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家去西藏才能洗滌心靈?

行攝酷影


不是說去了西藏,才能洗滌心靈。

只是說,西藏有種洗滌心靈的力量。

這裡的天,比別處更蔚藍、明淨,這裡的街道,陽光永遠都是閒散、慵懶的。

我還記得去大昭寺的路上,那些長長的紅色木椅,坐著一個個老人,他們握著手,彼此很溫暖地交談。

我起初認為只是那天天正好,太陽明媚,所以出行的人只是為了曬暖烘烘的太陽。

到最後,接下來的幾天,不管是布達拉宮廣場,還是哲蚌寺、小昭寺,都可以看到這樣閒散的老人、小孩兒,靜靜地坐在一處乾淨的位置,看著藍天、白雲。

那種明媚的態度,那種靜下來的心態,像是出塵的白蓮,美好自立,暗香盈袖。

藏胞對寺廟有著神聖的敬意。

如果你去過寺廟,那麼你會注意到寺廟外面會有很多老人,賣著柏樹枝。

柏樹枝在我們看來並無所用,可這是藏胞每日煨(wei)桑所需要的東西。

把柏樹枝用火點燃,放上糌粑,慢慢燃燒。藏胞認為,煙有直達上天的力量,煨桑可以祭祀天神,獲得福佑的力量。

每個人,每條街道,你都能看到信仰。那些一步一拜的千里朝聖,光是聽說,已經令人感動不已。

我問朋友:“在西藏呆了6年,你有什麼感覺?”

他說:“另一處家。一處愛恨情仇來得乾脆灑脫,無所畏懼,但又充滿神靈畏懼的地方。”


走川西吃喝玩樂


我去過,站在布達拉宮階梯上,腑視遙遠山際,覺得人呵渺小,無能,無力,猶如一隻蟻。

站在那些曠野的大山上,仰望天空和四周空曠,人就象一絲風飄過大自然。



站在青海湖邊,看磕長頭的人們,看湖水漫過的山戀,人象一滴水一瞬間被風乾……


看暮色中的青藏高原,山那邊的神秘吸引我無法收回思緒,那邊究竟隱藏了什麼。

面對西藏的所見,菩薩的四大皆空對我啟迪,突然間明白。一切都沒有了,除自己一幅皮囊。空空如也。

好地方,值得去。


劉金子


其實並不是說去了西藏,就可以洗滌心靈了。應該說西藏有一種能讓人心靈安定下來的神奇力量。至於,究竟能不能洗滌,這裡要關係到一個人的人生經歷,心理變化等外在內在因素情況相結合。那麼,為何西藏會讓很多人有種心靈被洗滌的感覺呢?

首先,世界屋脊的西藏,如天上聖城一般存在。這是整個世界都沒有哪塊土地能與西藏一般,在如此環境惡劣空氣稀薄乃至草木不生的地方竟然還有人類居住,並且延續著非比尋常的藏地文化。



被稱為地球上最乾淨的一塊土地,西藏的存在無疑令很多人嚮往,不僅是國人,就連很多老外對中國西藏的風景文化產生好奇。我看過很多外國學者作家寫的關於西藏的書籍,往往發現他們對西藏的認知竟然有更深的剖析。正是這塊淨土,人們來到這裡,往往是帶著敬畏的。西藏於我而言,外來世界的人走進這裡,這裡的一切,不論草木河流雪山,還是宗教信仰建築人文,一個似是全部生命禁區的地方,竟然有如此高深神秘文化,對此不得不敬畏!


再是它的宗教文化和思想信仰。藏人的信仰是至純的,他們一生的身外之物都奉獻給寺廟。喜歡看馬未都先生視頻的小夥伴一定注意過,馬老師去西藏的時候,就說過這麼一件事,他們遇見一個藏族女孩,手拿著一個天珠,那是一個至純的寶貝,有人說一個天珠在北京可以買兩居室甚至三居室。


但是小女孩將它奉獻給寺院。這就說明了一點,藏人的信仰是至純至淨,如雪山聖湖。我在亞青的時候,就碰見許多連房子都沒有,只睡在路邊帳篷裡的藏人,卻把自己全部的財物奉獻給寺院。正是藏人的信仰,觸動了活在俗世的我們,本籠罩在浮躁慾望中心的我們,就放佛心靈洗滌一般,猶如昇華,淨化。其實,更多的是觸動,震撼。

