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訓練孩子的膽量?

wyn27386179


關於這個問題,我也糾結了好幾年了。我家小寶的狀況和你說的這簡直就是一模一樣。



幼兒園三年,不管是入園還是離園,小寶從來沒有主動給老師打過招呼,因為在幼兒園也不涉及到學習和課堂上回答問題,所以也沒太在意這個缺乏溝通的問題。

直到今年上了一年級,這個缺乏溝通的問題越來明顯了。老師多次找到我說孩子太難溝通了,課堂上從不主動舉手回答問題,就算是老師點名讓孩子起來回答問題,也是一直站座位上不開口說話。老師說一堂課就四十分鐘,不可能因為小寶一個人不開口而耽誤幾十個小朋友的時間,所以後來乾脆也不提問小寶了。



最後實在迫於無奈,把孩子送進了校外的口才培訓班。本以為校外的口才老師可以鍛鍊孩子這方面的缺失,可是校外的口才老師還是和我反映說 孩子的性格實在難以溝通,老師問什麼就是不說話。但是老師佈置的所有任務都能按時完成,包括當著所有同學的面讀書聲音都鏗鏘有力,但就是不單獨和不太熟悉的人溝通,這真的是讓我焦慮的問題。



真心地希望能通過 口才班 的鍛鍊,能讓小班有所改變吧,也不指望能靠這吃飯,只要能積極回答問題就不錯了!


傲然於世


1. 這不是膽量問題,而是天生的性格,即內向性格。

1. 性格內向不是缺點,不是缺點,不是缺點,只是區別於外向的另一性格特徵。

3. 性格內向可以改善,但無法改變。一般隨著年齡增長和閱歷的增加,會漸漸適應、改善,只要不是社交障礙症沒必要過於干預。

4. 孩子不是不會社交,不會說話,而是不想社交,不想在公眾場合表現自己。所以,不是上什麼口才班學說話可以解決的,他們會說話,也有這個能力,但沒有這個意願。外在的強迫會增加他們焦慮和逆反心理。

為什麼這麼多家長就不能接受孩子的自身特性,非要讓孩子學做花孔雀呢?

內向的人對外界環境更敏感,因此擁有更敏銳的觀察力,更強的好奇心;

內向的人比較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所以習慣三思而後行,習慣於傾聽別人,這使他們更適宜成為領導者;

內向的人善於深度思考和自省,因此,他們在探索問題和自我提升上更有優勢,缺少內向的人,我們世界會因此少了大部分的科學家和作家;

社交上,內向的人不重數量而重質量,他們因為擅長深入交流,能成為親密的、忠誠的、有啟發的朋友。

家長一定要記住:內向性格是特徵不是缺點,它有自己獨有的優點,要幫孩子發現優點,發揮長處。比如,他們不善於口頭表達,因為即興的口頭表達缺少深度思考,但他們擅長留有更多思考空間的文字表達。他們不喜歡太多人的場合,但願意與熟悉的人面前,或小範圍人群中表現自己。

要讓內向的人在公眾場合願意去表現自己,不是去口才班學怎麼說,而是讓他們找到這麼做的意義。很多公眾人物表面看上去會演、會說,私底下卻是喜歡獨處的內向性格的人,包括大部分教授,雖然總是在一大群人前面侃侃而談,內心卻是喜歡安靜的。他們會走到前臺去,主要是因為這是他們擅長的,熱愛的事業,還有他們內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我女兒說:“小孩子的時候無論我們說什麼、做什麼,大人都會覺得我們可愛。但我們長大了,如果還這樣,人家會覺得我很蠢的。” 孩子從有啥說啥到謹言慎行,其實是一種成熟的表現,希望家長不要給他們貼上膽小、害羞的標籤。


風雪夜歸人-在路上


這個和自己的家庭教育有關係,和自己父母的性格都有關係。一般的話就讓孩子自己獨立完成自己的事情。可以帶孩子多參加一些校園活動呀,露營,夏令營之類的活動。經常教孩子和陌生人打招呼,自己去想,商品店買東西之類的都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