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藏書有多少?最喜歡的珍藏是哪本?

芳華絕代13397


書多為奴。喜歡集書的和喜歡收集其他東西的沒什麼區別。純粹是一種癖好而已。

第一次覺得書多了點的時候是從一個城市搬家到另一個城市,一箱又一箱,運費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那時候大概有不到兩千冊圖書吧。

突然有一天發現家裡到處都是書的時候,才估摸一算,早超過三千冊了。這些書怕是這輩子都看不完了。從此就節制買書了。

我的書主要在實體店買的。逛書店如同別人進咖啡館一般,也是一種癖好。當然也嘗試過所有的網絡渠道,也買了一些。孔夫子送過書,布衣書局也曾一次次發書給我。都是嘗試而已。

買書的人,要說有什麼有趣的事,那就是認識不少賣書的老闆,有些人還真挺有意思的。比如北京布衣書局的衚衕。另外還有些賣書的老闆很有學問,比如二十年前就認識的蘇州文學山房的老闆江澄波先生,江先生九十多歲了,他是國內有名的版本目錄學家。和江先生聊過多次,他說他很年輕的時候給錢穆先生送過書。

每一個讀書人買書人在買書的時候,對手頭的每一本書都是心生歡喜的。只是書太多了,難免買回去會冷落有些書。

有時候,坐在書房,沏杯茶,慢慢地喝。並不去書架拿書,只是看著架子上的書們,一個下午也就消磨掉了。

書房是讀書人心靈的道場精神的禪房,也是紅塵中可以讓我們獲得片刻安寧的地方。





江南聽風廬主


大約有6-7千冊吧,其中民國線裝700多本,其他新舊畫冊字帖,經史子集等業餘愛好方面的書,以及It專業資料,大部分購於上海,包括福州路附近的書店,復旦周邊書店、尤其文廟舊書肆,在滬14年,每年回家4-5次,隨行的箱子幾乎20公斤裝滿,前前後後有搬回來1噸多,塞滿了8個書架。





用戶6856721573170


約有一萬多冊,家中有個書房,裝有移動書櫃,另外在舊房裡還有五分之四的書新房裝不了!






淨土禪心看世界abc


書不多,近3000冊,噹噹網活動期間入手的多些。主要以文學類和歷史地理類為主。能夠堅持每天看一個小時左右吧,24史和魯迅全集是翻閱最多的。




凌塔太守


大概2千冊左右,最喜歡群書治要




嘉魚說


不算報刊,一千二百本左右!🚶🏃🚶🏃




雲南園林


家藏舊書些許,品相殘缺和普通古籍均在孔網售出,所得換藏錢幣了。僅留《曖昧小札》、《唐馮承素臨蘭亭帖》(故宮博物院影印)《雲煙過眼錄》、《國朝先正事略》等三冊2套線裝書。別讓子孫後代說我啥也沒留下,都賣光了。圖片為本人私藏,未經允許謝絕轉載。









江南泉藏


這個提問挺好,令我想到:我竟然一直沒有全面整理一下自己的藏書,竟然至今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部書!

心動不如行動,我馬上開始整理自己的書籍”家底”,逐漸寫出個人的藏書目錄,數數總共多少部。

從2018年11月14日開始陸陸續續記錄自己藏書的書名,每次只記錄幾本。到23日,10天來,記錄了23部書的書名。

每次做自己藏書的書名記錄,每記錄一部書,這個過程,無形中也成了自己的一次瀏覽之旅——趁著寫書名,將自己的小書庫重新喚醒,將塵封已久的書予以溫習,猶如老友重逢,把酒敘舊,感覺棒極了!

我做自己所藏圖書的書名記錄,只能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之餘進行。這將是自己的一次美妙的”文化馬拉松”。我一定會堅持下去!

敝帚自珍,自己的藏書不一定都是名著,卻很適應自己所需,都算是自己的朋友,而且是不同領域的朋友(史學領域的居多),所以,很難說其中只有哪一本是最喜愛的。

我的藏書中,我尤其喜愛的有何兆武《上學記》、亞米契斯《愛的教育》、《儒林外史》、《富蘭克林自傳》等書。這幾部書,篇幅不大,內容編排不追求宏大嚴謹結構,書中頻頻閃爍著思想的火花,值得我時常品讀。


曉帆輕舟


書櫃9個,書多少沒算過……

1,送出去不少,開過小書店,關閉後書送親朋好友了,但感覺自己愛書多一些,別人收書也為難。

2,收到許多書,老友的贈書,採訪出版社要的樣書,宣傳類樣書。

3,習慣去圖書館借書……看完的借書比自己的藏書還多一些吧。

4,大量聽書。



彤同飛


收藏書,前面以用為主,古本少。有些清末民國的,但覺得最有意義的,如錢仲聯《古典文學知識》、王琴希《詞學規範擷要》等油印本,如《王國維遺書》等舊本,還有如《退想齋日記》等印量少的單本。

還有自己做的如《百十回全評石頭記》《舊拓瘞鶴銘:焦山碑刻博物館藏本》《陸游踏雪觀瘞鶴銘》以及“清名家詞傳”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