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不在自己國家開設大豆油煉油廠?

用戶7346175301838


美國是僅次於中國的大豆壓榨大國,去年壓榨了19億蒲式耳大豆(約合5700萬噸),而且因為壓榨利潤持續走高,美國正以二十年來最快的速度建造新的大豆壓榨廠。只不過因為美國的大豆總產量世界第一,還有餘力大量出口。根據美國農業部預計,美國今年的大豆產量將創歷史新高,比去年增加4%,達到創紀錄的45.86億蒲式耳。

2017年全球大豆種植面積前三的國家是美國、巴西和阿根廷,主要的大豆出口國家也是這三個國家,其中大部分出口到中國。去年,中國累計進口大豆9553萬噸,佔全國糧食進口總量的89%,佔據全球大豆出口的6成左右。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2017/18年度以來,中國自美國進口的大豆數量和佔比均大幅下降,中國市場上美豆的份額基本被巴西大豆佔據。

大豆是一種重要的糧油兼用農產品,既可以提供優質高含量植物蛋白,也是最主要的植物油和蛋白餅粕的提供者。大豆對解決目前發展中國家蛋白質資源不足的現狀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全球經濟的持續發展,大豆的需求也快速增長。全球大豆消費量由 1992 年的 1.16 億噸上漲到 2015年的 3.01 億噸,年複合增速 4%。

大豆主要生產國也是大豆消費的主力軍,但各國的產銷比差異很大。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費國,但每年國內產量與消費量的差額接近1億噸。例如,2015/16 年度全球大豆消費總量達到3.18億噸,同比增長5.65%,中國和美國消費量分別為9525萬噸和5470萬噸,佔比分別為 29.94%和 17.19%,巴西和阿根廷合計佔比 29.25%。

2017年,我國大豆播種面積為1.17億畝,產量只有1420萬噸。據農業農村部預計,2018年國產大豆麵積將增加1000萬畝,產量增幅在5%左右。受到自然條件的限制,國產大豆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國內需求,大量進口是難以避免的。


龍之鑑


美國簡單的出口大豆,為何不延長加工產業鏈出口大豆油,增加經濟附加效益?

這由美國的國情和美國式的算賬因素決定。

一,美國是高環保國家,對工業汙染物的排放和治理有嚴苛的標準,生產植物油會產生四類汙染;

①,鍋爐加熱產生的廢氣汙染空氣。②,植物油榨取產生的有機廢水和油脂汙染水體。③,豆渣油餅的固體廢物汙染環境。④,氣味嗅覺汙染空氣。

在中國,循環經濟成熟,豆渣油餅可100%作為飼料消化,沒有固體廢物汙染問題,在美國(通常直接用糧食餵養牲畜)就未必。還有氣味嗅覺汙染,在美國就會是一個問題,看見過這樣的報道,中國人在美國做中國式烹調,美國人鄰居會對飄彌的油煙味提出抗議。

為了迴避這些棘手的環境汙染問題,美國人不願從事這樣專為出口的大豆精加工產業。

這與澳大利亞人相似,他們有煤有鐵,但為了保護環境,寧可直接出口這些原燃礦產,而不願通過冶煉出口鋼鐵產品。

二,植物油的儲存和運輸有苛刻的條件,還有嚴格的保鮮保質期限制,這會極大增加產供銷隱形成本。而大豆儲存分裝和運輸條件不高,還無需包裝,不太勞神費事,直接賣出最省心。

精明的美國人一定算清了環保和經濟賬,才選用直接出口大豆。

以後美國會不會改為只出口大豆油?有可能!特朗普為了美國經濟利益最大化,為了解決美國人充分就業,會支持這樣幹。


諶人


1:美國物資儲備豐富,工廠裡生產了在當地是消化不了的,就需要把大豆油和豆粕賣掉,這在美國當地是比較頭疼的事情。因為各個大型養殖場都有很多土地來專門種植飼料。

2:大豆原料便於運輸,也對包裝和保質期的要求不高。煉油廠加工後就要銷售給不同的客戶,必定就會自己截留著一定的生產利潤,對下游買家來說,買成品肯定沒有買原料賺的多。

3:還有一些因素也限制了大豆產品的流通,如政治因素、地緣因素、消費者因素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