再是西藏的風景。比起內地的景點景區,藏地的風景往往並不是圈起來的,也沒有更多的後期修建改造汙染,環境雖然惡劣,但不意味著環境差。看看西藏的藍天白雲,草地,溼地,清澈明亮的湖水等等。讓人置身在風景裡,成為風景的一部分的時候,忍不住感覺自己整個人都淨化了。



藏人除了信仰至純,自身也是質樸無華而且善良。雖然遊客對西藏的頻繁進入,給西藏旅遊帶來一定經濟的同時,也造成了部分西藏人的“狡猾”“不善良”等。但就大多數藏人依舊是質樸的。我相信任何一個對信仰至純,一生光陰奉獻給信仰的人,他的靈魂一定是善良的。而藏人的善良與質樸,讓來到這裡的內地遊客感到意外,乃至感動。平日生活和工作中的爾虞我詐,在這塊淨土上根本毫無蹤影。人們在遊玩的同時,自然覺得整個人都不一樣了!


蘇丹卿


西藏,喜歡它給我的每一次驚喜。

幾千米高的珠峰大本營,夜宿在此。在高高的大山頂,看星空澄澈乾淨,星兒閃爍。幽幽藍藍,是我夢裡的天堂。

當我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上瑪布日山,看著身旁的藏族老人,手提藏袍,另一隻手攥著佛珠,不慌不忙地向上走。眼神裡的那般虔誠與真心真意,溢於一舉一動之中。也許那一年,倉央嘉措也和他們一樣,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近所守護的溫暖。在今生眺望來世,在來世回首今生。

終於達到了這海拔三千多米的頂端,藍天是空曠的,大地是浩渺的,而每個人也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

宮內的佛像,在靜靜的酥油燈下,享受著千年的供奉,慈悲地俯瞰芸芸眾生,將人世悲歡疾苦看在眼裡,記在心上。聖潔的布達拉宮,於我,是瞭然於心的虔誠。

住進布達拉宮,倉央曾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他曾是世間最美的情郎。漫步在八廓街,走過瑪吉阿米——那個屬於倉央的地方,一個與有緣人做快樂事,不問是緣是劫的地方。

曾經的歡愉早已化作塵埃,如今身邊的戀人帶著過往的情愫,邁著從容的步履來到這裡,深情對望,相互依偎。這便是愛情,亙古不變。

如果說,大山的巍峨起伏、宏偉壯闊是一種美妙。那麼比起高山的靜,流水是有靈性的,在平坦的地方靜靜流淌,在起伏的地方波瀾壯闊。高山上的湖水是地球表面的一顆眼淚,而我枕畔的眼淚,也曾為這裡靈性的水,靜靜流淌。

納木措,這個有著無數浪漫傳說的聖湖,讓多少匆匆過客歷經千帆、看遍人間景色後,帶著最初的自己來到這裡,賞山水交匯、看牧民犛牛:納木措等了我多少年,我便等了你多少年。是啊,愛倉央嘉措,千年過去,依舊吟著他的詩,再來這裡訴說情懷。

即將踏上歸程時,我再深吸了一口雪域的空氣,把心再完完全全地交給了它一次。

火車已漸行漸遠,老西藏穿越千年,依舊述說著舊日情懷……


玩轉西藏


“一個人一輩子必須去一次西藏,否則會後悔一輩子!”

“西藏是一生中必去的地方。”

“西藏,一個旅行單必圈的地方!”

......

諸如此類的鼓吹西藏可以淨化心靈和帶來超脫的的話,我想你看到的不少。

但是!

去一趟西藏,真的就超脫了嗎?

前幾天見了一個朋友,聊起了西藏,他說:“我特別想去一次西藏。我現在混得特別累,如果去了西藏,一定能得到一種超脫。”

鄰座的王愷卻大笑道:“哥們兒,別去了。沒用!”

其實王愷說的沒錯,就算那是一個世界唯一的淨土,又怎樣?你把這旅行當成了救命稻草,但是救命稻草這一心理本身就是謬論!

