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田地裡捉的泥鰍和黃蟮要怎麼做才好吃?

七星老農


泥鰍黃鱔對我來自農村的我來說再合適不過了,小時候經常在家吃這些。

寫在前面的一些事

小時候我也是和很多90後的孩子一樣,在農村成了留守兒童,那時候這還不是一個社會問題,也不知道有這個詞,就跟著爺爺奶奶在家,在我上初中的時候,那時候農村的小水塘裡面還有魚,也因為那些年經常下大魚把田地都給淹了,大魚以來,大人們愁眉苦臉,不諳世事小孩子最開心,當然也包括我在內。


無憂的日子很短暫

那時候我們最開心的事情就是約上幾個小夥伴到田間地頭抓魚,抓泥鰍,偶爾也能逮到小黃鱔,但不常用。麻利的小夥伴一天可以抓到好幾斤,那樣的日子真的很美好。無憂無慮,只是時間太快,讀了初中就開始寄宿了。


吃法很獨特

1 、我們那最直接的吃法就是用油炸,先把泥鰍和黃鱔洗乾淨,怎麼洗呢?我們老家也有講究,那就是把活的黃鱔和泥鰍放到盆子裡,加醋,那種特別酸的白醋,當時很小真不知道一直糾結不知道為什麼?我想大概是因為去腥去贓物吧!

2、洗完以後就用小剪刀拋開肚子,那裡面的雜東西送給弄出來,黃鱔剁成幾段,然後用清水一直衝洗,洗乾淨備用

3、把弄好的泥鰍和黃鱔用鹽醃製,把鹽抹在泥鰍身上,研製過程一般三個小時左右,研製好以後用清水稍微清晰一下,去掉多餘的鹽分。

4、在盆子里加麵粉加水,做成稠稀相當的麵粉糊糊,然後把泥鰍一部分一部分放進去,蘸上面粉,掛上一層即可。不要太多哦,這中間的把握程度我奶奶的經驗特別足。

5、把油燒開,就可以輕輕的把掛好麵糊糊的泥鰍放進油鍋裡炸,我們那的風俗,炸東西的時候小孩子不能在灶臺上,但我想炸的程度應該就是金黃色吧、因為我們吃到嘴裡的就是金黃色的。

寫在後面

現在一年真的只能回去一次或者兩次,很長時間(大概五六年)沒吃過泥鰍了,家裡也沒下過大雨,淹沒農田,爺爺奶奶也差不多幹不動了。每每回到家裡,他們都想喊上我,想和我多說說話,但無奈,回去幾天,我是“真忙”,忙著和各種朋友出門玩。
小時候的回憶總是溫暖的,小時候的味道也總是忘不了的,現在這些油炸的東西都被定義為垃圾食品了,但那個炸泥鰍的味道我真的無法忘記,不是煽情更不是裝逼,真的很想念獨特的味道,更懷念那不知不覺間逝去的青春年華。


俺是鄉下人


農村田裡捉的泥鰍黃鱔怎麼做才能好吃

泥鰍號稱“水中人參”,不僅具有很高的蛋白質,而且還有食療作用,特別是對於有肝炎的病人應當多吃泥鰍。而黃鱔同樣的也富含高蛋白,具有增強記憶力,保護視力的功效,所以小孩子可以多吃黃鱔。

在我們以前的農村,黃鱔泥鰍稻田水溝裡到處都有,只需要自己用地籠去逮就可以。一般,我們帶回來後有兩種吃法:曬乾吃和吃新鮮的。

曬乾吃

這個就比較簡單了,都是把黃鱔、泥鰍清理內臟後,黃鱔一般都是剔骨後再切成5公分左右一節一節的長度,而泥鰍都是整條不動,用鹽醃過後都放到太陽底下曬乾。

曬乾的泥鰍黃鱔要吃的時候用水沖洗一遍,然後用乾紅辣椒、姜、蒜幹炒,再搭配以紫蘇葉,這樣吃泥鰍黃鱔比較有嚼勁,味道很香,也比較下飯。

新鮮吃法

我們這邊吃新鮮的泥鰍黃鱔主要是燉著吃了。主要的配料有姜、蒜、辣椒、紫蘇、黃瓜、味精。

1.先把泥鰍或者黃鱔內臟清理乾淨。

2.起小火,將清洗乾淨的泥鰍或者黃鱔倒入鍋內幹炒。由於泥鰍黃鱔身上帶有很滑的粘液,幹炒就是去除多餘的水份和清除掉粘液。炒的時候一定要小火,並多翻炒,否則容易粘鍋燒焦。由於粘液會沾到鍋上所以鍋鏟不要用力去刮鍋。

