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獻帝被曹丕篡位封為山陽公後,為什麼不去投奔劉備?

靳源春


漢獻帝其實一生

挺幸運的,他原本就不是皇帝,命運使然,董卓扶他做了皇帝。繼而輾轉幾十年,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雖然屢遭苦難,但最終還是壽終正寢。許多人為漢獻帝鳴不平,認為曹操、曹丕欺負漢獻帝,主張漢獻帝應該投奔劉備。那麼既然在你們心目中劉備這麼好,漢獻帝為什麼不投奔他呢?歸根結底還是劉備不忠呀!為什麼呢?

我們先來比較一下誰對漢獻帝比較好,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站在漢獻帝的立場上看一下,究竟誰是忠臣。

首先看董卓,是董卓一手扶持漢獻帝做的皇帝,那麼董卓對漢獻帝好嗎?不好,董卓對漢獻帝的態度基本就是三個字:無所謂。董卓基本視漢獻帝為無物,連基本的禮儀都不遵守。他放任自己的士兵在洛陽燒殺搶掠,而自己則穢亂宮廷,肆意姦淫公主、宮女。你說這樣的人算忠臣嗎?肯定不是。

(董卓)稱萬歲。入開陽城門,焚燒其頭,以婦女與甲兵為婢妾。至於奸亂宮人公主。其凶逆如此。

董卓死後,長安一片大亂。李傕、郭汜趁機攻佔京都,並且挾持了漢獻帝。後兩人不和,郭汜挾持朝廷大臣,李傕挾持漢獻帝。那麼李傕對漢獻帝好嗎?更加的不好。漢獻帝曾經因為乏食,於是向李傕索要五斗米,五具牛骨來賜給左右大臣,這時李傕送來的卻是

一些發臭的牛骨,典型的搪塞了事,還發牢騷說:早晚兩次送飯,還要米做什麼?

此時的漢獻帝落魄至極,連一日三餐都仰仗隨身軍閥的供給,稍有不順,連著幾天都沒有飯吃。朝廷禮儀更是蕩然無存,大臣們在殘垣斷壁中上朝,士兵們就趴在籬笆上觀看嬉笑。苦日子沒過多久,曹操來了,簡直就是大救星。你還別說,當時只有曹操有糧,所以漢獻帝也只有跟著曹操才能過好日子。為什麼這樣講呢?

東漢末年,由於時局動盪,黃巾叛亂,連年征戰等因素,幾乎達到了人相食的慘狀。大家都沒有糧食可吃,當時袁紹在河北,他的士兵都吃桑葚。袁術在淮河一代,他的士兵都吃河蚌。只有曹操在許都附近屯田,種糧、收糧有糧可吃。

袁紹之在河北,軍人仰食桑椹。袁術在江、淮,取給蒲蠃。民人相食,州里蕭條。(曹操)是歲乃募民屯田許下,得谷百萬斛。於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積穀。

因此,自從漢獻帝跟了曹操,有了上朝的宮殿,具備了基本的禮儀,恢復了作為一個皇帝應由的尊嚴。只有一樣曹操沒有給,那就是權利。因此,漢獻帝很鬱悶,認為曹操是奸臣。那麼曹操對漢獻帝好嗎?三個字:差不多。為什麼這樣說呢?

漢朝的沒落幾乎每個人都看到了,當時袁紹最具實力,卻沒有奉迎漢獻帝。漢獻帝入許都後,袁紹也沒有相應的進貢。因此,在袁紹心中,漢獻帝什麼都不是。後袁紹更是欲扶持劉虞稱帝,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袁術更過分,直接僭越稱帝。對比來說,曹操對漢獻帝是最恭敬的。為什麼呢?

漢獻帝對曹操不滿,有一次曹操找漢獻帝請旨(請旨討伐張繡),漢獻帝突然對曹操發飆說道:你要是能輔佐我,就好好幹。如果不願意,就廢了我算了。曹操當即嚇得汗流浹背,不知所措,從此以後,曹操再也沒有單獨見過漢獻帝。

操後以事入見殿中,帝不任其憤,因曰:"君若能相輔,則厚;不爾,幸垂恩相舍。"操失色,俯仰求出。操出,顧左右,汗流浹背,自後不敢復朝請。

由此事可以看出曹操和漢獻帝的關係,曹操儘可能的尊敬漢獻帝,但是不給他實際的權利。而漢獻帝平時也基本保持對曹操表面的尊重,兩人心照不宣的保持著默契,彼此不給對方難堪。因此,終曹操一生,曹操都沒有篡位,還把自己的三個女兒嫁給漢獻帝。漢獻帝曾經以衣帶詔的形式試圖謀害曹操,曹操也沒有追究漢獻帝本人的責任,做到這樣,還不夠好嗎?

