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650名公務員,今後公務員從名校選調了?

在清華大學畢業生就業信息網的國家政策板塊,對定向選調這樣定義:定向選調是指地方省級黨委組織部門每年拿出一定名額,面向一定範圍的高校定向選調應屆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到基層工作。據瞭解,目前,甘肅、新疆、重慶、廣西、河南、吉林、福建等省區市相繼開展了定向選調工作,定向選調的目標高校,一般是列入“985”、“211”的大學。為網羅更優秀的幹部後備人才,各地開出一些優厚條件,比如,優先提拔、提高職級等。其中,清華、北大等名校的應屆畢業生,自然更是受到各省區市定向選調的青睞。

為什麼從名校定向選調?

幹部後備人才配置,不能完全靠市場對於地方組織部門採取定向選調引進幹部後備人才的方式,清華大學研工部副部長黃晟認為,一方面,雖然我國走向了市場經濟,但是人才的流動,不能是完全靠市場的邏輯,如果完全靠市場配置,會出現人才扎堆、人才荒漠現象。就目前幹部後備人才狀況來講,優秀人才從整體上說還是比較缺乏的,而且地域、城鄉分佈不均衡,特別是基層需要充實大量的高素質幹部。通過定向選調這種方式,讓更多的優秀人才走向欠發達地區、走向基層,使幹部後備力量的配置更合理均衡,需要地方和高校合作推進。另一方面,從國家培養人才的角度看,名校具有明顯的優勢,地方自然會對名校的優秀畢業生給予更多的關注,包括通過一些優惠政策以及制度創新,來吸引他們進入當地基層工作。

許多關注選調生的高校畢業生注意到,近幾年,越來越多的西部地市專門拿出一定數量的職位,引進清華、北大等“985”、“211”高校的優秀畢業生。於鎮靜,北京大學法學院法律碩士,參加了今年新疆來北京大學的定向選調,很快就要到喀什工作。面對為什麼只有清華、北大等名校的畢業生可以參加定向選調的問題,他說,之所以能成為定向選調生,就自身而言,與自己長期努力分不開。這種努力不能僅侷限於畢業求職時的考試、面試,應該把這種努力放到自己求學成才的整個過程當中看,這個過程實質上是自己爭取教育資源以及其他資源的過程。

定向選調生是否“特殊”?要和其他選調生以及基層幹部平等競爭,定向選調生和其他選調生有什麼不一樣?有更多的政策傾斜,有名校的光環,這些定向選調生如何看待自己的基層之路?201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的碩士研究生楊坤,參加了廣西的定向選調,因為讀研之前有兩年的基層工作經歷,他被分配到了南寧市政府辦公廳工作。他坦言,在最初工作的這一年時間裡,自己經歷了身份轉變,也有過“身份症”的困惑。他說,由於貼上了“清華”的標籤,自己就得多自我提醒,就要比別人更優秀,但是來到這裡工作以後,領導同事都是經驗豐富的行家裡手,逐漸認識到自己應該在工作中一方面要堅持“清華人”身份,踏實、勤奮、嚴謹工作;另一方面要忘掉“清華人”身份,虛心向領導同事學習,向實踐學習。張繼春,2010年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本科畢業生,現任職於四川綿陽市委組織部,之前在北川縣永昌鎮政府工作。他在自己的感悟文章《行在北川》中這樣寫道:“角色轉變和環境對比的落差以及不適應感是客觀存在的,不過很少想起這些,更準確地講是沒有時間,週末和假期已經成了曾經的記憶。”據一些定向選調生介紹,他們的提拔晉升、鍛鍊發展的機會確實比其他的選調生多些,但這並不意味著定向選調生一定能優先獲得提拔。在許多地方,遇到考調遴選、公開選拔,定向選調生要和其他選調生以及當地符合條件的基層幹部一起平等競爭,並不享受什麼“特殊照顧”。

地方和高校如何“對接”?

合作協議保障互動選才,避免地方單方選人,定向選調,不是地方組織部門到名校把人帶走了事,實現這項政策的初衷,需要地方與高校、選調生之間有效的、制度化的協調溝通。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一些定向選調的目標高校,如清華、北大,通過與地方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明確引進人才的各種配套政策,完善人才引進後教育管理的制度,這種校地合作的形式,避免了地方單方選人的缺陷,形成了地方和學校互動選才的格局。清華學生每年寒暑假期都會有就業實踐,其中一部分有選調意向的學生,就會去和學校有合作協議的地方實踐。據黃晟介紹,實地瞭解會增加認同,到西部等地參加過就業實踐的學生,不少選擇了參加定向選調。定向選調是為了培養幹部後備人才,是否可以從大學入學就確定一些學生定向培養?北京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助理呂媛認為,對於選調生,組織部門不會一開始就圈定一個人,這種做法難度比較大。因為對選調生專業性的硬素質要求很難量化,更多的是對軟素質的要求,而軟素質在一定時期又是會變化的。如果過早培養某一個學生,到後來發現他不合適做選調生的話,就會浪費很多成本。