3.水份炒幹後,這時候魚身上的粘液也沒有了。關火後將黃鱔從鍋裡倒出來,重新清洗炒鍋。清洗時候一定要將粘在鍋上面的東西清洗掉。

4.開中火重新熱鍋後,倒入食用油,將油燒熱後加入姜、蒜,炒出香味後加入辣椒,翻兩下後就可以將剛才炒好的黃鱔倒入鍋內繼續翻炒。

5.翻炒幾遍後就可以加水開始燉了。加水以淹沒鍋內黃鱔再多一小碗水為合適程度,滴入幾滴白醋。加水後開大火,在水沒開之前就不要再去動了。

6.水開後把火開小,翻動黃鱔,次數不要太多,以免將黃鱔翻爛。如果有耗油可以加入適量的耗油。沒有也沒有關係。只要黃鱔熟了,將黃瓜放入鍋內,跟黃鱔再一起煮幾分鐘就可以起鍋了。黃瓜以不硬為合適口感,在起鍋前加入少量味精、適量的鹽,最後把紫蘇放入鍋內就可以了。



這個新鮮吃法是我們家裡經常用的,這樣做出來的黃鱔肉吃起來味道鮮嫩,黃瓜吃起來清爽滑嫩,湯也很鮮。

以上就是我們家這邊最主要的兩種吃法。朋友們,你們那裡怎麼吃的呢?歡迎留言。

我來自於洞庭湖區,很高興在這裡跟大家結交為朋友。如果你喜歡,請關注我,非常感謝你能夠對我文章點贊、評論、轉發。

洞庭清水塘


泥鰍最多的是江西,過去江西泥鰍成了自然災害,水稻的葉子幾乎都被泥鰍吃光。沒辦法,清政府只好張貼皇榜,招賢納士。



當時,現任蘭溪的胡知縣得知這一情況後揭了皇榜,願意到江西任職,解決泥鰍給農民帶來的災難。胡知縣到江西便升了府臺,他帶領農民親自下田捉泥鰍,並跟當地農民說:“泥鰍不但可以消滅,而且還可以食用”。老婊們當時聽了都不想信。胡府臺當即自己下廚,把泥鰍用菜籽油一煎,加上生薑、大蒜、辣椒等調料,便是一道正宗的紅燒泥鰍。老婊們當時不敢吃,看胡府臺泥鰍下老酒吃的津津有味,便也夾吃了一條,果真肉鮮味美。從此以後,江西老婊也就學會了抓泥鰍吃泥鰍,三年任期還沒有到,江西的泥鰍災害也就被胡府臺解決了。為了表彰胡府臺的功勞,他被晉升為兵部尚書。

說了一個典故,還沒有說泥鰍黃鱔怎麼燒才好吃?在我們蘭溪有一道最別緻的泥鰍鑽豆腐,大慨很多人還沒有吃過這道野味。

一、做法



取鮮泥鰍一斤,白切豆腐一塊。把活泥鰍倒入鍋裡,再將豆腐放在鍋中間。這時就可以點水燒泥鰍鑽豆腐,鍋燒熱後水溫開始升高,泥鰍受不了燙,會拚命的往豆腐裡鑽,認為豆腐是泥巴,結果進的去就出不來了。外面越來越燙,泥鰍就悶在豆腐裡了,再加上辣椒、生薑、大蒜等調料,用慢火再燉了半個小時,一道肉解味美的泥鰍鑽豆腐就完成了。

[更多三農精采內容,敬請關注:頭條號《老孃舅說事》點贊、評論、轉發、分享]

