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大媽做菜煎餅,隊伍排長龍日銷100多份竟沒一個“回頭客”?

寒冬的北國已是大雪紛飛滴水成冰的景象,路上的行人也早已是棉襖羽絨加身,在山東臨沂的一個尋常不起眼的車站旁,總會有一些山東臨沂當地的特色小吃攤聚集於此,或三五成群,或一二間隔分佈在到訪旅客和過往行人必經的通道上,攤主有來自社會各階層的群體,像是退休的大爺大媽、創業的年輕夫妻以及試錯的小鮮肉們。要說較為尋常且正宗的地道小吃分佈點,其實無需跑到什麼華貴的餐廳裡或是老字號店鋪裡,大街上那些流動的小吃商販便也能做出地道好吃的當地小吃來。

實拍大媽做菜煎餅,隊伍排長龍日銷100多份竟沒一個“回頭客”?

車站旁不遠處有一位賣菜煎餅的大媽頓時吸引了無數過往的人群圍成了一個半圓,大媽的流動車上擺放著一袋袋切好的白菜塊、青菜塊、胡蘿蔔絲、土豆絲、豆芽還有煎餅等等的備用食材,一個菜煎餅的價格也不是很貴,只需五元便能攤出一個至少五種菜色的煎餅,這對於出門在外想要省錢吃飽的人群來說簡直是福利般的存在,特別是大清早的時候,趕早上班的工薪黨或者搭乘早班車的旅客都會選擇停駐下來掏出五塊錢買上一個熱氣騰騰現賣現做的菜煎餅。

實拍大媽做菜煎餅,隊伍排長龍日銷100多份竟沒一個“回頭客”?

在喧譁吵鬧的街道上不斷回傳著顧客的需求,像是不要白菜,要加辣;不要胡蘿蔔絲,要多些醬油。在大媽熟練的手藝下,抓起幾把菜投放到了熱騰騰的鍋上,加了油和各種調味醬料幾經翻炒下,濃郁的香氣撲鼻而來,攤開現成的煎餅蓋上已經炒熟的蔬菜,一個簡單樸素的菜煎餅便呈現在了飢腸轆轆的食客面前,讓人垂涎三尺。

實拍大媽做菜煎餅,隊伍排長龍日銷100多份竟沒一個“回頭客”?

小編也是忍不住美食的誘惑要了一個菜煎餅,在和大媽的交談中,順便詢問了大媽關於每天銷量多少的問題,她操著一口山東口音的普通話說大約每天能賣100多份,小編在讚賞大媽精明能幹之餘也問了大媽這麼好吃的菜煎餅回頭客應該也會很多吧。大媽笑了笑卻搖著頭說回頭客基本沒有,因為過往都是旅客居多,買的人都是新面孔,再者城管的不定時驅趕也讓大媽只能不斷地變換經營的地方,今天在車站,明天可能就在廣場了,後天就更不好說了,秉持著山東人大氣樂觀熱情好客的特點,大媽雖有些愁容但卻也是一笑而過。

實拍大媽做菜煎餅,隊伍排長龍日銷100多份竟沒一個“回頭客”?

在離開的路上,小編吃著手中的菜煎餅,感受著唇舌之間帶來的味覺上的快感,幾種蔬菜在熱油和大媽的翻炒下呈現出了幾種不同的味感,搭配上北方特有的煎餅一起吃,一種異域風情獨有的享受是不可言喻的。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漸行漸遠的是大媽的菜煎餅攤,在感嘆中華美食源遠流長的同時卻也感嘆生活的不易,願這些流動小販被善良對待。不知道大家身邊又有什麼當地特色的小吃攤販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積極發言共同討論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