那麼曹丕呢?曹丕對漢獻帝好嗎?如果說漢獻帝指望著以年齡優勢熬死曹操的話,那麼當他看到曹丕繼位後,基本就絕望了。因為曹丕和他年齡一樣大,基本沒戲。這還不是重點,重點是跟隨曹操南征北戰的這些人都要一個名分,而想要給名分,前提就是曹丕必須稱帝。所以漢獻帝禪讓是大勢所趨,而曹丕對漢獻帝不錯。為什麼呢?

曹丕允許漢獻帝行漢正朔,以天子的禮儀祭祀天地。雖然降為山陽公,但是排場仍然是皇帝的排場。而且曹丕說了,天下我和你共享。由此可見,曹丕跟曹操一樣,保持了對漢獻帝最起碼的尊重。那麼漢獻帝為什麼不投靠劉備呢?劉備不是中山靖王之後,皇族後裔嗎?劉備不是一直叫囂著復興漢室嗎?

那麼劉備對漢獻帝忠心嗎?未必。劉備唯一一次有機會拯救漢獻帝就是在他在許都做豫州牧時,當時漢獻帝秘密策劃衣帶詔事件,聯絡車騎將軍董承等人誅殺曹操。當時劉備沒有敢參與,只是後來見到曹操不容於自己,所以才勉強參加。還沒等動手,曹操派劉備去截擊袁術,劉備這時獲得一個逃生的機會。於是在

自己逃生刺殺曹操、拯救漢獻帝這兩件事情上,劉備選擇了保全自己,放棄了漢獻帝,由此可見劉備的忠心。

退一步講,哪怕做一回刺客,效仿當年的荊軻刺秦,突然發難,劉備有這個膽量嗎?還是沒有。

當時劉備和曹操一起遊獵,眾人散去,只剩劉備、關羽、曹操等少數人。這時關羽勸劉備刺殺曹操,這時劉備拒絕了。後劉備被曹操趕得狼狽至極,逃往江夏。關羽說: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當初就該殺了曹操。劉備說:當初也是為朝廷惜才,如果曹操真能真心輔佐漢獻帝,難道不是朝廷之幸嗎?

其實劉備這句話也暗含一個意思,什麼意思?曹操當年曾經說過,孤若死,不知天下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曹操真有這麼重要嗎?沒有。其實最應該說這句話的是漢獻帝,如果漢獻帝死,那麼天下就會大亂,軍閥會紛紛稱王。

後期,曹丕篡位稱帝,傳說漢獻帝被曹丕所殺,於是劉備稱王,後孫權也稱王。由此可見,漢獻帝雖然弱,但是這面旗子只要不倒,天下就不會裂土紛爭。而這面旗子劉備願意扛嗎?不願意

劉備曾經有近在咫尺的機會刺殺曹操,拯救漢獻帝,但是為了個人安危他放棄了

。後來,曹丕稱帝后,劉備沒有派人核查漢獻帝的真實情況,立馬在成都宣佈稱帝。這樣的話就出現一個很搞笑的局面。什麼局面?

曹丕的魏宣稱繼承於漢,而漢獻帝沒有死,仍然尊奉漢號,而這時蜀地突然也出現一個漢朝。這時漢獻帝知道劉備稱帝的消息只會苦笑,怎麼還會投靠他呢?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曹丕稱帝后,儘管漢獻帝的爵位降了,成為了山陽公。但是相比於劉備,曹丕對待自己還不錯。劉備曾經有機會拯救漢獻帝,哪怕是殺身成仁,但是劉備沒有做,而是獨自溜走了。因此,漢獻帝對劉備的心思心知肚明,在漢獻帝心目中,劉備和劉表、劉璋一樣,儘管姓劉,但都等著自己歸天,自己一死,他們就可以宣佈獨立稱王了。所以漢獻帝還不如穩穩當當的做他的山陽公,因為他已經沒有任何機會了,只有認命而已。