科普救命稻草

1.一個人溺水了,抓到了一根稻草,意念上覺得是抓到了陸地,就靠意志游到岸邊活了下來;

2.那個人靠著稻草的空心呼吸,最終等到他人的營救。然而不論哪個,時間長了都救不了命。

而旅行,其實也只是給了你思考人生的時間罷了,改變不了命運。

我承認,很多人都是一個有著西藏情節的人。甚至從很小的時候開始,登上珠穆朗瑪峰就成了終極夢想。

記得一年前,表哥也和那個哥們兒一樣,深信西藏是世間的一方淨土,自己在紅塵世俗中揹負得再多,到了西藏都能得到解脫。

去年十一假期,表哥計劃和密友去旅行,本想從臺灣到尼泊爾,最後卻很戲劇地去了西藏——一個我覺得一定要花月餘時間去遊歷的地方。

出發之前,很多朋友對他說,不要對西藏抱有太大的幻想,否則你會失望的。

回來後,他告訴我,他堅定了自己起初的看法——西藏拯救不了誰!可是,我卻更愛西藏了。

他說過了唐古拉山脈,看見雪山的一剎那,他欣喜若狂。

他說他從沒見過那麼藍的天,那麼白的雲,那麼清的水,他說西藏就是天堂!

無論是拉薩河的日落、珠峰的星空還是羊湖的妖嬈,山南河岸裡的沙洲……那的一切讓他不能不相信西藏就是天堂。

當表哥講到這裡的時候,我開始對他不再崇拜,因為他跟那些那些深信西藏是天堂的外人一樣:認為去過了、走過了、看過了美景、膜拜了神明,就覺得足夠了。

直到他跟我講訴那些一個個遇見,我才又對那個神秘的地方向往。

表哥很幸運,跟他一起去珠峰的人中有一些援藏的醫生,跟他們聊過天之後,他才相信西藏也是地獄。

由於缺氧,心臟負擔很重,西藏當地人的平均壽命比低海拔地區的人要短;由於交通不便,物資嚴重匱乏,很多人生了病,卻沒有醫生和藥來醫。

他在卡若拉冰川遇到了兩個小姑娘:“哥哥,你能不能把冬天不穿的衣服寄給我,我們這裡買不到好的衣服。”

我們常常認為西藏是神用來測試眾生的地方。

我想正因為有些人身處苦難,才會去相信;因為相信,才會滿足並感恩;因為感恩,才能與心魔和平相處,得到幸福。

你相信西藏是唯一的那一片淨土,是否是因為哪裡的信眾呢?

我一直認為西藏的人對神虔誠的信仰,在某個瞬間總能影響到在路上的那個你,讓你會有一顆相信希望。

為什麼我會說去一趟西藏就超脫這一說法是謬論?除了表哥的故事,更多的是,那些真正的西藏。

轉寺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有的藏民跋山涉水而來,磕等身長頭,一步一步轉得很認真,而更多的是拉薩本地人,跟例行公事一樣走得很快,和朋友聊著天,念著經文,10分鐘轉完了趕快去上班。

在這樣信仰的生活包圍下,隨著時間的流逝,就算你沒有信仰,也是平和的、幸福的。

但是,如果這個時候你就對其他人說:“看吧,這就是我說的西藏”,那你就錯了。

那些真正的西藏,你會發現:

1.你剛剛給錢買文具的磕長頭的小姑娘,也在伸手向其他的遊客要錢;

2.八廓街上還是有賣假天珠、假蜜蠟、假綠松石的小店;

3.你站在大昭寺廣場向前望出去,一半的人都穿著衝鋒衣,扛著單反。

西藏為什麼被流傳的如此神聖?

那是因為,無論生存條件多麼惡劣,他們都相信神靈。

他們辛辛苦苦挖的蟲草換了錢,就會揹著家當到拉薩朝聖,一路吃著糌粑,喝著酥油茶,把一整年的收入都捐給寺院。你能嗎?

路上,如果有人去世了,同伴會剪下他的頭髮,帶上他的家當,到拉薩捐給寺院。你能嗎?