此外,考慮到地域性文化差異等因素,清華、北大等高校也開始注意引導有定向選調意向的學生,把回家作貢獻與祖國需要結合起來,把家國情懷與現實選擇結合起來,讓同學既能實現自我價值,又能兼顧社會利益。

觀點:名校招錄選調生是培養精英化政治領導

湖南在近期向清華大學招錄選調生,引起廣泛關注。此次政策十分優惠,選調生在基層工作兩年後,可以直接調入省直機關工作。換而言之,這就是在重點培養年輕領導幹部。


招650名公務員,今後公務員從名校選調了?


這次選調的形式與以往有較大不同,表現在選調生要在基層工作兩年再調入省直機關。其意義有兩點,一是要讓選調生儘快熟悉基層工作情況;二是在兩年期滿後,組織根據選調生的表現分配省直機關。


招650名公務員,今後公務員從名校選調了?


以往的選調生,大多分為三種。其一:通過選調生考試向社會公考。但由於基層也可以招考選調生,導致大量的二代進入其中,出現了“神女”等大量火箭幹部。加上年輕選調生大量突擊提拔,引起社會不良反應,幹部隊伍中意見頗大。所以近年來這種形式的選調生的招考漸少。其二:向重點高校選調應屆畢業生。直接選調重點高校應屆畢業生進入省級核心部門工作。這些選調生從一開始就在領導身邊工作,很多成為領導秘書,前途非常好。這種形式在全國各地廣泛應用,以後也會長期存在。其三:村官等基層工作人員轉選調生。這或許是一種歷史時期的政策,而且這種選調生的前途遠不如前兩種。

從這次選調生政策的轉變,可以看出國人的一種學習精英意識。同樣是年輕幹部的快速提拔,如果是二代,國人就會義憤填膺,很多領導幹部因此落馬。但如果是重點高校畢業的天之驕子,大家就會普遍高眼一看,認為這是真才實學,可以重點培養,普遍服氣。而且無才二代普遍目中無人飛揚跋扈,平民學子精英普遍低調謙虛奮發有為,長期來看,發展勢頭高下可見。招錄名校應屆生重點培養,再依據他們的真才實學和工作實績來重點提拔,這樣才能安撫人心,也是國家社稷之幸。希望這批大有前途的選調生去基層後抵制住不良風氣,堅守政治抱負,在收穫自己成長的同時也為國家的政治進步作出貢獻。湖南在近期向清華大學招錄選調生,引起廣泛關注。此次政策十分優惠,選調生在基層工作兩年後,可以直接調入省直機關工作。換而言之,這就是在重點培養年輕領導幹部。

這次選調的形式與以往有較大不同,表現在選調生要在基層工作兩年再調入省直機關。其意義有兩點,一是要讓選調生儘快熟悉基層工作情況;二是在兩年期滿後,組織根據選調生的表現分配省直機關。

以往的選調生,大多分為三種。其一:通過選調生考試向社會公考。但由於基層也可以招考選調生,導致大量的二代進入其中,出現了“神女”等大量火箭幹部。加上年輕選調生大量突擊提拔,引起社會不良反應,幹部隊伍中意見頗大。所以近年來這種形式的選調生的招考漸少。其二:向重點高校選調應屆畢業生。直接選調重點高校應屆畢業生進入省級核心部門工作。這些選調生從一開始就在領導身邊工作,很多成為領導秘書,前途非常好。這種形式在全國各地廣泛應用,以後也會長期存在。其三:村官等基層工作人員轉選調生。這或許是一種歷史時期的政策,而且這種選調生的前途遠不如前兩種。

從這次選調生政策的轉變,可以看出國人的一種學習精英意識。同樣是年輕幹部的快速提拔,如果是二代,國人就會義憤填膺,很多領導幹部因此落馬。但如果是重點高校畢業的天之驕子,大家就會普遍高眼一看,認為這是真才實學,可以重點培養,普遍服氣。而且無才二代普遍目中無人飛揚跋扈,平民學子精英普遍低調謙虛奮發有為,長期來看,發展勢頭高下可見。

招錄名校應屆生重點培養,再依據他們的真才實學和工作實績來重點提拔,這樣才能安撫人心,也是國家社稷之幸。希望這批大有前途的選調生去基層後抵制住不良風氣,堅守政治抱負,在收穫自己成長的同時也為國家的政治進步作出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