每日趣評


曹丕稱帝后,下詔廢帝為山陽公,並立即啟程,非宣詔不得入朝。那為何不去投奔劉備呢?有書君覺得原因有三。

一,處境的限制。

漢獻帝雖然被封為山陽公,在自己的封地,但始終在曹魏的監視掌控之下,實際就是被軟禁起來,寸步難行。

況且劉備的西蜀漢中路途遙遠,加上“蜀道難”,根本沒有機會和能力遠赴益州。

估計還沒出行,便被魏軍抓回去,惹怒了曹丕,白白招來殺身之禍。

二,身份的尷尬。

劉備已在西蜀稱帝,而且打著漢獻帝被害死的旗號合理合法的繼承了帝位。

俗話說“一國不容二主”,自己這個本尊去了,他怎麼安置呢?

交出自己千辛萬苦打來的江山,只怕劉備答應,川中那些將士會容忍自己嗎?

如今他已失去了漢獻帝這個名號和權威,沒有了利用價值,遠道而去,孤立無援,躋身那裡寄人籬下不如做自己的山陽公。

劉備已佔據漢中,與曹魏、東吳三分天下,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不如將光復漢室的希望寄託在這個同宗“劉皇叔”的身上,興漢大業也可以得以延續。

三,壯志雄心被磨滅。

自從董卓倡亂以來,漢獻帝被扶上帝位後,就受人擺佈控制,是個傀儡皇帝。

從長安逃出後顛沛流離,好不容易有個曹操接手,築宮室尊養自己,又成了傀儡。

不甘心於此,反抗換來的是幾百顆人頭落地。

現在成了山陽公,可以稱賓不稱臣,還可以在封地內延用漢朝的年號和曆法。

最起碼生命不再受到威脅,也不用窩窩囊囊地看人臉色,受人擺佈。

在自己的封地內做皇帝,能夠輕鬆快活地度過餘生,也再不願踏入亂世過著血雨腥風的生活。

漢獻帝知道自己的大勢已去,東山再起毫無可能,逃到哪裡都沒有意義。所以至死都沒有離開過封地一步。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漢獻帝劉協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做了最長時間的傀儡皇帝,一個比較尷尬的存在。公元189年,年僅八歲的劉協迎來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命運改變,董卓廢少帝立劉協為帝,是為漢獻帝,從此劉協開始了長達31年的傀儡皇帝的生活,先後被董卓、李傕、曹操等人先後挾持,終於在公元220年,被曹丕脅迫讓出自己的皇位,被封“山陽公”。


至於為什麼不去投劉備我認為有兩個原因:

一:劉協本身肯定沒有想過去投奔劉備的問題;

公元220年,劉協已經是接近40歲的人了,長達30年的傀儡生活讓他徹底的明白了現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會在拿自己當作皇帝了,曹丕不會,劉備也不會,劉備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為什麼要拱手送給自己呢,雖然他是名義上的皇叔,但是親兄弟都不會這麼大方,劉協又何必再去當別人的傀儡呢,所以估計劉協肯定都沒有想過去投奔劉備的問題;


二:劉協沒有人身自由,何談投奔劉備;

公元220年,漢獻帝被逼退位後,被曹丕封為“山陽公”。但是漢獻帝是沒有人身自由的,雖然他的地位看似在各大臣之上,參拜曹丕不用稱臣,那隻不過是曹丕收買人心的手段罷了,實際上只是軟禁了劉協。劉協的封地在如今的河南焦作,那是離四川成都幾千裡的地方,試問一個沒有人身自由的廢帝劉協如何可以橫穿幾千裡去投奔劉備?答案肯定是不可能的。

可憐劉協一生都在別人的控制之中,作為帝王他自然不甘心被人擺佈,他總是要奮起反抗,可是兩次都失敗了,並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真可謂“天時不予劉協”啊!


震霜秋


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大多數人認為蜀漢即正義,曹魏是逆賊,漢獻帝劉協被廢為山陽公後,應該去投奔劉備興復漢室。可劉協卻並沒有這麼做,而是乖乖地做山陽公直到234年去世,這是為何呢?


