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數碼梟雄的哽咽落幕:我“只”輸了10幾億!

2017年年底,金立股東大會上,不斷有人拍案而起怒斥劉立榮:錢都給你拿去花哪了?!面對掀桌而起紛紛揚揚的財務文件,劉立榮神情凝重,一言不發。

也許他自己也不知道要交代什麼,他也不想去考究原因,從迴歸金立到帶領金立轉型,劉立榮一直都堅信,只要是他接到手的東西,就一定會是行業裡的鯰魚,翻雲覆雨點破蒼穹。

一代數碼梟雄的哽咽落幕:我“只”輸了10幾億!

從小霸王到DVD到手機,劉立榮似乎就一直是成功的標配

早在2016年金立發行私募債的時候,財務賬面數據還非常健康,正向的現金流、不斷提升的行業領先地位、同比高速的營收增長。所以其很快融到了一大筆錢,理由是“用於營銷投入,不斷鞏固公司商務手機領頭羊的地位。”,也確實在次年,金立手機超越小米,成為在中端市場僅次於華為的手機品牌。

一代數碼梟雄的哽咽落幕:我“只”輸了10幾億!

華金OV時代,“不需要創新,跟跑就對了”

但是形勢很快急轉直下,一個供應商嗅到了資金鍊的隱雷。歐菲科技公告出了6個億的應收壞賬風險,直指金立還款不積極,融資和盈利無一用來反哺上游供應商。公告一出,其他的供應商也蜂擁而至,要求金立就同樣的信用兌付風險發表說明。而歷史告訴我們,供應商討債是公司財務危機的明顯病徵,從史玉柱的巨人爛尾大廈到樂視債主紮營再到如今錘子也身陷囹圄,供應商也總是媒體造勢的最好見證人,一旦供應商集體圍攻,那麼基本是宣告了公司資金的斷流,也不會再有募資機構和上游企業施手相救。

一代數碼梟雄的哽咽落幕:我“只”輸了10幾億!

“聽著!最後給你三秒!3、2、1.....記者爸爸!他欠我錢!!”

供應商風波發生後不久,金立董事長劉立榮表示,有三個方法可以解決資金鍊問題,包括引入合作伙伴(類似小米美團聯姻),其二是引入戰略投資者(引入巨頭進行信用背書),其三是出售資產(學習樂視將總部大廈抵押變現,此外手中還有微眾銀行的股份)。乍看之下都是直接有效的急救三板斧,但可能股東們關心的重點已經不是如何解決,而是錢到底都去哪了?

錢到底都去哪了?從山寨機市場廝殺出來,重金聘請劉德華代言“金品質,立天下”的操刀手立馬就想到了:市場營銷投入過大。這是最極具欺騙性的會計科目,因為在當前百舸爭流的手機市場,需要的廣告費用不僅數額巨大,還難以追溯,是“乏票”審計的一大盲區。

一代數碼梟雄的哽咽落幕:我“只”輸了10幾億!

“大家都坐下,請我代言確實是要花很多錢的”

但實際上,就連營銷費用,都是分段核賬,在年度預算規模一定的情況進行效果計費的廣告宣傳,當下半年的營銷預算尚且未支出完畢,又何來更大一輪的營銷預算批覆呢?對於這樣的調查,劉立榮諱莫如深,只用“過去兩年營銷費用有六、七十億是不誇張的”輕描淡寫,一筆帶過。

一代數碼梟雄的哽咽落幕:我“只”輸了10幾億!

1億個用戶,平均一個用戶6.70塊就搞定了,誇張嗎?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無論是不是故意設局,劉立榮去塞班島的行程已經成了賭博事件的火藥桶,不斷有人站出來指證其嗜賭成性,甚至一把牌就輸掉了7億美金。這一聲平地驚雷,金立集團公關手忙腳亂,但是也始終找不到太有力的反駁,只能很生硬的回應,聲稱把所有的截圖都留存了將追討造謠者的法律責任。而當劉立榮承認涉賭並在法院緊急採取措施凍結了其持有的41.4%的股份後,這般超越老賈的待遇也直接讓“造謠者”冷眼嘲笑:是通過法律途徑維護了公司合法權益了。

一代數碼梟雄的哽咽落幕:我“只”輸了10幾億!

“歡迎造謠”,“不對”,“造訪”

劉立榮總是這麼溫和的一個人,事件迅速發酵後,他隻身前往香港,在香格里拉大堂的沙發上委座良久。而另一邊,他又喜歡在靜態中激情博弈。他會欣然於員工們勤勤懇懇的工作,會衷情於車間工人們的汗流浹背,會沉靜聆聽於才識之士的意見。而在推出籌碼的那一刻,卻把所有儒雅的理想化作了起伏跌宕的腎上腺激素。

一代數碼梟雄的哽咽落幕:我“只”輸了10幾億!

商界棋王終究沒能成為商界賭王

沒有人願意接盤這一團亂賬。不同於樂視天降綠巨人孫宏斌,金立這次可沒有白馬王子站出來披上一件鐵布衫,據說劉立榮曾經在事件曝光之前緊鑼密鼓地找過不少企業進行重組談判,但是他堅決不讓渡股份和控制權,因為在這麼一位征服者的眼裡,這家的公司的命運一定要由自己掌舵,史玉柱式的傳奇故事也一定會在自己的身上續寫。但是這一次,這樣熱血的堅持反而讓金立錯失了全額償債的最佳機會,隨著金立進入破產重組,劉立榮的人格破產也讓他的命運轉輪難以再把持在自己手上,只好甩手給了曾經讓粵海集團起死回生的重組團隊深圳富海銀濤,讓其出面與供應商商討建議採用破產重整,供應商態度顯然卻一邊倒向了破產清算。

一代數碼梟雄的哽咽落幕:我“只”輸了10幾億!

真金白銀才是實實在在的

樂視也好,金立也罷。後知後覺之中兩者彌留之際的發佈會都極盡奢華,流量明星、紅毯入場、敞亮會堂,還有一堆停不下來的攝像機。在如今信息極度通達的社會里“馬太效應”可謂超超玄著,早已力不從心卻又畏懼掉隊的選手們歇斯底里地告訴世界我過得很好,可又終歸難逃被時代淘汰的宿命,令人扼腕嘆息。

一代數碼梟雄的哽咽落幕:我“只”輸了10幾億!

燈光、舞美可絲毫不輸芒果臺

一代梟雄劉金榮,即使是到了故事的結尾,也依然要站著和觀眾揮手說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