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物價和房價上漲,工資卻不漲,據說2019年國企工資還要降,究竟什麼原因?

成都文化活動中心


首先來回答為什麼工資不漲問題,在中國1995年後很多興起的大專大學後對口專業人才慢慢變多,在學校多的時候中國要求更加專業的人才更加嚴格,同時有文化的大學生不對口的專業的也非常的多,現在大學生已經沒有了供不過於求的狀態,所以導致人才和勞力工人的變多,那麼所領的工資就會越少因為不緊缺,沒有你隨時會有人來代替

第二房價的上漲,兩個原因一個是國家的天價土地變多,

其中包括城市人口的增加,加上中國60,70後文化水平的不高,所以他們有足夠的資金的時候只會投資房子,這是他們最好的投資導致要麼沒有房子要麼五六套房子的差距明顯,同時農村人口減少因數都是房價上漲的原因,

為什麼不可能房價猛跌,而是隻是漲,因為銀行是發放貸給個體買房的人,所以房價跌幅太大不僅影響到銀行收貸,還影響社會穩定,比如你30萬首付買的一百萬的房子那就是欠銀行70萬,如果跌了50萬的話你可以想象15萬可以買你之前一百萬首付的房子。那是什麼樣的後果


程氏指導見解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覺得2019工資工要降的可能性比較大,但國企不會大降,主要是民企工資降低會比較明顯。

原因很簡單,中國實體企業尤其是大量的民企經營不景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很多企業生存壓力較大,盈利能力弱,難以給員工增加過多的薪水,這也是必然的。

中美貿易戰什麼時候才是一個盡頭,現在還很難說,如果時間延長,對中國大量以出口為依賴的外貿製造業和服務業帶來較大的影響,效益有可能全面下滑,這些企業也自然難以給員工加薪水,主要重點是壓縮成本開支渡難關。

同時,社保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大量民企難以逃避,且徵繳的基數較高,很多企業成本就大幅上升,為確保企業不被社會繳費壓垮,一些民企會採取減少員工薪水、減少勞動力方式來應對困難,這都會使企員工的待遇會呈普遍下降之勢。


財經深思


題主問這幾個問題,要說清楚是非常費事的。這裡儘可能簡單回答吧,看不看得懂算各人造化了。

首先,物價上漲,簡單說就是貨幣增發。一則財政需要,二則要拉昇GDP,貨幣增發形成一定通脹是常見手段。市場上東西還是那麼多,但錢卻發得更多了,甚至錢的增長比東西增長還快,那麼自然就漲價。

不過以我個人經驗,很多東西漲價了,但也有沒漲價的。比如麥當勞的套餐是漲價了,四五年之間,午餐充電寶從15元漲價到18-19元。但超市雞蛋的價格是穩住的,還在3-4元左右。

房價上漲,應該說從08年以來的十年是非常厲害的。這主要原因在於地方財政搞土地經濟,加上開發商囤地牟利。當然,部分核心區域諸如北上廣等,本身城市容納能力有限,資源又豐富,於是大家紛紛想湧入,房價推高是自然現象。

至於題主問工資不漲,這個我稍微有點不認可。就我自己的認識和身邊人的情況,這幾年工資還是在漲的,而且有的行業漲幅還不小。別的不說,我看小飯店招服務員的薪資,這幾年確實是漲了百分之一二十。畢竟,物價既然漲了,其實說明你購買的服務也漲價了,這漲價的部分有些就流入了相對的從業人員薪酬中。題主說他的工資沒漲,無非兩種情況,第一是恰好遇上了走下坡路的行業,第二是個體企業和個人原因(比如企業恰好效益低,個人的工作問題等)。

國企2019年薪水要降?這個我不知道,不好亂評價。不過,過去國企躺著掙錢,薪酬普遍高於同等水平的私企,現在貿易戰來了,國家經濟承受困難,他們也該做點貢獻了吧。


巴山夜雨涮鍋


2015年之後的房價漲幅驚人,年均漲幅超過20%。正因為有房地產吸引火力,超發的貨幣大多進入了房地產領域,物價漲幅就沒有房價那麼誇張。


至於據說2019年過期工資還要下降,這種說法絕非空穴來風,而是有現實的基礎。


其實,在財智成功看來,未來三五年降薪裁員將會成為多數企業的選擇,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都要為生存和改善境遇做出更多的努力。


2019年對企業產生最大影響的事件就是社保將由稅務部門徵收。放在以前,絕大多數企業都會按照工資60%左右的基數繳納社保,同時還會把基本工資定的很低,從而能夠節約人力成本。2019年之後,按實際工資所得繳納社保,企業人力成本將大幅上漲。