一、劉協已經心灰意冷。劉協做皇帝這些年,一直沒有安穩過,被董卓、李郭、曹操輪番操控。劉協也為此抗爭過,但后妃、許多臣子為此喪命,血雨腥風,不寒而慄。劉協認清了現實,知道漢室氣數已盡,對此心灰意冷,只想安穩度過餘生。

二、劉協和曹魏關係複雜。雖然曹操殺掉了劉協的后妃,但後來又把三個女兒嫁給了他,曹節還成為皇后,生下了後代。曹丕又把漢獻帝的兩個女兒(非曹氏所生)納為妃子。劉協和曹魏的關係太過複雜,不可能一走了之。


三、曹魏對劉協不錯。劉協在禪讓時非常配合,曹丕對劉協不錯。雖然被廢為山陽公,但曹丕特准劉協祭祀漢室宗廟,享受漢天子儀仗,上書不稱臣,給了他最好的亡國之君待遇。再說,劉協要想從封地跑到蜀漢,那簡直不要太難。

四、劉協要是真跑到劉備那裡,下場一定不好。劉協在禪位後不久,劉備卻給劉協舉行了葬禮,理由是聽說劉協遇害了,然後稱帝。劉備這樣做,使得匡扶漢室的旗幟和重擔落在他一人頭上,劉備成了漢室唯一合法代表。如果這個時候劉協出現在劉備眼前,劉備會作何感想,會怎麼做?多半是把劉協軟禁起來,嚴密監控。對於劉備來說,一個死去的劉協遠比活著的更有價值。
所以劉協不去投奔劉備是合情合理的。


石頭說歷史


漢獻帝為什麼不去投奔劉備?這裡咱們先不說是否有現實可能性,權且就當漢獻帝和劉備就像住鄰居,想去抬腿就能去。但答主就想問一句,漢獻帝為什麼要去投奔劉備,他是嫌自己命長嗎?

劉備和劉協真正的關係

喜歡歷史的朋友裡三國愛好者有相當數量。但不得不說好多朋友喜歡的三國只是《三國演義》裡的三國,而並不是歷史裡的三國。演義裡的劉備對漢室忠心不二,對漢室之忠誠堪比關羽和諸葛亮對劉備本人的忠心程度,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要弄清楚劉備是否對漢室忠心,其實應該首先搞清楚一個問題,就是劉備這個“皇叔”身份。這裡答主先明確一個觀點,咱們歷史愛好者圖省事,平常討論時把西漢和東漢統稱漢朝沒有問題,但西漢和東漢是兩個朝代,這個差別是一定要分清楚的。而劉備是西漢景帝的後代,到東漢末年劉備這一代,已經都到了第十九代了。十九代是什麼概念,就是今天有個你從來不認識的人來說跟你明朝時是一家,現在論輩分是你的叔叔,你是不是會馬上叫他叔叔呢?而漢武帝朝就開始推行推恩令,一般即使是嫡出的皇子,其後代過個四、五代之後,也基本就沒有封地,身份上和平民無異了。所以其實劉備這一支“皇族”,在西漢末年基本就已經是平民了。

劉備祖先中山靖王的世系,在這裡已經列出了十代,後面到劉備還得八代

而東漢雖然也叫“漢”,但是和西漢的關係可不像南北宋那麼接近。東漢其實是由早早就分出去的一個平民身份但卻很有勢力的劉氏家族建立的,和西漢末年的西漢皇族雖然有關係,但已經非常遙遠了,東漢還叫漢只是利用漢朝在老百姓心裡的威望,所以這兩個朝代其實不是一回事。


而劉備生活的年代,更是已經到東漢末年,又過去了二百多年,像劉備這種漢景帝第十九代孫,在當時可能用十八個算盤連軸算都算不清楚有多少萬個,所以其實根本和皇族、和漢室沒有任何關係。只是黃巾起義以後,劉備自己拉起了隊伍,而且站對了隊,擁有了一定的實力。東漢皇室風雨飄搖,所以才願意讓這個土軍閥沾一點皇族的虛名,相互利用而已。