老孃舅說事


小時候的每到陽曆七八月的時候,家裡的水稻田插好大秧水田灌了水之後,老張就和小夥伴們在中午太陽大的時候去水田的田埂上找黃鱔洞、逮黃鱔。黃鱔洞在田埂上一般都不深,四十釐米左右長,最好抓的當屬兩邊都是水田的田埂上的黃鱔,這種黃鱔都會在兩邊水田各有一個洞,所以在動手之前一定要找到兩個洞口的明確方位,然後選擇水比較渾濁、深的一邊水田,用腳在黃鱔洞口踩動,眼睛要盯著另一邊水淺、水清的洞口,踩動一小會兒,黃鱔就會從另一個洞口跑出來,因為黃鱔不太愛動,所以跑出來洞口一般要麼在附近某個地方靜止,要麼跑的很慢,基本都靜止不動哈。



接下來就到了最關鍵的捉黃鱔的時候了,如上圖所示(此時沒有黃鱔,所以用筆代替,請諒解!),中指伸出、其餘四指合攏,快速抓向黃鱔,黃鱔一定要用中指扣緊才行,不然黃鱔身上太黏滑,就跑掉了。這樣子扣緊黃鱔就跑不了了。

如果是一邊水田的田埂的話,那麼就需要用鉤來釣黃鱔了。黃鱔鉤很好做的,一根廢棄的自行車車條,一頭打磨尖之後彎成一個U型鉤,另一端彎成一個圓管。請看下圖:

然後逮個青蛙,撕下來一條腿穿在鉤上,伸進洞裡面輕微震動,如果黃鱔上鉤的話就會有明顯的感覺,扯出來黃鱔鉤就可以了!

接下來就是吃黃鱔了,老張小時候最喜歡吃黃鱔的方式有兩種:

一、叫花荷葉黃鱔。

把刺殺之後洗乾淨的黃鱔用食鹽、花椒等調料拌好以後用荷葉包好,然後像做叫花雞的樣子把它埋到土裡上邊生一堆火,或者把它放進灶膛裡面一邊的草木灰裡,然後燒火做飯的時候就會把黃鱔燒熟,等到時間差不多了拿出荷葉,打開就是一頓美味。

二、蔥爆黃鱔。

黃鱔切成兩釐米左右的一節一節的,然後用蒜苗,辣椒,青花椒大火爆炒,要多放點辣椒、花椒、蔥薑蒜,炒到黃鱔肉色有些發白就可以了,這時候就可以出鍋了。

以上就是老張給出黃鱔的兩種最地道的吃法,雖然營養學上來考慮不是最好的,但是絕對是最美味的吃法!


老張談三農


農村田地裡捉的泥鰍和黃鱔要怎麼做才好吃?

對自小在山裡農田邊長大的花腰妹來說,農村田地裡捉的泥鰍和黃鱔最熟悉不過了,是小時候最愛捉拿,也是最喜歡吃的美食,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幾種我們當地人最喜歡吃的黃鱔和泥鰍的做法。


太極黃鱔:
是我們雲南蒙古族的特色美食。傳統的方法都是把鱔魚開膛破肚後再拿來烹調,而太極黃鱔的主料是野生的活鱔魚。


把加少許豬油的鐵鍋燒熱,倒入鱔魚,蓋上鍋蓋,過一小會,揭開鍋,鱔魚全部曲蜷成一個圈,看著有點像太極圖案,所以叫“太極黃鱔”。

最後把幹辣椒、胡椒、蒜末炒香,加入半熟的鱔魚,拌上幾下就可以把醬油、蔥、鹽、香菜等配料倒入鍋中,三五分鐘就可以出鍋上盤食用了。太極黃鱔不僅色香味美,還可以給食客帶來好運,沖掉身上的晦氣。


幹黃鱔:是傣族人家佐餐的主菜之一。素有“一團糯米飯,兩根幹黃鱔,二兩小酒天天干”之說。加工幹黃鱔的方法是:把黃鱔拿回家裝在盆中備用,待做飯時把燒燙的灶灰和細火炭倒入盆中,待黃鱔燙死後,把黃鱔揀出,洗去灰塵,撒上花椒粉、鹽巴,有的也撒上一些辣椒麵,使其成為麻辣味,穿串曬乾,成為一圈圈的幹黃鱔。

