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做电影,我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姜文:做电影,我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阳光灿烂的日子》,他是编剧、导演;

《鬼子来了》,他是编剧、导演;

《太阳照常升起》,他是剪辑师、制片人、编剧、导演;

《让子弹飞》,他是剪辑师、制片人、编剧、导演;

《一步之遥》,他是编剧、导演、制片人;

《邪不压正》,他是编剧、导演。

一个剪辑、编剧、导演、制片全包揽的奇男子。


姜文:做电影,我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有人能靠一部电影火一辈子,

有人能靠脾气火一辈子,

他就是姜文。

不记得是多久年前,有人在某平台上问姜文姜武是一个人,还是双胞胎?后来万能的网友给了一个机智的办法,演戏的叫姜武,导演的叫姜文。

2010年《让子弹飞》在中国本土票房大卖,成为当时华语票房第二的电影。说个玩笑话,网友们终于可以不再分不清哪个是姜文哪个是姜武。

《让子弹飞》的成功,让姜文成为了只要拍电影就会有人投的导演。

姜文:做电影,我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对于姜文,很多人都会拿今年的《邪不压正》和《让子弹飞》做比较。

有人说姜文遭遇了滑铁卢;

有人说姜文再也拍不出让子弹飞这样的好电影;

有人也说《让子弹飞》不过就是个意外,姜文就是一个刚好被吹捧上天的舆论牺牲品。

最后这位网友一定是弄错了对象,按照姜文在圈内的名声,这位段子、梗随手拈来的名导儿根本就不是个给捏就捏的软柿子,又怎么会让自己成为被吹捧的舆论牺牲品?

姜文:做电影,我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好,不打岔。

如果说,今年入围金马奖最佳导演的毕赣是天才导演,那姜文绝对也可以挤挤天才“这艘船”。

第一部执导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就获得了第33届金马奖最佳导演,由此还捧红了18岁的夏雨,成为威尼斯、金马奖、新加坡等电影节最佳男主角。

姜文:做电影,我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姜文和国师张艺谋等导演一样,一开始都是从演员“起家”。和谢晋合作《芙蓉镇》那会儿,姜文刚20,但是对角色就有了很多要求。

记得有一场抽烟的戏,本来没柱子,他跟导演要了来;本来没有环绕的“3D”镜头,他跟导演说要从他后面绕着柱子,再让镜头找到自己的脸。

姜文:做电影,我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哪个导演不觉得自己是天才?多次“干预”导演的计划之后,导演跟姜文说,想法那么多,不如自己拍。

也不知道有没有直接激励了这个年方20的热血青年,总之姜文之后就开始了自己的导演事业。

姜文不是个“好伺候”的主儿,这是圈子里流传的“佳话”。和家人多次搬迁,上山下乡的生活经历,让这个住在胡同口儿里的导演,多了很多其他导演没有的大胆和不守规矩。

姜文:做电影,我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他可以是编剧也可以是剪辑师,还可以是控制片场“秩序”的导演。

据说他在拍《让子弹飞》的时候,张麻子带着兄弟们在六子坟前的话是姜文临时在片场更改的,而这个“临时”台词,成了经典。

姜文:做电影,我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姜文的电影有着非常刚正的“姜文风”:有最精彩的对白,还有夸张的戏剧表演,张力非常的足,两个小时的电影,他能把它变成契科夫的小说。

当然契科夫不是重点,小编只是为了显得高大上,重要的是他们都:快!狠!准!辣!

姜文:做电影,我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姜文喜欢用戏剧舞台把整个故事紧紧的绑在一起,他的电影群众演员不多,主线故事清晰的都能说出它是什么“颜色”来,但他厉害就是让你觉得这个“颜色”越看越好看。

电影做到现在,有人不喜欢三段式的故事叙事结构,觉得俗!老套!不创新!有些人还继续用三段式,姜文的电影亦是。

姜文:做电影,我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他的电影,有明显的开端和高潮、结尾,但他的三段式处理的非常好。

故事紧张和松弛的松紧带在他手里,就像是一支交响乐队的指挥棒,看着没什么用。但观众能不能忍耐下来,最主要还是在他手里。

姜文:做电影,我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有话说,喜欢用对白交代故事情节的做法很低级。但是这种“真理”在姜文这里就走到头了,他的大脑就像是一个旋转不停的陀螺。他这儿,台词会苍白无力?

不可能。

姜文:做电影,我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电影《让子弹飞》马邦德和张麻子、黄四郎最后一次谈判剿匪的片段,被认为是国产电影颇为经典的对白,三个人各怀鬼胎,马邦德的路转峰回把张麻子变成自己侄子的梗……节目《声临其境》就曾演过这个片段。

虽说各有千秋,但经典就是经典。没有葛优、周润发和姜文,金爵奖影帝郭涛和金狮奖郭京飞也不能演出三个人的味道。

姜文:做电影,我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票房论英雄还是目前很多人的看法,对于《一步之遥》的惨败,姜文在多伦多电影节接受采访时就说,患得患失就不要做导演。

对于他的导演生涯,可长可短,被爆款捆绑就不敢认输,只会输得更惨。


版权 | 以上图片均来自豆瓣,如违规请联系删除,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