劉備對東漢皇室的真正態度

荊州益州原本都掌握在東漢宗室手裡,劉備的發跡史就是一部從真正的東漢宗室手裡搶奪江山的歷史

而劉備對那些真正的東漢宗室可以一點也沒心軟,他真正發跡所佔領的,都是真正的東漢宗室的土地,也就是劉表和劉璋。而且在赤壁之戰後,對待曾經和自己並肩作戰的劉表之子劉琦,劉備倒是給了個荊州刺史,但這劉琦年紀輕輕,卻只在荊州刺史任上做了一年就不明不白的死了。在答主看來,劉琦怎麼死的,恐怕只有問劉備才知道了。

東漢、西漢、蜀漢,其實大家都是各取所需,互相利用“漢”這個名號,本沒有真正的關係的

所以如果漢獻帝被廢之後去投奔已經在準備稱帝的劉備,可以肯定的是他會受到熱情迎接,劉備也會立刻讓他復位。但至於他復位之後會不會在幾個月後也暴病身亡,劉備可就不能保證了。所以像漢獻帝這種做了幾十年皇帝最終被廢還能善終的聰明人是絕對不會去投劉備的,因為雖然曹丕篡了漢室江山,但至少和漢獻帝還是大舅子和妹夫的關係,所以下手還未必會很重。而如果真到了劉備手裡,恐怕能不能活過一年就成主要問題了。


桃花石雜談


漢獻帝被曹丕篡位之後為啥不投奔劉備,這個其實很簡單。

“皇叔,朕來投靠你了?”漢獻帝兩眼淚汪汪的看著劉備。

“這個傢伙是誰啊?竟然敢冒充我的侄兒,拖下去斬了。”劉備對著呵道。

公元220年,曹丕稱帝,漢獻帝被封為山陰侯,如果漢獻帝去投靠了劉備,他的地位會更加的尷尬的,因為緊緊在221年,劉備就稱帝了,顯然他已經迫不及待了,畢竟從他兩個兒子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的心思的,如果漢獻帝這個時候去投靠劉備的話,很有可能會被劉備秘密處決掉,畢竟這三方之中,能夠留他性命的也只可能是魏國和東吳,蜀國是不可能容下他的,所以漢獻帝只要不是傻子,就絕對不會去投靠劉備的。很顯然漢獻帝能夠作為傀儡這麼久,不會是傻子的。


睜大眼睛答題


一、漢獻帝是個明白人。

漢獻帝曾經歷董卓、曹操等軍閥之手,也曾為漢室基業做垂死掙扎,但最終沒能如願,白白害死了忠誠於漢室的大臣及皇后的性命,他知道反抗是徒勞的,最後乖乖地召集公卿百官,告廟祭祖,派兼任御史大夫的張音持天子符節,捧著皇帝的玉璽綬帶,宣佈將帝位禪讓給了曹丕,二十八日,曹丕上位,改年號延康為黃初,大赦天下。元年十一月一日,文帝將河內郡的山陽邑一萬戶作奉邑,尊舉漢獻帝為山陽公,封國內仍用漢朝曆法,並以天子禮儀祭祀天地,上書不稱臣,四個兒子為列侯。客觀地說,獻帝是體面地讓位,待遇還算豐厚。

二、漢獻帝如南逃歸劉備,必定千山阻隔,魏國諜影重重,漢獻帝插翅難飛。

三、漢獻帝禪位,地球人都知道,曹丕繼位合法。任何人再也無法打“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牌了。

曹丕利益集團是高智商的,他們決定利用禪位這種文明的方式來改朝換代,不授天下口實,極為高明。

說白了,山陽公和獻皇帝的招牌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四、劉備是以獻帝被害,自己作為帝胄,打著興復漢室的名義上位的,獻帝如僥倖南來,雙方會很尷尬,獻帝很難有好結果。

獻帝南逃成功,劉備絕不可能讓位,原因如下:劉氏集團革命幾十年,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來之不易;劉備絕非善男信女,他和曹操曹丕、孫權都是知音;老江湖劉備也知道一旦退位,必是獻帝的“眼中釘”、“肉中刺”,已經成為千萬富翁的集團董事長,他一回退位後,不是重新貧困的問題了,而是連賣草鞋、編韋席也不可能!腦袋也保不住!劉備為保江山永固,會千方百計幹掉獻帝。

五、退一萬步說,即便把漢獻帝恩養起來,將來蜀漢滅後,獻帝會二次受辱。

劉備給漢獻帝禪位、奉太上皇均無可能(蜀漢天上有兩個太陽對蜀漢不利),漢獻帝最好的結果是仍做山陽公(最多換個名號),蜀漢家窮,連封他一萬戶的公爵也有難度,最怕的是一旦蜀滅,山陽公怎麼有臉去見曹丕?堂堂一國之君,竟先後兩次向自己的臣子稱臣,情何以堪?