食用時,把幹黃鱔放在油鍋裡炸香,或放在火炭上燒熟,即可食用。味道香脆,十分有味。


鱔魚米線:
是玉溪風味小吃的當家品種。鱔魚米線以鮮鱔魚為主料,配以各種輔料及調料,將油炸的水發豬肉皮投入鍋湯內適當煮一下,使其吸味,再將煮過三釐米段的淨鱔魚投入鍋內,兩者混合煮一下起鍋。然後將米線燙一下,放入熱鱔魚及湯,加調料即可食。


在我們雲南,大部分人偏愛黃鱔,當然,泥鰍的吃法也有很多種,譬如干煸泥鰍、清燉、麻辣、油炸、煮豆腐或者火烤等。

也喜歡把黃鱔和泥鰍油炸或火烤熟後用石臼舂碎後加入作料拌飯吃,是極好的下飯下酒菜,令人愛不釋手!這些做法,你嘗試過嗎?

我是花腰妹,來自雲南民族山區,如果你想了解山區農村,體驗民族風土人情,請關注我!花腰妹願和你一起分享!


花腰妹


農田裡捉的泥鰍黃鱔要怎麼做才能好吃?





記得小的時候,只要有水,水裡有淤泥的地方,都能捉到泥鰍、黃鱔,現在因為水汙染,能見到的也只是養殖產品。

這兩種特殊的魚類,具有非常豐富的營養價值,逐漸被人們搬上了餐桌,大享其美味佳餚。那麼怎麼做才能好吃呢?宗元簡單介紹一下:

👉泥鰍👇

泥鰍被稱為“水中之參”,足見其營養價值,體表黏液豐富,體背及體側2/3以上部位呈灰黑色,布有黑色斑點,體側下半部灰白色或淺黃色。在農村水溝裡捉到泥鰍,主要有幹吃和鮮吃兩種方法:



1、幹吃也叫用油炸著吃。

步驟:(1)把捉來的泥鰍放在清水裡餓三四天,讓泥鰍把肚子裡的髒東西排洩完;(2)然後打雞蛋攪勻成液體狀,把活泥鰍倒入讓其充分引用雞蛋液;(3)放上食鹽、調味料,特別加點紅紫蘇葉去腥味;(4)在一起的充分攪勻放在油鍋裡炸熟即可食用,味道特別美香。

2、鮮吃也叫燉著吃,當然炒著吃也可以,在這裡介紹一種特別的做法,叫泥鰍竄豆腐。

步驟:(1)把活泥鰍在清水裡餓三天,拍著其體內贓物;(2)然後一大塊豆腐,不要切碎,把豆腐和活泥鰍放進鍋裡,添上水;(3)慢慢的小火加熱水,活泥鰍感覺到水溫在升高,就鑽進了豆腐裡,直到蒸死泥鰍;(4)下一步可以重新按照做魚的方法,油炸鍋後加入佐料,當然也少不了紅紫蘇去腥,燉湯吃,味道特別鮮美。

👉黃鱔👇

黃鱔的體形較為特殊,而是前大後小的長蛇形身體,主要是補血之功效。對於黃鱔的做法宗元見過很少,只是在農村一般殺死清除體內贓物,然後切斷一節一節的,用麵糊加上雞蛋,以及調料食鹽油炸著吃,特別的香,或者炒辣椒放上一點紅紫蘇去腥味,味道也特別好。一般小孩不能多吃,否則會淌鼻血。



總之,在過去不為農村人喜歡吃的泥鰍、黃鱔,被城裡人搬上了餐桌,成了搶手的一道道美味佳餚,而且好吃的做法越來越多,花樣百出!大家有什麼好的吃法,留言分享一下!關注宗元!🙏


宗元


我是從小在農村長大的女孩子,性格比較野,媽媽老說我上樹跳井沒個安穩勁兒。最喜歡掏鳥窩,挖老鼠洞,抓螃蟹,泥鰍。記得那時村裡水庫抽乾了水,我們一幫半大孩子跳進去抓小魚,泥鰍,黃鱔忙活的不亦樂乎。


其實泥鰍不僅好玩更好吃。它含有豐常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還有鐵,磷,鈣等礦物質元素和大量的維生素,其中維生素b1含量比鯽魚,黃魚下高出三四倍呢。

