廠一年還有25%固定資產回報率。這些錢對於他們家族來說是用不完了,以後的事誰也說不清楚。

但是,低端外資企業寧願搬走也不願意搬遷到內地(以後有空再續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