蒼茫大地顧煒斌


漢獻帝是一個非常尷尬的存在,他像一條被摁在菜板上凌遲的魚一樣,被一個又一個野心家儈子手,一刀一刀地剝奪掉青春和尊嚴。劉協本和帝王之事沒啥太大關係,袁紹等誅殺宦官的時候,小孩子蹦蹦噠噠的讓倆宦官給綁了,後被董卓救下,說是救下,不如說是剛脫虎口,又如狼穴,董卓為立威廢了劉協的哥哥漢少帝,立時年九歲的劉協為皇帝,從此便開啟了他窩窩囊囊的帝王之路。董卓死後,漢獻帝流亡在外,屢遭挾持,就因為他血管裡的皇族身份。一番顛沛流離之後,196年,終被曹操收入囊中。說是收入囊中,是因為劉協自登基以來,儼然只是亂世各種勢力分庭抗爭的一枚棋子了。直到220年,將帝位禪讓曹丕,他才結束了傀儡帝王之路。

身為皇帝,卻成傀儡,劉協也曾是個血氣方剛的少年,他當然是要反抗的,書密詔,謀刺殺,想推翻壓在他身上的曹操做個真真正正的皇帝。曹操一世奸雄,劉協事情敗露,幾百顆人頭落地,劉協那最後的倔強怕是此時也消殞了。

那麼漢獻帝被曹丕篡位封為山陽公後,為什麼不去投奔劉備呢?筆者以為,原因有三:

一是不敢。漢獻帝前半生顛沛流離,遇見的盡皆口呼大義、心懷不軌之徒,曹丕封劉協為山陽公,仍享天子禮樂,已經給足了面子,早就在曹操挾持之下嚇破了膽的劉協,實在不敢再冒險一搏,畢竟人心險惡,亂世複雜,又有子女在宮,實在是沒有這個血性膽氣再掀風雨了。

二是不能。曹丕雖封劉協做了山陽公,然而絕不會將他散養。瞧曹丕對付自己兄弟的手段就知道他不會對任何人絕對信任。當時曹丕穩坐江山,大魏國力強盛,賢臣在內,強將在外,監視劉協輕而易舉,如果劉協有任何異動,恐怕根本沒法活著離開封地。就算劉協有投奔之心,也無操作之力。


三是不願。劉協做了一輩子傀儡,深知自己在這亂世中能力所及,劉備雖為宗親,但此時蜀國勢頭正強,帝位之爭,兄弟尚且相殘,劉備有怎肯輕易放手既得利益,劉協去了根本吃不到現成的,最好的結果,也只不過是繼續流著帝王血脈做傀儡而已。而這個傀儡,他真的已經做夠了。實際上,山陽公也好,漢獻帝也好,劉協從沒品嚐過帝王之力的味道,唯一的區別的一個在宮裡權謀交織之地,一個在宮外青山綠水之間,身為山陽公的劉協禪讓了帝位,才卸下了尊嚴之上的屠刀,才一身輕鬆地在亂世中謀求到一絲平和,此時此刻,縱然有千萬條再入亂世的道路,他 也不願再邁出一步。


國家人文歷史


其一,沒有投奔劉備的條件。公元220年漢獻帝被曹丕封為山陽公,封國地點在兗州山陽郡在現今山河南省焦作市山陽區東,當時屬於曹魏的地盤,即使他想投靠劉備也未必實現,作為亡國之君曹魏必定會派人監視一舉一動,如若被發現命都可能保不住。

其二,雖然被廢,富貴仍在不會冒險。他雖然被迫禪位給曹丕,曹丕也待漢獻帝不薄,封國不稱臣,允許他在其封地奉漢正朔和服色,建漢宗廟以奉漢祀,相當於國中之國。他原來雖說是漢朝皇帝,但不過是曹操手中的傀儡,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工具,即使被廢只要富貴仍在何必去投靠劉備了。