泥鰍性味甘平,不僅暖脾胃祛溼,治療痔瘡,而且強精補血,壯陽補虛汗。尤其適合肝病病人的食療美食。

泥鰍最得意的吃法有兩種:第一種就是把捉回來的泥鰍放在清水裡養三天,把泥鰍肚子裡的泥沙吐乾淨。然後換盆,清水換了三遍以後,清澈見底啦,泥鰍肚子裡的泥沙也吐得乾乾淨淨的,這時候泥鰍非常的餓。你就捉出來,放到一個乾淨的盆裡,打入一些生雞蛋。餓急了的泥鰍就會拼命的吃雞蛋液。吃的肚子飽飽的,把泥鰍身上的黏液用鹽水清洗乾淨,裹上面胡,放進鍋裡,直接油炸。那叫一個外酥裡內,鮮美無比啊!


另一個吃法是泥鰍燉豆腐。方法同上,清洗乾淨的泥鰍。放鍋裡慢慢加溫,然後放進整齊的一塊大豆腐,隨著溫度的升高,泥鰍就會紛紛鑽進大塊的豆腐裡面藏身,直到燉熟。吃泥鰍喝湯,湯汁是最為鮮美的。

現在農村的野生黃鱔越來越少了。黃鱔性溫,需要補益肝腎的人,最好是冬,春,秋季食用。因含有特別的鱔魚素,這種物質不僅涼血止痛,潤腸止血,還清熱解毒,祛風消腫,能夠調節和降低血糖,對糖尿病的治療作用非常好。



黃鱔的維生素a含量高的驚人,還有豐富的dna和卵磷脂。補腦健身的功效非常強大,經常吃人的記憶力會可以提高20%呢!堪比腦黃金了!黃鱔吃法和泥鰍大同小異,豔陽在此就不多說了。

豔陽在此提醒大家,黃鱔血液有毒,食用需注意。尤其建議生長髮育中的男孩子不要多吃。因為黃鱔是雌雄同體,吃多了會對人體的荷爾蒙分泌產生影響哦!


豔陽之美


問題:農村田裡捉的泥鰍黃蟮要怎麼做才能好吃?

小時候家裡窮,一年也吃不上幾回肉,於是就經常在放學後和小夥伴去農田、河流、水溝等地方瞎轉悠,看能不能逮一些小魚、泥鰍、黃鱔、豆蟲、螞蚱之類的野味解解饞!那時候,也沒什麼講究,逮到小魚泥鰍之一類東西,拿刮鉛筆的小刀把它們的內臟處理一邊,然後串在棍子上,再燒堆火,把泥鰍燒得黑乎乎地就直接開吃。當然,也經常提著小桶把逮到的魚、泥鰍等帶到家裡讓媽媽做著吃。那麼,農村田裡捉的泥鰍黃蟮要怎麼做才能好吃呢?我就說幾種比較常見的家常做法!

首先,不管你用什麼方式吃泥鰍,你必須先要解決泥鰍土腥味比較重的問題!泥鰍這東西土腥味特別重,如果做不好,你會發現你做的泥鰍很難下口,甚至無法下嚥!所以在吃泥鰍前,我們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先把泥鰍處理一遍!在處理泥鰍的過程中,大家會發現泥鰍很滑很難抓,這時候我們可以抓一些麵粉,這樣泥鰍就能乖乖的!接著我們在泥鰍脖子以下偏一點的位置左右用刀子滑一個小口,取出泥鰍的內臟,然後用水把泥鰍由裡到外仔細揉搓清洗幾遍,我們這有用鹼面子洗泥鰍的習慣!按上面做法,就能減輕泥鰍的土腥味!當然還有幾種方法就是把農田裡抓的泥鰍可以先在清水裡放一兩天,最後可用鹽或滴菜油的方法催泥鰍吐出嘴裡的髒物,即可用來做菜!

其次就是開始做泥鰍,泥鰍可用來做湯、做炒菜、做油炸、做燒烤!中國人吃東西從不含糊,樣式也是五花八門,具體怎麼吃得看你個人的愛好啦!我就說說我們這邊的幾種吃法吧!

吃法一:做燒烤!方法比較粗暴簡單接地氣,和街邊的燒烤小吃做法差不多,只需要烤爐調料即可,這裡就不詳細囉嗦了!

