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畫家,卻“淪為”商人,一年賣出2億個麵包,賣出個上市集團


如果說喜茶是茶飲界的新銳選手,那麼麵包新語就是麵包行業的扛把子。

想當畫家,卻“淪為”商人,一年賣出2億個麵包,賣出個上市集團

它在新加波創立,後來進入中國市場,至今在大陸已有門店400多家。

它幾乎以一己之力, 改變了大眾對面包店的固有印象,使之充滿了時尚、個性的味道。

誰能想到,這樣的成就,來自一個本想當畫家的貧窮少年呢?

想當畫家,卻“淪為”商人,一年賣出2億個麵包,賣出個上市集團

麵包新語(Bread Talk)的創始人郭明忠

郭明忠是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潮商。多年前,他只是個窮得叮噹響、靠街頭賣糖為生的清貧大學生,沒爹拼、沒人脈,多年後,他卻搖身變成了市值上百億的上市公司老總。至今麵包新語已將業務發展到了印尼,菲律賓,科威特,馬來西亞,中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中國澳門,泰國,印度等國家和地區,在各地獲得普遍好評,在國際上也享譽盛名,更陸續獲得最受歡迎品牌、最著名品牌、最有潛質品牌,超級品牌等多項大獎。

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新加坡潮商郭明忠的創業故事。

他曾有一個夢想:心繫美術,留學追夢

郭明忠出生在新加坡一個平民家庭,祖籍廣東潮州。小時候,家境貧困,父母工作繁忙,郭明忠被交託給親戚照顧。親戚家條件也不好,有十幾個孩子,多他一個就意味著多張嘴吃飯,一到開飯的時候就便如虎狼搶食。

僧多粥少,郭明忠每次只能吃個半飽,沒過多久又肚子咕咕叫了。這時候,他往往會幹一件事分散注意力,那就是畫畫。從接觸到繪畫開始,郭明忠就熱愛上了這門藝術。上學的時候,一到美術課就精神抖擻。他很早就立下夢想:長大後要當一名像齊白石、黃賓虹這樣的大畫家!

到了特定年齡服完兵役後,郭明忠大著膽子跟並不富裕的父母提出專修美學的想法。父母雖窮,脾氣卻非常好,很尊重孩子的想法。就這樣,郭明忠帶著父母辛苦攥下的2000新幣(約9544人民幣),為了當畫家的夢想,漂洋過海,來到臺灣專修美學。

然而,畫畫是一門投資很大的學科,顏料、紙張,筆、樣樣都要錢。儘管郭明忠並沒有亂花,但是這筆錢只支撐了他一年的學業。錢花光了,郭明忠不好意思回家,就決定在臺灣闖出點名堂來再回去。

想當畫家,卻“淪為”商人,一年賣出2億個麵包,賣出個上市集團

從藝術生到生意人:顛沛流離,被迫創業

求學的第二年,郭明忠成了街頭小販。一個朋友看到郭明忠有美術的底子,便建議他做龍鬚糖賣。這是他曾經因為好玩,而跟一個手藝人學做的,沒想到現在竟成了他謀生的本領。

在街頭的小攤販中,賣吃食的可不少。怎麼才能脫穎而出呢?郭明忠想到了自己的特長,畫畫。他在小吃車上畫了一條龍,環繞車身,威風凜凜,在眾多小吃車中極具辨識度,生意也立馬旺盛起來。

做小販的日子很艱苦,要躲城管,要忍受嚴寒酷暑, 但郭明忠從中得到了另一番成長。不同於當兵時服從命令就行,做生意需要自己做決定,怎麼吸引客戶,怎麼擴大市場···這些都需要縝密思考。

郭明忠堅信自己不會一輩子當小攤販。有一次,他去買自助餐,看到店裡的滷肉饞得不行,於是就點了一份,算賬時發現要30臺幣,可是他兜裡只有20臺幣,結果被老闆罵了一頓:沒錢你點什麼滷肉!郭明忠看著對方說:有一天我的生意會超越你!

這個願望很快就實現了。攢夠錢後,郭明忠揮別了街頭,把龍鬚糖生意帶入了百貨商場,很快開出了十幾家店面。之後,看到市場發生變化,臺灣的年輕人對龍鬚糖失去興趣,他又轉賣冰激凌和南洋小吃,以及西米露之類的甜品。到了1991年,郭明忠在臺灣的“南洋小品”小吃連鎖店已經發展到了21家!他的人生道路也徹底變化,從一個想畫畫的少年,變成了一個生意人。

想當畫家,卻“淪為”商人,一年賣出2億個麵包,賣出個上市集團

情牽故土,二次創業,創大食代

在臺灣奮鬥了近10年,在事業日漸起色的時候,郭明忠卻突然想回家了。在鄉愁的驅動下,郭明忠決定回新加坡發展,他把在臺灣的生意全部轉手賣掉,風光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