最後,即使投靠劉備,也不過是別人的手中的一枚棋子。當時劉備經過30多年創業好不容易擁有益州、荊州,如果漢獻帝跑來投靠他,劉備怎麼辦?讓位給漢獻帝?開玩笑吧,劉備千辛萬苦創下的基於就供手讓他人,即使他答應,手下和他一起打江山的關羽、張飛、諸葛亮等能答應嗎?人都是自私的,別被《三國演義》裡劉備的假仁假義騙了,你看歷史上這邊曹丕剛篡位稱帝,劉備就在一幫重臣的擁立下稱帝。如若漢獻帝跑到劉備哪裡去,不一定有好果子吃,說不定劉備集團會把他當累贅找個機會毒殺了。

題外想說說漢獻帝的子孫比較有趣的事,其子孫劉阿知在西晉時帶2000多人東渡日本,在日本繁衍生息,後裔有原田、秋月、高橋、波多江、江上等諸多姓氏,其中原田、秋月、高橋家族曾為城主為日本貴族。原田家族在1988年的時候還專程來中國為其先祖劉邦祭陵。


小東視角


中國古代的政治歷來都是表面上仁義道德,背地裡男盜女娼。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曹丕更是直接篡漢自立,都算不上什麼“好人”。但是,難道劉備就是“好人”了?實際上,作為亂世梟雄之一的劉備,除了姓劉以外,和曹操並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



漢獻帝落在曹氏父子手中尚能得以善終,退位後安安穩穩在山陽封地做個土財主,不僅可以在封地內使用天子儀仗,還可以在封地內奉祀前朝宗廟。如果投奔劉備,漢獻帝恐怕連善終都很難。為什麼?劉備不是一直以大漢忠臣自居嗎?怎麼會要了漢獻帝的命呢?



劉備並非生來的王侯,本來西漢時期其家族就因為推恩及嫡庶等問題家道中落了,其後又經歷了王莽篡漢以及近乎整個東漢王朝的時光。實際上,到了東漢末年,劉備除了劉這個姓氏,基本上已經和皇族沾不上半點關係了。換句話說,劉備只不過是另一個姓劉的曹操而已。



但是,曹氏父子姓曹,可以走改朝換代的途徑,因為他們本來就不是劉家人,既然是“亂臣賊子”,為什麼不能改朝換代呢?同時,正因為曹丕可以以“合法”手段——“禪讓”奪取政權。因此,他可以容得下漢獻帝,讓漢獻帝好好活著。



劉備不行。因為劉備起家之時就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高舉著老劉家的招牌。這就註定了劉備不能走曹氏父子改朝換代的那條路,不能以“禪讓”的“合法”途徑取得政權。同時,一直自詡為漢王朝忠臣孝子的劉備,更加不能公開弒君篡位。因為,如此一來他起家的根本就會產生動搖。



那麼,最後只剩下一個辦法。那就是讓漢獻帝和他的兒子們以及近支宗室全部“暴斃”。熟悉歷史的人對於“暴斃”應當並不陌生,到底是怎麼回事,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只有讓漢獻帝父子和近支宗室“暴斃”了,劉備才能以遠支宗室的身份,憑藉“匡扶漢室”的功勳,經過“三辭三讓”,最終“勉為其難”,“合法”即位。



因此,漢獻帝如果投奔劉備同樣無法改變其傀儡的命運,而且其命運會比留在曹氏父子身邊更加悽慘。漢獻帝留在曹氏父子身邊,雖然失去了皇位,起碼依舊可以在山陽封地當個土財主。如果投奔了劉備,恐怕不僅漢獻帝自己會小命不保,而且還會斷子絕孫,全家死光光。漢獻帝雖然平庸,但是不傻,這一點起碼還是能看清的。



話說回來,即便漢獻帝真的傻到想去投奔劉備,首先曹魏政權第一個就不能答應。漢獻帝留在曹魏,經過“合法”途徑受禪的曹魏政權就是正統。一旦漢獻帝出逃,曹魏的正統性就會被顛覆。因此,曹魏政權是不可能讓漢獻帝投奔劉備的。此外,從劉備的角度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漢獻帝留在曹氏父子身邊,總比要自己親手處置更好一些,至少自己的雙手不會沾上皇室的鮮血。因此,即便漢獻帝傻到想投奔劉備,劉備也未必願意收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