吃法二、做炒菜!這種做法算是常見的家常菜做法了,小時候逮到的泥鰍帶回家裡,母親就是這樣做著吃的!具體做法就是蔥薑蒜切蒜爆油,把處理乾淨的泥鰍放進去微炸泥鰍,泥鰍表皮有炸幹跡象就撈鍋放入碟內。接著換油燒熱,加入辣椒洋蔥翻炒,待辣椒洋蔥四五分熟左右加入微炸過的泥鰍一起翻炒,倒一些生抽提色,加一些料酒去腥提香,當然也少不了鹽或其他調味品,等調料炒勻後加小半勺水燜鍋,快熟時揭鍋撒一些蔥花,即可上桌食用!

吃法三、炸泥鰍!這種做法也是常見的家常菜做法,方法簡單!具體做法是先找一個小碗放入辣椒麵,裡面再加少許切碎的蒜末薑末,弄一炒菜勺的油在國內加入,等到可以用來澆辣椒麵的溫度就撈出倒入裝辣椒麵的小碗!然後在鍋內再次加油燒熱,五六分熟時加入泥鰍,可根據個人喜好來決定泥鰍的油炸程度,如果是要放的時間久一點,那麼可以把泥鰍炸的乾脆一些。把炸好的泥鰍與我們前面已經用熱油澆過的辣椒麵一起攪拌,即可當作油炸泥鰍食用!

吃法四、煲湯!具體做法可以按我前面說的那種方法把泥鰍內臟清除清洗乾淨,鍋內添油將泥鰍微炸,然後把泥鰍撈入準備好的煲湯鍋;緊接著我們把切塊的豆腐以及準備好的薑絲等加入用作煲湯的鍋,慢火燒煮,待所煲的泥鰍湯快熟時加鹽入味,添蔥花提香即可!

以上就是我們這邊關於泥鰍的家常做法,不知大家是如何用泥鰍做美味的呢?


以上就是《三農寶典》關於這些問題的個人意見供廣大朋友參考!如果您對這個問題存在其他疑問,可以在下方評論討論哦!關注《三農寶典》,帶您瞭解種植養殖知識!麻煩您點個贊支持鼓勵一下。


村郎三農館


農村田裡捉的泥鰍黃蟮要怎麼做才能好吃?

今晚還跟朋友們聊泥鰍吃法呢,馬上看到這題目。阿兮是北方農村人,河溝裡泥鰍最常見,小時候幾乎天天在小河裡捉泥鰍玩,不過黃鱔我家鄉這裡真沒有。所以不請自來,就為大家分享兩種不常見的泥鰍吃法吧。

1、泥鰍鑽豆腐

這是老家農村比較上講究的民間吃法,是一道藥膳菜餚。中醫以為,泥鰍有補益脾腎、利水、解毒作用。而農村用黃豆磨製的豆腐,既是美食又是藥,具有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下火的功效,是好東西呢。

這道菜做法簡單,因是藥膳,所以許多調味品棄用。先提前把泥鰍放在倒入加了少許食鹽的清水盆裡緩一夜,讓徹底把肚子裡的東西排洩清理乾淨,然後鍋里加熱,放入一方嫩豆腐,把泥鰍扔進鍋裡,泥鰍遇熱水一通亂鑽,最後鑽在豆腐裡“就義”,被小火燉出香味,加點蔥花之類的提鮮調味即可出鍋。此菜豆腐潔白,湯汁膩香,絕對的滋補佳品。

2、蛋花炸泥鰍

這個吃泥鰍的菜餚,是我一個吃貨朋友密授。泥鰍捉回來後換清水,放太陽下曬,換水,再曬,再換水,如此兩三天。按照他的說法,要讓泥鰍把肚裡所有的廢物排洩掉,讓肚裡啥也沒有,乾乾淨淨。

第三天,調了雞蛋液,裡面加了花椒麵、食鹽等,將餓得前心貼後背的泥鰍放進去,泥鰍們瞬間把蛋液吃個精光!那邊鍋里加了油,燒熱,喝過蛋液的泥鰍鍋裡一丟,炸到酥脆,裡外都是雞蛋,好吃到爆。

特別說明,這個菜譜朋友給過我後,我一直沒用過,總覺得這樣吃是不是有些殘忍?其實呢,我可不是素食者,這樣說是不是矯情了?大家還有哪些吃泥鰍的好方法,歡迎在評論區分享給阿兮知道!非常感謝!

