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吉人自有天相,為人處世做到這2點,則大吉,事事順利

我從小學到大學,對未知比較好奇,出去遊玩看到寺廟有抽籤的,必去跪拜抽一根,說來也奇怪,在我印象中,總是抽到上上籤。當時自己很傻呀,以為上上籤就是極好。

出來社會工作十幾年以後,機緣巧合,才開始讀《易經》,讀到乾卦,上九,亢龍有悔。我才突然領悟:原來求得上上籤,並不是大吉,而是預示著發展到鼎盛,過猶不及而危機潛伏,馬上就要走下坡路了,所以亢龍有悔。

易經:吉人自有天相,為人處世做到這2點,則大吉,事事順利

我們大多數人,包括以前的我,都是生活在世界的表象,只看到,並相信表層的意思。只有少數明智之人,能透過現象看本質,所以能超凡脫俗,從眾人中脫穎而出。

有讀者跟我說,馬雲厲害,馬雲是易的愛好者,他懂得功成身退,在事業和人生的最巔峰時期,及時退出。

我想到以前的NBA球星,23號飛人喬丹,他本來在巔峰期,已經退役,那時候鮮花與掌聲圍繞,可是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他又復出,可惜無法再創輝煌,反而給球迷留下喬丹老了的遺憾。

易經:吉人自有天相,為人處世做到這2點,則大吉,事事順利

如何才是大吉呢?答案就在《易經》的比卦中。

《易經》比卦 ,坤下坎上。

在古人看來,天下之吉莫吉於比,所以比卦可以用一個字形容:吉

在學《易經》中,有一點很重要的是,不要執著於卦辭,爻辭。因為辭,是為了幫助人去解讀卦的。卦的次序、爻的次序,比辭更重要。次序,就是方向。方向把握準了,基本錯不了。

易經:吉人自有天相,為人處世做到這2點,則大吉,事事順利

古人說,吉人自有天相。那麼如何才能做到呢?包括兩個方面。

1、上善若水。

《易經》比卦 ,坤下坎上。

坤為順,代表厚德載物。

坎為水,坎在上,坤在下,則上善若水,水往低處流,江河容納百川而成百穀之王。水無意爭王,最後卻成為百穀之王。這就是不爭的意義。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易經:吉人自有天相,為人處世做到這2點,則大吉,事事順利

一個人能做到上善若水,則是吉。

有人說,與世無爭,是一種消極的處世態度。在一個公司,一個單位,你不去競爭,怎麼高升,怎麼能拿下客戶?

這個不爭,不是這樣理解的。

現代人的競爭,為的是贏,為了贏,難免做出很多小動作。比如為了討領導歡心,而做出一些討好的事情。

而上善若水的不爭,是指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你的工作技能高,本領強,人際關係又融洽,對待客戶守信,不用額外做小動作,通常能不爭而贏。

金庸的武俠小說裡經常是這麼寫的,師父的第一個徒弟,大師兄,總是愛爭,但最後師父往往把真傳,傳給不愛爭的小徒弟。因為小徒弟不爭,心正。一個人只有根基正,才能扛得起大業

易經:吉人自有天相,為人處世做到這2點,則大吉,事事順利

2、允執厥中。

《易經》比卦 ,坤下坎上。

坎,中間一條陽爻,居九五,為中,為正。

有記載的史書資料顯示,從舜帝禪讓大禹開始,就強調“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孔子後來發展為“中庸思想”,傳到現代人這裡,中庸思想,就變成平庸無能了。這是一種誤讀。

中庸,來自允執厥中。意思是說,做事,不要做得過頭;做人,也不能太過分,要拿捏一個度。過度了,好事會變成壞事。

易經:吉人自有天相,為人處世做到這2點,則大吉,事事順利

吉人自有天相,為人處世做到這2點:上善若水和允執厥中,則大吉,事事順利。

每天學一點《易經》,這是解讀《易經》的第29篇文章。為方便讀者連貫閱讀,我儘量堅持每天更新,直到把《易經》解讀完為止。

PS:本文由易先生原創,從一個全新的視野,解讀疑難國學,傳承古老文化。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