降薪,將是很多企業生存的唯一選擇。


所以明年國企降薪不是問題,生存狀況更差的民營企業選擇更大規模的降薪裁員才更可怕。


房價上漲的根本原因財智成功曾經分析過,主要原因只有三點:1、貨幣超發;2、賣地收入過高,十九年間賣了36萬億;3、炒房的公司和個人多。


房價持續快速上漲,資金大量向房地產領域聚集,投資實業的人少了,還有一些企業家看到做實業不賺錢也去當了炒房客。經濟避實向虛非一日之功,房地產帶來的高收益和快感讓很多人喪失了對危機的警惕性。


高房價下,買房者近半家庭收入都還了房貸,自然就要壓縮消費,尤其是中低端市場就會出現萎縮。對我國經濟而言,中低端製造業佔了絕對主流,當國際貿易出現問題時,內部消費力不足,過剩產能無法消化,即便是通過環保壓縮產能也難以徹底改變。

為了避免系統性金融風險,銀行體系大規模抽貸成為壓垮很多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企業生存環境就會持續惡化。在這種大背景下,工資上漲就成為偶然,降薪裁員成為必然。


寒冬將至,北風肅然,我們每個人都要認真反思,如何過冬。靜下心,少點娛樂休閒,多點學習提升,勤奮和努力永遠是改變命運的首選。


財智成功


從官方公佈的數據來看,近十年國有單位每年工資平均增速大概在10%上下波動。具體數據如下:

但是大家工資到底有沒有漲,只有自己最清楚,不過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被平均的,至於被平均了多少,可以參考一下下面這組數據:

從數據來看,最近幾年大家的工資肯定是有上漲的,只是說漲幅各異而已。不過跟猛漲的房價相比,那我們的工資漲幅都可以忽略不計了。比如深圳2014年1月的新房成交均價為21755元/㎡,但是到了2018年1月深圳的新房成交均價已達54240元/㎡,也就是說四年時間,深圳的新房價格漲了一倍多,但是大家的工資到底漲了多少,大家可以對比下。

至於工資上漲為啥不如房價、物價的上漲速度,主要是大家工資的上漲是需要看企業的盈利情況的,很多企業近幾年都面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且融資難、融資貴、成本不斷上升一直困擾著困擾中小微企業的發展,所以不是企業(老闆)不願意給大家加薪、發多點獎金,而是他們的日子也不怎麼好過


美美談樓市


長久以來國企和民企存在不公平境遇國企享受以下特殊福利

1:壟斷的市場,沒有競爭

2:方便的信貸支持,資金鍊有保障

3:強大的高層關係,可合法遊走在法律邊緣,讓民企遙不可及

4:國企員工無壓力高福利,存在灰色收入,全社會以進國企為驕傲

所以在現階段特殊的經歷環境必須要做

1.把市場充分的開放,民企外企有公平的競爭機會,取消行業壟斷

2.自負盈虧,不可無限的擴張信貸

3.對員工進行績效考核,打破國企安逸可養老的腐朽文化,還國企員工競爭力,創造力

4.對於國企經營中的違法違規一視同仁,依法查辦!


鉄腕君


要說明房價會下降的話,早餐君可能還不相信。但你要說工資要降的話,那就很有可能了。為什麼呢?原因如下。

首先,目前經濟不景氣,民營企業經營更是壓力重重,融資難融資貴都是要解決的難題。不少企業生存壓力大,盈利能力又不好,要想漲薪的話,概率微乎其微。

外加2019年,社保將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對於企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眾所周知,現在的民營企業偷稅漏輸情況嚴重,明年社保全部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想要逃稅就是件很難的事情,而且企業還得上繳全額社保,企業用人成本增加,為了節約成本,企業必然會“精兵簡政”裁員降薪,員工的待遇必然下降。

所以,在這種大環境之下,如何能夠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就顯得尤其重要了。以往的我們默默無聞,今後的我們就要“聲名鵲起”了。


認同早餐君的觀點,別忘了點贊、關注~


華爾街早餐


近幾年我們的物價上漲,房價上漲確實也是現實。但是工資不漲,卻不是普遍的現實,只有極少數人的工資沒有得到上漲。

目前,各個省市每年都發布當地的工資指導線,指導各行各業對工資進行調整。近兩年工資增長幅度一般維持在7%到8%。

社會平均工資也在年年上升。雖然我們的社會平均工資一般又被稱為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但是它跟社會保障繳費基數掛鉤,也是實打實的在增長的。北京市2017年的社平工資是8467元每月,2016年是7670元,增長了9.8%。

至於最近盛傳的國企要降工資,這也不是普遍的現實。是因為2018年5月,國家發佈了改革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的意見。要求改革工資總額的決定機制,完善工資與效益聯動機制,分類確定工資效益聯動指標。

目前各個省市也出臺了具體的實施辦法,對於地方國企直接跟資產總值掛鉤。

如果國企的資產總值實現了萎縮,那麼當年的工資總額要進行下降。江西和廣西都提出,國有資產減值幅度超過10%的,當年工資總額降幅不低於5%。甘肅規定,國有資產減值幅度不低於10%的,當年工資總額降幅不低於10%。