農村農民農業,民諺民俗民風。我是三農科普答主阿兮隨筆,喜歡就關注支持我!

阿兮隨筆



野生的泥鰍和黃鱔,如果做得好,是上好的佳餚。在我們廣東廣西,用泥鰍和黃鱔做菜是常有的事。其中有幾種做法,現在回想還是令人回味無窮。

1.香煎。

香煎泥鰍或者黃鱔,這種做法是我們兩廣地區最普通最常用的吃法。


製作之前先選擇新鮮有活力的泥鰍或者黃鱔,如果魚的個體比較小,最好先用淘米洗米後的米水泡上幾個小時,讓泥鰍或者黃鱔搖來搖去吐出內臟的髒物;如果魚的個體比較大,最好開膛取出內臟,再用水清洗幾遍。

將鐵鍋加熱後加入少量油,同時將處理過的泥鰍或者黃鱔快速倒進油鍋裡,並迅速蓋上鍋蓋,防止泥鰍或者黃鱔受熱彈跳出來。一般泥鰍或者黃鱔跳動一分鐘就全部死掉不動了,這時可以用鍋鏟將魚適當攤平,並再加油防止粘鍋,同時手沾鹽花撒到魚面。


隨著不斷加熱,要將魚翻轉背面並加點油再撒點鹽,使之受熱均勻。到差不多黃熟的時候,適當壓一壓魚身使之變扁,讓魚進一步受熱到內裡,待魚身乾枯後就可以上鍋進碟享用了。

香煎泥鰍或者黃鱔時,最好能加點切碎的紫蘇一起,煎出來的魚更有風味。香煎的做法比較爽口,適合下酒,但會顯得比較熱氣些。香煎的泥鰍或者黃鱔如果一時吃不完,還可以多留幾天不會變壞。這應該是兩廣地區常見的吃法,北方不一定習慣。

2.酸梅燜泥鰍(黃鱔)。

這種做法,是在香煎的基礎上進行再加工的一種吃法。把捏碎的酸梅子加上蒜米,放入鍋中加熱煮沸,再將香煎過的泥鰍或者黃鱔放入熬煮片刻即成。

在飯店或酒家經常這樣做,主要是因為泥鰍和黃鱔早已煎熟好,客人點菜後,馬上加入酸梅進行悶熟,很快便可以上菜。那種做法。香中帶酸,吃起來還是比較開胃的。

3.煮黃鱔粥。

煮粥的辦法一般主要用於黃鱔,在我們南方,泥鰍不太喜歡用來煮粥。黃鱔可以補血,很多人都喜歡用這個方法來煮給需補血的人吃。做的時候先將黃鱔魚開膛取出內臟去骨,清洗乾淨後,再砍成一截一截的。等到米粥已經煮開,再將魚段再放進去,熬熟就可以了。

也有人將黃鱔魚砍掉小節尾巴後,讓魚尾巴滴血,直接放進有水的鍋裡蓋住,慢慢加火讓水慢慢熱起來,黃鱔魚一邊遊一邊出血,鍋裡的水就變成了血水。等到等到黃鱔魚遊不動後,將魚撈出去骨截斷,再與洗好的米一起放進血水煮成粥。這種做法比較麻煩一些,但是味道更好,更有營養。

4.泥鰍涼瓜湯。

這種做法可能知道的人並不多。在我們老家在飯店裡,就有這種做法。將成條的泥鰍和切片的涼瓜(苦瓜),一起煮成湯,既是菜也是湯。

泥鰍和黃鱔腥味一般都比較重,在製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放進薑絲或薑片去腥。有的人在製作過程中還喜歡滴幾滴白酒,一是增加酒香,二是可以去腥。

由於大量使用化肥農藥,現在稻田裡已經很難抓到野生的泥鰍和黃鱔了。飼養的泥鰍和黃鱔,吃起來總是讓人不那麼放心。

泥鰍黃鱔的做法和吃法應該還有很多種,各地的做法可能也不一樣。如果你有什麼好建議,請到評論區留言分享。

想了解更多三農問答,請關注“桂農通”,歡迎收藏與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