你能像他們一樣對物質的需求極低,低得讓世人無法理解和想象嗎?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相信,這樣的一種平和是西藏帶來的。於是在俗世中勞累、受挫以後,總想去西藏尋求一種解脫。

但是!

你有這種平和的的來源——信仰?

不是在生活迷失了自己,就可以去西藏得到超脫的!靈魂不是西藏能帶給你的,是信仰!

所以,旅行能夠給予的,只是逃開旋渦獲得暫時的平靜和更多的思考時間,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希望有一天能在西藏遇見那個行走並思考的你,而不是拿著單反肆意擺pose的你。

注:

西藏自駕遊N29°專線:400-005-2929

N29°,打開西藏的第一把鑰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

微信公眾號:N29度(HTIT-N29)


北緯二十九度


可以這麼說,也可以哈哈一笑,這些都是出自於自己內心的感受和旅行的目的罷了。我就堅決認為,旅行是一種逃避,管你是哪種原因,失戀療傷也罷,工作不順心也罷。

所有的旅行都是治癒系的,去年的大事,放在今年就是小事,昨天的大事放在今天就是小事,沒有什麼問題是時間解決不了的,那麼我們通過一段短暫的旅行去忘掉一些事,看風景的時候你自然不會去想煩惱了,這就是一種治癒吧。加上旅途中遇見一些陌生的朋友,可以暫時放下戒備,敞開心扉傾訴一番,嗯,滋味好極了,這算是洗滌心靈了吧。所以,任何旅行都可以洗滌心靈,假設你一定要這麼說的話。


還有就是宗教的力量,缺失信仰的我們遇見了對宗教的信仰,有些人會驚訝,有些人會獵奇,更多的人會收到一種來自信仰的衝擊,從而收貨感動,那麼這種感動,也可以稱之為一種洗滌。宗教會令人從浮躁中暫時的清醒,同時,當深入藏區的時候,會遇見各種淳樸的人們和真誠的笑容,很多人旅行歸來感受很差,其實他們是錯誤的理解了旅行的意義,不是讓你去沾光的,旅行本就是一種付出的行為。我深入藏區,從沒有遇見過坑爹事件,包括國內其他地方,受點損失也是一笑而過,我們出行是為了休閒和快樂,何必去自尋煩惱呢。旅途中斤斤計較,鬱悶的一定是自己。


很多產生於旅途中的糾紛,究其原因還是自身的問題多些,要知道你出門旅行是尋找快樂,而不是尋找煩惱,你一定要去報雲南雙飛千元團,抱著佔盡了便宜的心態,吃虧的還是你啊。

所以,任何一次旅行都能讓人愉快,也能洗滌你那脆弱的小心靈,把握正確的旅行觀,才能收穫快樂。


壹貳9


身處國際大都市的我們,物質生活富足,精神層面潰乏。在西藏正好相反。我見過很多藏民,一袋粗糙難嚥的糌粑.,幾塊寡淡無味的風乾牛肉,就是日常的一曰三餐。可是滿足和寧靜的笑容讓我好生羨慕。跟他們相比,我們的生活環境優越多了,可是我們卻還是焦慮,空虛,煩躁著。所謂洗滌心靈,不過讓我知道知足常樂……


鄱陽湖布衣


我曾多次造訪甘肅和青海兩省的藏區,這裡多是藏族與回族雜居相處,藏傳佛教和伊斯蘭教共存,也是一樣的西藏風光,同是佛家漢傳和南傳佛教也是修行佛法,雖屬外道伊斯蘭教也是規定穆斯林尊奉真主安拉行善積德,只要心中有堅定的正道信仰,不管在哪裡信奉什麼教義都是洗滌心靈。


心在遠方149134068


又看到類似的問題了,每回看到這類問題就覺得反感。

神山聖湖,各種寺廟,以及藏族人民,這是大家對西藏的大體印象。現在呢?人,密密麻麻的外來人,有旅遊,有工作的,還有所謂的藏漂。

現在的西藏,特別是拉薩給人的感覺跟麗江何其相似,一座豔遇之城,每天炮火連天的。

洗滌心靈?也就忽悠那些沒見過世面的文藝小青年。用什麼洗滌,身體嗎?

去西藏欣賞下亮麗壯闊的風景,體會下藏族文化就可以了,其他的不要想太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