說實話,如果經營不善導致國有企業資產減值,不追究責任已經很不錯了。降一點工資還吱歪啥呢?把國有企業的資產敗光了,降低工資絕對大家都支持。

不過,對於一線工人、重要崗位、緊急需求人員、高科技人員,國有企業在制定工資標準的時候,要予以傾斜提高,縮小他們與中層管理之間人員的工資差距。這樣,對於絕大多數國有企業職工來說,公司未來會有很大的改善呢。而且國家關於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意見指出,要全方位提高技術工人的待遇,預計1.6億技術工人能夠提薪10%以上。


暖心人社


誰說工資不上漲了?全國平均工資可是每年都在上漲,只是大家的工資不漲或小漲,而且還被平均了而已!

我們先來看一下官方統計的一些數據:

下圖是官方公佈的2009年到2017年,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的工資增長情況。



下圖是2009年到2017年,城鎮非私營就業人員的工資增長情況。


有沒有看到,最近十年大家每年工資平均增長速度大概是10%左右。

但是大家工資到底有沒有漲,自己心裡很清楚,不過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被平均的,比如我們跟馬雲平均下來,身家就是上千億!

至於大家被平均了多少,自己參考一下下面這個統計:


但說句公道話,最近幾年大家的工資肯定是有上漲的,只是說幅度的大小而已。

不過跟猛漲的房價相比,那我們工資漲幅都可以忽略不計了,比如深圳2014年的時候,平均房價只有28000元左右每平,但是到了2018年,深圳的平均房價已經超過53000每平米,也就是說四年時間,深圳的房價漲了差不多一倍,但是大家的工資到底漲了多少,大家心裡很清楚。

那為何最近幾年大家的工資不漲或者少漲呢?

這主要的原因就是最近幾年我國經濟經歷一個轉型期,很多企業都因為轉型而倒閉的,再加上環保監管的深入,很多企業都生意慘淡,甚至都沒有業務。

在這種大背景下,整個市場環境都不是很好,特別是對於中小微企業來說,生存更是異常困難,雖然最近幾年我國的GDP增速都在6%以上,但GDP增速大多都是依賴於大企業的推動以及投資的推動。

而中小微企業生存就沒有那麼好,除了市場環境不好之外,融資難,融資貴一直也是困擾中小微企業發展的一個難題,再加上因為房價上漲,租金不斷飆升,用工成本不斷高漲,所以企業的成本不斷增加。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企業不是在求發展,而是求生存,能活下去就是最大的慶幸,而迫於成本上升壓力,很多中小微企業都沒有更多的錢給員工加工資。

而最近幾年我們看到很多人工資飆升了,一般都是從事互聯網,金融,以及房產這幫人,這些行業一方面得益於新經濟的迅猛發展,另一方面是因為最近幾年房價的飆升,直接帶動了金融和房產從業人員收入的大幅提高。

但從事製造業的人工資就沒有上漲,或者漲幅很慢。

最後來預測下2019年工資有沒有可能下降呢?

首先你說的國企員工下降應該是不可能,頂多是他們的福利會減少,國企人員臃腫,效率低下,人浮於事,一直是困擾國企發展的一個大難題,而最近幾年國企已經跟不上市場了,已經到了必須做改革的時候,但就算這樣,國企裡面上班的人也都是一些既得利益者,他們不可能給自己降低工資收入的。

真正的會下調工資的有可能是民營企業,一方面是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很多企業業務下降,還有另一方面是隨著稅收的改革,企業想要偷稅逃稅的難度增加了很多,這意味著企業要交的各種費用就要實打實來,這樣企業的成本一下就會增加,成本增加了那減少員工工資也是很有可能的。


貸款教授


核心原因在於超高速經濟發展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且出現了通貨膨脹。

首先,物價和房價上漲,主要是由於通貨膨脹,錢變得不值錢了。過去100元能買一大堆東西,現在100元出門逛一圈菜市場便花完了。當然,物價上漲,還有一個原因是勞動力的成本提高了,人力資本增加,帶動了物價上漲。房價上漲,還有一個原因是有人組團炒房。

其次,工資卻不漲,其實是相對的,因為其實從統計數據來看,名義工資還是在上漲的,因為勞動力供給已經由過剩轉為了不足,勞動力的議價能力有所提高。但是由於物價和房價的上漲,你會覺得自己的工資還是在原地踏步,或者變得不夠花了。

最後,關於2019年國企工資還要降,這個之前看新聞,是說如果國企的經營效益下滑的話,2019年國企工資要下降,我覺得這個是正常的經濟規律,任何一家企業,如果經營效益下滑的話,肯定是要降薪的,私企可能還要裁員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