回到新加坡後那一年,郭明忠都沒有工作。一來,陀螺般不停轉了10年,他需要歇息;二來,他在思考,下一步往哪走。

經過思考後,郭明忠想到開一家綜合性的美食廣場,彙集各地美食,讓人們只要在一個地方,就能品嚐各地的地道美食。於是,他在1993年創立了“Food Junction”美食廣場,集合了眾多東南亞特色小吃。那個時候,新加坡的餐飲市場已近飽和,但郭明忠的美食廣場以平民價格、地道的口味和雅淨的用餐環境勝出,給新加坡人帶來了全新的餐飲體驗,他的事業也飛速發展,以每年開兩家新店的速度成功打進新加坡所有知名商圈。

在新加坡市場飽和後,郭明忠進軍中國,同樣以綜合性美食匯的概念,創建了大食代。

想當畫家,卻“淪為”商人,一年賣出2億個麵包,賣出個上市集團

由於中國地域廣闊,東南西北的口味差異很大。因此,一開始,大食代在中國的發展並不順利。郭明忠開始及時調整戰略,針對不同城市的文化特性,調整大食代裡的入駐品牌。大食代重整後,開始快速擴張。如今,中國市場已有50多家大食代綜合美食廣場,月客流量超100萬人次。

想當畫家,卻“淪為”商人,一年賣出2億個麵包,賣出個上市集團

自創品牌,麵包新語:讓麵包“說話”的藝術家

大食代走上正軌後,不安分的郭明忠又開始打算從麵包入手,創立一個獨特的食品品牌。但是這個想法遭到了身邊朋友的否定,因為大家都認為烘焙業是個夕陽產業。郭明忠的看法則不同,他認為,麵包體積小,顧客買了拿著就走,成交頻率快且數量大,只要定位好,就一定有市場。

此時,郭明忠的畫家思維跳了出來。他將顧客定位於時尚潮流的年輕人群,這個群體不像傳統麵包的消費主體家庭婦女那樣循規蹈矩,年輕人喜歡反傳統,喜歡新鮮好玩的事物,所以,郭明忠的麵包品牌就以時尚、好玩、酷為主題。他最終將品牌命名為“BreadTalk”,意為“會說話的麵包”,中文叫麵包新語。

於是,2000年7月,第一家麵包新語在新加坡開張。

想當畫家,卻“淪為”商人,一年賣出2億個麵包,賣出個上市集團

郭明忠的目標是兩年內在新加坡開10家店,要想達到這個目標,就必須下足功夫創新,不斷改變。郭明忠首先對店面裝修風格進行創新,以全玻璃和白色大理石營造冷色調的時尚風格;隨後,他將以往封閉的廚房徹底開放,讓顧客對面包製作、烘焙的全過程一目瞭然。

這樣的創新在當時顯得大膽另類,但的確吸引到了年輕消費者,他們發現麵包新語不僅店面時尚,麵包也很好吃,於是口口相傳,郭明忠的麵包生意很快火了。

創新是麵包新語的核心,店裡幾乎每一款麵包都被郭明忠創意性地融入了時尚元素。例如,在首家門店開業時正趕上《臥虎藏龍》熱映,郭明忠於是就推出一款夾醃肉餡的麵包,取英文“bacon(醃肉)”與中文“寶”的諧音,將這款麵包命名為“臥虎藏寶”。

麵包新語進入中國後,也針對當時流行的事物和元素推出諸如“上海儂好”印字面包、“太空五號”火箭型麵包等等,這樣的創意倍受好評。

2003年6月,已經提前完成開10家分店目標的郭明忠將麵包新語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成為全球範圍內第一家以經營麵包店起家的上市企業。

如今,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麵包新語開遍了大半個地球,一年賣出麵包超2億個。

從小喜歡美術的郭明忠,最後卻成了一名做麵包的企業家。麵包店遍地都是,可是有思想的麵包店並不多,能夠把麵包店做成上市企業的更是寥寥,而這正是郭明忠的過人之處。

如今,在繁忙的工作中偶有閒暇,郭明忠會拿出自己珍藏的大畫家的作品,細細欣賞。

偶爾他也會遺憾,自己沒能在美術道路上走下去。但他明白,人生有得必有失,他已學會釋然。

畢竟,他已經在另一個領域,畫出濃墨重彩的篇章!

聲明:本文不代表我們的觀點,僅供讀者參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

南澳百事通團隊,致力於傳播潮汕文化,宣揚潮人精神,也不遺餘力的提供汕頭南澳島的住宿、餐飲、遊玩等服務。來南澳島不知道怎麼玩,可諮詢小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